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斯長斯,吾愛吾廬——長江商學院成立18周年院長寄語

2020-11-21 長江商學院

長江商學院成立十八周年 項兵院長寄語


各位朋友、各位校友、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是長江商學院創辦18周年的日子。長江商學院創辦的初心是為中國的崛起與民族復興,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與擔當、人文關懷及創新能力的世界級企業家及商界領袖。取勢於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過18年來的努力與探索,長江商學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藉此機會,我代表學院由衷地感恩和感謝各級政府的關懷與指導,感謝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感謝16000餘名長江校友及學員的選擇、參與和信任,感謝每一位同事及員工的努力、貢獻及奉獻。衷心地祝福長江商學院,18歲生日快樂!


值此18歲生日之際,我希望對我們走過的歷程、取得的進步作以簡單回顧,同時對未來作出展望。



一、差異化戰略01:

全職的世界級教授,頂尖學術成就及地位


長江商學院能有今天,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於:依託學術立校、教授治學以及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我們打造了一個世界級的師資隊伍。無論學術地位還是影響力,長江商學院都可以說達到了世界級。


建立世界級的師資隊伍,是打造一個世界級商學院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截至今天,我們有47位教授,其中全職教授42人、長期訪問教授6人、實踐教授2人。大多數教授曾執教於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耶魯、哥倫比亞、杜克、UC Berkeley等全球一流院校,曾獲得世界排名前15大商學院的終身教職。這在國內學院之中是唯一的,在亞洲商學院之中也可能是少有的



二、差異化戰略02:

獨特的、系統的、前瞻的、全球最前沿的
有關中國商業、管理與經濟問題的洞見


長江成功的第二個原因:依託於長江世界級教授隊伍,打造獨特的、系統的、前瞻的、全球最前沿的有關中國商業、管理和經濟問題的洞見。從創院起,長江就重視「四通」教授的培養——通國際、通國內、通理論、通實踐,要在中國打造一批「四通」教授。


一方面,長江大部分教授擁有世界頂級商學院的教學和研究經驗,了解世界前沿管理理論和實踐,真正把東西方理論精華與中外企業具體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長江商學院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前沿、最優秀的企業家,足以教學相長。


同時,李嘉誠基金會對中國管理和經濟問題的研究給予了非常大的投入與支持,使得長江能夠產生一批原創的、對中國乃至全球管理實踐有影響力的新的管理理念,並且超越傳統商學院的「傳聲筒」和「教學工廠」模式。在長江創辦之初,「如何把西方先進管理理念傳入中國」是當時的聚焦點,而長江所倡導的集原創性、前瞻性和應用性為一體的管理新思想,對當時流行的模式是一種顛覆。


曾鳴教授

陳龍教授

廖建文教授


正因為這種全新的管理思想,長江相繼有三位教授被中國頂級企業聘為首席戰略官。2006年,戰略學教授曾鳴博士正式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2014年,金融學教授陳龍博士加入螞蟻金服集團,出任首席戰略官;2017年,戰略創新與創業教授廖建文博士加入京東集團,擔任首席戰略官。從長江教授中誕生了三個首席戰略官,這在中國乃至全球可能都是唯一的,也成為體現長江商學院原創管理理念對中國經濟和管理問題研究價值的一個例證。


三、差異化戰略03:
引領式的探索與大風流的創新


長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還依靠管理教育層面的一系列創新,有些創新可以說是全球引領式的探索,也就是所謂的「大風流創新」


1. 高端定位與「灌頂式打法」


長江引領式創新的第一部分,是高端定位與「灌頂式打法」。當年剛剛創辦長江商學院的時候,絕大多數全球頂級商學院都以MBA項目為主,MBA項目擔負著為商界提供未來領袖的重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全球大變局的今天,世界正處於一個多重顛覆式變革聚焦於一點的時代,再偉大的企業領軍人都必須持續學習,而針對董事長、總經理,即「司令軍長」層面的學習項目少之又少。長江商學院為企業家及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群體開設針對性課程,在管理教育上開創歷史之先河。


長江在這一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功:比如長江EMBA的高端定位,截至今天EMBA項目超半數學員都是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這是少有的;再比如長江的非學位課程CEO項目,馬雲就是第一屆CEO班的同學;以及長江企業家學者項目,聚集了一批頂級商界領袖。



「灌頂式打法」被長江應用於全球企業。第一,舉辦聚焦世界商業和經濟問題的全球論壇,例如中日、中美、中英、中法、中國-東協的CEO論壇;第二,長江聯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等世界頂級學校,為全球500強高管提供一系列培訓;第三,長江組織了對世界知名企業全球高管團隊的內訓,例如康明斯(Cummins)、安永(EY)、高偉紳(Clifford Chance)、安捷倫(Agilent)、橫濱輪胎(Yokohama),法國電力集團(EDF)等;第四,長江還為全球若干國家的政府高官或議員組織一系列培訓,例如紐西蘭政府、印度尼西亞政府、馬來西亞政府、泰國政府、英國議員等。


2. 人文課程與人文關懷


長江引領式創新的第二部分是人文課程與人文關懷。2005年,長江成為全球第一家將人文課程系統地引入管理教育的商學院。這一做法是多維度考量的結果。一方面,我們認為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商界領袖必須具備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由於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我們認為未來商界領袖必須具備歷史觀與長線思維。


因此,人文課程的引進是對管理教育的一場顛覆式變革,我們希望藉此引領全球管理教育由「術」而「道」。長江的校訓是「取勢、明道、優術」,過去的管理教育過於關注「術」而對「道」重視不足。我們認為,具備人文底蘊是中國企業家與全世界實現價值對接不可或缺的條件。要想成為世界級企業,不僅需要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全球價值對接的能力,只有具備這一能力,我們才有可能做到全球資源整合、全球責任與擔當。


3. 跨界、跨學科的全球學習平臺


長江引領式創新的第三部分,是通過多年努力建立了一個跨界、跨學科的全球學習平臺。


第一,學習平臺必須是全球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中國企業要取得成功,必須謙虛、好學,向全世界學習。所以長江必須為中國企業家打造一個全球學習的平臺,通過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認識,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幫助我們提升全球價值對接的能力。


第二,學習平臺必須是跨界、跨學科的。世界正處於一個多重顛覆式變革聚焦於一點的時代,面向未來的商界領袖不僅需要擁抱科技變革、商業模式和金融科技的創新,還必須深刻理解和更好應對社會創新、政治體制和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地緣政治的風險等等。因此,長江為中國企業家打造了一個跨界、跨學科的全球學習平臺。


4. 啟動東西方管理理念與實踐的雙向交流


長江的奮鬥目標之一,就是開啟和推動東西方在管理理念與實踐方面的雙向交流。當時,絕大部分商學院聚焦於把西方管理理念引用到中國,我們所爭議的「體用之爭」,即「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學為體、中學為用」或是體用的折中主義。無可置疑,將西方管理理念引入中國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與管理能力的提高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成功,我認為現在有條件、有可能爭取推動管理理念和實踐的雙向交流。


2018年在中國公益年會上我也談到了這一點,我們國家的經濟近40年來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時必須意識到,中國企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產生一個管理理念能夠風靡全球。時至今日的管理理念與體系還是由美國主宰和主導的,所以面向未來,我們必須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其中之一就是產出一批可供全世界學習、複製的管理理念和實踐。



我很高興地看到,長江已經邁開了重要的一步。最近一段時間,長江針對外國同學的非中文課程所涉及的話題,已經遠遠超越了「如何在中國做生意」、「如何和中國做生意」這一層面。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家對中國企業數字轉型(尤其B2C方面)、對中國AI研究與發展產生很大興趣,在AI驅動理論與實踐方面,中國和美國是並駕齊驅的。


過去十年、二十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也造就了諸多的富商。比如2010年福布斯的全球富豪榜排名前十位的中國富商,到了2020年九成已不在前十名之內。這種「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現象全世界少有,足見中國經濟在產生經濟上顛覆力量方面首屈一指。


相比之下,日本、印度、歐盟等過去幾十年間,產生經濟上顛覆的力量比較有限。經濟上沒有顛覆的地方,也就沒有年輕人的上升通道,社會流動性就會大受限制。如果上升通道受限制的話,可能很難解決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問題,財富與收入不均的局面也很難改變。


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的持續產生,是中國發展模式的特點之一,也是經濟繁榮、社會進步與和諧的一個必要條件。從這一點來講,把中國發展模式的經驗以及長江商學院培育和推動中國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的經驗推廣到全球,對於解決全球性的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等社會問題貢獻了中國解決方案和中國智慧。


我希望通過上述一系列努力,能夠形成東西方在理念和實踐的雙向交流,這是長江一個歷史性的任務。


5. 商學院邏輯的擴展


曾經,絕大部分商學院的聚焦點都是如何增加企業競爭力,教授一整套的會計、金融、市場營銷、領導力、企業戰略等等。聚焦於如何增加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性無可置疑,也是諸多學員和校友來長江商學院或其他商學院學習的重要目的。


但是,在全球社會矛盾如此尖銳的今天,這樣的聚焦點則顯得過於狹窄,所以長江商學院一直努力擴展商學院邏輯,希望能夠關注財富的整個循環,聚焦企業為何經商、如何經商和如何使用財富三個方面,而不僅僅是如何把生意做得更好。在這一點上,長江在全球管理教育中也是一個大風流創新的引領者。


我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進步,比如:


2008年汶川地震長江校友和校友企業、教授員工的捐款4.3億,佔中國機構捐款7%;


2010年在EMBA項目中引入48小時必修公益學時,長江是全球第一家;


2014年為EMBA增設「公益第一課」,長江也是全球第一家;


2017年我們把24小時必修公益學時及「公益第一課」擴展到MBA項目和金融MBA項目之中。


這些都是長江在公益與社會責任方面引領全球的創新。截止今年4月份,在抗擊新冠疫情行動中,長江全球校友企業捐款捐物累計逾40億元。「無公益,不長江」已經深入人心,公益與社會責任已經成為長江人的DNA。


四、長江在社會責任和

擔當方面的創新與探索


長江社會責任1.0:從創辦第一天起,長江就高度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早在2005年,長江率先將人文課程(歷史、宗教、哲學)系統地引入管理教育,這可能是全球第一家商學院系統倡導和發展人文教育。希望藉此能夠引領世界管理教育由「術」而「道」,培養具有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商業領袖,弘揚歷史觀與長線思維,以商業和社會創新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長江社會責任2.0:一直以來,長江都重視引導學員關注財富的整個循環,從為何經商、如何經商,到如何使用財富。2010年起,全球首創EMBA 48小時公益學時制度,學員必須完成48小時公益活動方能畢業;2014年起,再度首創式地將公益和社會責任課程作為EMBA的「開學第一課」;2017年起,在MBA、FMBA等學位項目中引入24小時必修公益學時及「公益第一課」;同時,長江首創設立公益獎學金(2002年)、長江公益基金(2009年),長江公益獎(2014年)等引領式創新,不斷拓展商學教育邏輯,重視公益課程與社會責任,倡導「無公益,不長江」。


長江社會責任3.0:近年來,全球均普遍面臨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與階層固化,可持續發展等三大問題。這些社會問題,政府、企業或非政府組織中的任意一方都無法獨自、有效地解決。三者必須通力合作,協作創新,以科技、商業、社會創新等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基於這一點,2018年起,長江將傳統的公益和社會責任提高到新的高度,再次開創性地將社會創新課程列為所有學位項目必修課,倡導企業不僅僅為了創富而追求創新,也要為解決社會發展問題而探索創新,推動構建和諧社會。


長江社會責任4.0:面向未來,長江把責任擔當的視野從中國拓展到全球,致力於為全球培養一批重視社會創新的經濟新生代顛覆性力量,為全球問題貢獻中國解決方案和中國智慧。聚焦收入和財富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為年輕人提供上升通道與可能,為全球重大問題貢獻源自中國解決方案。


為此,我們做了一系列的努力:長江創創社區2015年與騰訊建立合作,2016年與百度建立合作,2017年與京東建立合作,2019年與字節跳動建立合作,今年又與阿里巴巴合作,開設針對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創業營項目。此外,我們還與微軟、軟銀以及不少中國知名PE、VC建立合作。可以說,長江為年輕人打通上升通道、增加上升可能、培養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的項目,在中國影響力可能是最大的。



在國內,2019年6月長江啟動了學位課程中文MBA項目,也是第一個聚焦培養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的MBA項目。


在歐洲,我們希望通過兩大項目為歐洲培養新生代顛覆力量:一個是「啟航中國(China Start)」項目,已經成功執行了八期;另一個是與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共同推出的「Igniting Innovation for Impact」項目,致力於培養有責任感的未來領袖。


在亞洲,面向東協商界領袖,長江先後推出東協新經濟領袖課程、東協全球領導力課程等。


在未來,我們也希望陸續推出一系列面向日本、韓國、東協、拉美、非洲、澳大利亞等經濟體的項目,一步一步打造一個能夠培養經濟新生代顛覆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


這個生態體系必須擁抱科技創新。為此,我們也有所布局:2016年4月,與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正式成立「長江創新中心」;2017年6月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學院和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合作,推出全球首項針對智能製造前沿領域創新的商學院課程—智造創業MBA項目(METI);2020年6月,與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合辦「全球顛覆時代的影響領導力」項目;將來,長江將繼續與日本、韓國的學校建立合作。


在新生代顛覆力量培養方面,我們將來兩大抓手:


抓手一:家族企業項目


無論是家族企業的接力者,還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在全球大變革的今天,他們必須有新的知識與洞見,也需要新的格局、視野與思維,同時更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除了接力長江項目以外,長江分別與INSEAD和沃頓商學院達成合作意向,將在2021年聯合開展面向全球的家族企業課程項目。


抓手二:社會創新的MBA項目


在新生代顛覆力量的培養過程中,我們同時高度重視社會創新和社會責任,希望通過社會創新,能夠把政府、企業、社團組織、市民社會(civil society)和國際組織的力量整合起來,系統地解決收入和財富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和可持續發展三大問題。我希望長江在社會創新方面能成為全球引領者。


2021年,長江商學院將與和日內瓦研究生院(GIG)聯合推出全球第一個聚焦培養重視社會創新與責任的新時代經濟顛覆力量的MBA項目(雙學位)。


五、長江商學院未來發展規劃


回顧過去18年,長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一定的成就。面向未來,長江的發展規劃將聚焦於三個方向:


第一,打造一個培養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的全球生態體系與平臺。長江將陸續推出更多跨學科、跨領域的管理教育和創新研究項目,培育新生代經濟顛覆的力量。


第二,高度重視社會創新,聚焦收入和財富不均、社會流動性下降和可持續發展等全球三大社會問題。


第三,聚焦儒家經濟圈、東亞與大洋洲(RCEP)。2015年儒家經濟圈和東亞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總量第一大經濟體,也是全球經濟增長貢獻最多的經濟體。儒家經濟圈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和越南八個經濟體;從儒家經濟圈到包含東協的東亞,「10+3」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加東協十國;然後再一步步擴展到紐西蘭、澳大利亞,基本上沿著RCEP框架發展。


長江商學院要為全球重大問題的解決貢獻來自中國的解決方案,這是長江未來發展的方向。


無可置疑,過去18年長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進步和成就,但是我們的初心不變。到目前為止,中國還需要打造一批能夠全球市場掙錢的世界級企業。


美國強大的一個重要基礎,是有一批可以全球掙大錢的企業。反觀中國,今天入圍世界500強的大中華地區企業總數超越了美國。但絕大部分局限於在中國本土市場掙錢,很少能在全球主流市場和主流行業佔據主導地位,華為可能是少有的例外。


美國能夠獨步全球第二個有利條件,就是美國有一批金融機構管理全球約48%的財富——管理全球財富以及這些金融機構依靠全球財富轉移獲利也是美國經濟強大的核心能力之一。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足以說中國金融機構可以管理全球45%的財富,讓全世界有錢人的財富都交給中國金融機構管理。因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把這件事做好,為中國培養一批可以徵戰全球的世界級企業和企業家隊伍,能夠全球市場掙錢,能夠管理全球的財富,這是一個國家的復興強大、和平崛起的必要條件之一。


我們任重而道遠,讓我們繼續共同努力。


end

相關焦點

  • 長江商學院項兵在世界公益慈善論壇發表商學院成立18周年院長寄語院
    長江商學院成立十八周年 項兵院長寄語:各位朋友、各位校友、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是長江商學院創辦18周年的日子。長江商學院創辦的初心是為中國的崛起與民族復興,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與擔當、人文關懷及創新能力的世界級企業家及商界領袖。
  • 長江商學院為什麼是第一?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在每一位中國企業家的心中,都流淌著一條「長江」。這裡的「長江」,既指那條中國人的母親河,也特指一家商學院 ---長江商學院。成立18年,始終以創辦世界級商學院為標尺,以新視野、新思維、新格局、新境界與新價值取向,持續顛覆式創新和引領世界商學教育的創新,推動和引領新商業文明。長江商學院在《商界評論》雜誌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最佳商學院排行榜」的評選中位列榜首。
  • 長江商學院CEO聯盟成立,建設CEO校友共創式深度學習交流平臺
    來源:時刻頭條10月24日,長江商學院CEO京津冀深潛學習活動暨CEO聯盟成立儀式在京舉行。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傅成玉擔任CEO聯盟主席,並與長江商學院副院長、CEO項目學術主任、組織行為學副教授張曉萌,長江CEO 15個班級代表共同上臺,宣告長江商學院CEO聯盟正式成立。
  • ...共同舉辦第十一屆亞洲領導力會議線上研討會生斯長斯,吾愛吾廬...
    「無公益,不長江」,公益已成為長江商學院校友和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第六屆長江公益獎頒獎典禮暨公益論壇以「有愛有擔當-我們的社會責任」「向善而行-商業向善與社會創新」「長江人在行動-助力脫貧攻堅」「長江攻疫-堅信愛會贏」四個篇章,對長江公益進行了深度解讀,探討了企業家在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 蔣勳:吾亦愛吾廬
    想起陶淵明的詩「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麻雀暫來屋簷下託身,使我一時眷愛起自己的家。童年住在城市邊緣,家的四周是菜田。走在田陌間,菜花招來蝴蝶飛舞。清溪水渠環繞,水聲譁譁。腳步踏過,青蛙紛紛跳入水中。我低頭看,濁水澄清處,漂著浮萍、菱葉,水底密聚螺螄、蚌殼、蛤蜊。菜田邊一排四棟黑瓦平房,我家是第一戶。斜屋頂,洗石子灰牆,竹籬圍繞一圈。
  • 教授觀點 | 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企業不要把社會責任和盈利...
    基於這樣的洞察,項兵院長帶領長江商學院EMBA在十年前率先創設「48小時公益學時」制度,讓公益與社會責任能成為企業家DNA的一部分,鼓勵企業家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擁抱豐盈的人生。沒有全球擔當,企業不可能持續成功。為何社會責任可以助力企業基業長青?來看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項兵分享他的洞見。
  • 長江商學院2019年部分成績單 | 致敬探索與創新
    2019年10月,項兵院長應邀出席烏鎮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其中,援引項兵院長的演講內容:「長江商學院通過與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等全球知名院校和機構攜手,藉助廣泛合作和社會創新,提供來自中國的解決方案。長江商學院成立的初心,是為中國和世界培養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全球價值對接能力與全球擔當的新一代企業家。要實現這一點,全球學習的平臺不可或缺。同時,對於身處全球大變革中的企業而言,跨界學習也不可或缺。
  • 第六屆長江公益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長江商學院教授參觀南通博物苑...
    「無公益,不長江」,公益已成為長江商學院校友和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第六屆長江公益獎頒獎典禮暨公益論壇以「有愛有擔當-我們的社會責任」「向善而行-商業向善與社會創新」「長江人在行動-助力脫貧攻堅」「長江攻疫-堅信愛會贏」四個篇章,對長江公益進行了深度解讀,探討了企業家在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與家國情懷。
  •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建院四十周年慶祝大會暨商學院院長論壇即將盛大...
    為進一步凝心聚力,攜手創新未來,  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四十華誕來臨之際,  2020年11月1日,  一場匯聚全球政商學精英的「院慶思維盛宴」——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建院四十周年慶祝大會  暨商學院院長論壇  即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盛大啟幕
  • 長江商學院與西班牙IE商學院聯合發布中國家族企業報告
    2020年11月19日,長江商學院與歐洲頂級商學院——西班牙IE商學院聯合發布《中國家族企業解讀:道路、趨勢和未來》報告。該報告分析了中國家族企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面臨的挑戰,旨在闡明在新時代,家族企業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之一,隨著中國經濟在全球舞臺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將為全球經濟增長發揮關鍵作用。
  • 河南成向公司10周年慶典暨成視康商學院成立大會在南陽隆重舉行
    本網南陽11月27日電(記者 張傳濤)11月26日至27日,河南成向公司10周年慶典暨成視康商學院成立大會在河南省南陽市麗都民族大酒店隆重舉行。截至目前,成向公司已在全國各地發展加盟連鎖愛眼機構300多家、直營店18家,拯救了數萬名弱視、近視孩子的眼健康問題。胡國棟老師的《新機遇、新營銷》以幽默風趣的演講風格,贏得了與會人員的陣陣掌聲、喝彩聲。兩首《不忘初心》、《深情》優美歌曲拉開了慶典的序幕。慶典在張合贏老師的主持下,顯得格外莊重、風趣、幽默。
  • 長江商學院重慶校友會舉辦15周年慶典暨2021迎新年會
    中國晨報重慶12月9日訊(記者 高金泓)12月5日,長江商學院重慶校友會舉辦15周年慶典暨2021迎新年會,以「愛匯長江 逐浪啟航」為主題,旨在搭建「共商、共建、共享」的融資融智平臺,促進校友間互動協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 長江商學院聯合《朝鮮日報》共同舉辦第十一屆亞洲領導力會議線上...
    本次研討會聚焦「亞洲的角色,未來與責任」,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Fave創始人兼執行長、高朋(Groupon)亞洲聯合創始人Joel Neoh,韓國產業政策研究院長、前仁川國立大學校長趙東成博士等嘉賓出席研討會並發表演講。這也是2020年長江商學院與《朝鮮日報》聯手主辦的第二場亞洲領導力會議線上研討會。
  • 16所國內外大學商學院院長在武漢論「十四五」與商學院發展
    「十四五」背景下如何做好商學院發展規劃?如何推動商學院高質量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勢下如何培養適合時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11月28日,商學院院長論壇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舉行,國內外商學院院長代表聚會武漢,線上線下展開對話。
  • 王永院長應邀參加2019國慶70周年閱兵觀禮並多次在央視出鏡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20餘萬軍民以盛大的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歡慶共和國70華誕。
  • 三十多所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會聚鄭州
    中國經管學院、商學院院長齊聚2020大河財富中國論壇,縱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熱點話題。12月2日,記者從論壇組委會獲悉,近10位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30多所國內知名經濟學院的院長(校長)、60多所高校的參會代表等嘉賓已陸續前往鄭州,共赴本周六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之約,建言中國發展與改革,把脈新中原成長律動。「高校使命始終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商學院的研究與教育更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
  • 歷史上的今天 | 務本維新,經世濟民,商學院成立十六載
    原創 請關注 浙大城市學院2004年6月4日,浙大城市學院商學院成立,由1999年成立的管理系和2000年成立的經濟系合併而成,是全校規模最大的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700餘人。
  • 「財商」商學院正式成立!
    2020年5月7日,財商商學院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匯成集團董事長周文強受聘為財商商學院院長,並頒發大麥直播電商學院聯合創始人。同時,周文強董事長還被聘為財商商學院客座教授、北京世華公益基金會榮譽理事、北京世華管理專修學院校董。
  • 長江商學院第一位「輪椅生」
    她為什麼能一眼打動長江商學院朱睿教授,成為長江第一位「輪椅公益生」?讓我們從朱睿教授情感豐沛的口述中,一起看看佔鑫的閃耀人生。2002年,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長江商學院,18年來,「長江」一直致力於為中國企業及社會培養商業領導人、企業家,每個學期, 「長江」都會提供幾個免學費的「公益生」 名額為已經形成規模的公益組織提供幫助,而唐佔鑫,是「長江」EMBA 項目副院長朱睿「力保」招入的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輪椅公益生」。
  •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累計捐贈11億元,長江商學院馳援武漢!加油!
    截至26日,其中48萬元採購21750副護目鏡發往18家醫院(武漢官方消息,這是護目鏡最早的捐贈團隊);20.5萬元採購50萬副醫用手套,已安排發運。其中300萬元現金用於採購醫療防護物資;價值200萬元的自熱火鍋產品,為醫護人員提供方便熱食;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DBA)首二班黃立所在企業高德紅外向湖北省市政府捐贈30套紅外測溫儀,價值400萬,用於疫情應對;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項目(DBA)首二班程維、柳青所在企業滴滴出行成立「醫護保障車隊」,為武漢各醫院醫務工作者提供免費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