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期,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要求和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國資委黨委於1月22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中央企業積極行動、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國資委網站推出「抗擊疫情 央企行動」系列報導,持續跟進中央企業開展抗擊疫情有關工作情況。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指導中央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全力以赴保持生產經營穩定運行,努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國資央企積極貢獻。有關中央企業全力推進復工復產,穩定外需,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加快海外重點工程建設,促進全球產業鏈穩定、供應鏈暢通。
保供應——全力滿足市場需求,保證全球產業鏈安全穩定
中央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佔據重要位置。疫情當前,中央企業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以對產業鏈上下遊高度的責任感,按時按約、保質保量完成各項訂單,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企業踐諾履約的決心和實力。
中國鐵建:復工首日盾構機按時發往俄羅斯、土耳其
此次疫情中,中國鐵建想方設法優先保障海外項目和緊急重點項目復工,爭取讓盾構機順利出廠、按時交付。
2月10日,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沙第一產業園內,一臺出口土耳其的盾構機打包完畢,正在進行緊張的裝車作業,即將運往土耳其參與當地隧道工程施工。該臺鐵建重工自主研製的土壓平衡盾構機,開挖直徑5.36米、總長110米,需穿越玄武巖、英安巖等極硬巖層,滿足歐洲出口標準。
2月1日,中國鐵建施工的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克服嚴寒等不利氣候條件,按時完成首臺盾構機「達利亞」號始發,開啟了該項目隧道掘進首旅。
中國中車:出口全球各地軌道交通裝備訂單順利執行
作為世界500強中最重要的軌道交通裝備企業之一,世界上相當數量的國家在使用著中車的整車產品、零部件和服務。中車大連公司正在加工出口奈及利亞阿布賈內燃動車組車體;中車長客股份承擔著美國波士頓紅、橙線地鐵,澳大利亞墨爾本地鐵、雪梨雙客,以色列城鐵車等6個出口車項目;中車永濟電機公司全力保障俄羅斯西納拉項目首批訂單、北美油田電機訂單和阿根廷項目訂單等的交付;中車戚墅堰公司出口幾內亞的2臺DF8B貨運內燃機車要在3月底前抵達煙臺港,目前已進入總組裝的布線階段;中車齊車集團出口澳大利亞GWA公司的134輛煤炭漏鬥車已接近尾聲,2月15日將生產完成最後24輛,預計2月20日裝船發運……
目前,中國中車正在用實際行動宣示:我們答應的,一定會全力做到。
中國化學:重要產品生產不停歇出口不間斷
中國化學工程旗下實業——天辰耀隆生產的硫酸銨主要出口印度、泰國、黎巴嫩、肯亞、奈及利亞、加納、土耳其、坦尚尼亞、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硫酸銨主要用作肥料,適用於各種土壤和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和種肥;也可用於紡織、皮革、醫藥等方面。為保證非常時期硫酸銨順利出口,中國化學生產不停歇,並積極協調人工、碼頭、物流等,1月份實現銷售硫酸銨38212噸。
中國能建:加班趕製波蘭電廠鋼構 按計劃供貨
春節期間,中國能建浙江火電華業鋼構承建的波蘭Ostroleka電廠首批鋼結構需在2月28日按期交付,華業鋼構有近150名員工堅守崗位,加班趕製,努力在按既定計劃全力以赴保供貨。
中國電子:保障全球存儲晶片產業鏈
中國電子旗下深科技是金士頓、希捷、威騰電子等行業巨頭的重要供應商,為金士頓在中國大陸提供動態存儲晶片封裝和測試服務,是金士頓DDR4產品的主力封測服務商,為希捷獨家供應硬碟磁頭,為威騰電子供應50%左右的碟片,還為國家存儲器項目提供國產化替代晶片封測業務。
由於該業務行業的特殊性,一旦停產將會對全球行業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為全力支持客戶,深科技在春節期間最大限度保持生產經營不間斷,保證產線員工在崗率達50%左右,做到封裝測試日產能達到正常生產時期的40%,供希捷PCBA日產能170K左右,HSA 頭堆日產能達到28至30K,Hookup 日產能19K左右,WD碟片日產能200K以上,達到正常生產時期日產能的60%。
中國鐵物:物資專列已經到達泰國匈牙利
中老鐵路方面,中國鐵物供應的第三批8000餘噸鋼軌已到達泰國,2月5日開始轉運發往寮國。
匈塞鐵路方面,中國鐵物物資專列已到達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從2月12日開始陸續通過汽運轉運物資至塞爾維亞施工現場。特殊時期,中國鐵物採取了專列全程追蹤系統,隨時掌握列車情況。
世界看中國,中國也在看世界。中央企業時刻關注全球市場,靈活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努力開拓新的市場空間。
中國石化:緊盯全球市場 穩定油氣供應
保障原油資源經濟安全供應。積極應對利比亞資源停止出口的影響,尋找石蠟基替代資源,保障企業需求,優化資源採購節奏,做好價差鎖定等工作。
保障成品油平穩出口。妥善做好一般貿易出口與來料加工出口,有效拉動煉化企業產能;面對疫情影響船東到中國的意願、導致船舶租入難度加大的情況,減少船舶操作批次,儘量增加大船裝載力度。
保障LNG穩定供應。抓好LNG船貨執行,簡化各項審批手續,實現高效通關放行,最大程度保障國內天然氣供應。
新興際華:籤訂南美不鏽鋼供應大單
日前,新興際華集團所屬新興鑄管與巴西客戶成功籤訂87噸310S奧氏體鉻鎳不鏽鋼訂單,成為新興鑄管首次向南美洲籤訂的該規格最大訂單,刷新了外貿訂單紀錄。據悉,該規格鉻鎳不鏽鋼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腐蝕性、耐高溫性等特點。
中國有色:海外礦業項目實現「開門紅」
中國有色集團剛果(金)出資企業迪茲瓦礦業是中國有色集團單體投資規模最大、運營模式最新、發展動能最強勁的海外銅鈷資源開發項目。通過全工藝流程開足馬力生產,迪茲瓦礦業在開啟商業化生產的第一個月就實現了「開門紅」,共處理礦量34萬噸,生產出4500噸陰極銅。該項目於2020年1月15日提前計劃150天竣工投產,現有銅金屬資源量460萬噸、鈷金屬資源量42萬噸。
在疫情面前,中央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通過了大考,也收穫了海外夥伴的信任與友誼。
中國普天:實現海外訂單的成功避險
近期,中國普天所屬普天東信的智能印刷設備,東信光電海外業務線正常運轉,並持續獲得新的訂單。
其中,印度客戶的新訂單希望能在2月中下旬交貨。中國普天對於長期合作夥伴做了一定數量的機型儲備,加之不斷改進的生產線和引入卓越的質量管理體系,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增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普天智能印刷設備海外業務成功避險。
海外合作夥伴對中國政府及民眾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舉措表示讚賞,也更加信任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並為中國加油!
保工期——海外項目建設有條不紊,安全生產措施完備高效
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中央企業採取多種方式,確保海外建設項目平穩運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中國華電:組織施工人員分批次返場 協調當地資源 海外平穩保電
中國華電柬埔寨額勒賽水電站、印尼峇里島電廠等海外發電項目均嚴格嚴格按照所在國電力調度安排平穩保電。在建項目也在有序推進中。
其中,越南沿海二期2×66萬千瓦的超臨界燃煤機組是中國華電建設規模最大的海外項目,目前已進入項目建設高峰期。中國華電組織國內管理人員和施工工人分批次返場,多方協調越南當地建安隊伍,確保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
三峽集團:與巴鐵兄弟一起戰鬥
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是三峽集團和中國水電行業第一個被寫入中巴兩國政府聯合聲明的項目,電站建成後,每年可提供約3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將為巴基斯坦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支持。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工程建設也在有條不紊推進。
春節期間,896名中方建設者和4370名巴方建設者堅守在項目一線,為力保今年防洪度汛、下閘蓄水目標,共同在現場值守。黨員、骨幹深入施工一線,紮實開展各項工作,不辜負中巴兩國人民的期望。
國家電投:用好當地員工 哈薩克斯坦風電項目春節不停工
截至2019年底,國家電投境外資產711.7億元人民幣。境外投資在運電力項目總裝機521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佔比65.1%。境外機構58家,境外員工中外籍佔比59%。10家所屬單位開展對外工程承包業務,在建項目31個,總裝機471萬千瓦,累計開展對外工程承包項目227個。
在哈薩克斯坦,中國電力札納塔斯風電項目近期組織了向湖北疫區捐款活動,有近9成哈國員工及家屬伸出了援手。項目現場130餘名工人中有近5成哈方員工,在尊重哈薩克斯坦當地習俗的前提下,整個春節節假期間均未停工。
通用技術集團:抓住有利時機推進施工
通用技術集團在孟加拉、印尼等地各項目部已經將疫情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如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電站項目部及歐洲經營中心,其所在國受疫情影響相對較輕,通用技術集團派駐項目人員春節期間堅守一線,確保施工正常推進,目前項目升壓站已經完工,安裝通過了電網公司驗收。
東方電氣:印尼玻雅坑口電站項目制定追趕計劃 確保按時完工交付
印尼玻雅2×660兆瓦坑口電站項目由東方電氣提供鍋爐主設備。面對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對生產造成的影響,東方電氣及時調整作業安排,制定追趕計劃,合理協調各車間、各工序生產作業,將生產計劃層層分解,形成班計劃和周計劃,責任到人,咬定節點,主動出擊,將確保在5月底完工交付12個部件共計340噸產品。
中國交建:一人多職 互相補缺 緊急招聘培訓本地員工
在安哥拉卡約新港項目,中國交建的對策是:設置專人對接安哥拉衛生部、民航局等部門,充分啟用網絡辦公等手段;面對中方人員暫緩返安的情況,在安中方員工一人多職、互相補缺,同時緊急招聘、集訓安籍員工進行補充;為項目即將進入快速施工期做好人機料、工藝方案、施工計劃、後勤保障等準備。
中國建材:保障既有項目 新籤多項合同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國際、中國建材工程、中材節能等企業科學規劃、合理安排,新籤3項海外水泥、石膏板、房屋等工程合同,新籤2項海外設備供貨合同;全力保障110多項海外水泥、玻璃、光伏、節能等工程的建設進度,其中多個項目成功點火或產品下線。
冶金地質總局:以視頻方式指揮調度海外生產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在泰國設立了黑旋風(泰國)公司。在適當延長假期的情況下,冶金地質總局通過視頻方式對生產過程進行遠程指揮調度。與此同時,聯繫非疫區的一名中方管理人員想辦法訂機票,於1月7日迅速趕往泰國公司開展生產經營工作。目前,已形成恢復50%生產能力。
保物流——全球海陸空運不間斷 確保國際貿易通道暢通
交通物流的暢通,是全球貿易的基礎保障。等中央企業全力保障全球航運服務不間斷,推動進出口貿易持續發展。
招商局:多措並舉,實現港口吞吐量穩步增長
1月份,招商港口貨櫃吞吐量完成1022萬標箱,在假期與疫情雙重影響下,保持與去年同期持平。散雜貨方面,1月完成7678萬噸,海外碼頭完成1630萬噸,同比增長9.1%。
招商局獨創的「前港-中區-後城」開發模式充分展現優勢,吉布地國際自貿區推廣贏得開門紅,1月增加8家籤約客戶,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南非和印度等地的跨國企業。目前已籤租約企業共計 79 家,正在籤約過程中 11家,總計90家,另有意向企業11家。
中遠海運:動態調整運力,維持市場平衡
為保障在特殊時期出口貨物在碼頭安全存放並順利出口,中遠海運旗下國內各碼頭在努力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時,優化流程,合理安排船舶靠泊,全力提高船舶進出港效率和裝卸效率,確保出口貨物第一時間運出。通過加大聯盟內外溝通和協調,對運力進行動態調整,儘量維持市場供需的相對平衡,並積極踐行全球化戰略,強化在東南亞、南亞、拉美、非洲等區域的運力布局,以及第三國市場的開拓。
國際多式聯運是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之一,中遠海運積極協調海關、班列公司、堆場等相關方,保障多式聯運服務24小時不間斷,確保中歐班列、歐亞班列、廣西「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多個出口班列復工後順利出運。
中航集團:確保每天中美航線都有航班飛行
中航集團各崗位近10萬員工一直奮戰在春運服務保障工作和抗擊疫情運輸工作一線,其中湖北區域1300餘名員工堅持在武漢做好迎接救援飛行包機的各項保障。
針對近期疫情對航空市場的影響,中航集團對中美航線結構和航班進行了調整,確保了每天中美航線都有航班飛行,北京與洛杉磯、舊金山、紐約、華盛頓四個重要城市不斷航。
運輸保障方面,中航集團無條件完成好重大醫療飛行保障任務,從1月25日以來,執行救援運輸包機累計25班,利用包機運送醫療人員近2700人、接回海外同胞200餘人,運輸防疫物資205噸;並利用正常航班367餘班運送防疫物資642噸,全力做好各省區醫療隊及防疫物資的承運工作。
東航集團:全力打通「空中生命通道」 同時保障正常商品運輸任務
在抗擊疫情方面,東航全力以赴做好援鄂運輸任務,全力打通全球各地馳援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的「空中生命通道」。自1月25日第一個執行中國民航疫情防控運送任務以來,截至2月11日東航共執行50班各地赴湖北包機任務,共運送5129名醫護人員,從越南、新加坡、印尼接回名339名湖北籍同胞回家。
在航線運營方面,儘管疫情帶來了實質性影響,生產經營出現損失,東航仍全力聚焦「不斷航」,針對部分國家停航的情況,保證相關國際航線暢通,做好包機運輸準備,為中外旅客的往來提供便利,為滯留境外的員工、旅客和物資提供必要運輸保障。截至2月11日,執行航班30768班,其中國際5443班,國內25325班。
此外,在物流運輸方面,東航快速響應、積極開通綠色通道。自1月24日至今,除了執行6架次全貨機防疫物資運輸任務以外,共運行往來於全球各個通航點全貨機正班154架次,在利用全貨機和客機腹艙在運輸保障1800噸防疫物資的同時,還保障了2.5萬噸的正常商品運輸任務。自2月5日開始,隨著高速網絡的陸續通行,利用自有卡車運力和合作夥伴的公路運輸保障能力,陸續恢復杭州、煙臺、北京等地的卡車航班。東航已於2月10日開始根據道路通行和場站接收情況,全面運行北京、西安、杭州等地的定班卡車航班和大連、天津、濟南、煙臺等地的非定班卡車航班,為客戶的正常經營和疫情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撐。
南航集團:保障國際航線不斷航
南航做好航班安排、運力調配和機組資源備份,保障國際航線不斷航,返工返程航線運力充足,備份有序。據統計,從2月1日至2月11日,南航已累計執行國際航班1449班。南航每日對航班運行環境、旅客出行情況和防疫要求進行研究,提前決策未來7日航班計劃,第一時間補充出行需求增加的航線,保證人員出行和貨物運輸需求得到滿足。近期南航已陸續在廣州-南陽、廣州-西安、廣州-太原等需求增加的航線上增加班次,在一些需求量大的航線上調配大型寬體機執飛,增加座位供給。未來幾天,南航計劃執行的航班量還將持續提升。
全球化進程下的中國企業,有責任維護全球產能、產業鏈的穩定,更有能力與世界範圍內的合作夥伴攜手共贏。困難只是暫時的,風雨過後必見彩虹。目前,央企生產型子企業復工復產率已經超過80%,我們有儲備、有「內功」,更有規劃、有行動。2020,前景依舊,我們一路同行。(國資委新聞中心 張灝然)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