我很喜歡這種自然原生態的景觀,尤其是地質公園,在過去的旅行計劃中,自然類景區的探秘佔據了我很大的一部分內容,那麼這一次新增的湖南湘西、甘肅張掖兩處地質公園正式獲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稱號,雖然湖南湘西的還沒有去過,卻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我們分別來聊聊這兩個地質公園。
湘西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武陵山脈腹地,這裡是擁有160處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這裡的地質記錄了揚子地臺的形成以及這一前陸盆地所經歷的多期次的構造演化。
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就是一個公園,其實並不是,這裡總面積 2710平方公裡,由南自北縱跨湘西州7個縣市,包括矮寨、天星山、芙蓉鎮、紅石林、十八洞、呂洞山、洛塔7個園區,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和知名的芙蓉鎮也在其中。
湖南湘西本身地理位置獨特,除了連個世界級的地質公園外,還有大量的自然和地質公園,不僅記錄者了大自然的變遷,也記錄了在地質變化中人類的生存環境變化,對於研究地球變化有著非凡的意義,而此次申報成為世界地質公園,將會更好的獲得保護此類區域。
目前湘西最熱門的旅遊景點分別為鳳凰古城、矮寨大橋、德夯苗寨、苗人谷景區和乾州古城。其中,矮寨大橋正位於湘西世界地質公園內。如今,更多的遊客希望探尋更小眾的目的地,尋找更深度的旅行體驗,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無疑將為他們提供更好的選擇。
我們來聊聊張掖世界地質公園,這裡和湘西世界地質公園不同,這裡擁有包括裕固族在內的眾多少數民族和577處文化景點。除了由色彩斑斕的褶皺泥巖和砂巖組成的彩色丘陵,還擁有自然侵蝕在山體上形成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和古代洋殼殘餘「九個泉」蛇綠巖套。
說起張掖的丹霞地貌,很多人一下子就會想起七彩丹霞山地貌,的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裡也有七彩丹霞地貌,這裡以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為中心,總面積1289.71平方千米。公園地處青藏高原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第一階梯分界處、祁連山主脈北坡的中段,處於祁連山向河西走廊的過渡帶。
作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核心區的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是研究青藏高原和祁連山地區古地理氣候變化、地質變遷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和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對於大西北很多地區來說,自然旅遊資源也是極其稀有的,而丹霞地貌無疑是最具有特色的景點之一,其無與倫比的地貌景觀、博大深厚的文化積澱、珍稀獨特的地質遺蹟和豐富多彩的旅遊項目、配套完善的旅遊設施、規範標準的旅遊服務,贏得了眾多國際國內殊榮,得到了境內外的廣泛讚譽。
其中,2008年張掖地質公園被甘肅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3年、2014年彩色丘陵景區、冰溝丹霞景區、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先後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0年1月,張掖地質公園彩色丘陵景區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5A級旅遊景區。可見這裡原本就已經深受遊客喜歡,也已經獲得了國家認可的地方,這次算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