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園不僅多花草,還多才俊。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兩位:劉夙和趙清。
| 左:劉夙;右:趙清
兩位都是80後,劉夙是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趙清則是天津大學及英國John Innes Centre聯合培養博士。
現在,他們又多了一份榮譽——2019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
喜
報
日前,市委組織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團市委公布了2019年開展的第五批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名單,全市共有數十名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青年人才列入計劃。其中,上海辰山植物園劉夙博士、趙清博士(排名不分先後)兩位青年人才入選~
那麼,什麼是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介紹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是由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及共青上海市委員會聯合推出的,面向的是年齡不超過38歲,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重點領域嶄露頭角,獲得較高學術成就,具有創新發展潛力,有一定社會影響,且具有廣闊的學術視野和創新思維,有很好的學術、藝術發展潛力,有志於在一線潛心研究,建功立業的青年人才。
這是辰山植物園
也是市綠化市容系統的青年人才
首次獲得此項榮譽
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他們吧~
(按姓氏筆畫排序)
劉夙
劉夙,男,1982年7月生,北京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植物學博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開始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科學傳播工作及科技哲學和科技史研究,2012年11月作為科普特聘人才引進到辰山植物園從事科普編著工作,2018年入選上海市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2019年再度入選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近五年來主要發表論文6篇(其中SCI收錄1篇),出版著作10部(其中第一作者4篇),主持及參加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項目等4項。曾先後獲得國務院2013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2018年科普教育創新獎科普貢獻(個人)一等獎、中國林業局2017年梁希科普人物獎等重要獎項12餘項。
獲獎感言
能夠獲得拔尖人才的稱號,在高興之餘,讓我對上海這座大城市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又有了新的認識。我做的科普工作是溝通學界與大眾的工作,優秀的科普又要溝通知識的各個領域。在大城市中,各行各業的人靡不齊備,時常交流,這便為融會貫通的科普產品創造了很大的需求空間,當然也激發了科普工作者更大的創新熱情。當年剛工作時,是我選擇了上海。今天,謝謝上海也選擇了我。
趙清
趙青
趙清,男,1983年6月生,天津大學及英國John Innes Centre聯合培養博士。目前作為副研究員,在辰山植物園擔任植物與健康組執行負責人,主要負責科研項目設計、團隊管理和實驗室運行,並參與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為植物次生代謝生物學,專注於藥用植物黃芩中類黃酮代謝途徑的研究。目前作為獨立主持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面上項目,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項目及十三五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近五年來,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 Advances, Molecular Plant, Nature Plants,Science Bulletin等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6篇;曾獲中國植生學會青年優秀論文獎,賽諾菲-上海生科院優秀青年學者獎;入選中科院青促會會員,任中國植生學會代謝專委會委員。
獲獎感言
非常榮幸能夠入選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計劃,這對我的科研工作是一次莫大的激勵。我所從事的藥用植物代謝研究是一項傳統而又現代的工作,藥用植物的使用有數千年歷史,但對其活性成分的機制解析則方興未艾。希望我的工作能契合上海--這樣一座傳統而現代城市的發展需求。衷心感謝美麗的上海辰山植物園和我在這裡的同事,為我的工作提供了優秀的平臺和幫助。
未來,辰山植物園將持續加大對青年人才的關注和投入,鼓勵青年職工在學術和科研領域勇於進取、敢於擔當,積極培養一批優秀青年人才,助力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隊伍建設。
▼
原標題:《辰山植物園青年人才列入2019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開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