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7 15: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王旭陽
在燥熱的夏日裡,有這麼一處靜謐之地,它依山取勢、臨水而居,既有現代書店的高科技「加持」,又暗藏了一份古樸書院的詩心內蘊。它,就是坐落在螺洋街道水濱村的水心書院。
白牆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築、兩邊林木蔥鬱的青石小道、分布合理的內部格局,再加上如詩如畫的意境……水心書院自4月份開始試營業以來,吸引了許多人慕名前來探尋它的真面目。
水心書院是水心草堂的中心組成部分,其原址是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講學的地方。書院總面積500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
推開沉重的木門,緩步走進水心書院的大廳,最引入注目的便是一節極具特色的多功能階梯,它和書櫃結合在一起,形成聯繫上下兩層的主要互動空間。沿著階梯逐級向上,二樓則結合了空間的功能性與書院的整體性,設有休閒茶座、書畫室、少兒「讀書角」等休憩活動區。
在這裡,讀者們不僅可以盡享20000餘冊藏書,更可以體驗到「5G+遠程全息互動」「5G+VR沉浸式閱讀」、智能化借書還書、物聯網智能識別入店等高端智能的閱讀體驗。但是,水心書院所想要打造的卻遠不止於此,它更被注入了成為一個寄託精神的「夢歸處」的厚望。
「我們定期在此舉辦各類活動,讓大家可以卸下一身疲憊,在煩雜中靜下來,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慢下來。」水心書院負責人陳婷說。
攜手琴行進行聲樂培訓、邀請學生前來主題繪畫、舉辦主題下鄉文藝演出、開展民俗體驗活動、每周二固定的電影放映等,在水心書院裡,一系列活動舉辦得如火如荼、有聲有色。
「我們結合書院特色,將葉適文化轉化成詩歌、非遺演出、書畫展、國學課堂等鮮活的形式,希望把水心書院建設成螺洋精神文化的標誌地、傳播地、示範地。」螺洋街道宣傳委員王依友如是說。
(圖片由螺洋街道提供)
1597651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