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娛產業大環境整體凋敝,但仍擋不住音樂綜藝「扎堆」湧現。
好聲音、新說唱、跨界歌王、聲入人心等「老牌勁旅」繼續霸屏,創造營和青春有你等偶像養成類等「流量新貴」也持續發力,堪稱「神仙打架」。
其中,《蒙面唱將猜猜猜》無論是從話題關注度,還是競演歌手方面,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隨著第四季節目收官,大家對於《蒙面唱將猜猜猜》的討論並未停止。
整個節目就像是一篇議論文,圍繞著「三個論點」——蒙面、唱將、猜,來展開整篇文章的編寫。
但是隨著節目收官,文章也終於要「完結」。那麼,這篇「文章」究竟是精彩紛呈,還是勉強及格,大家也都是眾說紛紜。
如果說要在2019年選出一個「大熱單詞」,一定是非「流量」莫屬。而流量的存在,更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但是在《蒙面唱將猜猜猜》這樣一個帶有「競賽」性質的節目中,如果直面流量,觀眾和評委勢必在選擇和判斷上,受到明星流量和個人喜好的影響。
那麼,最後的評選結果也必然有失公允。
所以,「蒙面」的形式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規避了流量產生的影響。
不過隨著節目的延伸,大家漸漸開始產生一個共同的懷疑:「蒙面」,真的是在規避流量?還是只是打著「蒙面」的幌子,實則暗戳戳的借流量的噱頭呢?
某期節目中,穿著恐龍道具服裝的「哥寶寶」登臺獻唱,隨後評委們也是極盡「表演」之天賦,頻頻在線Q各個流量小生。
憑藉著「男團出道」的信息,吳亦凡、黃子韜、王一博的名字悉數亮相。
而當吳宗憲問起「你最近有沒有演過很火的網劇?」節目組立即「心領神會」,大屏幕上出現《陳情令》的片段,肖戰、王一博的畫面頻頻出現。
什麼是高手?高手絕對不是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借力使力」。
高手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從來不讓自己的招數暴露得明明白白,而是在無形之中施展絕招;或是「借刀殺人」,自己卻能明哲保身,將責任推得乾乾淨淨。
而《蒙面唱將猜猜猜》的節目組深諳此理。
既然我們設定「蒙面」的初衷,能避免觀眾被流量左右,而服裝、道具、化妝也確實處處符合節目「蒙面」的設定。
但是沒有流量的節目,又如何能保證收視率、創造出話題熱點,吸引到觀眾呢?
評委們不知是心領神會節目組的用意,還是自身就有如此高的覺悟。明裡暗裡將流量明星帶入。
既顧全了節目設置的定義,又滿足了觀眾們的好奇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只是如此一來,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為,就不知是顧全大局,還是消費流量了。
「蒙面」所蒙住的,絕不單單是歌手的臉,而是臺下猜評團的「心」,畢竟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對於現場「猜評團」的表演,我們只能用「出神入化」來形容,在座各位應該都是「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的熱門候選人。
綜藝節目有劇本,大家都心知肚明。
想來猜評團的成員也不容易的,明明知道臺上的大咖是誰,還要做出一副:
天啊,聲音這麼明顯,還需要猜嗎?可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我收了通告費的。我要怎麼做才能演出一副「哎呀,好難啊!我都不知道這是誰」的樣子。
歌手終於演唱完畢,大家還要故作專業的討論一番,探討一下「這個歌手到底是誰」的問題。
上一季的某期節目中,「沒朋友的球鞋俠」、「閒不住的鐵娘子」和「我們白著呢」,三位聲音極具辨識度的蒙面唱均未被猜中。
猜評團號稱遇到世上最嚴重的「猜評危機」,甚至在新一期節目預告中,節目組還故作懸疑的提出:猜評團能否「絕地反擊」,成功揭開歌手的神秘面紗。
後來的結局,大家也都看到了:「閒不住的鐵娘子」是張韶涵。
當今華語樂壇中,張韶涵高亢、嘹亮而清脆的聲音,應該說是極具辨識度的。而她的《歐若拉》《隱形的翅膀》等熱門歌曲,更是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歲月。
如果說她的聲音都要猜上幾猜,成為猜評團不可逾越的難關。那我們禁不住還要發出感嘆:猜評團得是拿了多少通告費,才能如此無動於衷?
而今看來,當時的猜評團是多麼艱難地忍住內心的衝動,才能迫使自己不要講出張韶涵的名字。
在這種整段垮掉的氛圍裡,節目組後期還加入了觀眾投票環節,尷尬程度只能說是有增無減。節目組總是用這種顯而易見的事情,去要求觀眾忍住好奇心的同時,還要尷尬的去投票。
不得不讓人懷疑,節目組到底是用「蒙住」觀眾雙眼的方法,來保全大咖的晉級?還是自始至終,就是在強迫猜評團和觀眾,必須去遵守節目規則?
而最能體現「蒙面」的,當屬節目的套路,就是:越是素人,揭面越快;越是有名,越能留下。
與張韶涵同期的另一名蒙面歌手「沒朋友的球鞋俠」。從他出場以來,以極像林俊傑聲線的唱功,就備受爭議與關注。
而隨著觀眾和猜評團的評斷,以及節目的「套路」推進。大家發現「沒朋友的球鞋俠」不可能是林俊傑。於是,在臨近節目尾聲時,「沒朋友的球鞋俠」被揭下了面具,大家才發現,原來是蔡宗強。
蔡宗強是誰?很多人在他面具摘下的一刻,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疑問。
蔡宗強雖然有著超強唱功和極似林俊傑的聲線,但他不是「明星」,而是個熱愛唱歌的「素人。
相比於同場競技的張韶涵來說,無論從知名度、流量、熱點,還是對於節目所可以共享的話題度來說,蔡宗強都不會是能留到最後的歌手。
即便他有著超強唱功,自身也有許多喜愛的粉絲。但都不足支撐他,在節目組的「套路」之下成功晉級。
這不僅讓人想到偶像團體出身的範丞丞,雖然在節目中一直自黑「唱功沒技巧」。但他還是穩穩噹噹的走過了三輪競演。
而且,從猜評團到現場觀眾,從粉絲到網友,對他的評價也是一致好評。
「明明可以靠臉,卻偏要靠實力」
「範丞丞每一次的表現,都驚豔四座」
「範兒這么正,腦力又這麼充沛的人,以後一定能寫出特別棒的歌」
諸如此類的超高評價,不免讓人覺得有吹「彩虹屁」的嫌疑。
不能否認,範丞丞一直在努力的突破自己,但這樣捧人也確實尷尬。
出現同樣情況的,還有「網紅主播」出身的馮提莫。
暫不提對她本人的喜好,但知道她參加《蒙面唱將猜猜猜》,相信有很多人也在質疑:馮提莫真的稱得上是「唱將」嗎?
甚至在節目後期,當她揭面的時候,網友在線留言:馮提莫的參加,好像是對參加過節目的陳慧嫻、陳潔儀、黃綺珊、趙傳、楊宗緯等實力唱將的調侃。
馮提莫和範丞丞的「紅」,是不爭的事實。大家都在歌壇上混飯吃,參加這檔節目也無可厚非,大家不反感藝人本身,反感的是節目組造噱頭、炒話題的套路。
實力重要嗎?重要!但是相對於流量、熱點、話題,「實力」可以稍稍靠邊站。這明顯就背離了「蒙面唱將」中,「唱將」這重要一環的初衷。
文章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大家對這檔節目的評論
有網友說節目「浪費了蒙面這個主題」,我非常贊成,節目的初衷是:歌手褪下明星光環,以純粹的歌聲打動觀眾,回歸音樂初心。
事實顯然背離了這份初心。蒙面唱將,恰恰「蒙住了歌壇的良心」。捨棄的是實力的唱將,猜得也絕不是觀眾的真心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