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老,心先老」已經成為亟待重視的健康問題。阜外醫院陳偉偉教授最近公布了一項從2016年開始歷時兩年、有17.7萬人參與的「心臟年齡測試」的數據。此次測試的參與者平均實際年齡為53歲,而平均「心臟年齡」為66歲,較實際年齡「老」了13歲。
據介紹,「心臟年齡測試」是由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主持開發的一套針對我國居民的風險評估系統,用于衡量人們心血管健康狀況。根據年齡、性別、體質指數、血壓、膽固醇水平、是否患糖尿病、是否吸菸等多個指標,以預測10年內發生心腦血管病的風險,並據此估算個體的「心臟年齡」,從而引起公眾對心血管健康的關注。「心臟年齡」大於實際年齡也就意味著心血管過早「衰老」。公眾可通過訪問「健心行動」微信公眾號參與「心臟年齡」測試。記者在公眾號搜索到「健心行動」後,跟隨提示一共填寫了性別、年齡、血壓、身高、體重等8道試題,得出自己的年齡與心臟年齡一致;系統同時還給出了10年內的發病風險為0.15%。
專家表示,心臟的「老」主要是心臟血管老化,目前公認血管老化與四大危險相關:吸菸、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和糖尿病。此次參與測試的17.7萬人,心臟「衰老」的主要原因是高膽固醇、高血壓、肥胖、糖尿病等危險因素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其中有11.7%的測試者膽固醇水平超標,25.7%的測試者膽固醇水平處於邊緣升高。據了解,為倡導公眾管理好心臟健康,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等發起了「健心行動」,倡導公眾進行血脂檢測,降低心血管疾病帶來的死亡率。
作者:賈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