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爆發開始美國就一直試圖採取各種手段對中國進行打壓,可隨著兩國關係的進一步惡化,美國人才回過神來表示川普不應該得罪中國,因為雖然中國的實力和美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中國製造已遍布全球,在得罪了中國以後,他們又應該去哪裡買那些平常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呢?比如說中國的藥品。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生產了全球近50%的原料藥,但隨著工廠停工,這些原料的流動也開始大幅度降低,2月份的時候,中國對美國的對乙醯氨基酚的出口量就下降了70%。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治療頭疼的退燒藥,美國曾經是這種藥物的最大生產國,但廠商因為這種藥物的利潤太低所以放棄了生產。
反而是中國在這方面的產能不斷增加,比如說全球最大的該藥物生產商就是位於我國山東的魯安藥業,每年能夠生產4萬噸此類藥物,佔據了全球市場需求的25%,而在該廠的產能中,有80%被運往100多個國家。目前美國的此類藥物主要是從中國進口,而根據相關人員分析,在美國市場中,有70%的對乙醯氨基酚來自於中國。
而且我們上次所說的藥物只是一個例子,因為競爭日益激烈,美國雖然在藥物生產方面的發展不錯,但是該國廠商主要專注於那些利潤豐厚的專利藥,對於對乙醯氨基酚這種利潤低的藥物不感興趣。其實美國廠商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實屬無奈,商人本來就是逐利而為。美國的人工成本一直都是很高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會更熱衷於那些利益高的藥品。在平常這樣的決定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可是像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美國的缺陷就接連暴露出來了。
中國一直被大家稱為世界工廠,這對於我國而言是一件好事,畢竟能夠被稱為世界工廠證明我國的工業體系足夠完善,對於我國的總體發展自然也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特別是疫情爆發之後,完善的工業體系更是為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礎。相比之下,看似強大的美國在工業體系的建設上卻遠遠不如中國,不可否認他們掌握的先進技術更多,但有些時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平常根本不會引起太多關注的口罩,再比如我們上文中所說的對乙醯氨基酚。
當然,如果美國願意和中國進行互利共贏的合作我們歡迎的,但如果美國一直保持現在的態度,並且放任川普不斷對中國制裁的話,中美之間的貿易自然沒有辦法正常展開。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川普不滿,畢竟就像有人評價的那樣,美國在川普的帶領下已經逐漸將自己孤立了起來,這將會為美國的發展造成較大的影響。
不過雖然世界工廠這個稱號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好處,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技術提升的重要性。不可否認中國近些年來掌握了許多先進的技術,但和美國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世界工廠的名號更多的是靠產品種類多,價格低廉的優勢闖出來的,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必須要完善自己的技術,只有這樣,我們在面對美國制裁的時候才不會如此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