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一名體壇小將橫空出世——年僅18歲的李寧一人獨攬自由體操、鞍馬、吊環三枚金牌,震驚了世人。這是李寧參加的第一場國際比賽,中國體操的李寧時代從這裡拉開了帷幕。
李寧,1963年生於廣西柳州,於1971年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體操隊,1980年因成績優異入選國家體操隊。
1981年大運會上嶄露頭角後,1982年,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舉行的第6屆世界盃體操比賽上,李寧一人就將男子項目全部7枚金牌中的單槓、自由體操、跳馬、鞍馬、吊環和全能6枚金牌收入囊中,另外還獲得了一枚銅牌。
這個紀錄只有獲得全部7項個人金牌或包括全能之內的6項個人金牌再加個人單項的銀牌這兩種情況才能打破,故李寧當年這個成績不但空前,幾乎也是絕後,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他也因此被譽為「體操王子」。
在第22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以他為主力隊員之一的中國男子體操隊實現了男子團體世界冠軍的突破。
中國體操首次登上奧運賽場,李寧奪得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3項冠軍,另獲2銀1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李寧憑藉其在體操項目上的卓越表現獲選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唯一的亞洲區委員。
漢城奧運會上,先前已萌生退意的李寧帶傷出戰,卻在比賽上出現失誤,抱憾告別體壇。
李寧在其輝煌的體操生涯中,一共贏得106枚國內外體操比賽金牌,包括14個世界冠軍,被很多體操業內人士視作技術最為全面的男子體操運動員及最完美的男子體操選手。
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30多個體操動作當中,李寧貢獻了4個獨創動作,涵蓋各個體操項目。
「吊環後懸垂前擺上接直角支撐」、「吊環支撐後翻經後懸垂成支撐」、「鞍馬正交叉轉體90度接單環起倒立落下成啟撐」及「雙槓向後大迴環轉體180度成支撐」,分別被國際體操聯合會命名為「吊環李寧擺上」、「吊環李寧正吊」、「鞍馬李寧交叉」和「雙槓李寧大迴環」,足見李寧技術的全面及過人的天賦。
1988年李寧宣布退役後,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又投身商界打拼,以其姓名命名創立的「李寧」運動品牌,逐漸成長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一個標誌,也是第一個建立特許專賣營銷體系的中國運動品牌。
1992年,「李寧」成為贊助中國奧運代表團領獎服的第一家中國企業,後來又成為第一個籤約國外奧運代表團的中國品牌。
作為從退役運動員轉型到企業家的先進者,李寧讓「一切皆有可能」。
李寧在體育競技和產業領域的成就及影響力是難以取代的,他也因此被選為北京奧運會最後一棒火炬手。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他以「空中飛人」的姿態點燃聖火的畫面不但成為了傳世經典,也向世人詮釋了他奮力向前、永不停息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