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鏡頭】
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旗下的緯視晶光電(崑山)有限公司外貿額不降反升。「今年1至4月出貨量1800萬片,同比增長約10%。其中4月貨值14億元,增長幅度較大。」該公司LCM事業二部副部長謝劭暉告訴記者,緯視晶在2月底復工復產後,快速進入滿產狀態。
「崑山的企業復工復產,最重要的是抓好產業鏈復工。」江蘇蘇州崑山市委書記吳新明說,通過數據分析研判,崑山復工的發力點,就是產業鏈。
春節過後,崑山召集仁寶、緯創和世碩3家企業座談,及時掌握企業備料情況、相關配套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崑山市工信、商務等部門圍繞緯創等13家龍頭企業梳理出的產業鏈「樹狀圖」,成為協調復工復產的「指揮棒」。
記者看到,緯創的產業鏈「樹狀圖」上,有崑山當地的41家一級工業企業供應商、310家主要二級供應商,還有其團膳飲食、物流人力商務服務配套商以及蘇州市外6家一級工業供應商。
崑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給緯創提供核心零部件的一級供應商。當時,企業復工最大的難題是外地員工不能返崗,崑山為此開通了河南、安徽專列,幫助企業把員工免費請回來。對於原材料,政府部門對物流公司車輛進行軌跡排查,確認人員物資無風險,保證材料及時入庫。
為讓員工儘快返崗,除了包專列,崑山還推出包汽車、包飛機等舉措,助推企業「應復盡復」。這樣的「貼心三包」,也被企業稱為「幸福大招」。
截至3月底,崑山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尤其是仁寶、緯創、世碩等13家龍頭企業產能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13家龍頭企業帶動20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跑出「加速度」,2020年1至5月,崑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34億元,同比增長0.4%。
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任務補起來、把發展的節奏拉上來。吳新明說,「闖」字是「崑山之路」的靈魂,崑山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中當好示範者,在「群虎爭雄」中當好領跑者,必須弘揚「艱苦創業、勇於創新、爭先創優」的精神,讓「崑山之路」再出發。
當年,崑山靠拆解筆記本電腦研究零配件,走出一條產業鏈招商的精準路徑。如今,崑山重拾這股勁頭,通過構建「門對門研發」「門對門供貨」「門對門服務」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大力招引投資規模大、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帶動潛力足的重大項目,尤其在百億級項目上全力突破。
崑山還特別注重建構產業配套鏈條,推動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展鏈。在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活動上,「崑山製造」大放異彩,348個投資項目和訂單籤約,涉及金額達629億元。「我們不僅要對外招引,還要向內挖潛,橫向連結,深入研究產業演變規律,深挖產業鏈內生動力。」崑山市商務局局長秦微晰說。
非常時期,必須拿出非常之舉。崑山建立「1311」分級服務機制,出臺實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企業發展的服務舉措」,聯繫走訪1310家企業,協調解決1550個問題。創新開展「『昆如意』——援企暖企行」活動,集中兌付涉企相關專項資金5.8億元,總惠企金額近129億元。
外資對紮根崑山、投資崑山信心滿滿。今年1至5月,崑山新設外資項目121個,新增註冊外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338.3%,總量居蘇州第一;實際使用外資1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3.2%,總量居蘇州第一,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本報記者 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