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前於3月23日正式宣布,將奧運會延遲到最遲於2021年舉辦,但還將保留2020東京奧運會的名稱。雖然只是推遲舉辦一年,但這一舉動卻必將給日本帶來巨大的損失,據《日經新聞》報導,僅奧運會推遲一年所造成的財政損失就會高達54-63億美元之間。
但這都還不是最慘的,就在5月20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暗示,若延期一年之後奧運會仍舊無法舉辦,那麼可能會被取消。
按照奧運規律來說,巴赫的這一表態並無問題,因為奧運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綜合性運動大會,各個國家、各個項目都需要提前備戰及進行各種資格賽以準備參加下一屆奧運會。如果將2020年奧運會推遲到2022年,必將對2024法國巴黎奧運會產生消極的影響,這絕對是國際奧委會和巴黎奧組委都無法接受的。
而且在2022年,還有另外一項超重量級的體育盛事足球世界盃將在卡達舉辦,世界盃的舉辦時間和奧運會幾乎是重合的,作為同等級的兩項大型賽會,國際足聯和奧組委肯定都不會願意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票房受到另外一項賽事的衝擊!
這麼分析下來,巴赫的發言絕非是一拍腦門隨便的發言,而是綜合考慮了各個方面的瓜之後,通過媒體對東京奧組委作出的非正式的最後通牒。
不過日本人卻不願意接受這一點,東京奧委會執行長武藤敏郎5月21日表示,關於明年奧運會無法舉辦就取消的說法,並非是東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之間的共識,他不認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會取消奧運會。
武藤敏郎的發言透露出兩個消息,首先就是東京奧組委並沒有絕對的信心能夠在明年7月份順利舉辦奧運會,否則按照日本人的性格,必然會直接反駁稱可在明年舉辦;其次就是哪怕明年無法如期舉辦奧運會,日本恐怕也會強行續命,爭取將奧運會舉辦日期再度後延。
沒有信心在明年如期舉辦很容易理解,畢竟現在多個國家的疫情都處於爆發期,特別是日本的好大哥美國,不但疫情的傳播率一直處於高發期,川普政府還強行推動各州復工,未來疫情將如何發展沒有任何人可以肯定。
但強行續命的操作,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難道說老吳上面分析的幾點,東京奧組委竟然看不透麼?
顯然不是,作為奧運會主辦方,他們對這一切的研究肯定更深入得多,絕對知道在2021年之後再舉辦奧運會有多麼的不現實。他們之所以還要硬撐著不肯承認取消奧運的可能,關鍵還在於一個錢字,日本人對於這屆奧運會抱有太大的期望,他們真的承受不起奧運會取消造成的損失。
前面說過,東京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辦,就將造成日本約54-63億美元的損失,但如果奧運會真的取消的話,這個數字將會變得更加恐怖。
首先是根據日本在2018年宣布的成本,他們前期投入了約250億美元,雖然說不至於完全打水漂,但其價值卻會大打折扣。舉個簡單的例子,他們的奧運村「晴海Flag」項目,面積高達13.4萬平方米,造價約9.5億美元,已經售出了4145套,還有約1500套用於出租。
如果奧運會不能順利舉辦,這些房產失去了奧運村的附加值,其價值是一定會受到影響的。而那些奧運場館,沒有奧運會的加持就只是一座普通的運動場,成功舉辦奧運會後則會因見證了歷史而變成旅遊景點,這對其價值產生的影響都是無法估量的。
另外還有轉播、門票和贊助方面的損失,完全取消後和延期舉辦所造成的損失也不可同日而語。以美國為例,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NBC為轉播東京奧運會已支付11億美元,並且售出了將近90%的廣告位,總額近13億美元。原本延期到2021年的話,NBC應該只是會以轉播時段及賽事衝突等為由,要求退還部分轉播費用,但完全取消的話僅美國的轉播費用日本就會損失掉全部的11億美元!
按奧運會往屆的經驗來看,門票也是一筆極大的收入,比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僅門票收入就高達7.9億美金,加上比賽期間的周邊和飲料食物之類的銷售,這個收入原本也是可以超過10億美元的。
而在贊助方面,據《路透社》報導,東京奧運會堪稱歷史上最強吸金的一屆奧運會,僅僅是從62家本地企業就拿到了超過30億美元的贊助,這是歷屆奧運會平均水平的三倍以上。如果確定取消的話,這30億美元按理來說也應該全部退還給贊助商,但這些錢應該已經投進場館等前期建設中了,如果真的取消的話必將上一盤剪不斷理還亂的爛帳!
這些還僅僅是明面上可以見到的損失,日本人之所以對2020東京奧運會報有那麼大的期望,當然不僅僅是想賺一點門票和轉播收入,奧運會能給其帶來的發展後勁才是他們最渴求的。
按照日本之前通過經濟模型推算得出的結果,通過奧運會帶來的旅遊業和新技術等刺激經濟,將在十年內為日本產生約20萬億日元(約1900億美元)的經濟效應。通過奧運會後舉辦的一系列活動還能在十年內為日本產生約7028億日元(約65億美元)的經濟效應。
這麼前前後後算起來,東京奧運會被取消的話,將會給日本帶來的有形無形的損失,前前後後加起來超過兩千億美金,也就難怪東京奧組委怎麼也不肯承認奧運會有取消的可能了。
另外,日本還將於明年舉行換屆大選,如果在大選之前就確定了奧運會取消進而影響到經濟的話,勢必會對執政黨的選舉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認定,不管國際奧委會如何聲明,也不管後面疫情發展成什麼樣,日本方面都絕不會在最後時刻到來之前承認取消這屆奧運會。
但是,奧運會是否能在明年如期舉辦,絕不會以某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最關鍵的還要看疫情怎麼發展。
而現在全球疫情發展最迅猛的就是美國。日本如果真的還想在明年如期舉辦奧運會的話,恐怕得想想該怎麼搞定自己這個老大,讓他們在抗疫問題上認真一點了。
說到這裡,老吳不禁思考起了一個問題,如果美國放任疫情發展下去,進而導致明年的奧運會還是無法順利舉辦,日本是否可以向美國索賠呢?
如果日本按照美國的邏輯來,顯然是可以向美國索賠的,不過鑑於兩國之前不平等的關係,估計日本最後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獨自去舔舐那流血高達兩千億美金的傷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