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感動中國,40餘年排球生涯,女排精神鑄就「鐵榔頭」

2020-12-18 阿楚說歷史

在自己身上,克服這個時代。——尼採

在中國的排球史上,有一個傳奇人物,那就是「鐵榔頭」郎平。上個世紀,她是中國最厲害的排球運動員,而到了二十一世紀,她從排球場上退下來,到了二線當教練員,如今,她又是中國最好的排球教練員。在中國的排球史上,她的名字將會永遠存在。

就在今年,上映了一部由陳可辛導演的電影《奪冠》,講的就是中國女排的故事。其中的由鞏俐飾演的女主角便是郎平。在銀幕上,郎平從上個世紀走向21世紀,由排球隊員變成了排球教練,在電影中,郎平的故事只講了兩個多小時,然而在現實之中,郎平的故事卻不能那麼簡單的被概括。

1960年,郎平出生在天津的一個家庭。郎平出生於寒冬之時,況且在六十年代,物資貧乏,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出生在此時的郎平營養有些跟不上,甚至是有些虛弱,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郎平,日後竟然長成了一個身體健康的打排球的大高個兒。

說起郎平和排球的緣分,首先就不得不提及郎平父親從小對她的影響。當時,郎平在北京上學,每次有機會父親就會帶著小郎平到附近的工人體育館觀看體育比賽,正是這樣,在一場場的體育賽事現場氛圍的薰陶下,郎平開始喜歡上了運動,尤其喜愛看別人打排球。於是,一顆關於排球的種子就這樣悄悄的埋了下來。

現如今,大家看到排球場上的運動員們,首先發現的一定是運動員們高挑的身材,身高在排球運動員裡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參考指標。當時十幾歲的郎平就已經出落得很高挑了,在同齡人周圍顯得格外的突出。

在這個社會上,倘若我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且自己又有這方面的優勢的話,我們一定不要輕易放過這樣的機會。當時年少的郎平就牢牢地抓住了這樣的機會。1973年的時候,才剛剛十三歲的郎平就被選入了北京工人體育館的少年體校排球班進行排球練習,三年後,她被選入北京市排球隊,1978年,十八歲的郎平成功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十八歲的時候我們還在迷茫自己究竟要選什麼專業,然而郎平早已明確了自己以後要做什麼。

上個世紀,中國的建設、發展都還剛剛起步,經歷了幾年的發展後我們也希望能讓國際社會看到我們的成長。而不得不說的是,郎平隨著國家隊一起,為中國迎來了太多的榮譽。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讓世界知道中國並不是所謂東亞病夫。

令郎平和國家隊嶄露頭角的是在1978年的亞運會上,女排一口氣拿下了銀牌;1979年之時,獲得了第二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的冠軍;前幾年的範圍主要是在國內,後來,郎平和國家隊一起,慢慢打向了國際。1981年,郎平獲得了「最佳攻球手獎」,這對於年輕的郎平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鼓勵與肯定。後來真正令郎平和女排姑娘們走紅的是1985年的女排世界盃奪冠以及1986年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奪冠。雖然是集體奪冠,但是年輕的郎平在團隊中同樣表現得很出色,一米八四的郎平是隊裡的主攻手,她還有一個響亮的名號:鐵榔頭。

不過,雖說郎平無論是資質還是身高方面都很出色,然而在團隊裡她卻不會因為自己的優勢而炫耀自己,她懂得在團隊中和隊員們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所有人齊心協力,一起贏得勝利。也就是這種精神,讓我們一次次的奪冠,這就是最樸素的女排精神。

然而,人才無論走到哪兒都是人才,都值得被人們發掘。2005年,離開了中國的郎平竟然當起了美國隊的教練,並且在2008年的時候,幫助美國一舉拿下了北京奧運會的銀牌。國人知道後,輿論一片譁然,原來敬業、聰明的郎平忽然成為了眾矢之的,人們紛紛指責郎平的所作所為。

面對如此大的爭論,郎平解釋說:「我執教美國,絕對不是為擊敗中國隊。我是作為一名職業教練接受這份工作的,希望能為排球事業做出點貢獻。」並且她還告訴中國球迷:「郎平是屬於中國的。無論走到哪裡,我時時刻刻記得,我是一名中國人。」

其實或許郎平出任美國的排球教練員多少會讓人感到不解,可是從郎平的回答裡,我們能感受到郎平的真誠,真性情的郎平,也絕不會拋棄培養她的國家。

果不其然,郎平雖然身在他鄉,可是心裡卻裝的是祖國。2009年,國家隊召喚郎平,希望她能回國執教,郎平二話沒說,跨越重洋,回到了祖國大陸上

2013年,郎平正式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並且在次年帶隊一舉拿下了世錦賽女排亞軍。當然,郎平的實力絕不止如此,2016年的裡約奧運會的比賽上,郎平帶領女排姑娘們拿下了奧運會女排冠軍。幾乎是一瞬間,全國上下都為郎平教練以及女排姑娘們取得的成就而驕傲。

一個人,想要成功,就一定會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在這條奔赴成功的路上還會有許多質疑,只有把這些都一一扛下來,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就像郎平教練一樣,在她四十多年的排球生涯裡,有成功,也有過失敗,有過千呼萬喚的時刻,也有遭受質疑的時刻。如今,她成了中國最好的排球教練,還是感動全中國的用心、用生命付出的好教練。

參考資料:《人物》《南方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郎平:感動中國,40餘年排球生涯,女排精神鑄就「鐵榔頭」!
    而不得不說的是,郎平隨著國家隊一起,為中國迎來了太多的榮譽。讓世界看到了中國這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讓世界知道中國並不是所謂東亞病夫。令郎平和國家隊嶄露頭角的是在1978年的亞運會上,女排一口氣拿下了銀牌;1979年之時,獲得了第二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的冠軍;前幾年的範圍主要是在國內,後來,郎平和國家隊一起,慢慢打向了國際。
  • 累累傷痕鑄就「鐵榔頭」,頑強拼搏,郎平真正詮釋了「女排精神」
    距離東京奧運會開幕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了,目前中國女排正在主教練郎平的率領下進行著全封閉集訓,爭取成功衛冕奧運會冠軍,為祖國再一次爭得榮譽。郎平1960年出生,今年已經60歲了,她已不再年輕。她是「女排精神」的締造者,按說可以功成身退了。
  • 「鐵榔頭」郎平,40年排球生涯,用熱愛與執著重塑女排精神
    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鐵榔頭郎平。這四十年來的排球生涯對於她來說有心酸喜悅有孤獨糾結,但是最終因為熱愛,她堅持了下來,成就了現在的傳奇。而那個時候隊伍當中的主教練十分擔心隊員們的體力和狀態,因此就叫來郎平,跟她做了一些心理輔導。郎平當時態度十分的堅決,那就是一定要拿下這個世界冠軍。在決賽場上幾度十分的驚險,最終中國隊抓住關鍵的時機,奪得了這一屆的冠軍,當時舉國歡慶,大家都在歡呼雀躍,高喊著中國萬歲,畢竟這已經是我們石頭哥年第一個世界冠軍。
  • 「鐵榔頭」郎平的排球人生太傳奇,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
    「鐵榔頭」郎平排球人生太傳奇在9月25日上映的電影《奪冠》中,大家在看到中國奪冠時依舊熱血奮騰,再回頭看「鐵榔頭」郎平的排球一生真的是太傳奇了,從13歲開始練習排球,郎平往後的人生都與排球一再交錯。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核心人物,被譽為「世界女排三大扣球手之一」,憑藉強勁精確的扣殺,贏得了「鐵榔頭」的稱號。而在球員時代,當郎平取得了「五連勝」的佳績之後,郎平宣布正式退役,選擇了去美國留學。為了生存,郎平不得不遠赴義大利職業隊,靠打球謀生。
  • 女排傳奇:中國女排第四任隊長郎平,人稱「鐵榔頭」
    我們不能說,郎平是為中國女排付出最多的人,因為實在是有太多的人為中國女排默默付出,我們也不敢說郎平是中國女排的最大功臣,但若要說到參與度最高,實實在在就是我們的郎平總教練。為大家所熟知、銘記的中國女排五連冠,郎平一共參加了四次,並且三次收穫了MVP。可以說,在郎平的那個時代,她是女排界最優秀的主攻手之一,每次在她扣球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這球穩了!
  •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何被稱為「鐵榔頭」?其實郎導開始不喜歡
    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為何被稱為「鐵榔頭」?其實郎導開始不喜歡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帶領球隊以11戰全勝的優異成績力壓群雄,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大家都知道郎平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鐵榔頭」,但你知道這背後有什麼來頭嗎?
  • 從中國女排來,又回到中國女排去,《鐵榔頭》為您講述郎平與排球的...
    現在,奧林匹克頻道最新的五環電影紀錄片將向觀眾展示郎平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帶領中國女排獲得金牌的歷史性時刻。之後她選擇出國,並擔任了美國女排的主教練。後來,郎平又回到了中國女排,帶領球隊開創新的輝煌。 郎平在運動員時期因為兇狠的扣球而聞名,她也被球迷們親切地稱為「鐵榔頭」。這是第一部以女運動員為主題,由女導演完成的奧林匹克頻道五環電影紀錄片。
  • 天津「鐵榔頭」郎平:40年,女排只為奪冠!​
    ,而是被升華到民族面貌的高度,成為中國人銳意進取,昂首前進的精神動力。而郎平,女排精神的化身,此後也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帶領中國女排開啟了傳奇的五連冠之旅。海曼打了一輩子排球,到死都沒能成為冠軍隊的運動員,但是海曼的塑像矗立在美國奧林匹克中心,美國總統也號召美國人民來學習美國女排的精神。
  • 天津「鐵榔頭」郎平:40年,女排只為奪冠!​
    從80年代的「五連冠」,到雅典奧運奪冠的黃金一代,再到2019年為祖國70年華誕獻上的十一連勝,人們跟隨影片回顧了中國女排40年的輝煌歷史。而郎平能夠成為影片中的主角,不僅因為她是叱吒排壇40年的風雲人物,更重要的,是她代表著中國人獨有的一種精神財富——女排精神。
  • 【郎氏驕傲】郎平--中國女子排球奧運冠軍、現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排球學院院長
    ,女,漢族 ,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中國天津市,前中國女子排球運動員,奧運冠軍,現任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排球學院院長、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1984年,隨中國隊獲得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比賽金牌,協助中國女排實現三連冠。1986年,郎平宣布退役。 1995年,郎平被聘為中國女排主教練。1996年,郎平獲得國際排聯頒發的「世界最佳教練" 。2002年10月,郎平正式入選排球名人堂,成為亞洲排球運動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 「鐵榔頭」郎平和她的中國女排姑娘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的歷史遺產,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之後的經驗總結。女排精神的基本內涵可概括為:無私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艱苦創業精神;自強不息精神。可不是嗎,郎平這個名字,在多少中國人心中就是「中國女排」的代名詞。
  • 「女排精神」就像她們手中的「鐵榔頭」一樣真實
    球迷說,中國的三大球,只能靠女排長臉了!更多的人則又一次想起了女排精神,想到了「鐵榔頭」郎平。最近出版的《中國精神: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女排》一書,作者劉亞茹是一位攝影記者,跟蹤採訪報導中國女排20多年,她在書中,用文字和圖片帶我們回顧了幾代女排人所創造的輝煌戰績,所書寫的女排精神。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其中一章,原題「郎平,從巨星到主帥」,本文標題為編者所擬。
  • 從「鐵榔頭」到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這一路你真的了解嗎?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天津,滿族,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女子排球隊主攻手。說起她,在中國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在國際上,郎平也是盛名在外。她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榮譽和精神,不管是隊員時期,還是主教練時期,郎平都是世界頂尖的代表。可是,讓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真的了解郎平嗎?」
  • 重磅預告:6月7日,運動保邀您看《鐵榔頭》,重溫女排精神
    根據國際奧委會(IOC)的奧林匹克頻道消息,講述中國體壇傳奇人物郎平的紀錄片《鐵榔頭》,將於6月7日在視頻網站Youtube舉辦的全球在線電影節上首映。該部紀錄片由華裔知名演員兼導演陳衝執導,陳衝表示這部《鐵榔頭》講述了郎平鼓舞人心的職業生涯與人生故事。
  • 從「鐵榔頭」到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這一路你真的了解嗎?
    至此郎平在運動員時期總共獲得了5個世界冠軍,三個MVP,她也是為數不多參與了中國女排輝煌的五連冠時期的隊員。80年代的中國女排,不僅在國內聲名鵲起,在國際上也是叱吒風雲,球隊核心郎平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中國女排的「鐵榔頭」,她與美國名將弗羅拉·海曼、古巴名將米雷亞·路易斯並稱為上世紀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 女排精神感動中國,她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名師」
    當今中國女排的輝煌成績除了女排精神的代代傳承和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外,郎平獨特的教育方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一起從教育者的角度,去看「教育名師」郎平和中國女排的奇蹟之路。電影《奪冠》主要用三場比賽串聯起了中國女排的輝煌歷史,並呈現了郎平及中國女排隊員們的熱血青春。《奪冠》在情節上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青年郎平在一九八一年日本女排世界盃上,帶領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冠;二,郎平退役後的主教練生涯。電影可以叫《奪冠》,也可以叫《郎平》。
  • 「鐵榔頭」郎平,從圓夢洛杉磯到劍指東京,力爭執教第四冠
    運動員們也需要再備戰一年,功勳教練郎平也確定再戰一年,決定在東京奧運會之後退休。可能是郎平對於中國女排太重要了,她的接班人目前還沒確定。縱觀郎平的球員生涯和教練生涯,都經歷過低谷,但結局依舊美好,她為中國女排做出過卓越的貢獻,但也曾遭到質疑。
  • 再現女排記憶,《奪冠》曝時代版預告「鐵榔頭」郎平帶領中國女排重返巔峰
    時代版預告9月21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發布時代版預告。「朱婷,為什麼打球?」球員時期的「鐵榔頭」,幾乎是所有女排運動員心中最高的目標。郎平18歲進入國家隊,1981年女排世界盃作為主力球員,用其強勁而精準的暴扣為中國三大球首個世界冠軍貢獻不可或缺的力量,強攻手「鐵榔頭」從此家喻戶曉。郎平和她的隊伍一起,開啟「五連冠」傳奇篇章,成為全中國的偶像。
  • 鐵榔頭,我國女排的核心人物,郎平15張精彩老照片欣賞
    郎平首次登上領獎臺。回國執教於恆大女排的郎平,2013年再次受到中國女排召喚,排管中心領導的承諾最終打動了她,排管中心全力支持配合郎平的改革,才有了中國女排神奇的奧運之旅。就在郎平率領中國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金牌的時候,獲得空前榮耀的時候,面對記者希望她執教到2020年奧運會的提問,她淡然地說:「2020年,不管我在不在,中國女排精神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 從鞏俐到郎平,《奪冠》完美演繹「中國女排」的精神內核
    時間跨度40年,從1980年到2020年,中國女排憑藉頑強拼搏、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搏出了10個世界冠軍!每一個冠軍的獎盃裡,都浸透著女排姑娘的汗水和淚水。,女排精神的核心正是中國蓬勃40年的密碼。」>《奪冠》這部電影,既是中國女排的成長史,更是一部"郎平傳",從運動員到教練員,郎平的職業生涯串聯起了中國女排四十年的起起伏伏,她是唯一全程見證又參與了中國女排成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