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紅高粱的優美句子,繁殖方法栽培技術

2020-12-22 千信齊飛

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圓錐花序疏鬆,主軸裸露,總梗直立或微彎曲;雄蕊3枚,花葯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穎果兩面平凸,淡紅色至紅棕色,熟時寬2.5-3毫米,頂端微外露。有柄小穗的柄長約2.5毫米,小穗線形至披針形,花果期6-9月。

一年生草本。稈較粗壯,直立,高3-5米,橫徑2-5釐米,基部節上具支撐根。葉鞘無毛或稍有白粉;葉舌硬膜質,先端圓,邊緣有纖毛;葉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40-70釐米,寬3-8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微呈耳形,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或有白粉,兩面無毛,邊緣軟骨質,具微細小刺毛,中脈較寬,白色。圓錐花序疏鬆,主軸裸露,長15-45釐米,寬4-10釐米,總梗直立或微彎曲;主軸具縱稜,疏生細柔毛,分枝3-7枚,輪生,粗糙或有細毛,基部較密;每一總狀花序具3-6節,節間粗糙或稍扁;無柄小穗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5-4.5毫米,基盤純,有髯毛;

兩穎均革質,上部及邊緣通常具毛,初時黃綠色,成熟後為淡紅色至暗棕色;第一穎背部圓凸,上部1/3質地較薄,邊緣內折而具狹翼,向下變硬而有光澤,具12-16脈,僅達中部,有橫脈,頂端尖或具3小齒;第二穎7-9脈,背部圓凸,近頂端具不明顯的脊,略呈舟形,邊緣有細毛;外稃透明膜質,第一外稃披針形,邊緣有長纖毛;第二外稃披針形至長橢圓形,具2-4脈,頂端稍2裂,自裂齒間伸出一膝曲的芒,芒長約14毫米;雄蕊3枚,花葯長約3毫米;子房倒卵形;花柱分離,柱頭帚狀。穎果兩面平凸,長3.5-4毫米,淡紅色至紅棕色,熟時寬2.5-3毫米,頂端微外露。有柄小穗的柄長約2.5毫米,小穗線形至披針形,長3-5毫米,雄性或中性,宿存,褐色至暗紅棕色;第一穎9-12脈,第二穎7-10脈。花果期6-9月。

繁殖方法:

1 種子處理

選種、曬種:播種前進行風選或篩選,淘汰小粒、癟粒、病粒,選出大粒、籽粒飽滿的種子做生產用種。同時,選擇晴好的天氣,曬種2-3d天,提高種子芽勢、芽率。藥劑拌種:播前進行藥劑拌種,可選用優質種衣劑拌種,防治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症及地下害蟲等。也可 用2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5%拌種,或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防治黑穗病。

2 精細播種

播種時間:適時播種是確保苗全、苗齊、苗壯的關鍵。高粱種子萌動時不耐低溫,播種過早發芽緩慢,易受病菌侵染,造成粉種或黴爛,還會增加黑穗病的發生,影響產量。播期的確定依據品種生育期、地溫和土壤墒情。一般5釐米耕層地溫穩定在10-12℃,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為宜。晚熟品種適時早播,早熟品種適時晚播。根據地塊掌握最佳播期:春旱嚴重的山區、坡地、朝陽地塊,適時早播;低洼易澇、平地適當晚播。正常年景條件下,第二、第三積溫區建議於5月5-10日期間播種。播種密度:播種密度以「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為原則。通常65-70釐米壟,壟上雙行等距條播,拐子苗,小行距12-15釐米,株距18-20釐米,保苗12萬-15萬株平方公頃。矮稈品種適宜播種密度一般要達到15萬-18萬株平方公頃。一般播種量為15-22.5千克平方公頃。選用條播精量播種機或氣吸式精量播種機,播後及時鎮壓。播種深度:播種深度3-4.5釐米為宜。低洼溼處可稍淺,覆土2-3釐米,乾旱的地塊要催芽座水種,覆嚴土。不同土壤類型播種深淺要靈活掌握,粘土地緊密、容易板結,應淺播;沙土地保墒差,可適當深播。

栽培技術:

1 選地整地

選地: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力強,宜選擇平坦疏鬆較肥沃的地塊種植。因高粱有抗旱耐澇耐鹽鹼耐瘠薄的特性,所以低洼易澇地塊或是瘠薄幹旱的鹽鹼地塊也可種植。高粱對前茬要求不嚴格,玉米茬、大豆茬均可。因高粱對農藥敏感,所以忌選前茬施用長殘效類農藥的地塊。整地:整地質量是抓全苗及決定產量的關鍵環節,播種前必須做到精細整地,將地耙平、耙細。高粱提倡進行秋整地以確保春季土壤墒情,要做到秋季儘早深耕且耕深一致,做到秋耕、秋耙、秋起壟。春季化凍後和返漿前對起壟地塊進行鎮壓,並在播前耮地,使播種地塊土壤達到平整,無大土塊、暗坷垃,為苗全、苗齊奠定基礎。深耕整地的技術要求:根據土壤溼度適時深耕,一般秋季土壤含水量在15%-20%時深耕效果最佳;根據土壤狀況掌握深度,一般耕深以30釐米左右為宜,同時還要考慮土壤質地,耕層深度和施肥量等條件。

2 輪作倒茬

高粱忌連作,合理的輪作方式是高粱增產的關鍵。高粱的理想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玉米茬、馬鈴薯茬等。適宜的後茬最好是大豆茬、或與玉米、穀子輪作。

3 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苗後3-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定苗時要做到等距留苗,留壯苗、正苗,不留雙株苗、二茬苗,還應拔除雜株,提高純度,充分發揮良種的增產效應。中耕:高粱苗期一般中耕2-3次,第1次結合定苗進行;10-15d後進行第2次。提倡鏟前趟一犁,鏟、趟結合進行。建議拔節前後進行一次中耕,此次中耕要和追肥、培土相結合,促進高粱生育的同時,增強防風、抗倒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適時灌溉:高粱需水特點是苗期需水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10%;拔節孕穗期佔50%;孕穗至開花期佔15%;灌漿期佔20%;成熟期佔5%左右。為確保高粱高產穩產,應重點掌握在拔節孕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適時適量灌水。

4 施肥管理

需肥特點:高粱喜肥,對肥料反應非常敏感,吸肥能力強,不同生長期所需肥料也各有不同。據相關資料顯示,每生產100千克高粱子實,需要吸收氮2.6千克,磷1.36千克,鉀3.06千克。出苗至第1片真葉展開的階段,生長速度較慢,需肥量不高。第1片針葉展開後,長速明顯加快,需肥量逐漸增多。尤其是在拔節孕穗期階段,植株迅速生長,莖葉繁茂,所需養分數量迅速增多,吸收速度最快,此時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時期,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階段。充足均衡的養分能促使粒大且飽滿,實現優質增產。

主要價值:

1 食用價值

高粱籽粒加工後即成為高粱米,在中國、朝鮮、原蘇聯、印度及非洲等地皆為食糧。食用方法主要是為炊飯或磨製成粉後再做成其他各種食品,比如麵條、面魚、面卷、煎餅、蒸糕、粘糕等。除食用外,高粱可制澱粉、製糖、釀酒和製酒精等。

2 營養價值

高粱米中的蛋白質以醇溶性蛋白質為多,色氨酸、賴氨酸等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較少,是一種不完全的蛋白質,人體不易吸收。如將其與其他糧食混合食用,則可提高營養價值。高粱米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在穀物中最低,因而蛋白質的質量也最差,而且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卻能為人體所吸收,因此以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很少發生「癩皮病」。高粱米含礦物質與維生素,礦物質中鈣、磷含量與玉米相當,磷約40-70%,維生素中B1、B6含量與玉米相同,泛酸、煙酸、生物素含量多於玉米,但煙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高粱米脂肪含量3%,略低於玉米,脂肪酸中飽和脂肪酸也略高,亞油酸含量也較玉米稍低,加工的副產品中粗脂肪含量較高,子粒中粗脂肪的含量較少,僅為3.6%左右。

歷史起源:

高粱的有關出土文物及農書史藉證明高粱種植最少也有5000年的歷史,其起源和進化問題多年來一直有兩種說法,一說由非洲或印度傳入,二說中國原產。但是許多研究者認為高粱原產於非洲,以後傳入印度,再到遠東。世界上高粱分布廣,形態變異多,非洲是高粱變種最多的地區。斯諾頓收集到17種野生種高粱,其中有16種來自非洲,所確定的31個栽培種裡非洲佔28種,158個變種裡只有4個種在非洲以外的地方。

描寫秋天高粱的句子篇一:

1、秋天,高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臉漲得通紅。」  

2、這麼多的高粱,都被秋風染成了紅色的火焰。難道秋風是紅色的嗎?  3、高粱激動地漲紅了臉。  

4、田野裡,一株株紅高粱,高高地舉著紅紅的火把,威武地站在那裡。  5、一陣風吹來,高粱東搖西擺,好像剛會走路的孩子一樣。高粱葉子互相撞著,發出一陣沙沙聲。  

6、高粱像喝醉了酒的紅臉大漢。  

7、火紅的高粱穗子,籽粒飽滿,圓鼓鼓的在陽光下閃著光亮。  

8、紅紅的高粱.像無數支火把,映紅了天際。  

9、細長的高粱頭上,像戴著一頂紅珠帽。  

10、紅彤彤的高粱不時地彎著腰杆笑一笑。  

描寫秋天高粱的句子篇二:

1、細長的高粱頭上,像戴著一頂紅珠帽。紅彤彤的高粱不時地彎著腰杆笑一笑。如海的高粱舉起火把,燒紅了半邊天。秋天,高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臉漲得通紅。」  

2、終於盼到高粱熟了。棗紅色的衣殼、珍珠白的籽粒,在陽光下閃爍晶瑩,穗狀如煙花綻放,俯首懸垂如虹,真是賞心悅目。  

3、高粱像喝醉了酒的紅臉大漢。火紅的高粱穗子,籽粒飽滿,圓鼓鼓的在陽光下閃著光亮。紅紅的高粱.像無數支火把,映紅了天際。  

4、秋天像一望無際的平靜的碧海;強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動著,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腳下片片的高粱時時搖曳著豐滿的穗頭,好似波動著的紅水;而衰黃了的葉片卻給田野著上了凋敝的顏色.  

5、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邊的高粱、玉米、穀子地裡,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著寒茄.柳樹在路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6、秋天到了,田野裡一片豐收的景象,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  

7、從未見過這樣繁茂的高粱地,只見一片輝煌的綠色鋪在土地上,匯成一片濃鬱的海洋。仔細看那一枝枝挺拔的高粱,每個都伸展著自己堅硬的葉子,像一個威武的將軍。那一串串胖嘟嘟的谷穗從空中垂下,壓彎了那細細的枝頭,像一個正在鞠躬的戰士,永遠低著那沉重的頭。  

8、這麼多的高粱,都被秋風染成了紅色的火焰。難道秋風是紅色的嗎?高粱激動地漲紅了臉。

相關焦點

  • 九裡香種植方法_九樹香栽培技術_千裡香繁殖方式
    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採摘飽滿成熟的朱紅色的鮮果,在清水中揉搓,去掉果皮以及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和癟粒、晾乾備用。春、秋均可播種。一般多採用春播,春播為3~4月,5月亦可,氣溫16~22℃時,播後25~35天發芽;秋播以9~10月上旬為宜。播種前,選擇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做苗圃,深翻,碎土,耙平作畦,畦寬1~1.2米。條播或撒播均可。
  • 紅葉球蘭繁殖及其栽培方法
    紅葉球蘭繁殖及其栽培方法基金項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科技課題「球蘭屬植物引種、展示、應用研究」 (編號 ZX201716)。2.1.2 繁殖方法。常採用扦插繁殖。北方初夏時節,選取帶葉莖段,插於珍珠巖中,基質中可加入少量微生物菌劑,3 天 1 次透水。一般 7~20d 生根。新根一般在葉腋處。2.1.3 栽培要點。栽培簡易,無特殊要求,遮陽率 50%~55%。我國南方,多採用苔蘚和椰殼塊、少量緩效肥的混合基質。
  • 大花蔥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大花蔥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果紅梅大花蔥別名碩蔥、巨蔥、高蔥、吉安花,為百合科蔥屬多年生球根花卉,根系鱗莖肉質具有蔥味。基生葉寬帶形,灰綠色,傘形花序,由 2000 ~ 3000 朵星狀開展的小花組成,花徑可達25cm,碩大如頭,故名大花蔥。
  • 桑樹栽培技術:幾種常見的桑樹繁殖方法介紹
    提要:桑樹栽培技術:幾種常見的桑樹繁殖方法介紹
  •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狸藻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李春華 李柯澄狸藻又稱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屬植物,為食肉植物中陣容最大族群,它們有漂浮於水面、匍匐地表、陸生於樹上等 3 種生長形態,是具活性囊狀捕蟲結構的小型食蟲植物。狸藻品種眾多,形態各異,大多數都有漫長的花期,會開出成片可愛的小花。花朵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顏色,是所有食蟲植物花中的皇冠。
  •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楊勝毅櫻花因其符合大眾的審美和「嬌羞的形態」而深受大眾的喜愛。每年3月,櫻花盛開,花團錦簇,枝條細嫩,色彩豔麗,非常適合觀賞。然而,櫻花對水分、土壤、日照等要求極高,如何更好地繁殖栽培櫻花成為很多種植園管理者面臨的問題。本文主要講述櫻花的形態特徵、繁殖方式、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希望能提高櫻花的成活率。
  • 珊瑚藤:是一種優美的垂直綠化的藤本植物,以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
    文/三農理念【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珊瑚藤:是一種優美的垂直綠化的藤本植物,以播種的方法進行繁殖珊瑚藤,是一種優美的垂直綠化的木質藤本植物。自然狀態下沿山林而生,嫋嫋繚繞輕拂而上;珊瑚藤花期特別長,從春到冬鮮花不斷。珊瑚藤生性強健,枝密柔長攀援狀生長;形態優美枝葉秀麗蒼翠可愛。它的形態和習性:常綠木質藤本植物。
  •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栽銀邊彩葉桂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繁 殖銀邊彩葉桂可採用扦插、嫁接、壓條等方法繁殖。但在生產中壓條成活率相對較低,而扦插和嫁接成活率高、易操作,適合大規模栽培,在實際生產中應用普遍。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分為有土扦插繁殖和無土扦插繁殖,兩者扦插基質不同,而技術和操作方法基本相同。①扦插時間。
  •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奇花異草桃之卵,栽培技術鴛鴦句子
    繁殖方法:有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兩種。2、有性繁殖播種建議具備豐富多肉種植經驗的花友進行,播種出的植株一般具有比市售植株更寬扁、粉更厚的葉片。栽培技術:1 土壤泥炭混合珍珠巖、煤渣,比例大概1:1:1。南北差異比較大,家庭和大棚的養殖方法都不一樣。4 修剪砍頭後容易長側枝,不砍頭一直養,植株的老杆會長很長,然後才開始分枝,為了更加漂亮。長的差不多的時候就應該砍頭萌發側芽,這樣植株群生了才漂亮。桃之卵的花語:讓人憐愛和讓人傾慕之意。
  •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盆景鶴望蘭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陳少萍鶴望蘭花形奇特,色彩豔麗,花期長久,盆栽觀賞效果極佳,又是秋冬季節的高級切花,在國際切花市場中很受歡迎,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很快。鶴望蘭植株高達 1m 左右。盛開的鶴望蘭繁 殖鶴望蘭常用播種和分株繁殖。播種繁殖鶴望蘭一般不易結種,但人工授粉後可獲得種子。種子採收後需立刻播種,新鮮種子發芽率高。每年 3 月下旬為播種育苗的最佳季節。
  •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及栽培管理新技術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及栽培管理新技術張 楊1 脫毒草莓一代穴盤苗的繁育方法(無土栽培)目的:生產出優質種苗—— — 相較於裸根苗,穴盤苗成活率更高,花芽分化提前,感病率更低。(4)繁育方法:①具體繁育方法及理念:4 月初將脫毒草莓原種苗種植於200mm 規格栽培花盆中, (亦可種植於長條形種植槽中,優點是種植槽更利於原種苗根系的生產;而 200mm 規格栽培花盆的優點是防止了單株原種苗感病後相互間的傳染)。
  • 多肉盆景若綠栽培與養護技術
    多肉盆景若綠栽培與養護技術1,形態特徵若綠(圖)為多年生肉質植物,是青鎖龍的變種。若綠株高30cm 左右,肉質莖較細,多分枝,直立向上生長;葉片肉質,很小,鱗片狀,在莖和分枝上排列成4稜:葉綠色,光照充足時頂部的葉片才會變紅:花著生於葉腋部,很小,筒狀,淡黃綠色:花期多在春季。2.生長習性若綠適合在光照充足、涼爽乾燥以及通風良好的環境下生長:比較耐半陰,忌水澇與悶熱潮溼。
  •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蝸牛蘭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蝸牛蘭是蘭科文心蘭亞族蝸牛蘭屬植物,為熱帶樹上附生的中小型蘭花植物之一。全屬僅 8 個原生種和 3個變種,與文心蘭屬、齒舌蘭和堇花蘭屬 ( 密爾頓蘭屬 ) 有近緣關係。
  • 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
    奇特的露松屬植物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李春華 李柯澄露松又稱露珠、葡萄牙露松樹、露葉茅膏菜、粘蟲草。在分類上,曾是茅膏菜科中自成一屬一種的奇特植物,目前已經獨立為露松科露松屬,該屬全屬全科僅一種,稱為露松屬,臺灣地區常稱為露葉毛氈苔屬。
  • 非洲紫羅蘭繁殖與栽培(上)
    非洲紫羅蘭繁殖與栽培(上)李春華  李天純  李柯澄非洲紫羅蘭也稱非洲堇,為苦苣苔科非洲紫羅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花卉
  • 羅漢松盆景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
    株形姿態優美古雅,樹冠廣卵形,葉條狀披針形,雌雄異株或偶有同株,種子卵形著生於肉質而膨大的種託上,花果期10月。羅漢松既可孤植或群植,也宜作綠籬或盆景材料,觀賞價值較高,種植在別墅的四周可是高觀賞性與高檔的結合,配上一些顏色較淺的綠化花草,很簡單地就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麼如何盆栽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羅漢松盆景的繁殖方法與養護管理技術要點吧!
  • 香彩雀栽培繁殖
    Dutch Lily Days opening——荷蘭百合節開幕周偉偉香彩雀又名夏季金魚草,為玄參科香彩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
  • 盆花盆景的栽培技術
    下面介紹幾種盆栽花卉的栽培土。   盆栽花卉的栽培土要求疏鬆、透氣、保水、保肥、不積水。天然的盆栽土壤有:砂巖發育的山砂質紅壤、塘泥腐殖土壤、泥碳土(即草煤土)等幾種。其它兩種需要 通地人工合成(即按比例混合),如:腐質土和砂質紅壤以2∶1的比例混合均勻的栽培土,栽培春芋、龜背竹、綠蘿、綠巨人、鵝掌柴、七彩朱蕉、合果芋(紅、 綠寶石)等,稱為雙性土。
  • 金鈴花的栽培技術
    金鈴花為錦葵科,苘麻屬,常綠灌木,別名:燈籠花、網花苘麻、紅脈商麻。原產南美洲。我國福建、浙江、江蘇、湖北、北京、遼寧等地有栽培,在北方常於溫室栽培。金鈴花葉片常綠,花形獨特,整花如吊著的金色鈴子而得名。
  • 神秘茅臺背後的紅高粱:歷時12載選育出新品種
    正是33年如一日的堅守,遵義市科技特派員、貴州紅纓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塗佑能在田間地頭裡覓得良種,並將之培育成聲名遠揚的紅纓子,一舉改變了仁懷糯高粱產量不高的現狀,被國酒茅臺指定為唯一的酒用高粱。紅纓子因此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神秘茅臺背後的紅高粱風來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十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