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郵票收藏越來越火熱的同時,還有一種和郵票非常相似的票種也逐漸成為集藏界的熱點,它就是印花稅票。在一些國家的特殊時期,往往出現郵票與印花稅票通用的現象,因此它與郵票被稱為「姐妹花」。稀珍的印花稅票同郵票一樣曾在拍賣場上有不錯的市場表現,就帶大家走進印花稅票的故事。
什麼是印花稅票呢?
印花稅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指在憑證上直接印有固定金額,專門用於徵收印花稅稅款,並必須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
印花稅票不同於其他稅收票證,它必須由納稅人向稅務機關購買,納稅人購買印花稅票的金額,並不一定就是其應納印花稅金額,只有納稅人將購買的印花稅票按應納稅額一次足額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並由納稅人在每一枚稅票的騎縫處蓋戳註銷或畫銷時,才表明納稅人已足額完稅,這時,粘貼在應納稅憑證上的印花稅票才起完稅證明作用。
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書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誌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國務院發出通知,決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國務院通知指出,為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配關係,國務院決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由現行按中央97%、地方3%比例分享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國務院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從全局出發,繼續做好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徵收管理工作,進一步促進我國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依據財會[2016]22號文規定,全面試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之前是在「管理費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此次同步調整到「稅金及附加」科目。
印花稅票這樣走進中國!
公元1624年,荷蘭政府發生經濟危機,財政困難。當時執掌政權的統治者摩裡斯(Maurs)為了解決財政上的需要問題,擬提出要用增加稅收的辦法來解決支出的困難,但又怕人民反對,便要求政府的大臣們出謀獻策。眾大臣議來議去,就是想不出兩全其美的妙法來。於是,荷蘭的統治階級就採用公開招標辦法,以重賞來尋求新稅設計方案,謀求斂財之妙策。印花稅,就是從千萬個應徵者設計的方案中精選出來的「傑作」。可見,印花稅的產生較之其他稅種,更具有傳奇色彩。
荷蘭是印花稅的創始國。1624年荷蘭政府在廣泛徵詢民間建議的基礎上,確定實施了一種以商事產權憑證為徵收對象的印花稅,由於繳稅時是在憑證上用刻花滾筒推出「印花」戳記,以示完稅,因此被命名為「印花稅」。
1854年,奧地利政府印製發售了形似郵票的印花稅票,由納稅人自行購買貼在應納稅憑證上,並規定完成納稅義務是以在票上蓋戳註銷為標準,世界上由此誕生了印花稅票。目前,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徵了印花稅。
印花稅是中國效仿西洋稅制的第一個稅種。從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始,大清帝國擬開徵印花稅二十餘年,雖先後印制了英國版、日本版和美國版印花稅票,也擬定了「印花稅則」十五條,但終未能正式實施。
印花稅票在中國盛行!
中華民國成立後,北洋政府把推行印花稅作為重要的聚財之舉,於1912年10月21日公布了《印花稅法》,並於次年正式實施。這是中華民國成立後,按照法律程序公布施行的第一部印花稅法,從此,印花稅一直被民國政府視為重要財源。其間,北洋政府和民國政府印製和使用了「長城圖」、「嘉禾圖」、「城樓圖」、「六合塔圖」、「孫中山像」、「復興關圖」、「聯運圖」等數十種印花稅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有些地區暫時沿用民國政府舊法,有些地區制定了單行辦法,繼續徵收印花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稅收不統一,中央政府於1950年 1月 30日公布了《全國稅政實施要則》,於 12月公布了《印花稅暫行條例》,並於1951年 1月公布了《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從此統一了印花稅法。
中央人民政府財政部稅務總局於1949年11月,發行了新中國第一套印花稅票,主圖是在兩根柱子之間由齒輪和麥穗襯託下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地球上,稱之為「旗球圖」印花稅票。
1952年7月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行了建國以後第二套印花稅票,根據主圖內容分別稱為「機器圖」和「鴿球圖」 印花稅票。這兩套印花稅票及其加蓋改額票一直使用到1958年全國稅制改革,印花稅併入工商統一稅為止。
1988年8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11號令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規定重新在全國統一開徵印花稅。1988年10月1日,正式恢復徵收印花稅。
1988年,國家稅務總局監製發行了建國以後第三套印花稅票,由北京郵票廠印製。印花稅票面額以人民幣為單位,分為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伍元、拾元、伍拾元、壹佰元九種,其中1988年版的有壹角至拾元七種;拾元有1988年版、1989年版兩個版本;伍拾元、壹佰元兩種為1989年版。印花稅票的圖案,壹角、貳角、伍角票為宇宙航天圖;壹元、貳元票為石油鑽井圖;伍元票為海陸空交通圖;拾元票為煉鋼高爐圖;伍拾元票為聯合收割機圖;壹佰元票為大學校門圖。該套票被稱為「建設圖」印花稅票。
印花稅票類別分為平版、影雕版;有齒、無齒;薄票、厚票;原票、蓋銷票等。無論外形、設計、規格還是印刷及使用上都和郵票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為適應稅收事業的發展,滿足廣大集藏愛好者的需要,國家稅務總局決定,自2001年起定期對印花稅票圖案進行換版,同年印製發行了第三套第二版印花稅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圖印花稅票一套九枚。圖案選用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重點經濟建設和文化體育建設項目等建築精品,圖名分別是:新疆風力發電總廠、秦山核電站、二灘水電站、九江長江大橋、廣州港貨櫃碼頭、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上海體育場、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北京中華世紀壇。為紀念此次印花稅票改版,國家稅務總局還特別印製了「中華世紀壇」小型張一枚、六聯張「新疆風力發電總廠」小版票一套,小全張一枚,並製成紀念冊。
2003年,中國又印製發行了恢復印花稅收後的第三套印花稅票「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圖」一套9枚,同時印製小型張一枚,六連張一枚,小全張一枚,小本票一種,並製作了紀念冊。
2012年版印花稅票以"故宮珍寶"為題材,一套9枚,各面值(圖名)分別是:1角(清·粉彩紫地勾蓮紋如意耳葫蘆式瓶)、2角(元·掐絲琺瑯纏枝蓮紋藏草瓶)、5角(清·描金彩漆丹鳳圖瓶)、1元(清·剔紅芙蓉紋瓶)、2元(清·青花釉裡紅折枝三果紋扁瓶)、5元(清·金嵌珠寶金甌永固杯)、10元(漢·玉長樂谷紋璧)、50元(清·琺瑯彩天藍地折枝花卉紋燈籠式瓶)、100元(清·金鏨雲龍紋嵌珠寶葫蘆式執壺)。
2012年版印花稅票《故宮珍寶》共發行1.05億枚。各面值發行量分別為:1角票400萬枚,2角票100萬枚,5角票300萬枚,1元票1400萬枚,2元票500萬枚,5元票4000萬枚,10元票1600萬枚,50元票400萬枚,100元票1800萬枚。
印花稅票走進收藏!
2009年的時候,在香港舉行的秋季郵票拍賣會中,一枚1897年紅印花3分小字加蓋當壹圓郵票的印花稅票,就以258.7萬港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單枚中國印花稅票的拍賣最高成交價的世界紀錄。該枚印花稅票素有「華郵之王」之稱,在拍場上前後出現過多次,前後十三年的時間,價格升了近百萬元,是一路飆升。
印花稅票在我國雖然沒有郵票那麼受重視,但在國外還是很受歡迎的,早在1991年11月25日,國際集郵聯合會正式將稅票列入競賽級展品,並在1990年紐西蘭世界郵展上有一部「泰國稅票」獲大鍍金獎,消息傳來,國內郵壇震動,開始意識到印花稅票潛在的收藏價值及意義。近年來,我國收藏印花稅票日益風行,目前已擁有了一支可觀的收藏者隊伍,他們多次參加國內、國際郵展,並在國際郵展中獲得金獎,為我國爭得了榮譽,體現出勞動人民的智慧。
隨著時代發展以及現代通訊手段的進步,寫信已經不是主要的通訊方式。因此郵票的使用價值和收藏價值不可避免地會逐漸降低。而印花稅票作為一種納稅憑證,它的使用價值和集藏價值是不會下降的,必然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到。但目前為止,印花稅票實際的市場流通量和最高價格是不能與郵票相比的。
相關問題一、印花稅納稅單位的各項應稅憑證在書立、領受時貼花完稅。同時須自行設立印花稅專用登記簿,將合同名稱、籤訂日期、稅率、對方單位名稱、應稅憑證所載計稅金額、按日、序時逐筆記載,以便於匯總申報及稅務部門監督檢查。
印花稅納稅單位應認真填寫印花稅納稅申報表,在規定期限內報當地主管稅務機關。
二、對實行印花稅匯總繳納的單位、按規定報送印花稅納稅申報表,對應稅憑證的管理仍執行原辦法,可不按日序時逐筆登記。
三、印花稅納稅申報工作均由納稅單位的財務部門負責,並指定專人負責各項應稅憑證的管理、印花稅的貼花完稅工作、按規定填報印花稅納稅申報表。
四、印花稅納稅單位使用印花稅票貼花完稅的,使用繳款書繳納稅款完稅的,以及在書立應稅憑證時由監督代售單位監督貼花完稅的,其憑證完稅情況均應進行申報。
五、凡印花稅納稅申報單位均應按季進行申報,於每季度終了後10日內向所在地地方稅務局報送"印花稅納稅申報表"或"監督代售報告表"。
六、申報時間:凡印花稅納稅單位均應按季進行申報,於每季度終了後十日內向所在地地方稅務機關報送"印花稅納稅申報表"或"監督代表報告表"。只辦理稅務註冊登記的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印花稅納稅單位,可在次年一月底前到當地稅務機關申報上年稅款。
【溫馨提示】:閱讀是一種成長,分享是一種快樂,轉載是一種智慧。當您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身邊的朋友,您在他們心裡會變得更有價值!
問題:怎麼才能每天都收到這種文章呢?
請點擊上面
答案:只需要長按上邊的二維碼,識別並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