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爸爸去哪兒,我都很驚訝。
這些明星的寶貝年紀雖小,但英語水平卻都那麼高。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Neinei吃早飯時不小心把花生醬塗到了手上後,說的那句:"I accidentally touched the peanuts just now."就這句英語的語法,估計現在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會。
明星子女之所以能說出這麼好的英語,自然與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作為普通百姓,我們可能沒有明星那樣深厚的財力,送孩子去學費幾十萬的貴族學校。
但也可以遵循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則,用合適的方法教孩子,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關於孩子英語學習的那些事。
要抓住孩子語言的敏感期
首先說說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 答案可能令人驚訝:孩子學英語越早越好。
這是因為,當一個孩子2到4歲時,他將經歷一個稱為語言敏感期的階段(敏感期是指孩子發展其特定能力和行為的最佳時期)。
在此期間,環境影響對於個體形成這些能力和行為特別重要。
在這個階段,兒童特別擅長語言學習,學習中文和英文的效果都非常好。
腦科學的相關研究表明,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的孩子的大腦中兩種語言的表示區域是交織在一起的,而成年人則相反,兩種語言的表示區域是分開的。
就像楚河和漢江的邊界一樣,它清晰而鮮明。 而且,如果成年人不經常使用外語,中文代表區將侵蝕外語代表區,導致外語能力下降。
因此,我們應該教育寶寶從小就學習外語,不僅會學得更快,而且效果也會更持久。
錯過了對語言最敏感的時期,想讓孩子學好英語,絕非易事,需要多倍「彌補」,效果還可能不佳。
培養孩子的興趣比灌輸知識更重要
知道了什麼時候是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那要怎麼讓孩子學呢?
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先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然後再讓孩子學習英語相關知識。
在家長們的小學時代,儘管小學裡有英語課,但老師基本上並沒有教太多。 眾所周知,進入初中後英語老師會從零開始教,所以小學英語是隨便學學的。
進入初中後,英語和漢語就像其他任何課程一樣,在考試的壓力下變成了無聊的死記硬背的課程,裡面充滿了各種枯燥的習題和知識。
如今的孩子不同於我們。他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豐富資源。 我們可以買一些有趣的英文繪本,使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孩子們會自發學習。
此外,兒童的注意力有限。 5-6歲的兒童平均可以保持10-15分鐘的注意力; 7-10歲的兒童通常可以保持不超過20分鐘的注意力。
時間一久,孩子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外面的環境稍加變化,孩子的注意力就會移到那兒。
因此,當學校的老師向低年級的孩子講英語時,他們會盡力發明各種遊戲,有時還會用唱歌和跳舞教孩子們學英語,以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父母也可以應用這種方法,為孩子們購買一些趣味橫生的英語故事書,或者與孩子們一起看一些精美的英語漫畫,以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楊瀾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最幸福的」。
只有當孩子打從心底對英語感興趣時,他們才會願意學習英語,學習的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了解兒童認知水平發展的特點
了解兒童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和基本原則後,我們需要知道兒童的思維水平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
0~2歲的寶寶處於感知運動階段、沒有思考的能力,只能依靠他們的動作來適應環境並採取實際行動來探索環境。
2~7歲的寶寶處於運算前階段,思考的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具備了思考的能力。
7~12歲的寶寶處於具體運算階段,腦海中已經有了抽象的概念,但是思維仍處於具體圖像思維的階段。 考慮問題時,仍然需要具體事物的支持。此時的孩子可以理解「柜子」的含義,但是如果你說家具,他就聽不懂了。
12~15歲的寶寶處於形式運算階段。進入形式運算階段的寶寶,可以理解符號的含義,進行一定的概括,思維發展水平與成年人接近。
因此,在帶孩子學習英語時,必須遵循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從易到難,先帶孩子聽一些有趣的英語歌曲,然後帶孩子讀一些簡單的英語圖畫書,從單個句子開始學起, 慢慢地提升到一篇文章,最後讓孩子學習語法之類較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