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機失事,日軍大本營為何驚慌?參謀總長連問:殘骸下落?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鐵錘傑克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1941年12月1日下午5時,駐南京的日本派遣軍總司令部一片繁忙。身著軍裝的日軍參謀手持文書、戰報,往來於各個辦公室之間。

突然,一個值班參謀持一份剛從前線發來的電報,慌慌張張地跑進了戰情室。閱完電報,司令和高級參謀一時目瞪口呆。驚慌的氣氛,在派遣軍總司令部蔓延開來,他們立即將情況電告東京。

與此同時,身在廣州的日軍第23軍司令酒井隆的電報,也於當日深夜發至日本大本營。日軍參謀總長杉山元、軍令部長永野修身知曉後,深知事態嚴重性,當即召開緊急會議。

這份從前線發來的電報,只有寥寥數字:「中華航空公司上海號運輸機失事。」

為何一架普通「民航」飛機失事,會引起諸多日軍高官,乃至日本大本營的驚慌呢?

因為這架「民航客機」,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

上海號運輸機上,乘坐著一名攜帶絕密軍事文件的軍官——杉坂共之少佐。這份絕密文件,正是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的詳細計劃。當時,他的任務是將這份文件送交酒井隆,告知其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準確時間,並按預定方案發起對港島的攻勢。

日軍大本營得知上海號運輸機失事,對杉坂共之少佐的生死倒不是很在意,他們在意的問題是:「上海」號墜毀後,杉坂少佐有無及時銷毀機密文件?此份文件是否被中國軍隊繳獲並報給重慶?中國是否通報給英、美?是否應該立即取消原定作戰計劃,讓日本聯合艦隊返航?參謀總長杉山元連問:殘骸有下落沒?

其實,日本對發動太平洋戰爭,早已有預謀。1941年11月6日,攻佔東南亞地區的「南方軍」,由日軍大將寺內壽一擔任指揮。同日,陸軍參謀總長向「中國派遣軍」司令官下達「大陸指第990號令」,要求在作戰準備期間,做好一切必要保密工作,避免情報洩露。除此之外,侵略港島戰役的計劃也在其中。

由於使用電報容易被破譯,所以「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派板衫少佐隨身攜帶命令文件,親赴廣州。12月1日上午8時,搭載杉坂少佐的「上海」號自上海大場起飛,中途曾在臺島機場停留,隨後再次起飛。

飛行途中,「上海」號曾向上海、臺島、廣州三個機場發出「通過汕頭上空」訊號,便失去了聯繫。原本指望面呈文件的方式來保密,卻不料飛機失事!也難怪會震驚日軍大本營。

參與制定珍珠港偷襲作戰的甲級戰犯、日本海軍大將永野修身(1880-1947)

得知「上海」號失事,日軍即刻派出地面部隊、海上船舶、飛行隊四處搜尋,同時整日監聽中國駐軍電訊,然而,當天、次日一無所獲。

兩天後,日軍情報部門截獲了一封中國駐軍發往重慶的電報,稱「大亞灣北部山嶽地帶墜毀一架日機,已派人即刻搜尋」。得知這一消息,日軍卻受制於天氣,並未馬上出動。4日晨,負責進攻東南亞地區的日本南方軍第25軍已從海南三亞出發。而日軍又截獲了一封更為讓他們吃驚的電報:「我部已將墜毀日機機身內外散落物品全部搜集,現正加緊調查。機內7人中死亡3人,擊斃4人。」

得知此事,日軍再也坐不住,於當天上午派出偵察機。10時左右,日機於平山圩以南6公裡處,標高470米的獅朝洞高地山腰發現了墜機殘骸,發電稱:「周圍已滿是中國人,如同蟻巢一般。」第23軍司令部得知,立即命令日機搜索隊趕往殘骸處強行回收。

「上海」號是被日機找到了,但同時截獲一封電報,又讓日軍高層瀕臨崩潰:「所有收集物品、文件一併送交重慶。」負責策劃偷襲珍珠港的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中將記述:「重要文件一旦落入敵手,擔任南進的南遣艦隊將被迫改道前往金蘭灣等海域,甚至會影響整個登陸日期」。而在南京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煙俊六則表示,此份命令很可能已落入中國軍隊之手。

一時之間,整個日軍高層如坐針氈,陸、海、空三軍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在12月4日夜間,日軍突然從中國駐軍的電報中獲知,「上海」號實際上有2名倖存者,而且正在四處躲避搜查。這則消息中,未曾提及作戰文件,給日軍大本營帶來了一線希望。

次日,日軍又得知「敵失事飛機中的兩名乘客一員被發現後,手持指揮刀抵抗,故將其擊斃」。由於杉坂精通劍道,所以日軍判斷,這名被擊斃的人就是杉坂少佐。且失事3天後還能抵抗,說明有足夠時間銷毀文件,不至於洩密。

此時,距離太平洋戰爭爆發,僅剩下2天。

同樣是12月4日,擔任搜尋失事飛機的日軍第23軍木村大隊自範和岡北上,於傍晚救出了因墜機身負重傷的日軍第15航空通訊隊中尉宮原大吉。從他的口中得知,杉坂少佐在失事時並未遇難,且及時處理了機密文件。

12月7日,另一名乘客——第25軍司令部的久野虎平曹長抵達淡水一帶的日軍陣地。他正是與杉坂一道逃脫的人。從這個曹長的口中,日軍大本營終於坐實:一切機密皆安全!

久野抵達淡水時,是1941年12月7日晚9時。此時,距離日本打響珍珠港的第一炮,僅剩下不足3小時。

相關焦點

  • 日軍為進攻四川的五號作戰為何取消?15個師團進攻,15個師團牽制及...
    該計劃於1942年制定,原計劃1943年春實施,為實施該計劃,根據日軍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的計算:中國關內戰場的中國派遣軍需要增加36萬兵力才可進攻及維持佔領區,其中可從關東軍抽調21萬、國內守備部隊抽調3萬、太平洋戰場抽調6萬,另需徵新兵23萬。
  • 日軍慘無人道,首開擊落客機先例,中國民航迫降還遭日機瘋狂屠殺
    根據世界權威航空網站統計,歷史上先後有33起民航被擊落事件,如果在加上伊朗這起就是34起了!不過,很多網友並不了解的是,在這34起民航被擊落事件中,開了壞頭的是殘暴的侵華日軍,其蓄意製造了1938年8月24日的「桂林號事件」。當時8架日機瘋狂圍攻一架中國民航客機,在客機迫降後還輪番俯衝掃射,殘忍殺害機組和乘客15人!
  • 美軍二戰巡洋艦殘骸被發現 執行運送原子彈任務被日軍擊沉
    2017年8月21日訊,由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帶領的一組研究人員19日宣布,他們18日在太平洋海底找到二戰時期美國海軍一艘巡洋艦殘骸。72年前,這艘名為「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巡洋艦完成向美軍基地運送原子彈部件及濃縮鈾的秘密任務後,在返航時被日軍魚雷擊沉。殘骸的發現將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二戰歷史。
  • 馬航未找到殘骸就宣布MH370失事沒問題
    不少網友質疑為何未見殘骸就宣布飛機失事,實際上,實物證據並不是宣布飛機失事的唯一必要條件,宣布失事也是航空公司的責任。 沒殘骸就能宣布失事?實物證據不是認定飛機失事的惟一必要條件,《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3表明,在官方搜尋工作結束仍不能找到殘骸時,即認為失蹤。
  • 河邊正三:日軍六大「總軍」級司令官之一,為何逃脫了正義的審判
    ,同時兼任陸軍大學校教官,在參謀本部任職期間,曾到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出差,並被派駐日本駐德國大使館擔任副武官。 1943年3月,日軍大本營組建了緬甸方面軍,下轄3個軍10個師團近30萬人,河邊正三被調任司令官,儘管他還是中將軍銜,卻已經是獨當一面的方面軍司令官了,但此時正值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失利,日軍因此開始策劃向印度方向發動大規模進攻,以圖改變太平洋戰場上的頹勢。
  • 抗日戰爭綏遠戰役,國軍大獲全勝,日軍為何卻下令收繳偽軍武器?
    但是在之前的戰鬥之中,王英所部偽軍在紅格爾圖被國軍圍殲損失慘重,德王的偽蒙軍也在百靈廟遭受重創,就連大本營都被綏軍佔領。日軍騎兵部隊而孫蘭峰攻打百靈廟採用的是夜間突襲,因此孫蘭峰對此戰術十分警惕,下令各部隊一定要安排好夜間的崗哨以及守備,決不能給日偽軍突襲百靈廟的機會。
  • 二戰中,日軍被什麼力量阻擋攻勢,無法攻入四川?
    1938年10月,經過四個月的苦戰,日軍攻佔了國民黨的臨時首都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將陪都遷往重慶,四川從此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此時的形勢對日軍來說看似一片大好,為何他們不一鼓作氣攻佔四川,消滅國民黨政權呢?
  • 二戰時期日軍被什麼力量阻擋攻勢,無法攻入四川?
    1938年10月,經過四個月的苦戰,日軍攻佔了國民黨的臨時首都武漢,國民政府隨即將陪都遷往重慶,四川從此成為全國抗戰的大後方。此時的形勢對日軍來說看似一片大好,為何他們不一鼓作氣攻佔四川,消滅國民黨政權呢?
  • 又一個「南京大屠殺」:侵華日軍在中國南方的細菌戰
    1993年,日本反戰學者、中央大學吉見義明教授因為調查日軍慰安婦問題,在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圖書館偶然查閱到日軍侵華期間原大本營參謀本部負責聯絡日軍細菌戰實施事宜的作戰參謀井本雄男大佐的工作日記《井本日誌》,該日誌記載了日軍對浙江細菌戰的實施,還記錄了F1軍此後在中國南方實施其他細菌戰的許多絕密內容,成為侵華日軍在中國浙江和其他地區實施細菌戰的鐵證。
  • 日軍戰敗後,此人問裕仁天皇為啥不自殺謝罪,他說了一句無恥的話
    在14年艱苦卓越的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華大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可謂是無惡不作,罄竹難書,然而可笑的是,戰後的日本卻絲毫不正視這些錯誤,相反還一直在美化侵華戰爭,居然將侵華戰爭說成是為了幫助中國建成大東亞共榮圈。1931年,日軍突然發動九一八事變,當時東北的關東軍不過2萬,而東北軍可是足足有30多萬,並且裝備精良,其實日軍也只是試探性的進攻。
  • 1937年的南京市長,率四個團憲兵和日軍血拼,部隊打光後開槍自殺
    但是人們很想問,南京大屠殺時南京市市長在哪裡,他當時在幹嘛?1937年的南京市市長是蕭山令,蕭山令是湖南省益陽縣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他和後來的國民黨陸軍上將張治中是同學。蕭山令畢業之後,在湘軍中任職,擔任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團長,還當過縣長。1929年,蕭山令被調入南京擔任首都警備區司令部中校參謀,之後又擔任憲兵司令部中校參謀。
  • 回顧歷史:太平洋戰場中的瓜島戰役,日軍明明有補給,為何大都
    於是大本營下達命令,決定由陸軍第十七軍抽出部分兵力,在海軍協同下奪回瓜島。問題是美軍的登島兵力是一萬一,日軍派了多少兵力?一千人。然後這一千日軍取得戰果如何呢?據相關的戰報統計,打死美軍35人,打傷75人。日軍則基本上是全軍覆沒,僅在戰場上留下的屍體就有八百餘具……看情況這是打不贏啊!下一步該怎麼辦?站在馬後炮的觀點來看,海軍和陸軍就應該掏老本一起上,用優勢兵力砸死美軍!
  • 「黑鷹墜落」,臺「參謀總長」沈一鳴遇難!臺軍為何總是事故頻頻?
    據中國日報網消息,臺媒報導,臺灣一架黑鷹直升機2日上午迫降至新北市烏來山區,目前已知包含臺軍所謂「參謀總長」沈一鳴在內的8人死亡,5人生還。    沈一鳴資料圖  演兵場注意到,沈一鳴此次發生意外,距離其調任臺軍「參謀總長」僅僅半年。
  • 發現飛機殘骸,離確定370還有距離
    > 為何留尼旺島的殘骸有可能來自MH370:澳大利亞大學通過分析洋流建立垃圾漂浮模型,殘骸由澳大利亞海域漂流至留尼旺島符合模型推斷 據英國《衛報》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通過對洋流的數據分析建模,建立了網站http://www.adrift.org.au/,意在向人們展示垃圾(尤其是塑料等可以隨洋流漂浮的垃圾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歷任總指揮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淞滬會戰打響後,日軍參謀本部為統一指揮入侵上海及其周圍地區的作戰,又編組了「華中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劃歸其管轄。隨著侵華戰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日本大本營為了鞏固、方便其在中國佔領區的統治地位,正式組建中國派遣軍,下轄除關東軍以外的所有侵華日軍部隊,巔峰時期共計有二十三個師團又十七個旅團,總兵力達八十五萬餘人。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當年這支侵華部隊的總指揮官都分別是誰。
  • 小心火箭殘骸!
    通知全文:廣大人民群眾:2020年12月6日11時至13時,我縣勐滿鎮、西定鄉、勐遮鎮、勐阿鎮部分區域將執行火箭殘骸落區任務,屆時相關道路將進行管制,請大家不要驚慌,按照政府通知要求做好疏散防護,該時間段內不要前往以上區域,如有特殊情況請及時向各級人民政府報告。
  • 這個日軍中將已接到回國命令,走之前,他做了件傻事,被我軍擊斃
    1912年5月28日,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4期工兵科;1936年3月7 日,服部累升至工兵大佐,任日軍關東軍第12師團工兵第18聯隊的聯隊長。1938年2月14日,服部受參謀本部派遣隨第7師團入侵中國東北,被編入關東軍戰鬥序列。數日後,服部隨師團一起開赴東北地區。翌年1月30日,調任參謀本部工兵總監部部附;3月9日,晉升為陸軍少將。
  • 神頭嶺伏擊,繳獲的日軍地圖把路畫錯了,劉伯承:粗心害死人
    遊歷抗日根據地的美國觀察員埃文斯·卡爾遜曾經問過劉伯承:是否每一仗都會研究戰術?劉伯承笑笑說:沒有時間進行研究,有很多事要處理。如果八路軍攻擊黎城的日軍,周圍能救援的只可能是涉縣和潞城。日軍在涉縣有400多人,大概兩個中隊,勉強只能守住據點,無力救援;潞城的日軍大概有3000人,不到一個聯隊,他們應該是救援黎城的主力。日軍要從潞城出發,去幫助黎城的友軍,必須經過神頭嶺。
  • 為何日本人對他恨之入骨?曾殺蔣介石特使、活埋湯恩伯參謀!
    就在這時候,從令日本人萬分頭疼的中國戰場上傳來了一個「壞消息」:第十一軍司令官冢田攻大將,在前往南京開會的途中,座機飛經中國安徽西部太湖縣上空時,被駐守在大別山南部的中國軍隊擊落,冢田攻以及第十一軍高級參謀藤原武大佐等十一人身亡。  擊落冢田攻座機的,是中國軍隊第四十八軍第一三八師的高射炮營。
  • 蔣介石「冬季攻勢」,讓日軍吃了小虧,東京又策劃了什麼計劃?
    #1940年3月,蔣介石在重慶召開了「冬季攻勢」總結大會,一個月的攻擊之中,擊斃日軍8000多人,中國傷亡超過了50000人,儘管數字對比中國處於絕對的劣勢,但是整個攻勢的戰略意圖完美的達到了。其實也很好理解,在這之前,日軍都是主動進攻,但是冬季攻勢中,中國軍隊各個戰區同時出擊,一下再把日軍給打蒙了,心理上直接接受不了,不平衡了。第11軍新任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直接策劃一項雪恥計劃,將矛頭指向李宗仁的第五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