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患者康復得很好,我為她開心!看到這封感謝信,我更感動!」讀著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加布麗埃拉·索洛米發來的感謝信,中國針灸醫師楊利感嘆道。而在這之前,來自非洲聯盟駐蒲隆地大使巴西勒·伊奎貝的感謝信也令他興奮不已。
2019年6月24日,楊利隨青海省第十九批援蒲隆地醫療隊來到「非洲之心」蒲隆地。一年多以來,兩萬多根銀針見證了他的辛勤付出。
神奇的中國針灸
楊利是醫療隊唯一的針灸醫師。出國前,他一度擔心「中國方子」能不能在非洲奏效。
在抵達蒲隆地布瓊布拉大王子醫院後不久,楊利就接診了一位60多歲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經過問診,他決定拿出「看家本領」為老人治病。
▲2019年11月15日,楊利為患者施針治療。(醫療隊供圖)
「患者剛一看到針,眉頭就皺起來了。當我準備施針時,他的肌肉收縮,眼睛緊閉,很是緊張。但當針一紮下去,他反而放鬆了。我猜他當時應該在想:原來不疼呀!」楊利笑著說道。
雖然過程略顯曲折,但「針灸療法」旗開得勝,打消了楊利的顧慮。「等到第三次就診,我們就有了默契。不用交流,他就知道該如何配合。」
療程結束後,老人基本痊癒,能夠自由活動。「診療結束那天,他不停地說『謝謝』。沒過幾天,他還介紹患有骨性關節炎的妹妹來就診。一周後,她也康復了。」楊利說。
▲2020年1月9日,楊利與當地醫務人員合影。(醫療隊供圖)
兩萬根銀針 兩封感謝信
一年半的時間,楊利成功治療了1500餘名患者,累計使用針灸用針超過2萬根。接診的病患中,有普通百姓,也有身居要職的國際組織工作人員。
不久前,非洲聯盟駐蒲隆地大使巴西勒·伊奎貝和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加布麗埃拉·索洛米在接受針灸治療後,先後向中國駐蒲隆地大使館寄感謝信,專門向楊利致謝。
「我向中國醫療隊,尤其向針灸醫師楊利表達衷心感謝。中國醫療團隊發揚了大愛無疆精神,彰顯人性光輝。」索洛米在信中寫道。
▲左圖是非洲聯盟駐蒲隆地大使巴西勒·伊奎貝寫的感謝信;右圖是世界糧食計劃署官員加布麗埃拉·索洛米寫的感謝信。(醫療隊供圖)
除了兩封感謝信,令楊利感動和鼓舞的,還有一段他在當地結下的友誼。
這位病人因外傷導致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半年無法行走。去年底,在四處求醫無果後,她抱著最後一線希望找到了中國醫療隊。
「經過近四個月的診療後,她從坐輪椅到可以扶拐行走,再到能獨立行走50米。看著她慢慢好轉,我也很開心。」楊利說。
▲2019年10月26日,患者女兒與楊利合影。(醫療隊供圖)
患者女兒看到母親站起來時,喜極而泣。她告訴楊利:「中國醫生技術高超,針灸讓我的媽媽重新站了起來,感謝中國醫生!」
後來,患者女兒和楊利成了朋友。「有時候,她會和我聊聊她母親的近況,我們還會為對方的動態點讚、評論,就像好朋友一樣。」
中國醫生 中國堅守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楊利和隊員們在堅守工作崗位的同時,還積極投入到當地的抗疫行動當中。
為了讓當地民眾及就診患者更多地了解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及防護措施,醫療隊將相關知識譯成法語並製作海報,張貼在醫療隊工作的醫院內,幫助民眾對疫情樹立更加正確的認識。不僅如此,醫療隊還為當地醫護人員組織培訓,分享中國抗疫經驗。
▲這是2019年9月20日拍攝的青海省第十九批援蒲隆地醫療隊合影。(醫療隊供圖)
▲2020年5月15日,醫療隊員們收到蒲隆地布瓊布拉大王子醫院康復醫學科送來的禮物。(醫療隊供圖)
「祖國為我們寄來了防疫物資,也為當地捐獻了防疫物資。雖說我們已超期服役半年,但我們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青海省第十九批援蒲隆地醫療隊隊長羅朋力說。
「雖然工作繁忙,但看到針灸作為古老而神奇的東方醫術,能為當地民眾和自己的同胞解決病痛,我覺得我沒有辜負前輩們,也沒有辜負自己的使命。」楊利說。
編輯: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