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巡禮第八組 泰安市委...
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埋頭苦幹、勇挑重擔、永不懈怠、一往無前。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向大眾日報表示,泰安市委、市政府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推進泰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戰場」,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聚焦體制機制、產業培育、動力驅動、政策保障、營商環境等重點工作,精準發力、久久為功。
-
新舊動能轉換取得階段性成果,規模以上企業培育邁上新臺階——泰安...
他說,泰安特種用鋼產能置換是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確定的重大項目,是落實《山東省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2018-2025年)》的具體成果,也是我市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一件大事。這一項目的竣工投產,對於優化全省鋼鐵產業布局,實現集約、綠色、高效生產,促進傳統動能轉換具有重大意義。
-
青島打頭陣當先鋒 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中挑大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內各城市無不奮勇爭先、昂揚向前,我市要率先發展、走在前列,實現新的超越,必須緊緊按照中央、省的部署要求,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努力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儘快補齊發展短板。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老樹樁上生新芽
自2018年全面啟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以來,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裡看「加」,2019年「四新」經濟增加值接近2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17年的21.7%到今年有望破30%; 舊裡看「減」,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800多家,去產能鋼鐵退出1228萬噸,煤炭退出2807萬噸
-
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老樹樁上生新芽
自2018年全面啟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以來,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煥發出勃勃生機:新裡看「加」,2019年「四新」經濟增加值接近2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17年的21.7%到今年有望破30%;舊裡看「減」,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800多家,去產能鋼鐵退出1228萬噸,煤炭退出2807萬噸,電解鋁退出
-
泰安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煤礦產業邁進「智時代」
「產業興市」離不開新舊動能轉換。對於泰安這座產煤大市來說,煤礦在去產能、調結構背景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位化發展。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我市以礦井智慧化建設和智能化改造激發著新動能,煤礦企業在轉型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來。
-
山東:293億元基金投資94個重大項目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山東設立並用好新舊動能轉換基金,撬動各類社會資本,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眼下,位於新泰的康平納智能染色園區三號廠房正在加緊建設。再過不久,就能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這能給我們企業能增收6億元左右,成為我們企業一個新的增長點。」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鵬告訴記者。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旅遊成全省支柱產業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影響力不斷提升 競爭力不斷增強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旅遊成全省支柱產業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天,本報推出「十強」產業之一的精品旅遊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報導,全面展示3年來旅遊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性成果。
-
「齊」心「魯」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加速跑
《瞭望》新聞記者 慄建昌 袁軍寶◇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展現較強發展態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決定山東經濟當前和未來的牛鼻子。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今年一季度生產總值同比下降5.8%,但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展現較強發展態勢,投資增長6.4%;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長16.9%。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起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繪製今年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山東經濟航船無畏風浪,沿著高質量發展航向篤定前行。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拼出哪些「全國首位」
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做出了集全省之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戰略部署,2018年1月成功爭取國務院批覆設立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19年的28%,今年佔比將超過30%。創新能力明顯提升。2019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29件,是2017年的1.32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翻了一番多,達到1.1萬家。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
經濟日報頭版聚焦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12月18日,經濟日報頭版以《山東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老樹樁上生新芽》為題,聚焦山東進行報導,以下為報導原文: 自2018年全面啟動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以來,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煥發出勃勃生機: 新裡看「加」,2019年「四新」經濟增加值接近2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17年的21.7%到今年有望破30%; 舊裡看「減」,累計治理「散亂汙」企業超過11萬家,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800多家,去產能鋼鐵退出1228萬噸,煤炭退出2807
-
「騰籠換鳥 鳳凰涅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成效初顯
二是「四新」經濟加速成長。「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由2017年的21.7%提高到2019年的28%,今年佔比將超過30%。三是創新能力明顯提升。2019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29件,是2017年的1.32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三年翻了一番多,達到1.1萬家。四是市場主體活力迸發。
-
梁穩柱牢勁足勢揚 濰坊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
三年來,濰坊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創了「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新局面。今天本報邀請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田慶盈介紹濰坊市新舊動能轉換的成功經驗。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拉開了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帷幕。
-
煙臺全力打造新舊動能轉換「三核」城市
2020-12-11來源:大眾日報 08版三年來,煙臺市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總體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三重」工作為抓手,積極探索新舊動能轉換路徑,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山東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將精品旅遊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優勢產業,並作為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旅遊綜合發展水平不斷取得新進步—— 目前,山東省A級旅遊景區1202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第六位;旅遊度假區46家(國家級4家、省級42家),總數居全國第六位。
-
新舊動能轉換視角下的「煙臺之變」
過去的一年,煙臺新舊動能轉換全面起勢,通過實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經濟結構更趨優化、動能增強、實現「硬核」趕超。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四新」經濟投資佔比5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左右;從目前公布的數據來看,以上數據均高於全省增速,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繼續保持全省領先。
-
「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工業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魯網12月22日訊(記者 楊國永)2020年12月2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發布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相關內容。
-
動能轉換,山東四市各打優勢牌
我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以來,為推進重大工程在濰坊率先落地,濰坊市確定了率先做大做強現代農業、高端化工、汽車製造、現代物流、文化旅遊5個傳統優勢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金融5個新興產業,力爭到2022年,打造高端化工和高端裝備兩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汽車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醫養健康、文化旅遊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
從「大象漫步」邁向「千羚競馳」——山東以新舊動能轉換推動高...
隧道一頭牽著濟南老城,一頭連著建設中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由「大明湖時代」闊步邁向「黃河時代」;山東,一場新舊動能轉換的深刻變革正翻開新篇章。以「減法」騰出發展新空間談到3年前關停全部650萬噸煉鋼煉鐵產能時,濟鋼集團總經理苗剛仍感慨萬千。
-
新舊動能轉換助力 旅遊成山東全省支柱產業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將精品旅遊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優勢產業,並作為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的重要內容,加快推動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旅遊綜合發展水平不斷取得新進步—— 目前,全省A級旅遊景區1202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第六位;旅遊度假區46家(國家級4家、省級42家),總數居全國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