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國足出線,闊別十五年,中國隊終於再次闖進世預賽亞洲區十二強,球迷沸騰了,當然也讓《旋風十一人》在開播之前狠狠蹭了一把熱度,國足與國產足球題材電視劇,契合程度之高,堪比免費打廣告。
胡歌與前女友江疏影的定情之作,發布會二人同臺宣傳,臺下胡歌坦言分手之後仍是朋友,情感戲算得上近幾年來最好的,演得再好也不如真情流露,可以說戲裡戲外都是話題點,光是衝著這個,《旋風十一人》也值得刷上一刷。
熱度有了,話題性很強,但收視率卻是低得可憐。東方衛視的黃金檔平臺,本來被《女醫明妃傳》和《愛的階梯》二部戲熱到了1.5左右的收視,但《旋風》接擋後,收視卻能從1.4爆跌在0.44,後一天雖有提升,但後續仍然不漲反降,一直徘徊在0.5左右的低位。用「糊」來形容此劇,並不為過。
為什麼胡歌這樣的大咖,卻沒能催生出一部熱劇,網絡通稿倒是大批量程式化地生產出來,可網民對這部劇的討論熱情與關注程度卻是寥寥。
至於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是:劇本差,不夠燃。
《旋風十一人》的定位是「足球題材校園青春劇」,號稱「填補校園足球類影視作品空白」,這種以「競技」和「青春」為核心的電視劇,不可或缺的兩個因素就是「燃」和「美」,前者指劇情,後者指顏值,能讓觀眾看到演員就覺得賞析悅目,看到劇情就覺得熱血沸騰,基本就算是成功了。
顏值自然不用說,胡歌即便是鬍鬚腿毛加黑皮,T恤短褲簡裝上陣,帥氣依舊。曾黎有顏有實力,戴上眼鏡扮麻辣校長大齡剩女,仍然氣質女神範。江疏影、陳瑤、牛駿峰、王彥霖這一批的新晉的小花鮮肉也是年輕有活力。在顏方面,《旋風十一人》實力絕對不弱。
可要說到「燃」,《旋風十一人》就存在明顯短板了。
其一,既然講競技,足球賽場上必然是重頭戲。首先劇本上本來就有問題,編劇顯然不懂足球。於是出現了小組賽連輸兩場,淨勝球負7,第三場贏一球就出線了,以弱打強用高位逼搶這樣的弱智劇情。
雖然有後期剪輯助力,可對於拍攝團隊而言,足球場面積如此之大的拍攝範圍,完美抓拍每個鏡頭確實有難度,對於一群只經歷了短期速成培訓的演員而言,完美掌控足球更是難上加難。因而造成了這部打著足球題材的電視劇,真正展現球賽的部分不僅數量不多,質量也差強人意。就前三集而言,也只有第二集小組賽出線的一場比賽算得上可圈可點,賽場直播與胡歌的戰術安排交替出現,有了一些競技熱血的感覺,其餘寥寥幾場比賽,輸得不夠慘烈懊喪,贏得不夠盪氣迴腸。
沒有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賽場,怎麼能「燃」得起來呢?
其二,唐人可能以為,有了無所不能的胡歌就可以吃喝不愁,流量無憂了吧。所以他們把胡歌飾演的外聘足球教練穆奇當作了整部劇的主線人物,還把他和鐵腕校長、前任女友以及實習老師之間她愛他、他以前愛她、她和他矛盾不斷但最終一定會在一起的複雜感情線當作重點來刻畫。好吧,我承認穆帥毒舌幽默有情懷,老胡臉帥人好誰都愛,可是編劇大大、製作人巨巨,你們還記得這是一部青春校園劇嗎?還記得這劇的名字是《旋風十一人》而不是《旋風四角戀》嗎?如果後續劇集依舊如此,大量戲份用來演繹成年男女們的感情糾葛,那麼這部偽青春劇估計是永遠不會燃起來了。
其三,說到足球競技的經典,相信《足球小將》會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首選。劇方似乎也發覺到熱血的足球運動還是與二次元更配,於是在製作上有意增加了很多二次元屬性的內容。例如最明顯的是漫畫的直接加入,不過看來看去,漫畫似乎只成為了一種場景轉換的手段,而沒有在劇情表達中發揮作用,形式大於內容。再如人設,無論是毒舌幽默還有點落魄的大神級教練穆奇,熱情陽光又有點小固執的統計達人裴朵,還是高冷驕傲有故事的學生秦明浩等等都是典型的漫畫式性格人物。這種外化甚至有點誇張的角色性格,在胡歌這種老戲骨身上還算自然討喜,而表演經歷有限的年輕演員就很容易拿捏不好那個度,呈現在觀眾眼前,有些橋段難免有點裝腔作勢的尷尬。尷尬恐懼症都犯了,你讓觀眾怎麼跟著你的故事燃起來?
當然,雖然燃值不夠,《旋風十一人》也並非一事無成,除了男神女神小花鮮肉齊上陣以供舔屏之外,在足球科普方面似乎收效顯著。據微博評論顯示,在顏值擔當穆帥的悉心講解和形象比喻之下,不少球盲都奇蹟般地明白了什麼叫「越位」,以及如何「造越位」,繼續這樣發展下去,或許《旋風十一人》能在科普足球知識,吸引女球迷,甚至解決男女矛盾方面做出傑出貢獻也說不定,嚴肅臉.jpg
所以你們看,為廣大女性朋友科普體育知識的重任,還是要交到顏值高有魅力的男人們手上啊,球盲的春天就靠穆帥這樣的帥哥啦!
微信公眾號「娛樂次元」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次元」及原作者所有。歡迎朋友圈分享,轉載需附帶本公眾號二維碼並註明出處。
娛樂次元
準專業化娛樂圈資訊集散地!帶你撥開迷霧看圈內!包括不限於星聞、影評劇評、業界資訊,給粉絲們最新鮮的話題推送,給從業者最冷靜的側面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