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如果玩《動森》的你,選擇去淘寶額外花錢買家具、服裝和鈴錢,那我勸你還不如趕緊把遊戲放棄……你獲得的最多也僅僅只是那一瞬間的滿足,然後就是無盡的空虛。」
前幾天,遊戲博主「Nintendokyo」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得到了眾多《動森》玩家的贊同。
《動森》,全稱《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以下簡稱《動森》),是任天堂於3月20日發行的一款模擬經營類社交遊戲,由任天堂Switch平臺獨佔。遊戲一經發售,立刻轟動全球。據日本遊戲雜誌法米通的統計排名,《動森》上周的全球銷量為42萬份,位居榜首,是第二名銷量的2倍多。
簡單來說,玩家在遊戲中將登陸一座無人島,作為島上唯一的人類居民開始新的生活。
《動森》的玩法高度自由,玩家可以釣魚捉蟲、種樹種花、打造家具、設計服飾,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無人島的布局和地形進行改造,體會將荒蕪的無人島打造成繁華的小社會。
遊戲發售到現在的20天裡,玩家熱情居高不下,遊戲卻慢慢變了味道。人們逐漸發現,在這個本該成為「世外桃源」的遊戲裡,有太多的「人間真實」。
《動森》雖然是一個高度自由的世界,但有一個潛在的主線任務:賺錢。只有賺錢,才能徹頭徹尾地改造小島。
進入無人島之後,遊戲NPC、也是無人島計劃的負責人狸克(Nook)會為玩家提供住所。第一天是簡易帳篷,第二天可以找狸克幫忙建造房屋。住進自己的房子後,玩家可以解鎖收納物品、裝飾房屋等功能。
作為代價,玩家將會背上一筆大額房貸,要通過釣魚、除草、摘水果、捉蟲子換取遊戲中的通用貨幣「鈴錢」來還貸。還完第一筆房貸後,玩家可以選擇增加房間,與此同時背上更大一筆房貸。
圖源:微博網友
隨著房間數的增加,房貸也會越來越大。初始房屋為9.8萬鈴錢,增加第一個房間的房貸為19.8萬鈴錢,第二個房間為34.8萬鈴錢,直到最後的249.8萬鈴錢,總計569.6萬鈴錢。
除了房屋,島內的區域規劃也是一筆極高的支出。島上到處是河道和斷層,建橋和坡道需要花錢,價格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裝修一次5000鈴錢,搬遷3萬鈴錢;移動橋梁和坡道的位置1萬鈴錢,移動島上其他建築的位置則要5萬鈴錢。
賺錢成了《動森》裡的永恆話題。玩家在釣了好幾天魚、捉了好幾天蝴蝶之後,終於意識到:這樣的生活和現實有什麼區別呢?
就以貸款買房為例。早在2009年,電視劇《蝸居》就反映出了普通人在買房壓力下的種種遭遇。十多年過去,「房奴」的處境依然沒有改變。
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房價行情數據,房價收入比最高的城市是深圳,高達35.2,三亞以27.6緊隨其後,上海、北京分別以25.1和23.9位列第三和第四。
所謂房價收入比,即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也就是「不吃不喝,多少年可以買得起房子」。也就是說,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在不計算支出的情況下,一個普通家庭平均要25-35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
高居不下的房價,和中國人對房地產權的執念形成了巨大的衝突。和《動森》一樣,貸款幾乎成為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買房的唯一指望。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2019年六大行的新增貸款中,個人住房貸款佔比近四成。很多人住了一輩子的房,也就還了一輩子貸。
和這樣的現實相比,《動森》的世界算得上是烏託邦。
債主狸克不會催玩家還款,也不會收取利息,玩家可以自己選擇還款時間和還款數額,直到把貸款全部還清。如果不選擇升級房屋,就不用承擔任何債務,把錢用來買壁紙、地毯、家具等裝飾品,閒雲野鶴,豈不美哉。
然而,也正因為《動森》的遊戲設定過於理想化,更加襯託出部分玩家的「騷操作」有多現實。
既然要賺錢,那就有人任勞任怨、積少成多,有人投機取巧、一心想暴富。
《動森》有一個很刺激的設定:大頭菜。這個機制類似於現實生活中的炒股。玩家可以在每周日上午購買大頭菜,在每周一到周六出售大頭菜,每天大頭菜的價格在中午12點變化一次,也就是說一共有12個不同的賣出價。玩家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拋售大頭菜,不然所有大頭菜會在周六結束時爛掉。
如果運氣好,可以以90鈴錢一棵的價格買入,超過600鈴錢一棵的價格賣出;如果運氣不好,可以虧掉超過一半的本金。用玩家的話來說:「贏了全額還貸,輸了回家種菜」。
圖源:微博@Mr_Quin
由於大頭菜在每個島上的買入價和賣出價都不一樣,且不限制買賣地,聰明的玩家會建群「炒」大頭菜。他們每天在群裡報備自己島上大頭菜的價格,一旦群裡有人價格暴漲,就去他的島上出售。在動森的百度貼吧裡,到處都是分享菜價的高樓。
每位玩家都在期待明天的菜價可以暴漲,實現一夜暴富——類似於現實中的股民甚至賭徒。
同時,和股市催生的股票預測師一樣,大頭菜市場也衍生出了相當多的輔助「職業」。很多「森學家」已經研究出了大頭菜價格的漲跌規律,並製作出「大頭菜價格模擬器」。玩家只要在模擬器裡輸入買入價和每天上下午的賣出價,模擬器就可以大致預測出本周大頭菜價格的平均值、最高值和最低值等信息。
大頭菜高價成了部分玩家交易的籌碼,用開放上島的機會,既可以換取真金實銀,也可以換取遊戲裡的物資。有的玩家在遊戲中開放了「高利貸」,借錢給其他玩家買大頭菜,規定還款日期並收取利息。
另一部分投機者則看中了遊戲裡的一些機械化工序,靠出賣自己的時間和體力來獲利,例如幫人做魚飼料、釣魚、除草、砍樹、做衣服等。
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在淘寶某動森店鋪裡看到,只要花費10塊錢,就可以獲得6組常用道具(1組10個道具或9.9萬鈴錢),4件家具/服裝,或者3組花株/植物。付錢後賣家會給買家開島,買家自行上島取貨即可。
由於目前客流量較大,該賣家限制了必須40元起拍。根據淘寶頁面的數據,月銷量已經超過6000份,交易成功3400份,留下評論的買家都表示對賣家的服務非常滿意,為自己「節省了好多好多時間」,好評率高達100%。
和《陰陽師》《王者榮耀》等買皮膚、辦月卡的「氪金」行為不同,《動森》的所謂「氪金」不是「氪」給遊戲本身,而是「氪」給了其他玩家。如果說砍樹除草、買賣道具等行為還算是合理的「勞動力交易」的話,那麼以大頭菜價格為籌碼收上島門票,就是純粹的投機倒把。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淘寶店家賣的道具,並不是他們在遊戲中手動刷出來的,而是通過破解遊戲後用腳本刷出來的「作弊產物」。
這種走捷徑的做法,和《動森》宣傳片所倡導的「親手實現從0到1」的觀念是相悖的。前者在意的是「是否實現了從0到1」,後者卻更注重「如何實現從0到1」。
遊戲研究學者劉夢霏在接受GQ報導採訪時,解釋了人們為什麼會嚮往《動森》所構建的世界:「我們在遊戲中想要追尋的,是一種『狩獵-採集人』的體驗,並且對遊戲中的人群、社群與環境造成可見的影響。」
對部分玩家來說,這種脫離世俗、回歸自然的玩法,是《動森》的魅力所在。然而,對另一部分玩家來說,這些只是繁瑣的「每日任務」,最終目的還是賺錢和變強。只要結果屬於自己,過程可以讓任何人來替自己完成。
當越來越多玩家開始結果導向之後,這個本來就沒有法律和道德約束的虛擬世界,更加亂了套。
3月29日,微博用戶「慄子燒肉」在動森的超話裡發了一條微博,怒斥說「我沒想到連這麼美好的遊戲都有小偷」。
慄子告訴刺蝟公社,她之前在微博上分享了SW碼(用戶編號),「小偷」可能就是那個時候加上的好友。「那天我朋友剛剛回去,我剛打算關島他就來了,一上島就直接往我家的方向跑過去。那時候我還沒有圍欄,五百多顆大頭菜就放在家門口,他看見就全拿走了,還拿了很多其他放在地上的東西,我一下子就急了。」
Switch的打字系統比較難用,等慄子折騰半天終於把消息發送出去,讓對方不要亂拿東西的時候,他已經拿完準備離島了(離島時頁面上會有提示)。慄子這才意識到對方就是專門來偷東西的,直接強制退出遊戲,這才保住了自己的家當。
「其他朋友來我家從來都不會隨便拿東西,」慄子生氣地說,她和微博上認識的一起玩動森的幾個小夥伴建了一個群,互相上島玩耍、分享資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希望以後不會遇到這種沒素質的人了,畢竟每樣東西都是我努力收集來的。」
慄子是幸運的,對方偷東西的時候正好在場,很多人則沒有這麼運氣。在微博上搜索「大頭菜」,可以看到很多網友分享自己大頭菜被偷的經歷。
3月30日,網友「雞汁兒湯包」發微博稱,他只是去「吃個飯的功夫」,就有一位好友偷了他1400顆大頭菜,價值12萬鈴錢。這條微博轉發超過2000條,網友紛紛對他的經歷表示憤怒;一位網友在轉發中寫道,有好友上島把他的搖錢樹和特產水果全部偷走,導致他現在都不敢再開島了。
這不是國內的個例,推特上的日本、美國等國外玩家也都曝光了類似行為。一位日本玩家表示,騙子以售賣大頭菜的理由將他騙上了島,在他給了對方100魚餌作為上島門票之後,對方立刻將他踢出了島並且拉黑了他。
圖源:微博@觸樂
除了遊戲裡的虛擬物資和貨幣,還有人覬覦起了現實裡的金錢交易。
在《動森》的機制裡,玩家在旅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小動物,還可以邀請小動物成為自己島上的居民。很多玩家會花費大量裡數(遊戲中某種虛擬貨幣),換取數十張機票來「刷」旅行,為的就是遇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為了滿足這種特定需求,精明的商家研究出一種技術手段,可以幫助玩家獲得自己的喜歡的小動物,線下的島民交易鏈條便由此而來。根據新浪科技的報導,在《動森》的島民交易黑市上,最受歡迎的小動物「傑克貓」的售價已經高達1000元。
有網友爆料了買賣小動物的流程:用破解機導出存檔再用pc段編輯器編輯,修改數據替換小動物,得到想要的小動物再把他關禁閉不對話,送爛東西。把他們趕走連正版機送到正版機,正版機再重複一遍關禁閉不說話,送爛東西,然後讓買家來接。
圖源:新浪科技
爆料者痛心疾首地質問道:「買家來接的時候小動物已經被關了兩次禁閉,遭遇悲慘,內裡的靈魂也被人換了芯,這真的是大家想要的嗎?」
有人反駁說,這只是一個遊戲,玩家有權力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做法和很多玩家「遇到好看的小動物就邀請、遇到不好看的小動物扭頭就走」的行為沒有差別。
事實上,區別對待的行為是符合遊戲「高度自由」的規則的,但這種「人口交易」卻是違背遊戲本意的。一方面,光是修改數據的行為就構成了作弊;另一方面,這種人為破壞玩家和小動物之間關係的行為,完全背離了動森世界裡溫暖、友好的互動機制。
當遊戲不再只是遊戲,而變成了人們滿足私慾和虛榮的工具時,遊戲就變成了現實。
「全世界都在玩《動森》,除了我。」
Switch主機自帶的社交屬性,加上《動森》中互相上島、合照、交易等貼近現實的社交方式,讓這個遊戲成為了某種劃分群體的方式。
在國內外的社交網絡上,《動森》都實現了現象級的刷屏。沒有Switch主機,對《動森》沒有興趣,或者根本不玩遊戲的人,很容易有一種被世界拋棄的感覺。微博好友在交換SW碼,微信好友在曬剛釣上來的遠東哲羅魚,推特用戶也在分享遊戲攻略……手裡的《王者榮耀》突然就不香了。
動森玩家在圈內自嗨,非動森玩家在圈外眼饞。
「局外人心理」直接體現在了《動森》遊戲卡帶和Switch主機的銷量上面。疫情期間,產能降低,需求增加,世界各地的Switch主機第一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據臺灣媒體Digitimes4月7日的消息,在過去兩周,任天堂面向工廠的訂單提升了20%。另外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4月8日開始Switch暫停在日出貨。
在中國大陸,由於國行版Switch無法聯機,玩家傾向於找電玩店代購港版、日版Switch。隨著需求大漲,官方售價折合人民幣2100元左右的Switch主機,價格已經翻了一番。和《動森》遊戲一起發售的Switch動森限定機,更是漲到了驚人的5000元。同時,原價不到四百的《動森》遊戲卡帶也漲了20%。
儘管如此,人們依然對Switch和《動森》趨之若鶩,也催生了大量衝動性消費。
豌豆是一位在美留學生,疫情期間,她按照正常程序回到國內,目前正在進行隔離。考慮到隔離期間比較空閒,她花了4900元在淘寶上買了日版Switch動森限定機。
然而,下單第二天,豌豆就退款了。「我好好思考了一下未來這個東西對我的使用價值,值不值得現在這麼高的溢價。」恢復理智後的結論就是不值得,「四千塊錢幹什麼不好?完全可以等之後再入手。」
細細想來,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消費主義的陷阱?
在《動森》圈內,玩家也就「跟風」一事展開了討論。有人認為,「跟風玩家」破壞了遊戲本來的氛圍,像上述有悖遊戲初衷的做法,很多就是新玩家帶來的不良風氣。反對者則認為,「跟風」幫助任天堂漲了銷量,如何玩遊戲則是玩家個人的選擇,「反正不是我島,也不破壞我的遊戲體驗。」
事實上,「跟風」沒問題,「盲目」才可怕。@Nintendokyo在微博裡提到,部分「人民幣玩家」下意識認為動森就像其他手遊一樣,只要願意額外再花錢,就可以通過人民幣來節省自認為不必要的時間,「這樣錯誤的遊戲體驗方式會讓這批新玩家一開始就產生錯誤認知。」
也有網友指出了背後的根本原因:「遊戲火出圈了之後吸引了更多玩家,朋友之間的比較就會讓他們更焦慮,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那樣。」
遊戲是玩家避世的地方,《動森》製作人也說過「希望《動森》的粉絲可以把這款遊戲當作一場escape(逃離)」。然而,當這裡沾染了太多現實因素,這場逃離也就失敗了。
只有把現實留在現實裡,遊戲才能回歸遊戲。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