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季《歌手》的熱播讓不少網友重燃起對華語樂壇的熱情,開始關注國內新一代的歌手們,出現了不少對比、討論貼,而有一則將蔡徐坤、吳亦凡與華晨宇對比的帖子內容很是有趣。
開貼網友標題就很犀利,認為蔡徐坤的音樂天賦和吳亦凡一樣,都屬於普通人水平,根本沒辦法和華晨宇比。
當然這位網友也不是空口鑑天賦,他之所以這樣認為,是覺得像華晨宇這樣敢玩搖滾樂的人才具有音樂靈氣,而不是像蔡徐坤、吳亦凡這樣一味地模仿歐美電子音樂。
評論裡當然有人贊同他的觀點,不過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蔡徐坤和吳亦凡都不是一般人,網友根本沒有聽過他們的歌,用吳亦凡在19年出的三首中文單曲舉例,聲稱他在音樂上已經有了重大突破。
後續提到蔡徐坤,更是開啟了科普模式,稱蔡徐坤風格不固定每一首都不同,還在多方向探索階段,更重要的是蔡徐坤體內的基因在呼喚他執迷做音樂!
根據這位網友的說法,一切還得從蔡徐坤的外公說起,蔡徐坤的外公是精通幾十種樂器的教授,蔡徐坤的母親是舞蹈老師,男性可以通過女性把基因100%傳遞,且男人的智商100%遺傳自母親,所以蔡徐坤音樂世家的基因是可以代代相傳的。
可惜這一番基因論並沒有說服所有人,有人用蔡徐坤的經歷對其進行反駁,直言蔡徐坤就是在模仿權志龍,學習也是韓國的包裝與音樂風格,曇花一現很容易複製。
也有人提出不要把蔡徐坤和吳亦凡相提並論,吳亦凡的《大碗寬面》和華晨宇為抑鬱症寫的新歌都很出圈,而蔡徐坤並沒有。
之前獲得過金曲獎的製作人荒井十一在肯定蔡徐坤製作水平的同時也提到過,他的音樂不被主流接受,還被網友嘲諷就是難聽的意思。
可能在娛樂圈佔據一席之地的明星肯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不分青紅皂白就完全否定一個人的做法並不可取,蔡徐坤也是與華晨宇一起拿過年度最受歡迎音樂人獎的人。
之前華晨宇還在節目中鼓勵過蔡徐坤,希望未來能一起同臺拿獎,現在二人真的站到一塊卻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估計當時誰也沒能想到。
帖子下也有評論提出,為什麼總要跟華晨宇比?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華晨宇最新單曲的銷售額已突破5500萬,打破了榜單前列多為流量愛豆的現狀,很是厲害。
與演員類似,歌手屆也有自己的衡量標準,比較受到認可的就是獎項、演唱會票房、銷售額這三點,華語樂壇式微,早就沒有權威獎項了,而演唱會票房也缺少官方統計。
這樣就僅剩銷售額一項可以用來衡量歌手價值,也比較直觀透明,蔡徐坤和華晨宇作為榜單前兩名,被比較也是難免的事。
不過二人也經常被網友用另外一人進行降維打擊,那就是周杰倫,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對二人的一種肯定。
國內音樂市場其實很大,可惜一直沒能全面健康發展,每一個願意為樂壇貢獻力量的新生代都值得一個客觀的評價,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音樂相關討論,只是爭論的內容再專業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