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瞭望昭明太子蕭統墓確認在南京棲霞

2021-02-23 蘭陵會

 提示:點擊上方"蘭陵會" ↑ 免費入會並訂閱本號內容

好學慕青宮,登閣攻書,當憐心苦分明,想見前賢此行坐;

憂時搔白髮,憑欄覓句,頓覺日窮蒼茫,感懷故國歲滄桑。

[摘要]位於棲霞獅子衝的一座大型南朝陵墓,曾長期被認為是陳文帝的永寧陵,但近來考古學家確認是梁昭明太子的陵墓。

昭明太子 圖源網絡

近日,《金陵晚報》報導,位於棲霞獅子衝的一座大型南朝陵墓,曾長期被認為是陳文帝的永寧陵,但近來考古學家確認是梁昭明太子的陵墓。

昭明太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其最大成就就是編選了《昭明文選》(簡稱《文選》)。宋代大詩人陸遊引言:「《文選》爛,秀才半」。後世則有將研究《文選》及李善等人的注釋稱之為「選學」的。《昭明文選》到底在哪裡編成,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話題。

這個太子是文學青年

我國封建社會文化較發達的時期,首推漢唐兩朝,而六朝可稱是繼漢開唐的轉化時期。文體由楚辭變為漢賦,漢賦變為俳賦,再變為律賦;西漢散文駢文變為東漢駢文,再變為六朝駢文;詩歌由古體轉變為律體。這種演化說明,六朝時文體已相當完備,形式、辭藻、音律日益講究,文學的觀念更明晰了。這些都為唐代文學的繁榮準備了條件。

蕭統所主編的《文選》在其間是起著重要的承前啟後作用的。

《文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它匯集了上自先秦、下迄蕭梁的一千多年間所產生的文學精品七百餘篇,堪稱中華民族早期文學精華的總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宗武生日》一文中以「熟精《文選》理」教導兒子。宋代大詩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更記載有人發出「《文選》爛,秀才半」的感嘆。

《文選》的編撰者蕭統,據《南史》、《梁書》和《建康實錄》諸書記載:字德施,小字維摩,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母丁貴嬪。蕭統齊中興元年(501)生於襄陽。梁天監元年(502)十一月,立為太子。

蕭統生而聰慧,三歲讀《考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成年後成為著名的文學家。

梁中大通三年(531)三月,蕭統在後池泛舟摘芙蓉時,不慎落入池中,摔傷了股骨,由於瞞著梁武帝,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導致病情惡化,於四月去世。

梁武帝聞知,親臨東宮,痛哭盡哀,詔司徒左長史王筠作哀冊文,諡號昭明,後世稱昭明太子,所輯《文選》也就稱為《昭明文選》了。

鎮江非《文選》編撰地

《昭明文選》編撰於何處?有人說是在湖北襄陽的文選樓編撰的。宋人王象之在南京任職時,著《輿地紀勝》,書中卷八二「京西南路襄陽府古蹟」條云:「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建文選樓,邀劉孝威、庾肩吾、徐陵、鮑至等十餘人,號曰高齋學士,在此輯《文選》,」並以唐人李善上表中有「煽風流於江左」一語為據。

但近人認為,襄陽的文選樓系徐陵邀當時名士編我國現存較早的詩歌總集《玉臺新詠》之所在。

又有人說,《文選》是在鎮江招隱山增華閣編撰的。鎮江地方文獻記載:「普通元年(520)歲在庚子」;蕭統年二十,遊學南朝各地後定居於招隱山(在鎮江南郊,東晉在這裡建招隱寺,以寺為山名),築讀書臺,把宮女、御樂全部遣回建康,並移建康東宮藏書三萬卷至讀書臺,長年攻讀於此,又在緊鄰讀書臺右側的高臺建造「增華閣」,招納包括已出家的《文心雕龍》著者劉勰在內的一批文人學士雲集於此,廣覽、博集上自周秦下至梁初一千餘年間的典籍文章,並朝夕討論商榷,

歷時數年,終於編成了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學總集《文選》。對此,後人在增華閣撰懸長聯,表示敬意:「好學慕青宮,登閣攻書,當憐心苦分明,想見前賢此行坐;憂時搔白髮,憑欄覓句,頓覺日窮蒼茫,感懷故國歲滄桑。」

然而,《文選》問世以來的眾多注家以及後來的研究者,對於《文選》在何地編成卻不著一字,因此,後人只以《南史》有蕭統「出宮二十餘年」句,說他在鎮江招隱山編成《文選》的。但這個說法明顯證據不足。

《文選》應該編於建康

近人遊國恩認為,《文選》是蕭統居京都建康東宮時編成的。有人分析遊的觀點時引《南史》說:「太子孝謹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門,開東宮。雖燕居內殿,一坐一起,恆向西南面,臺宿被召,當入危坐達旦。」可見他一直未離京都。

蕭統自己在《文選序》中也說:「餘監撫餘閒,居多暇日,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未嘗不心遊日想,移晷忘倦。」且與當時的浮詭、訛濫的文風辯論和鬥爭,也需要他居於京都。如果移至都外編纂,《序》中何不言之?況且搬走東宮三萬卷藏書的大事,史官何以不述呢?因此,筆者支持遊國恩的蕭統在建康(南京)編撰《文選》之說。

筆者贊同《文選》是蕭統在建康即今南京編成的,但不是在「東宮」,而是在「玄圃」即今玄武湖之梁洲。

《南史·蕭統》中云:「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恆自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常。於時東宮有書三萬卷,名才併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性愛山水,於玄圃穿築,更立亭館,與朝士名素者遊其中,嘗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此中宜奏女樂,太子不答,詠左思《招隱詩》云:『何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軌漸而止。出宮二十餘年,不畜音聲。」

這段話的大意是,蕭統對才學之士非常敬重,經常和他們討論典籍,爾後就是著書立說。當時東宮內有藏書三萬卷,這一文學盛況是東晉、劉宋以來沒有過的。蕭統又性愛山水,在玄圃(即今玄武湖)穿渠築植,更立池亭,與朝士名賢遊樂其中。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研究文學、著書立說的環境中,在蕭統的主持下,共同編撰了一部大型文章選集——《文選》,乃是順理成章的事。

文自《金陵晚報》20150522 作者:嚴中——南京文史專家

歡迎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蘭陵會」,ID:lanlinghall

蘭陵世家 光耀中華

相關焦點

  • 蘭陵文化蕭統《昭明文選序》原文與譯文
    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531)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蕭統,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是個很淵博的學者。著作多散佚,後人輯有《昭明太子集》。2.收錄標準:《昭明文選》主要收錄詩文辭賦,除了少數贊、論、序、述被認為是文學作品外,一般不收經、史、子等學術著作。其選錄標準是「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即只選入情義與辭採內外並茂的,偏於一面的則不收。這說明蕭統有意識要把文學作品同學術著作、疏奏應用類文字區別開來,反映了當時對文學的特徵和範圍的認識已經很明確。
  • 蘭陵文化昭明太子與江陰顧山紅豆的傳說
    顧山紅豆院內的這棵紅豆樹,相傳為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相傳是一千四百多年前梁代著名文學家昭明太子蕭統,在顧山編篡《昭明文選》時親手種植的。顧山香山寺觀音院內編修《昭明文選》所在原名天香閣,現名文選樓,現在天香閣遺址尚留有元、明、清殘碑斷碣,其中有清乾隆四年的《重修顧山文選樓碑記》和《重修昭明太子讀書樓碑記》。
  • 他貴為太子,卻英年早逝,陵墓先後兩次被盜,頭骨成了收藏品
    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一生尊崇佛教、愛好文學,曾召集文人選編了中國古代第一部文學作品選集《昭明文選》,因德才兼備而深受父親梁武帝蕭衍的疼愛,因體恤民情而為民眾熱烈擁護。可惜天妒英才,三十歲便英年早逝。
  • 他是南北朝最完美的太子:蕭統為何沒當上皇帝?
    蕭統身為梁武帝蕭衍的皇長子,為何沒成為南朝梁第二位皇帝? 蕭統出生於501年,是蕭衍的第一個兒子,母親是貴嬪丁令光,這一年蕭衍正好起兵奪取帝位,建立起梁朝,第二年(502年)蕭統就被立為太子了。史料記載蕭統舉止大方、寬容大度,他愛好文學與佛法,從小便得蕭衍喜愛。
  • 論外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南梁太子蕭統
    說蕭統也許有的人不熟悉,但說昭明太子或者《昭明文選》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吧。《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它收錄自周代至六朝梁以前七八百年間130多位作者的詩文700餘篇 ,是一部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 ,在這部總集裡 ,蕭統把我國先秦兩漢以來文史哲不分的現象作了梳理和區分 ,他認為經史諸子都以立意紀事為本 ,不屬詞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於沉思 ,義歸乎翰藻"的標準的文章才能入選。
  • 農情秘意 | 古代著名人物——蕭統
    ❧蕭統(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人。南朝梁宗室大臣、文學家,梁武帝蕭衍長子,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長兄,母為貴嬪丁令光。蕭統性愛山水,不好音樂。曾泛舟後池,番禺侯軌盛稱宜奏女樂。蕭統不答,詠左思招隱詩:「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 蘭陵史志蕭統後裔追蹤——八葉宰相
    (501——531年),梁武帝蕭衍長子,梁天監元年十一月,他剛兩歲就被立為太子,史稱「昭明太子」。尋遷鈞任太子率更令(太子宮屬官,掌更鼓)兼崇賢館學士。顯慶年間卒,子瓘(灌) 蕭瓘,又名蕭灌(622——675年),字玄茂。官至渝州長史。子嵩。 唐朝貞觀年間,蕭統曾孫蕭瑀(四世),曾以兼有宰相府、公主府而轟動唐朝京城長安,事隔數十年後,也是蕭統後裔,宰相連年延續,世間少有。
  • 「藥」武揚威大盤山,古樸幽靜昭明寺 ——記大盤山藥用植物園及昭明太子寺
    植物園入口的昭明太子像昭明太子:大盤山間盡風流    磐安,萬山之國。山多,草木自然就多。為紀念南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  大通年間,梁王蕭衍的長子蕭統遭「臘鵝之誣」,為避讒轉輾來到大盤山麓,見一處與外世隔絕之地,有黃鶯啼咕,鳳凰來朝,就此隱居下來。  大盤山產奇草,在昭明太子蕭統隱居的三年時間裡,讀書著文之餘,他在當地的王隱坑、學田、利濟等地教民種藥,還常常入深山採藥救助山民,昭明太子一生行善積德,關心人民疾苦,深受民眾愛戴,在當地留下了許多美談佳話。
  • 曹道衡:關於蕭統和《文選》的幾個問題
    按:《梁書·劉孝綽傳》:「起為安西記室,累遷安西驃騎諮議參軍,敕權知司徒右長史事,遷太府卿、太子僕,復掌東宮管記。時昭明太子好士愛文,孝綽與陳郡殷芸、吳郡陸倕、琅邪王筠、彭城到洽等,同見賓禮。太子起樂賢堂,乃使畫工光圖孝綽焉。太子文章繁富,群才鹹欲撰錄,太子獨使孝綽集而序之。遷員外散騎常侍,兼廷尉卿,頃之即真。」
  • 來看古時南京關於讀書的那些事兒
    說起南京歷史上的讀書臺,人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著名的周處讀書臺、昭明太子讀書臺。實際上,歷代文人墨客在南京留下的和讀書有關的名勝史跡、逸聞軼事還有很多。明天(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一起來聽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雁講述南京歷史上,關於名人和讀書的那些事兒。兩大讀書臺——「昭明太子讀書臺」相傳有多處,「周處讀書臺」是個誤稱讀書臺,是中國文化史上一種獨特的人文歷史勝跡。
  • 琅琊榜裡面太子原型,命運雖悲催,但後代連出八位宰相
    這八個人實際上都是南梁後裔,而這八個人都出自同一先祖,即南梁昭明太子蕭統,琅琊榜裡面那位悲情的太子祁王殿下就是以他為原型。蕭統,字德施,是梁武帝蕭衍長子、簡文帝蕭綱之兄。公元502年,蕭衍稱帝,同年十一月,年僅一歲的蕭統被立為太子。
  • 《昭明太子》獲梁斌小說評選長篇小說獎
    302 Found302 Foundnginx/1.16.0 《昭明太子12-21 19:14:11   稿件來源:中安在線   編輯:   12月21日,第二十九屆「東麗杯」梁斌小說評選組委會公布本次獲獎名單,池州市作家阮德勝、何志浩創作出版的長篇歷史小說《昭明太子
  • 南京棲霞:高質量超額實現招商引資目標
    今年以來,棲霞板塊在行政區、南京經開區、仙林大學城「三區」協力之下,招商引資成績亮眼,扛回了三季度招商「擂臺賽」的「目標任務進度獎」「重大項目推進獎」兩面紅旗。23年來,LG集團持續不斷投資南京經開區,已經形成了一種「現象」,僅LG化學(南京)信息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就建有8個工廠,單體總投資近40億美元。特斯拉項目的落戶,也再次體現了LG化學對南京經開區的信任。「今年這個特殊之年,LG再次將『信任票』投給南京經開區。」
  • 近悅遠來,南京棲霞為什麼這樣「紅」
    不止于楓紅時節的年度「打卡」,更多的「新南京人」正更「長情」地留駐棲霞安居樂業。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棲霞區實有人口122.2萬人,連年迅速攀升,這兩年南京新增人口的四分之一都湧入了這座宜居宜業之城。棲霞為什麼能這樣長線「飄紅」?
  • 南京棲霞高新區「紫東客廳」亮相
    人民網南京9月6日電(耿志超)9月5日下午,「服務助鏈 資本賦能」棲霞高新區紫東客廳發布會召開。會上,棲霞高新區企業服務新名片「紫東客廳」亮相。據悉,「紫東客廳」將分批引入包括體系認證、成果轉化、管理諮詢、商務服務在內的專業服務機構,為棲霞高新區廣大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的開放式自主合作平臺。
  • 蘭陵瞭望|七七事變80周年祭:抗戰蕭氏英雄譜
    (1937年7月17日蔣中正廬山談話)全民抗戰,蘭陵蕭氏,淳良之後,概莫能外。這裡特別編輯一組蕭氏抗戰英烈,以示祭奠。還有無數的英烈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理應讓無數後人銘記,為民族救亡圖存而起的英靈們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