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症、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髮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
有人查出結節後如臨大敵,擔心會癌變,焦躁不安;有人則很淡定,覺得自己沒有任何不適,置之不理。那麼甲狀腺結節會癌變嗎?放任不管可能有什麼後果?今天,我們就跟你聊聊關於甲狀腺的問題,以及如何保護好它。
甲狀腺位於脖頸前方正中部位,形狀酷似展翅的蝴蝶,緊貼在氣管前方。它掌管著甲狀腺激素的分泌,是身體代謝活動的調控員,被譽為「身體的發動機」。但凡缺了或多了這種激素,人體的能量代謝、體溫、心、腦、肌肉和其他器官就都不能正常工作。
數據顯示,甲狀腺異常檢出率跟年齡呈正相關,年齡越大,異常的機率越高,女性更容易「中招」,異常檢出率是男性的1.8倍,60歲以上的女性中,有近半數被檢出異常。
一
查出結節需定期檢查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內組織結構異常的團塊,像繩子打的結,所以叫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的發現率很高,其中約85%~95%為良性,大部分不需要治療。需要提醒的是,就算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它在一生當中也有10%~15%癌變的可能性,因此同樣需要重視。
甲狀腺結節自檢:
頸部出現圓形腫塊
腫塊直徑超過2釐米
單個結節腫大且表面不光滑
腫塊增長速度快,可在十幾天或一兩個月內明顯更大
如果出現以上4種情況,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體檢中發現結節,最好去腫瘤專科醫院確認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根據具體情況遵醫囑治療。
定期檢查能儘早發現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是體檢中最常被發現的癌之一。它沒有特別典型的早期症狀,要想早點發現,還是需要定期體檢。甲狀腺癌「偏愛」年輕人,它的中位發病年齡為30多歲。國外統計顯示,20~30歲年齡段,排在甲狀腺癌檢出率的第一位。
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查出甲狀腺癌,也不要過分恐懼。醫生有句玩笑話,「如果人一生一定要得癌的話,那就選擇甲狀腺癌。」意思就是說,甲狀腺癌是一種惰性腫瘤,它很懶,不愛轉移,也不愛進展。通過早診早治,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
二
好習慣才能保護甲狀腺
1
關注情緒變化
情緒變化,可能提醒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通過激素調節人體代謝,一旦出現異常,就會引起代謝紊亂。研究顯示,女性患甲亢的機率是男性的6倍,且發病年齡早。幾乎每6名女性就會有一個患甲減,35歲以後高發。且很多甲狀腺病患者都有熬夜、緊張焦慮、工作壓力大等問題。要做到勞逸結合,規律生活,避免過度勞累,保持精神愉快,學會快速化解不良情緒。
2
遠離輻射
遠離電離輻射及放射性物質,拍X光片時,應儘量避開甲狀腺部位。輻射是甲狀腺癌的明確病因,青少年、兒童更需避免,家長不可主動要求做CT、X光等檢查。但需要注意的是,電視、手機、電腦等物品的輻射量相對較低,大家不必過於擔憂。
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造成代謝亢進,就是我們常說的「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反之,「甲減」(甲狀腺功能減退)就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造成的代謝過緩。
專家提示,很多人容易混淆這兩種疾病。只有明確兩者的區別,才能及早地發現疾病。
3
注意飲食,積極鍛鍊
食物應以新鮮蔬菜為主,避免肥膩、辛辣。積極鍛鍊身體,提高抗病能力。
4
有結節每半年複查
1釐米以上的結節,建議半年複查一次B超;結節不到1釐米,且無明顯症狀,可以放心生活,遵醫囑複查即可。
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最後提醒大家,對於甲狀腺疾病不用過分擔心,但絕非不聞不問、任其進展。如果體檢報告上寫有「建議門診檢查或隨訪」,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即使只有萬分之一癌變的可能性,我們也要將它扼殺在搖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