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之戀:花徑公園與錦繡谷

2021-02-07 幸福陽光驛站


相約:幸福陽光驛站


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廬。地處江西省廬山市境內,廬山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25公裡,寬約10公裡,綿延的90餘座山峰,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

1992年以來數次上廬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廬山花徑公園 


花徑,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牯嶺街西南方向2公裡處,這裡海拔高1035M,曾是廬山歷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東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這裡被人們譽為"匡廬第一境",花徑曾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詠《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花徑裡有個湖,叫做花徑湖,就是現在的"如琴湖"。如琴湖建成於1961年,水域面積11萬㎡。因湖面如一把提琴而得名。又因湖傍花徑,故稱花徑湖。湖中有湖心島,呈橢圓形。島上有九曲橋與湖岸相連。島四周蒼松翠綠,宛如一根碧綠的"項鍊"平鋪在湖面上,島東端建有憶琴亭,西端建有一水榭。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徑的大門。大門上方書"花徑",兩旁刻有"花開山寺,詠留詩人"的對聯。



這是書法家胡獻雅書寫的巨幅石刻"白司馬花徑"。



景白亭,系一尖頂方亭,坐東朝南,木石結構,鐵瓦飛簷,亭前立陳三立撰《景白亭記》石碑,詳細記述了建亭的始末。



草地上有座傘狀紅頂的圓亭,這就是花徑亭,在花徑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徑"二字,相傳是白居易手書。這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湖北漢陽人李風高遊大林寺時發現的。



李風高在此石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後,重新發現了它很高興。於是他邀集在廬山上的社會賢達、名流集資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徑亭,並補種了五百多棵桃樹,再現了昔日的桃花勝景,亦使花徑稱為文人雅士的聚會之所。



花徑中還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它建於1988年,完全按照白居易的《廬山草堂記》"五架三間草堂,石階掛柱竹編牆"的建築形式復建,坐北朝南,木結構,草頂。它向有人展示了草堂的變遷經過。由著名的雕塑家王克慶於1996年雕刻成的2m多高的白居易塑像佇立在白居易草堂前。這座草堂佔地65㎡,再現了竹籬茅舍風光好的詩境。






1961年在原大林寺舊址上建起了如琴湖,並將湖與相關亭臺組成了現在的花徑公園。1988年又把大詩人白居易在遺愛寺旁草堂邀到公園中與花徑作伴。現白居易草堂中設有「白居易草堂陳列室」,向遊人展示草堂的變遷經過。花徑公園中四時繁花似錦,新舊亭臺碑碣林立,小徑通幽,湖光山色宜人。




 廬山錦繡谷 

錦繡谷位於廬山西北部,花徑湖畔,由大林峰與天池山交匯而成。因第四紀冰川的作用,錦繡谷這塊開向西南的山間凹地,經過冰川的反覆刻切,形成了一個與平底陡壁的幽谷。春時發英百千種,燦爛知識,至冬初蒼翠不剝,丹楓綴之,亦自滿眼雕饋,四時紅紫匝地,花團錦簇,故名錦繡。



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裡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闢的著名風景點──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據說是他遊覽即興之作。



天橋

一塊峭立橫空而出的巨石,有如懸在半空中的一座橋,這就是天橋。這裡古稱仙人盤,曾經是廬山大林寺歷代的大和尚們悟道參禪的好地方。向下看,這裡兩邊崖壁橫空相互對峙,與谷底相對高度達六十多米。 

相傳元代末期,吳王朱元璋和南漢陳友諒的軍隊大戰於鄱陽湖時,敗逃到此,在前臨深壑,後有追兵的緊急關頭,只見天空中金光閃爍,一條金龍自天而降,變成了一座橋。朱元璋順勢策馬奔過,飛奔而至的陳友諒,坐騎都屍體撞上朱元璋的馬尾馬了,忽然一個驚天霹靂,雷迅捷隆隆,天昏是暗,出現一道灼眼的藍光將石橋擊斷。剎那間龍變的橋消失了,橋斷後,雲散日出,仍然是雙崖對峙的絕澗。




沿錦繡谷傍絕壁懸崖修築的石級便道遊覽,可謂"路盤松頂上,穿雲破霧出。天風拂衣襟,縹緲一身輕。"谷中千巖競秀,萬壑回縈;斷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獅長嘯,如猛虎躍澗,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盤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



谷中不僅花奇,而且石怪,壘壘巨石,形態各異,奇峰怒拔,氣象萬千。有的如白髮老翁,有的似跳出水面的青蛙,有的若搏鬥的雙獅、揚鬃撒足的野馬、翱翔長空的雄鷹,還有的象觀音對臺梳妝。人們給這裡的峰巖取了許多動人的名字,賦予它們優美的傳說,牽動了無數遊人的思緒。



好運石

好運石,廬山好運石又稱鷹嘴石,它是第四紀冰山運動的產物。此石又稱「通靈寶石」和賈寶玉胸前佩飾「長命百歲」鎖,同出一脈,為女媧補天遺物,墜落凡間形成兩塊,一塊落在安徽黃山叫飛來石,另一塊落在廬山叫好運石。皆為山間之聖物,繞拜此石許個願,可求榮華富貴,顏如玉。就是當年賈寶玉過的日子。由於賈寶玉怒砸「長命鎖」:後來走了悖運。簡單點說:「繞拜此石,一走官運;二走財運;三走桃花運。



這是一個觀景臺,四周欄杆上系了許多同心鎖。事後我才知道,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那個「險峰」,據說,廬山戀也在這裡取景。情侶紛紛掛鎖盟誓。戀人們當然也不會忘記這座因「戀」而聞名的山。這裡有個好名字叫「金鎖關」!



險峰指海拔高,危險的山峰,顛峰。



豬頭峰,不太像?又名金巖峰。傍晚夕照,猶其雨後巖崖如琉金,而得名。朱元璋詩「金仙弟子巖為屋」指的就是這片山谷裡的人和事。「錦繡谷」三字石刻突巖,酷似豬頭,人們又戲稱:「金巖峰」為「豬頭峰」。相傳為朱元璋使者拜訪周顛時所帶的祭祀品,化成此峰。毛主席寫的無限風光在險峰,就是指的它,因此,人們稱之為「險峰」。


訪仙亭亦稱「談判臺」。為蔣介石(民國二十二年)1933的輸資重建。1946年7月美國特使馬歇爾與蔣介石曾在此會晤,商討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即共產黨統治北方、國民黨統治南方)想使中國開成一個歷史上的南北朝格局。從而結束國共內戰。史稱:馬歇爾計劃。馬歇爾八上廬山,多次到這裡會晤蔣介石。



梵音泉(又叫梵清泉),為民國主席林森的題刻,山泉點點落下,恰似陣陣梵音。也有人說這水滴在石頭上的聲音就像是和尚敲打木魚的聲音。



觀妙亭  也是朱元璋為其軍師周顛仙的所建。「山川吐納開靈境,文軌交通樂太平。」有意思的是,為尋求這個「靈境」,追求社會「太平」,蔣介石來過這裡,毛澤東也來過這裡。



觀妙亭有三妙。第一,是指這裡景色美妙。第二,是周顛為朱元璋定天下,出的計策高妙。第三,是朱元璋借周顛,騙人騙得絕妙。宋美齡亦稱有三妙,即鐘聲,松聲、蟬鳴聲。也聽老人們說觀妙亭有三妙。一是大林峰上雙獅相戲(雙獅石);二是觀音梳妝(觀音石);三是錦秀峰上人頭落地(人頭石)。江青也說有三妙,即夕陽、晚照、晚霞。



仙人洞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這是毛主席的著名詩句,使仙人洞景點名揚四海。仙人洞三字為清代學者吳浸陽所題,上有對聯曰:「仙蹤渺黃鶴,人事憶白蓮。」仙蹤指道教,白蓮指佛教因在此可看到月亮門前,有移步換景之妙,進入月亮門內,融入佛道淨地,據說又可了斷很多煩惱。

巖下有一自然風化而成的石巖洞,深寬均約十餘米。據傳神話中的呂洞賓,就在這個天生石洞裡修道成仙的,故人們稱之為「仙人洞」。洞中有許多石刻。



朱元璋的《題竹隱寺》詩:
           廬山竹影幾千秋, 雲鎖高峰水自流。
           萬裡長江飄玉帶, 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 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 天緣有份再來遊。



這是毛主席給江青的那首著名的題照詩。

1960年毛澤東同志"七絕"詩: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洞內建有純陽殿,殿上雕刻著身背寶劍的呂洞賓塑像。洞的深處有甘洌清甜,終年不涸的「仙水」—「一滴泉」,洞壁上鐫刻著「石洞流甘露,仙崖樂最真」的詩句。




勁松

石旁有一虯曲勁松挺立於石隙中,這便是人們喜歡攝影留念的「石松」。據說這塊石頭和松樹的搭配組合,可準確地、形象地表達出毛澤東個人性格和魅力,是用於形容共產黨人品格的一株樹,七十年代隨主席詩詞一起獨領風騷,被很多人視為「勁松」的化身。聞名全國,成名於「黃山迎客松」之前。



御碑亭,石亭正中門眉上有鮮紅的「御製」二字,朱元璋為其軍師周顛而建。亭內有(高4米,寬1.6米,厚0.24米),上面刻有朱元璋親筆撰寫的《周顛仙人傳》,《祭天眼尊者、周顛人、徐道人赤腳僧文》及朱元璋親題的兩首詩。

亭上有二聯:  「四闢雲山九江棹,一亭煙雨萬壑松。」  「姑從此處尋蹤跡。更有何人告太平。」



《廬山戀》鏡頭中,耿華、周雲在此避雨。



廬山錦繡谷,四時花繁,燦若錦繡,怪石嶙峋,雄偉壯觀。 加之谷中時有雲霧聚散,引起人們無限的想像,正如宋代詩人孔武仲所吟詠;江城三月芳菲盡,淺紫深緋到谷中。最是廬山佳麗處,我來蕭颯已秋風。


 牯嶺街風光 

牯嶺街,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牯嶺鎮,是廬山景區的接待中心,是一座美麗的別致的公園式的雲中山城。我們晚宿牯嶺街。


牯嶺街是廬山景區的中心,是一座美麗的、別致的、公園式的小山城。枯嶺街商店鱗次櫛比,有郵局、銀行、電影院、大會堂等,有接待國際、國內旅遊者的廬山大廈、雲中賓館、蘆林飯店等,共有賓館飯店、招待所、休養所多處,還有西式別墅上千棟;牯嶺街三面環山,一面峽谷,東為大月山,西有大林山,南為牯牛嶺,北臨剪刀峽豁口。站在街心公園,可以眺望九江古城、長江玉帶,為休閒、消遣、娛樂的理想場所,也常是廬山旅遊者的首到之地。


 牯嶺街觀景颱風光






—《END》—

©原創作品 (公眾號轉載需授權)

圖文來源:網絡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公眾號聯繫


相關焦點

  • 2019廬山國際山地半程馬拉松正在直播→
    起點:廬山街心公園月亮島終點:廬山街心公園月亮島賽道:廬山街心公園月亮島(起點)——牯嶺街——廬山索道路口——花徑(錦繡谷)路口——仙人洞路口——大天池路口——石門澗路口——起點:廬山街心公園月亮島終點:河南路口賽道:廬山街心公園月亮島(起點)——牯嶺街——廬山索道路口——花徑(錦繡谷)路口——花徑公園——大林路——河南路口。
  • 冬日的廬山,玉雪寒梅,詩情畫意,溫柔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近日雪後廬山的美景頻繁登上熱搜,今日廬山又飄雪了,下雪的廬山白雪覆蓋,白雪和山景搭配變成了夢幻的童話世界。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裡,東西寬約20公裡。
  • 2020超實用的江西廬山三日遊攻略
    來這裡找旅行發騷友 廬山3日遊 DAY1 廬山花徑—錦繡谷—如琴湖—牯嶺街—美廬 DAY2 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 DAY3 白鹿洞書院—秀峰
  • 廬山的秋天,才是一年當中最美的季節!
    花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寫的是廬山的花徑。花徑公園位於牯嶺街西南2000米處的如琴湖畔,現在已有公路通達。
  • 【悅悅的小攻略】奇秀甲天下廬山
    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園中的如琴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交通:花徑公園位於牯嶺街西南2公裡處的如琴湖畔,可從牯嶺街的街心公園出發,沿大林路向西南方向行駛,約20分鐘即達花徑公園,全程2公裡門票:包含於廬山景區名勝區的通票內開放時間:全天| 廬山如琴湖如琴湖浩浩蕩蕩又不失秀麗雅致。
  • 前川紫煙,秀甲匡廬——廬山兩日窮遊乾貨推薦
    景區分布—— 廬山分為四個大部分,不要指望一次玩的完哦。 牯嶺西線——如琴湖,花徑,錦繡谷,仙人洞,龍首崖,黃龍 潭,電站大壩
  • 避暑廬山,探訪白居易的幽雅花徑,自然靜謐的如琴湖
    廬山錦繡谷入口,大路左側,如琴湖畔,就是著名的廬山花徑。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於公元816年登廬山遊覽。時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處卻桃花盛開,白居易有感吟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廬山景色美不勝收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我們學到了好多關於廬山的詩句。懷著對廬山的無限憧憬,今年,我終於有機會來到廬山,一睹它的芳容。廬山上有一條熱鬧的街道,因為像一頭吃草的公牛,因而得名「牯嶺街」。鱗次櫛比的商店,高大挺拔的樹木,爭奇鬥豔的花壇把「牯嶺街」裝點得格外繁華。廬山不僅有繁華的街道,而且有著迷人的景色。說說由白居易題名的花徑吧!
  • 冬日裡看廬山
    如琴湖因形狀如同提琴而得名,眼前的如琴湖,隨便按下快門都是如醉的風景,難怪廬山會是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我想國畫大師張大千用《廬山圖》作為封筆之作自有他獨到的原因。夕照雲海到了廬山,花徑不能不去。如琴湖前面一點就到了花徑,花徑在唐代時,被譽為「匡廬第一境」。雪後的花徑,似夢似幻、美如仙境。
  • 廬山:攜友共望廬山瀑布
    廬山:攜友共望廬山瀑布對於廬山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不陌生的,當然,這功勞估計得要歸功於那首傳世的佳作——《望廬山瀑布》。國慶七天長假的時候我與幾位友人一同來到了廬山,準備在這裡呆上幾天,感受一下廬山的風光秀麗。
  • 江西,廬山
    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裡的秀麗山谷,這便是廬山1980年新闢的著名風景點──錦繡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部,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泉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極為壯觀,撼人魂魄。
  • 廬山全景三日遊
    廬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又名匡山、匡廬,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 遊記:廬山最有代表性的地點便是秀峰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廬山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在古代,廬山最有代表性的地點便是秀峰,這是因為其歷代交通便利,廬山上面到清朝末期才有人到達。廬山最有名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是李白寫的秀峰黃巖瀑布,有匡廬二絕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蕩漾的龍潭,儀態萬芳的雙劍、香爐諸峰,有眾多歷代名人俠客留下的摩巖石刻。
  • 廬山味道之廬山詩詞:「神仙會」廬山賽詩
    廬山味道之廬山詩詞:「神仙會」廬山賽詩 1959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廬山召開。 「延安五老」中的三老結伴而行,興致勃勃地遊覽了白司馬花徑、錦繡谷天橋、朱元璋所建的御碑亭、妙趣天成的仙人洞,最後歇步在仙人洞石圓門前。
  • 江西自駕遊:廬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雨量充沛,氣候溼潤,山間植被茂密。山中一年平均有190天大霧,夏季涼爽,盛夏平均氣溫22度,是理想的避暑勝地。景區面積達282平米公裡,山間景觀可分為瀑泉、山石、氣象、地質、植物等類別。主要景點有花徑、三疊泉、美廬、錦繡谷、仙人洞等處。
  • 廬山雪景美如畫,如琴湖上賞霧凇,在這冬日裡和戀人一起尋覓廬山
    廬山下雪了!在這2019年的結尾,終於給了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古往中來廬山的名氣一直很大,被譽為中國人文第一山,與道教、佛教頗有淵源。在這聖地之上,既能感悟世間真理修仙煉佛,又能欣賞萬水千山陶冶情操,而下了雪的廬山更為壯觀,真想和它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深陷其中如痴如醉不得自拔。
  • 廬山國際山地半程馬拉松賽事閃亮登場,報名通道開啟48小時即爆滿
    據廬山國際山地半程馬拉松組委會消息,2019廬山國際山地半程馬拉松將於2019年9月21日在廬山核心景區街心公園鳴槍開跑。6月18日,報名系統啟動48小時之內,5000個參賽名額全部報滿,通道隨即關閉,目前已進入選手資料審核整理階段。
  • 廬山天下悠~鏡頭下的匡廬秀色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是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間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巖洞16個,怪石22處。水流在河谷發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22處,溪澗18條,湖潭14處。最為著名的三疊泉瀑布,落差達155米,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美句。廬山西北小天池側,有眾峰簇擁似蓮花,故名蓮花峰。
  • 丹青書盛世,翰墨詠廬山
    全國各省市及海外華人累計超過15萬人投稿參賽,其中有5000多人來到九江參加頒獎大會,並結伴上廬山交流藝術、採風創作。20年的辛勤耕耘,從初屆的數十人參加到今天的數百人與會,「廬山杯」已經成長為一張九江名片。
  • 江西廬山三疊泉遊記
    2018年8月送孩子到南昌上學,安頓好後去廬山遊玩一次。從九江火車站下車在車站西廣場北側2元錢坐公交車(可惜幾路車忘記了),大概是二站吧到九江汽車站,有專門到廬山的中巴車(票價好像是15元,不包括進山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