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足協上報中超開賽申請的最後機會,但匯總多方面的信息,結果會越來越傾向中超被取消,但不是足協自己意願,有可能被總局直接否定。
如果把信息匯總起來,中超開賽會希望極其渺茫:
1、申請時機不當
新發地前天發現新冠新疫情,北京昨天開始調升防疫等級,這幾天新增本土病例被陸續發現,甚至北京地方昨天也處理防疫不力官員。這個時候選擇上報中超開賽申請,要不就是政策敏感度不高,要不就是信心不足,把中超不能開賽的責任上傳。請問被新冠防疫困擾的相關部門,能不被北京的疫情影響決策嗎?
2、賽地選擇不妥
以前的方案賽地局限在廣州、上海和蘇州三地,容易布控,由於空場比賽,所以賓館和生活管理與服務,這些才是防疫重點,大不了包幾個大賓館,分樓層嚴管,相對來說簡單可行。現在說在江蘇境內,涉及城市更多,即便蘇南地區球場足夠,但必須要考慮那裡外籍居民特別多。單單媒體爆料,詳情不好打聽,但和相關地市溝通了嗎?得到對方支持了沒有?選定的都是哪些城市?可質疑之處實在很多。
3、16隊單循環惹事
以前的分組單循環+淘汰賽,儘管爭議比較大,主要在於升級降級,那麼取消降級即可,如今單循環,一個城市留不住這麼多球隊,事實上變相成為主客場,再拖長賽程,額外增加更多場次,那麼讓防疫更加不可控制。
4、外援工資更扯皮
連我們都能看出如此多漏洞的方案,在如今的時機下,最終的結局就十分明了,那就就有可能被總局以防疫不力名義槍斃,進而足協無奈宣布中超賽季取消。但我們就奇怪,已經明知就剩下最後一次申報了,足協為什麼偏偏選擇今天,還是上報那樣的安排內容呢?
最近上港外援拒絕降薪鬧得沸沸揚揚,胡爾克、奧斯卡和阿瑙託維奇三個人周薪100萬歐元,即便降薪也不能下命令,應該事先和球員商議,合同在那你必須執行,但今年新冠期間全球球員迫於壓力,一般都會同意減薪,可見俱樂部工作不到位,反而讓自己變被動。
但如果中超最終被無情取消,那麼俱樂部跟外援的減薪談判將格外被動,客觀上算我們俱樂部違約在先,不是人家外援不願意踢球,即便被告到國際足聯都人家贏,足協不理睬會被停權,因此足協這次漏洞百出的申報,可能會引出無窮盡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