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關注的618結束了,京東、天貓、蘇寧、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不同的垂直領域裡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與此同時,諸如蘋果、小米、華為等手機廠商通過各大電商平臺也是賺的「盆滿缽滿」。當然,這其中蘋果公司則是最大的贏家,但iPhone手機也是智慧型手機產品裡降價幅度最大的一個。
所以,也就是說蘋果能在618中拿下耀眼的戰績,實際上離不開降價這一手段。那麼,如果從另一個角度去分析,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國內消費者似乎傾向於iPhone降價後才會選擇入手;而當蘋果iPhone處在價格昂貴之際,就選擇等待。
對此,筆者覺得蘋果CEO庫克也想不通吧?畢竟,蘋果有讓華為、小米、OV的手機廠商無法企及的品牌影響力,同時iPhone也有安卓系統無法比擬的iOS系統作為後盾。按照這個邏輯,即使蘋果iPhone手機賣得貴點,又如何?可現實情況偏偏不盡人意,中國的消費者往往會等著iPhone降價的時候才買。
當然,該種情況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譬如,部分人的預算不足以買一部iPhone,等待價格降低之際,恰好符合預算範圍;再譬如,人們就是瞅準了蘋果手機的降價規律,為此只要手裡的手機還能使用的情況下,他們寧願等一等再買,也不願多花錢。
這,就讓人納悶了!結合現實來看,人們更願買降價後的iPhone,那麼等蘋果新機發布,還能賣得動嗎?說心裡話,筆者是持懷疑態度的。
一方面,蘋果iPhone降價一次,是驚喜;降價多次,是習慣。在這樣的「習慣」培養基礎上,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果粉用戶們,其實都想等著iPhone新機降價後再入手。但考慮到蘋果新機發售初期,官方價格一定不會「破發」,大家還會買嗎?難。
再一方面,部分人已然熟知蘋果公司的「套路」。所以,新機發布就發布唄,前期做一個「圍觀者」即可,等華為、小米等品牌的新機推出後,自然會對iPhone新機形成「壓力」。這個時候,再看它的售價,降低的話直接入手,不降低的話繼續等待。
假設都有這樣的消費心理,蘋果新機發布後,還真不一定能賣得動。
不過,筆者發現也有觀點表示反對,理由有兩個:
首先,今年的蘋果新機是5G iPhone,它跟以往的4G iPhone不同。比如,4G iPhone,此前每年都只是換個名字、或升級一下硬體和系統就推出了,當然無法留住用戶的心。而5G iPhone呢,坊間消息稱支持120Hz高刷、信號問題得到了解決等等,與4G iPhone相比,它的變化較大,吸引力也就增強了。
其次,果粉會率先入手新iPhone。何為果粉?從字面意思上說,就是蘋果的長期忠實用戶,不僅接受蘋果產品的優點、甚至連缺點也會接受。即便不接受,也會在合適的時間段裡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能讓蘋果公司「傾聽」到心聲。所以,蘋果在市場深耕多年,又有一大波忠實的果粉用戶,還愁新機賣不動嗎?它「愁」的是拓新客戶。
以上,在發現人們更願買降價後的iPhone的現象後,針對蘋果新機能不能賣得動,你們心裡納悶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