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再多,有分類則靈

2021-01-07 瀟湘晨報

為全面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提質擴面,湖州市開啟了"二定四分"垃圾分類的"時尚新時代"。在今年的6月,南太湖新區龍溪街道也開始了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撤桶提質,二定四分"的新模式,但剛起步的我們看都有些"笨拙",別急,垃圾天天有,分類天天做,只要願意做,肯定能成功。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各地不斷探索新辦法,引導民眾從"嫌麻煩""分不好"到"分得清""願意分",讓大家成為參與者和受益者。

近年來,隨著上海、北京等46個城市強制垃圾分類駛入"快車道",垃圾分類由"倡導"變為"要求",已進入"硬約束時代",那麼怎麼才能硬約束呢?一是全力打贏"減桶提質"攻堅戰,助推垃圾分類源頭提質,嚴格按照《關於進一步推薦生活垃圾分類"減桶提質"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快居民小區"撤桶減點"和"定時定點"分類收集工作,穩步推進精準分類模式轉換。二是利用科技賦能,購置配套設施嚴格按照"二定四分"精準分類模式,建造小區四分類驛站,按照《湖州市垃圾分類智慧監管平臺設備接入標準規範》,要求帶抓拍功能,做到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監控。摸清垃圾分類站點信息、戶主信息及分類情況等,利用智能設施設備等科技手段,做好垃圾溯源管理,所有源頭垃圾分類數據、視頻監控、抓拍圖片等數據需同步傳輸至市級垃圾分類監管平臺統籌管理,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實時追蹤實施改善。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單位、企業等發揮統籌引領作用,也需要居委會、志願者、行業機構等密切配合和主動參與。在這一點,龍溪街道各個主體都發揮著巨大作用,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總結我市垃圾分類近年實踐中涉及的很多問題,如垃圾分類標準、垃圾筒設置、垃圾投放時間、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獎勵、二次分揀、前後端銜接、混合收運等,避免再走彎路。事實證明,生活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與樓型、居民收入這些背景條件無關,只要完善基礎設施、告知居民主體責任、安排好志願者等精細化管理整體到位,垃圾分類效果都會有較大幅度提升。實行垃圾分類,重在調動各方參與,深度協同,形成治理合力。

作為一場對全民生活理念進行重塑的"習慣革命",垃圾分類的"溫度"更重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遠比一張分類告知書更能影響每家每戶行為和意識的轉變。對垃圾分類的宣傳不僅要持續加大力度,還要入腦入心,從解決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開始,再到引導居民準確投放,倡導居民將垃圾分類理念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將人們一時興起的"新鮮勁""興奮勁"轉化為持久良好的文明生活習慣,真正實現"垃圾分類人人做,做好分類為人人"。

【來源:浙江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好處多」——青島福林小學垃圾分類活動
    垃圾分類回收利用是對垃圾進行前處置的重要環節。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物資,從垃圾中分離出來重新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可減少垃圾處置量。它是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 上海推進垃圾分類|他山之石·垃圾分類減量成功經驗有哪些?
    今年,上海將垃圾分類減量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先後出臺《關於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進,並在諸多瓶頸、難題方面取得新突破。上海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哪些新進展?試點效果良好的小區有何好做法?大多數小區還存在哪些問題?日本、德國、中國臺北等地區的經驗是否值得上海借鑑?
  • ...部分城中村分類桶不全,垃圾多隨意丟棄|直擊深圳十區垃圾分類...
    今年9月起,隨著《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下稱《條例》)的正式實行,深圳垃圾分類由「倡議分類」步入「強制分類」時代。三個月過去,光明區垃圾分類落實情況具體如何?以公明綜合市場為例,該市場毗鄰多個住宅區和多家餐飲店鋪,人流密集,垃圾排放量大。但記者走訪市場周邊多個街區,均未發現任何垃圾分類設施,僅有幾個零星分布的簡易垃圾桶供垃圾投放。由於街區內的商戶隨意排放,市場附近地面隨處可見油汙,散發出陣陣惡臭,衛生情況十分堪憂。
  • 垃圾分類宣傳方案_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
    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在垃圾分類宣傳中,如何通過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更好地教大家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寓教於樂掌握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互動遊戲_有創意垃圾分類小遊戲,提高生活垃圾分類意識,引導大家形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習慣,營造「垃圾分類人人知曉,垃圾分類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 「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垃圾分類宣傳文藝匯演
    慈善公益報-中國公益在線(www.gyzxcn.com)訊 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立足回應社會關切,在社區集中開展倡導綠色生活、實施垃圾分類、促進資源回收的宣傳教育,引導社區居民崇尚自然簡約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態道德意識,培養積極向上向善的良好風氣,2020年12月9日由朝陽區清和街道主辦的
  • 垃圾分類,有你有我,溫州城市大學開展垃圾分類趣味活動
    垃圾分類是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不僅是校園垃圾分類的主體,也是家庭中垃圾分類的重要參與者。垃圾分類體現著學生對環境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體現著學生的文明素質和思想意識,體現著大學生們的主人翁意識和青春擔當。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垃圾分類知識科普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微視嶺東「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現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宣傳語,但能真正清楚垃圾分類並以身作則的人屈指可數。垃圾為什麼要進行分類?又是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照不同的類別分類投放,並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從而減少資源浪費。
  • 智能垃圾分類收集箱分類有哪些?
    在一些公共場合,雖然到處都有垃圾桶,但由於陳舊無新意,許多垃圾仍然沒有丟進桶內,導致遍地狼藉、臭氣衝天,嚴重汙染環境。智能垃圾收集箱打開「新大門」,很多朋友都問智能垃圾收集箱品牌有哪些?依託當前的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垃圾分類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管理,金沙田科技擁有「智能垃圾分類」的系統開發及系統,較大程度簡化家庭可回收垃圾收集流程,為客戶提供環境衛生研究、諮詢、設計、建設、運營、設備等專業化服務,建立一套綜合性的垃圾分類管理系統。
  • 垃圾分類有幾種垃圾桶
    垃圾分類有幾種垃圾桶,天空就有幾種顏色對於垃圾,從小最原始的觀念就是不可隨意亂丟垃圾。但忘卻從何時起,我所住的城市大路上多了幾種熟悉又陌生的顏色。「媽媽,為什麼這個垃圾桶是藍色的?」媽媽隨後指了指垃圾桶上的字說這是可回收垃圾,藍色是我熟悉的,但其賦予的可回收含義我始終摸不清頭腦。直到家裡陸陸續續賣出了紙皮箱子汽水罐,漸漸地也就自己理解了其中的意義。顏色從不單行,天空中的藍總是有太陽熾熱的紅照映著,反光在大地的葉片上還有森林充滿未知的山洞裡。
  • 垃圾分類指導員人手不足咋辦?各區有高招
    北京僅有2萬餘名垃圾分類指導員,如何彌補缺位?記者了解到,為應對垃圾分類指導員數量不足,各區都有各自不同的對策。東城、石景山等區,引入小巷管家、志願者、樓門長等力量,作為臨時垃圾分類指導員,對居民進行輔助引導;通州則倡導3萬名回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開展垃圾分類指導和宣傳志願服務。
  • 「垃圾分類寶典」上線,所有垃圾分類知識這裡全都有
    口罩算什麼類型的垃圾?外賣餐盒該往哪個垃圾桶扔?摔碎的瓷杯子可回收嗎?由市城市管理委開發的「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今天正式上線。想要知道某種垃圾到底該如何分類,只要登錄微信小程序,無論是輸入文字,還是拍照或語音查詢,都能立刻在「寶典」上迅速檢索出最權威的答案。
  • 北侖垃圾分類有了「得力助手」!
    北侖垃圾分類有了「得力助手」!、組織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我區積極鼓勵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讓「百靈鳥」公益聯合會、「洛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紅領之家」「樂·色主義」等社會組織,成為推動垃圾分類的「得力助手」。
  •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紅榜」小區有何秘訣?
    「5個小區上『紅榜』,說明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這種管理模式是有效的,具有推廣意義。」談及垃圾分類「紅榜」不再空缺,市城管委辦公室考評組專業人士說。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究竟解決了制約小區推進垃圾分類的哪些問題?
  • 垃圾分類益處多 環境保護靠你我 銀泰城社區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
    淄博12月10日訊 為進一步倡導垃圾分類理念,營造人人皆知、廣泛參與的環保氛圍,提高社區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自11月底,四寶山街道銀泰城社區組織的「垃圾分類益處多 環境保護靠你我」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在轄區各小區展開。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我們專門成立了成立局機關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方案》。同時,我們局服務監管處還制定了2020年垃圾分類『十個一』工作方案,做到月月有活動,人人有責任。」
  • 美國創業公司研發智能分類垃圾箱,垃圾分類不再頭疼?丨硬科技
    記者 | 徐詩琪1自2019年7月上海施行「最嚴垃圾分類」政策以來,「你是什麼垃圾」便成了廣為流傳的段子。人們對於複雜的垃圾分類方法難以短時間內掌握,生活中總要糾結辨認垃圾種類,也實在很不方便。美國一家創業公司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或許能讓生活變得輕鬆一些。這款垃圾桶名為TrashBot,是由初創公司CleanRobotics製作的。該公司試圖解決回收方面的根本挑戰:儘管很多人在努力減少資源浪費,但他們還是很可能錯誤地垃圾分類。
  • 寶安探索垃圾分類智能化新模式 垃圾分類更精準高效
    今年9月起,寶安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智能化新模式,通過智能化引領、精細化管理,讓垃圾分類從「老大難」變得「不再難」。如今,深航假日名居、42區城中村垃圾分類智能化新模式成效初顯,垃圾分類更精準、更輕鬆、更高效。
  • 垃圾分類達人丨劉翠娥:堅持推動垃圾分類8年的環保服裝設計者
    2013年至今,劉翠娥已參與了8年的社區垃圾分類工作,在做志願者的同時,她利用廢舊物品製作了一件件漂亮的環保服飾,並在社區組建了一支環保走秀隊,在北京多處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都是街坊鄰居的,翻垃圾多寒磣」熱愛環保的劉翠娥,在多年前就已關注垃圾分類。她清楚記得,2013年第一次參觀朝陽區一家垃圾處理廠時的震撼,「那裡像公園一樣,環境特別好,跟我想像中的垃圾場完全不一樣。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為垃圾分類處理貢獻一份力量。」
  •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垃圾分類有創意,這裡的垃圾桶裝上了「神器」 2020-10-28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江市民垃圾分類意識逐步提高
    江城區城東街道金灣社區作為我市四個垃圾分類試點單位之一,自2018年6月份實施以來,社區廣場附近擺放了16組四個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分別用於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以及有害垃圾的分類處理。上午9點,記者在社區廣場蹲點看到,不少過來扔垃圾的市民都很自覺地分類投放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