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論「數字鴻溝」下面,帶上老人一起慢跑

2020-12-23 昨天的誓言25

唐詩我們的評論員

來自網際網路|圖片

袁馨宇孫曼玉編輯

對此,網友給予了積極反饋,並呼籲社會盡最大努力幫助消除老年人在數字生活中遇到的障礙,莫讓數位化已成為阻礙老年人正常社會生活的一個空白。

作為流行期的「安全閥」和「助推器」,衛生規範已成為居民外出必不可少的通行證,在技術層面和國家治理層面具有重要價值。然而健康代碼只是當前數字生活的一個縮影。智能化時代,油鹽米麵送貨上門、精準導航、節能滴滴計程車服務、快捷高效的預約掛號等服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這些服務只能通過APP智慧型手機實現,大多數需要這些便利服務的老年人沒有資格享受這些便利。

中國網民年齡結構統計

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近2億老年人沒有接觸網際網路。到中國網民數量達到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64.5%,然而60歲及以上網民僅佔6.7%,大多數老年人都有健康守則。這些數據意味著,在數字生活中,那些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正被「數字鴻溝」拖入生活諸多方面不便的困境。

不同年齡組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存在差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這種差異不斷加深,形成了差距,造成了老年人的不平等狀況。老年人上網的社會經驗和社會關係的局限性,以及保守的心理,使他們成為旁觀者的旁觀者。同時,大多數數字媒體產品往往忽視了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和使用習慣,小圖標和文字、繁瑣的操作環節、說明書中大量的專業術語增加了老年人學習上網的難度,導致「數字鴻溝」。

讓數字浪潮為老年人跑「緊急剎車」是不現實的,但有可能彌合「數字鴻溝」的社會痛點。如何在當前數字時代減少老年人的困境,是對科技溫度的考驗,也是對社會的挑戰文明。

如果老年人主動反對數字時代,他們可以更好地擺脫「小白用戶」標籤。在智能化時代,老年人應主動踏入網際網路大潮,與年輕人分享信息社會帶來的便利,摒棄「科技恐懼」的陳見,主動接近網際網路,學習和掌握APP的基本技能,把焦慮的「無G生活」變成放鬆的「5G生活」。

另外,年輕人還應積極解釋「新知識」「新觀念」「新思潮」「新技術」「新生活方式」。以前,浙江杭州的孫女為了教她的祖母使用微信,做了一個「微信使用說明書」,她的筆跡工整,內容詳實,圖文並茂,奶奶按照說明書的步驟學會了微信的基本操作,她每周都可以和在其他地方學習的孫女交流。這樣的「數字反哺」還可以幫助老年人趕上數字時代的快車。

杭州孫女是祖母手繪的「微信使用說明書」

當然,我們自己的學習和對年輕人的寬容只是彌合數字鴻溝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擺脫科技的冷感,傳遞社會溫暖。

首先,在技術層面,軟體開發者要增加老年人的軟體模式,使之符合老年人思維方式和使用習慣的邏輯;交通管理部門要突破數據壁壘,並以身份證和紙質證明為載體,記錄無電子健康碼的老年人出行記錄;在數字時代,科學界也應加快實現「網際網路+智慧養老」規劃老年人生活,消費服務將進一步幫助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增加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老年人社會參與方式……

紙質出境通行證給沒有衛生規範的老年人帶來便利

此外,社會力量也應伸出援助之手,如城市社區敬老院和老年大學可以舉辦一些公益培訓,開設智慧型手機使用班,開展與老年人生活密切相關的APP教學,引導老年人使用自助設備;政府和公益組織可以組織志願者到老齡化比例較高的農村地區,以「一人對接一戶」的形式推廣老年人,為了滿足當前數字生活的基本需求基礎上,我們可以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放心放心地使用智能產品。

在數字時代,我們不能僅僅是年輕人時代;數字鴻溝不能單靠老年人來解決。即使在時代飛速發展的社會也不會隨意拋棄任何一個群體。之前,我們既可以把不同地區老年人的共同困難看成「個例」,也可以把整個老年群體都考慮到科技的發展範疇,提高科技的溫度,加強人文關懷,這樣他們就不會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遇到困難。

歡迎為我們做貢獻:

xidaxinchuanmei@163.com

歡迎使用「《新傳媒》閱讀器交換組

群聊號碼:638644201

文本編輯:唐詩

審核:溫潞影羅婕

講師:汪苑菁

單擊關鍵詞查看過去的亮點

蒸汽波音樂|老人餐廳| 90後的意願

美聲青年|張俊|陸達譽|三坑文化|毛卡

儲瑋瑋|馬幫|選秀|高級漂族|殘疾就業|畢業季

周天龍|粉紅圈文化|空巢父母|城市素描者| 996

孤獨症北海劉歡|跑酷|外國人愛廣西|自誇群|鞋子瘋了

00後恐懼症

取消補考|廣西地震| 16歲父親|東世博|都挺好

相關焦點

  • 真如鎮街道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預約掛號、在線訂票、出行導航……年輕人的生活標配,卻是橫亙在不少老年人面前的「數字鴻溝」。為積極回應老年群體的關切,解決老年人智慧型手機不會用、用不好等難題,普陀區真如鎮街道免費教老人學習智慧型手機操作,一經推出就受到老年朋友歡迎,幾乎期期爆滿,熱度空前。 今年70歲的金阿姨來自真北一居民區,聽說有免費的智慧型手機課,她立馬約上同小區的姐妹陳阿姨和劉阿姨來報名。「我想最快學會手機繳水電煤氣費,這樣就不用再跑營業廳了。」
  • 數字鴻溝下的老人們:恐懼心理導致對數字支付敬而遠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國2億多老人中,相當一部分正飽受「數字鴻溝」困擾,支付、看病、出行面臨諸多困難。有調研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使用電子支付的比例僅為50%左右,尤其是在數位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更加凸顯。
  • 文化場館「適老化服務」 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疫情期間,上海各類文化場館推出線上實名制預約,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然而一些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老年人,卻很難享受數位技術帶來的便利。智能技術和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的屏障,把他們擋在便利快捷之門的外面。
  • 90後淘寶客服教90歲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孟蝶曾接了一位90多歲的葉姓老人打來的電話,溝通了將近一個小時。老人曾經參與過原子彈研究,年少成婚,為學業為祖國遠離家鄉,幾十年分隔兩地,對太太滿滿的愧疚,現在就想和太太一起走過最後的歲月。葉老想要幫太太做飯,家裡的油煙機過於老舊,老兩口希望能找到一個可以上門測量、設計安裝的公司。孟蝶搜索了很多商家,最終找到某國產品牌旗艦店有這樣的服務,她幫助葉老聯繫好安裝事宜。
  • 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 幫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老人不能缺席。今天(1月8日),70多位老人共同參加了一堂智慧型手機學習課,在志願者的幫助下,了解智慧型手機功能,學習使用各種生活類APP。
  • 如何助「老」跨越數字鴻溝
    然而,在多數人享受數位技術紅利的同時,老年人在數字鴻溝面前的處境卻日益困窘:有的人因沒有智慧型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而遭到拒載;有高齡老人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到銀行櫃檯前進行人臉識別……在很多地方,數位化「局外人」現象令人頗為感慨。伴隨數位化浪潮興起的,還有一場老齡化浪潮。
  • 高考模考作文|「百校聯盟」12月份聯考「數字鴻溝」主題原創作文
    2020年8月,一段「老人無健康碼乘地鐵受阻」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引發公眾對於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窘境的熱議。對此,有人認為,老年人在網絡時代遇到了更多障礙,社會必須要管。也有人認為,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擁有一顆不老的心,老年人也能跨過「數字鴻溝」。還有人認為,數字時代需要跨過「數字鴻溝」的又豈止是老人。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
  • ...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門戶
    江蘇南通:金融機構推「適老」服務,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2020-12-15 11:13:33 來源: 南通網 最近,一則暖心的銀行服務故事在江蘇南通金融業傳為美談:81歲老人施景程的一張江蘇銀行三年期存摺到期,但因出行不便
  • 行動支付難、景區預約難,誰來幫老人邁過「數字鴻溝」?
    數位化時代,如何填平老人的「數字鴻溝」,這是一道必解的題。掃碼支付、打網約車、線上買票、出示健康碼、景區預約……如今,隨著手機的普及,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項辦理轉移到了線上,手機更是成為每個人的必備設備,可以說,離開了手機,寸步難行。更準確地說,是一臺連上網的手機。
  • 誠兌:為老年人解除「數字鴻溝」
    但同時,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近日,一位94歲的老人為激活社保卡,被子女抬著在銀行櫃機前進行人臉識別,引發社會熱議。
  • 樂享新生活 看世界各國老年人如何跨越「數字鴻溝」
    為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韓國中央和地方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位於首爾市衿川區的木洞老人福利文化中心近日舉辦免費課程,由機器人教老年人使用社交軟體。課堂上,教學機器人為老年學員詳細講解社交軟體等各類手機應用的使用方法。此外,韓國政府還開發了無人售賣系統教學示範機器,由老師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各種無人售賣系統。首爾市數字財團還開展了「老老互助」項目。
  • 老人沒有健康碼被趕下車!「數字鴻溝」該...
    1月6日,網曝遼寧撫順85路公交車上,一位老人因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拒乘。網傳撫順一位老人在乘坐公交車時,因不會掃健康碼被趕下車。1月7日公交公司回應,6日起他們接到交通局規定,所有人群必須持健康碼乘車,沒有特殊。
  • 期待更多的「快捷鍵」,彌補「數字鴻溝」給老人帶來的不便
    連日來,針對老人的網約「一鍵叫車」功能被媒體熱議。近日,交通運輸部聯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七部門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到鼓勵網約車平臺為老年人增設「一鍵叫車」功能。
  • 消除數字鴻溝刻不容緩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電子商務和數字創新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政府對信息通信技術能力建設和升級的支持措施。《報告》認為,網際網路在為一些國家企業提供以低成本進入國際市場機會的同時,也在基礎設施和技術水平方面存在數字鴻溝。「由於各國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差異,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數字鴻溝問題日益突出,數字鴻溝的存在和持續擴大,使基於數字經濟的利益分配越發的不平衡,甚至可能會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
  • 數字鴻溝邊的呼聲,不可置若罔聞
    (詳見本報15日A11版報導)又見數字鴻溝典型案例,只是沒想到,這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作為已經習慣了手機交電費的人,筆者看了這篇報導才知道,城區現場繳納電費的網點只剩下3個了。整個城區3個網點,夠嗎?這個問題,記者本想問問國網株洲供電公司,並給工作人員留下了聯繫方式,但截至當日發稿時,該公司並未回復。退而求其次,這個問題只好由張爹爹們來回答。
  • 觀察|當老年人遇到數字鴻溝(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圖: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省廣水市一位老人為激活社保卡,在銀行櫃機前進行人臉識別。相關視頻截圖顯示,老人雙膝彎曲被家人抱著,雙手撐在機器上。視頻中,一位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某銀行一網點辦理社保卡相關業務。因為需要進行人臉識別,家人只好將老人抱起來。人臉識別所需時間並不長,但從老人彎曲的膝蓋和撐在櫃機上的雙手可以看出,過程體驗並不舒適。第二天,涉事銀行登門道歉。連日來網上網下的討論,則將公眾的注意力從事件本身轉移到了老年人普遍遭遇的「數字困難」、數字鴻溝上。
  • 如何破除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近日,「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和「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兩條短視頻在網上流傳,引發網友熱議。 智能時代,怎能拋下老年人? 我們又該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智能時代,老年人的數字困境怎麼破?最近,在湖北廣水,一名94歲老人為了激活社保卡,被親屬抬到銀行、抱起進行人臉識別。也是近日,在湖北秭歸「居民醫保籤約」的服務窗口,一名老人帶現金辦理醫保,卻被拒收。這兩件事雙雙登上熱搜。數位化時代下,智能技術一定是老年人生活中的絆腳石嗎?
  • 消除下沉市場「數字鴻溝」 京東家電專賣店老人專屬服務受鄉鎮消費...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諸葛鎮京東家電專賣店教老年顧客微信支付自從門口掛上了「店內設有老年顧客專屬服務區」的標識後,牛毅博平均每天都會接待至少2到3個這樣的特殊顧客,年齡平均在65歲以上,大部分都是住在鎮上的留守老人。
  • 濟南市中應急普及講解「一鍵呼叫」應急救援 掃除老人「數字鴻溝」
    在如何預防和應急處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以及「一鍵呼叫」應急救援等方面,尤其在幫助老年掃除應急救援「數字鴻溝」、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方面,濟南市市中區採取了多項措施。
  • 央行溫信祥:消除數字鴻溝 釋放數字紅利 實現支付普惠發展
    9月24日,第九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數字時代支付清算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出席論壇並演講。他表示,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在提升社會整體福利的同時,也會對數位化程度較低的社會群體形成一定門檻,出現「數字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