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寒冰報導今年的中超流失了浩克、卡拉斯科、沙拉維、佩萊、伊哈洛、扎哈維等頂級外援,中超外援年薪進一步壓縮到稅前300萬歐元,意味著明年中超各隊引援,想要得到球迷們習慣的頂級外援幾乎不可能。
除了繼續在中超最熟悉的南美尤其是巴西、以及性價比最高的亞洲市場淘金,近年已打通歐洲尤其是五大聯賽球員市場的中超,預期未來引援主要方向還是歐洲。只不過,昔日動輒數千萬歐元的天價外援,在新的一年裡將縮水到百萬歐元級別,同時年薪上也只能吸引五大聯賽中下遊球隊以及歐洲二三流聯賽的外援。這樣巨大的引援落差,其實從2018年就已開始,只不過明年會全面加速而已。
五大聯賽只能挑中下遊
其實從最近5年中超引援的投資額和來源,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出中超外援從質量到金額斷崖式下跌的趨勢。2016-2019年的四年裡,中超冬市投資額幾乎都在3億歐元以上,但今年跌破1億歐元,不到去年的1/4!轉會費量級也完全縮水了幾乎一個數量級,從幾乎每個轉會窗都有超2000萬歐元、最高紀錄6000萬歐元的時代,直接跌落到今年連1000萬歐元都沒有,絕大部分外援身價都在500萬歐元上下,引援金額和人數同時創近7年新低,量價齊跌。
今年除了北京國安依照合同買斷的費爾南多(960萬歐元),沒有一位新籤外援轉會費超過600萬歐元。明年這個數字很可能還將更低,而且來源也將更多向五大聯賽中下遊和歐洲二三流聯賽傾斜。穆伊(布萊頓)、瓦卡索(阿拉維斯)、納霍爾(亞眠)、蘇祖(梅斯)、哲馬伊利(博洛尼亞)都是來自保級球隊,卡裡索雖然來自塞維亞,但已是被淘汰的養老球員。天津泰達能從波爾圖低價買到蘇亞雷斯,也是託疫情打擊所賜,葡超豪門急於套現填坑,才肯甩賣球員。
五大聯賽平均年薪最高的英超已突破350萬歐元,西甲300萬歐元,其他三大聯賽都在100萬以上。想要以至少兩倍溢價吸引外援加盟,只能將目光放到中下遊,尤其是英超以外的四大聯賽。英超因電視轉播費收入過高,導致球員薪水居高不下,身在保級球隊布萊頓的穆伊,都需要300萬歐元稅後年薪才能挖來,這在今年中超是絕無可能的。幾乎所有球隊的一線隊球員都可以拿到百萬英鎊以上的年薪,中超如果要從英格蘭引援,目光或許只能向下到英冠聯賽。
其他四大聯賽以意甲為例,想要招募尤文、國米、米蘭、羅馬、那不勒斯、拉齊奧六強球員加盟中超非常困難,因為其一線隊薪資幾乎都在100-150萬歐元以上。但從都靈、佛羅倫斯、卡利亞裡等中遊球隊開始,隊內至少半數以上球員年薪都不到100萬,甚至僅50萬左右,可選範圍就大得多。烏迪內斯隊內最高薪才80萬歐元,還是阿根廷現役國腳德保羅。類似情況同樣發生在西甲、德甲和法甲,而且隨著疫情的二次爆發,未來賽季五大聯賽薪資普遍下降是必然趨勢,更有利於中超從中下遊球隊「淘寶」。
歐洲二三流或成中超主流
其他中超俱樂部從俄超、葡超、土超、荷甲、比甲、瑞典超等歐洲二流聯賽引援,而且還不是絕對主力球星。因為這些聯賽足球經濟與五大聯賽差距極大,平均年薪只有30萬歐元左右,以3-4倍溢價還是可以吸引到有一定實力的外援加盟中超,甚至可以達到歐洲二三流國家隊的國腳標準。從歐洲二三流聯賽搜尋高性價比外援,其實從2017年就已開始。
艾哈邁多夫、古德利、阿奇姆彭、多奇卡爾、巴索戈、摩拉斯、奧倫加都還有中超投資狂潮的溢價,2018年開始託西奇、博阿基耶、卡蘭加、桑蒂尼、馬努、薩巴、索薩,到今年轉會費普遍下降到500萬以下,甚至幾十萬和免費外援,趨勢也非常明顯。蘇亞雷斯、卡達爾、丹尼爾松、拉爾松、賈尼松一路下降到保利尼奧、梅米舍維奇、比福馬,到免費的波波維奇、拉多尼奇、武科維奇,中超的投資力度是斷崖式下降。
從目前與中超傳出緋聞的一些歐洲外援來看,同樣是很難達到以往歐洲頂級外援標準的二三流球員。大多集中在荷甲、比甲、葡超等中超已經有足夠引援經驗的聯賽,例如荷甲除了阿賈克斯,傳統三強另外兩隊埃因霍溫和費耶諾德,隊內主力幾乎沒有年薪超過100萬歐元,又逢疫情打擊,平均薪資還會進一步下降。而薩爾茨堡紅牛稱雄的奧地利聯賽,平均年薪甚至還沒有日本J聯賽高。
中超引援從未斷過的東歐聯賽,包括俄羅斯、烏克蘭、塞爾維亞,以及近年逐漸開始引起重視的希臘、匈牙利聯賽,在性價比方面也是能夠滿足中超的要求。這些聯賽的豪門球隊主力球員年薪更低,在西歐主流聯賽短期內缺乏足夠購買力情況下,不排除他們轉向中國的可能性。當然,這還要看中超各俱樂部為明年新賽季制定的財政預算,以及能接觸到的經紀人和球員資源。
總而言之,2021年的中超也就只能靠奧斯卡、特謝拉、保利尼奧、奧古斯託、莫雷諾、阿瑙託維奇、費萊尼、巴坎布等老球星撐起門面,即便有新援加盟,完全無法在身價和人氣上與他們相提並論,已是毫無懸念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