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競爭的本質是輸贏,競爭的精神是參與,競爭的條件是平等,競爭的旗幟是光明正大,競爭的本身是提高,競爭的過程是豐富。
許多球迷確實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明明陳夢跟劉詩雯都獲得了大賽冠軍,可她們統治力卻相當的短。特別是新科世界盃女單冠軍陳夢,剛剛獲得大賽冠軍的她,沒過半個月就輸給了國乒非主力選手陳幸同。可以說冠軍的獎盃還沒有捂熱乎,陳夢的粉絲還沒消化完陳夢帶給他們的喜悅,正期待陳夢再創輝煌的時候,陳夢就輸球了。
許多陳夢的粉絲搞不明白,連孫穎莎、王曼昱這樣的高手都能擊敗的陳夢,怎麼就會敗給了陳幸同呢?那是因為陳幸同沒有受到來自場外的壓力,完全的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今年的陳夢先後敗給了朱雨玲、王曼昱、王藝迪、何卓佳,都是輸給國乒的隊友。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說法,之前陳夢戰勝王曼昱跟孫穎莎,球迷粉絲認為是陳夢對她們太熟悉了,可隊友之間的熟悉是相互的。
球迷搞不懂的是,為什麼現在的孫穎莎突然就戰勝不了陳夢了呢?王曼昱在WTT賽事的排位賽乾淨利落的擊敗了陳夢,一掃之前年終總決賽輸給陳夢的狀況,更是單局打了陳夢一個5:0,沒有給陳夢絲毫咬分的機會。打得過孫穎莎的陳夢,面對國乒其他隊友,就沒有把握了,這就是目前陳夢個人單打的現狀。面對外協選手就更不用說了,陳夢不善打削球,早就是球迷公認的。
所以說陳夢在單打方面,確實不具備統治力。過去一年,陳夢也是輸外戰最多的國乒主力選手。在今年的女子世界盃,陳夢被削球手韓瑩拖入了決勝局,進一步暴露出了打球偏科的問題。現在的陳夢給球迷留下了一個感覺,除了打孫穎莎有優勢之外,打其他選手包括外協選手,比賽的過程都讓人不放心,不能幹淨利落地拿下,這與球迷心目中的世界第一的實力表現相差甚遠。
而陳夢的同門師姐劉詩雯,去年拿下了世乒賽女單冠軍之後,也是統治力消失。在世乒賽結束之後的中國公開賽,劉詩雯輸給了年輕選手王曼昱,止步女單八強。之後的日本公開賽劉詩雯輸給了孫穎莎,沒有拿到女單冠軍。亞錦賽女單決賽劉詩雯再一次被孫穎莎擊敗,遺憾的沒有拿下冠軍。到了瑞典公開賽劉詩雯輸給了陳夢,奧地利公開賽劉詩雯罕見地輸給了錢天一,止步女單16強。
到了去年的年終總決賽,劉詩雯再次輸給了陳夢,止步女單八強。今年的德國公開賽劉詩雯輸給了朱雨玲,止步女單八強。截止到目前,劉詩雯已經連續兩年公開賽沒有拿過一個單打冠軍。雖然劉詩雯的粉絲認為,劉詩雯只拿大賽冠軍,可今年的女子世界盃劉詩雯還是退出了,要知道這可是大賽呀!
通過劉詩雯跟陳夢,拿下大賽冠軍之後的一系列表現可以看出,目前的女乒確實進入了戰國時代。即使這兩名選手拿下了大賽的單打冠軍,可依然不能建立絕對的比賽統治力。這兩名選手是球迷最喜愛的國乒選手,他們都是人美心善的選手代表,留給了粉絲球迷美好的回憶。要如何保證這兩名不再年輕選手的統治力呢?
答案只有一個,進行技改,只有進行技改是唯一的出路。劉詩雯單板球的質量不足,除了球速快之外,沒有其他優勢,無法在比賽當中打穿對手的防守。陳夢不善打前三板進攻,在比賽當中疲於應對防守,要改掉過去打相持球的弊端,變被動為主動,增加自己的臨場應變能力,這才是長久之道。
儘管許多球迷都看出了這兩名選手存在的問題,可球迷也知道這兩名選手隨著年齡的增長,競爭力不可避免地出現下滑。要想像馬龍那樣保持長久的競爭力,就要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不知道廣大的球迷朋友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關注二郎神侃球,帶給你不一樣的人生感悟與思考。
陳夢的金鐘罩,伊藤美誠打不穿,要增加相持能力
馬琳示範打削球,陳夢想要打好削球,要具備哪些條件?
生如夏花!劉詩雯的輝煌時代,持續了多長時間?
父愛如山,劉詩雯的父親,是她職業生涯堅強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