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村的黨員們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1-01-08 西海都市報

通訊員 韓世花

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新莊村以富硒露天蔬菜種植、集鎮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加大黨組織建設力度,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呈現出鄰裡和睦、村容整潔、生活富裕的新氣象,這些離不開黨員平日裡的點滴付出與共同努力。

「通過義務植樹、環境衛生整治等活動,不僅綠化了山林,美化了環境,更展現了我村黨員的風採,密切了黨群關係,增強了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新莊村黨支部副書記祁多軍說。

在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過程中,黨支部大力開展「支部書記講經驗」和「農村黨員交流學」活動,開拓了農村黨員學習新模式。

正如祁喜民所說,「一開始我也不擅長在大伙兒面前講政策、談經驗,沒想到硬著頭皮試講了幾次,效果還不錯,自己還有新的改變和收穫,大家也更願意交流了。」

新莊村黨支部以「黨員積分制管理」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載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固定黨日」等制度,積極開展第二個「支部建設年」「固定黨日」「一名黨員一面旗」等活動,助推黨內組織生活常態化、規範化。

在黨支部開展的「固定黨日」活動中,新莊村全體黨員作出承諾。有的承諾要為村裡的留守兒童幫助輔導學習、給予家庭溫暖;有的承諾要為困難大學生捐款捐物,進行愛心助學;有的承諾要清理河道垃圾,保護水源;還有的承諾照顧孤寡老人日常生活……

一句承諾就是一份責任,也是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義務所在。「我們村現在很和諧,年輕黨員帶頭行動,老黨員也不甘示弱,我們就是要通過吹拉彈唱的方式宣傳黨的好政策,用我們自己特有的方式貢獻力量。」老黨員祁多梅如是說。

近年來,新莊村黨支部著力建強村級黨建、夯實組織基礎,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們依託富硒土地資源優勢,正在帶動村民們一步步邁向小康。

每逢豐收季節,古瓦公路兩旁的田地裡不再是傳統的馬鈴薯、油菜籽和小麥了,而是一片片綠油油的富硒露天蔬菜種植基地。

李玉瑞是新莊村的一名普通黨員,在農戶都不能接受種植富硒蔬菜,企業與農戶協商籤訂種植協議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候,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攻堅的號召,主動站出來帶頭籤訂協議,按計劃種植富硒蔬菜,讓黨員群眾都放下心來,參與產業扶貧項目。

對於當時的情況,第一書記趙文強深有感觸,「當時大家都不敢冒這個險,對於觀念陳舊的貧困戶來說很難接受,因為沒種過,所以不敢種。李玉瑞主動擔當,親自參與,敢於承擔風險,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在李玉瑞的帶動下,2017年,新莊村籤約種植富硒娃娃菜、富硒大蒜等1016畝。2018年,又在她的帶動下,開拓新的增收渠道,參與德州肉驢養殖農戶達24戶,養殖肉驢84頭。

李玉瑞在實現個人增收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勇氣,新莊村黨支部真正改變「輸血」為「造血」,群眾增收致富能力逐年提高,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逐年增強。

相關焦點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建設推動路網「豐」 多年前,甘德縣青珍鄉青珍村還沒有一條像樣的村級公路,村民們去一趟鄉政府駐地要花2個多小時,一到雨雪天氣,泥濘的道路成了村民最頭疼的事情。一位村民得了急性闌尾炎,當天雨雪交加,村黨支部書記普華當即帶上幾個人將他送往鄉衛生院,十幾公裡的路愣是走了整整兩個小時,病人疼得不住嚎叫,一路上普華的心情異常沉重。
  • 用勞動書寫美好新時代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海東市新時代農民者旭,大學畢業返鄉創業,創辦了青海百草旭生物公司,種植的富硒羊肚菌遠銷國內外,解決周邊群眾就業,實現共同富裕。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發投鹼業有限公司工人馬連財,在崗位上認真工作,確保公司生產穩定。
  •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 青海法制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嚴密防線。 昂揚精神鬥志 回應時代期盼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推進新青海建設的有力保障,必須扎紮實實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 一鼓作氣戰「貧」到底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決戰脫貧攻堅不能出現監督執紀的「空白帶」,要找準靶向、調準焦距、瞄準靶心,精準發現問題,以作風攻堅決勝脫貧攻堅,對工作履職不力、數字脫貧、弄虛作假的,進行嚴肅追責問責,切實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樹牢認識「硬槓槓」,防止臨危退縮「撂挑子」。
  • 老張家的磨坊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同時,他還學會了加工澱粉做粉條,每年為村裡鄉親們加工粉條,能掙幾千元加工費,家裡的小日子過得不錯。 張廣順一邊治病一邊考察諮詢,在駐村幹部的指導下,經過反覆思考、研究和考量,他鼓足勇氣,辦起了村裡的唯一一家全自動麵粉加工磨坊。
  • 新莊村抗疫一線繪出動人畫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在抗擊疫情的這些日子裡,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新莊村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卻默默地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以實際行動感動了村民,繪出了一幅動人畫卷。讓我們把筆觸和鏡頭對準他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 黃埠鎮新莊村:名副其實 精彩嬗變
    一條條寬敞筆直的水泥路,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太陽能路燈,一個個乾淨整潔的農家小院,一面面畫風淳樸的文化牆……初冬時節,走進上蔡縣黃埠鎮新莊村,耳目一新的感覺撲面而來。新莊村位於上蔡縣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裡。
  • 補齊短板 跑贏全面小康「最後一公裡」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青海行動動員部署會指出,「一脫貧、兩翻番」目標已經實現,補短板的重點在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社會進步的「四實現」上。我們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理清思路頭緒,找到方法路徑,在夯實經濟根基、破解公共服務難題、抓牢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社會進步方面下大力氣,跑贏全面小康「最後一公裡」。
  • 溫度---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去年7月,深圳商報社與甘孜日報社籤訂對口合作協議,雙方搭建新聞宣傳共享平臺,圍繞涉及文化、旅遊、民生等重大活動,共同策劃、共同發聲、共塑形象,展開多方面合作。同時,深圳商報社建立人才智力援助機制,選派採編業務骨幹和專家,幫助甘孜日報社進一步提升採編業務水平,深圳商報將甘孜州列為「走轉改」活動基地,不定期派記者深入藏區採訪,並加強雙方交流合作。
  • 小牧場裡幹出好日子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貧困村老黨員進城喜看新變化 - 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公式日晚,核桃溝村老黨員登上古城牆,喜看西安發展新變化。(記者 雷偉東 攝)   4版 【西安日報社聲明】西安新聞網刊載西安日報、西安晚報文章已經西安日報社獨家授權。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看望老黨員如今,孩子就近上學,家人看病無憂,袁宗林在社區的幫助下也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在我的努力下,新莊村共有113戶467人搬出了大山,遷到了城市開始新的生活。   為全面改善新莊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我同駐村隊員一起積極協調,完成通村公路改擴建5.2公裡,「組組通」公路建設27.53公裡,村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實施人飲工程項目20個,家家都用上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群眾飲水難的問題。
  • 北京日報社2021年招聘啟動!加入我們,與新北京同行!
    北京日報社記者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向委員提問 帶著市民的關切 我們同「一把手」們深度交流
  • 風雨同舟映初心 同心戰「疫」踐使命·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民革福建省直黨員、省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葉勇赴宜昌市第三醫院,不分晝夜戰鬥在危重症病區的高強度救治工作中;農工黨黨員、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主治醫師陳瑋,民盟盟員、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鄭娟等,(下轉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從武漢市中心醫院轉戰武漢金銀潭醫院,連續奮戰20多天;農工黨黨員、福建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促進所副主任醫師林本翔與疾控隊隊員在宜昌堅守到最後
  • 兩岸劇本創投平臺決選揭曉·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據新華社臺北電 第三屆兩岸劇本創投平臺決選結果近日在臺北揭曉,兩名臺灣作者王慕天、許弘蔚的作品《而立告別》和《搶劫鮮奶油的大叔們》獲獎。    據悉,兩岸劇本創投平臺創立於2017年,平均每屆接受近200件作品參賽。
  • 上蔡縣黃埠鎮新莊村:齊心協力抗疫情 愛心捐贈暖人心
    上蔡縣黃埠鎮新莊村位於上蔡縣城西南方向三縣交界處,距縣城15公裡,全村轄5個自然村,總人口3780人,外出務工人數約900餘人。春節期間,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洶來襲,一場沒有硝煙的遭遇戰不期而至。
  • 省企聯啟動在線服務模式助力企業開復工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省企聯還搭建了以企業資源共享線上交流對接平臺,目前,平臺已有214名企業經營管理者在線,並及時發布相關企業抗擊疫情、扶危解困的相關信息近100多條。同時,還開通線上公益課堂,目前,已組織部分企業高管參加了《全球金融海嘯是否捲土重來?》《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新方向》等16場大型線上直播活動。
  • 開辦「袖珍閱讀空間」 建設「書香城市」 - 青海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 芷江侗族自治縣「最美村部」集中展示——大樹坳鄉新莊村村部
    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聯繫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橋梁,是織密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全縣按照統一功能布局、統一設備配備、統一標識標牌、統一管理服務內容「四統一」要求,切實加強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建設與管理,全面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工作,引導基層黨組織管好用好活動陣地,著力把村部打造成集黨員活動、村民議事、便民服務、教育培訓、文化娛樂「五位一體」的村級綜合服務平臺,不斷完善充實其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和水平。
  • 新莊村更「新」了!
    白總告訴我們:「如今的新莊村變新了,真正真稱得上是新莊村了,成為了青雲村委會新房建得最多、硬化路裡程最長、產業發展得最好、群眾最勤勞、人均收入最高、人居環境最美的自然村,並在德苴鄉人居環境提升大比拼行動中榮獲第一名。」這個獎項確實讓我感到驚訝,新莊村的變化讓我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