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
原標題:回顧近十年的網絡熱詞 那些年,你打過幾次醬油?
每年年底,許多機構和組織都會頒布當年的網絡流行語。這不,2016年網絡流行語鮮新出爐了。洪荒之力、小目標、藍瘦香菇等熱詞高票上榜。
有專家說,網絡文化在本質上是一種「快餐文化」,網絡流行語缺乏長久的生命力。
可是微報姐卻覺得,有些網絡流行語經過時間的洗禮,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根深蒂固地成為了我們語言的一部分。
為了找到證據,微報姐一頭扎進度娘的懷抱,翻看了近10年的網絡流行語。有些詞,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感覺很親切。
2006:潛規則斷背我頂你個肺
潛規則、他不是一個人、餓滴神啊、饅頭、我頂你個肺、斷背
熱詞分析:
網絡圖
2006年是網絡語言開始打基礎到逐漸形成規模的一年,許多熱點新聞和熱門電視電影,經過網友的加工、傳播、發酵,都能形成網絡流行語。
比如,潛規則。這詞是相對於「明規則」而言的,指看不見的、約定俗成的、廣泛認同的、起實際作用的、人們必須遵循的一種規則。
2006年8月,娛樂圈出了一個大新聞。女演員肖瓊在微博上發布一篇文章稱,《畫家村》導演楊義巢多次給她發肉麻簡訊,要發生性關係才能讓她飾演《畫家村》劇中的角色。她藉此對影視娛樂界所謂的女演員需要與導演發生性關係才能出演角色的潛規則進行抨擊。
雖然後來楊義巢起訴肖瓊侵犯名譽權,並獲得勝訴,但「潛規則」這個詞卻成為了當年的網絡流行語。
十年過去,「潛規則」的生命力無比頑強,並且已經從影視娛樂界擴大到這個世界上所有的行業和領域。提到這個詞的意思,根本不用解釋,大家心領神會。
2007:乾物女敗家你太有才了
你太有才了、敗家、OMG、乾物女、哦了、釘子戶、做人不要太**、人肉
熱詞分析:
網絡圖
網絡圖
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總會貢獻幾個紅遍大江南北的網絡熱詞。
2007年春晚,趙本山、宋丹丹、牛群飾演的小品《策劃》瘋狂地席捲網絡。宋丹丹的那句「老頭子,你真是太有才了」戳中大夥的笑點。經過網絡發酵,這句流行語的含義,有時候得看具體的語境和語氣才能得到正確答案。一般而言,有兩個意思:一、誇獎某人智商高,辦事辦得好;二、諷刺別人事情沒辦好,愚蠢,有點二。
「你太有才了」流行起來之後,一些網絡歌手甚至以此為名,寫了很多歌曲。
9年過去,「你才有才了」在網絡中依舊英魂不散,並沒有從大家的生活中消失。有時候,「有才」還會變成「油菜」。當一個人說你很「油菜」時,你的大腦得進行二次加工,先把「油菜」轉換為「有才」,然後再分析是褒義、中性還是貶義。
2008:囧字紅遍天很黃很暴力
打醬油、囧、山寨、雷人、宅女宅男、很黃很暴力
熱詞分析:
網絡圖
2008年,網絡流行語的使用和傳播似乎上了一個新臺階。從這一年開始,很多機構都會在年末總結「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網絡熱詞」等等。
這一年裡,受關注度最高、傳播得最廣、使用得最多的網絡流行語,應該是「打醬油」。在各種盤點文章中,這個詞都排在了榜首。
當年,陳冠希豔照門事件像一個重磅炸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時,廣州電視臺採訪一位市民,問他對於豔照門很黃很暴力的看法,這位市民說:「關我鳥事,我出來買醬油的。」這句話也因此流傳開來,各種PS和改編風靡一時,甚至衍生出了「醬油族」。尋遍各大論壇,幾乎每個帖子都有「醬油族」的身影。
這麼多年過去,打醬油的含義有了延伸,不僅僅指「與我無關」,還能表示當炮灰「湊數」的意思。
2009:熬夜為偷菜有人很杯具
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你OUT了、被**、杯具和餐具、偷菜、這事兒不能說太細、不差錢
熱詞分析:
2009年,網絡娛樂惡搞模式再上一個新臺階。
7月16日上午,百度貼吧魔獸世界吧中一個IP為「222.94.255.*」的匿名用戶隨意發了一個題為「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貼子。喜歡惡搞的貼吧網友立即註冊了名為「賈君鵬」的ID進行回復。隨後,「賈君鵬的媽媽」「賈君鵬的爸爸」「賈君鵬的爺爺」甚至「賈君鵬家的小狗」等ID紛紛出現,一場蓋樓運動拉開帷幕。
很快,各種賈君鵬的PS照片出爐,網友們自得其樂地展開了一場網絡大狂歡。但是,有百度貼吧的編輯指出,這場狂歡的背後,難掩億萬網民內心深深的寂寞。回家吃飯?其實,吃的是寂寞。
7年過去,雖然這句流行語已經沒那麼流行了,但依舊讓人倍感親切。「你媽喊你回家吃飯」這句話,其實是很多70後、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長大後的我們,因為各種原因或許很難享受到這種「待遇」了。仔細想來,確實有幾分寂寞和傷感。
2010:我爸是李剛一切是浮雲
神馬都是浮雲、給力、蘿莉、御姐、我爸是李剛、鴨梨、我勒個去、非常艱難的決定
熱詞分析:
網絡圖
這一年誕生的網絡流行語來源很廣,廣到你甚至分不清楚它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比如,神馬都是浮雲。說法之一:網友用智能拼音打「什麼啊」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打成「shenma」,跳出來的第一個詞就是神馬;說法之二:2010年國慶期間,一則名為《感謝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的帖子中,「小月月」橫空出世,以極其詭異的言行雷倒眾生,網友說,「用任何詞語來形容她,都乏味得很,神馬網絡豪放女,浮雲!都是浮雲!」
不管來源是什麼,這句話就是火了。「神馬」和「浮雲」的神奇之處在於,當這兩個詞結合在一起,表面上看起來很調侃,但其實它代表著當下人們精神生活的一些特點,會有一種無從把握甚至陷入絕望的感覺,不過它同時又透著那麼點兒超然和豁達。
如今,這句話已經被拆分,「神馬」和「浮雲」都能單獨使用,偶爾也還是會結合在一起使用。
2011:hold住有木有反正我信了
普通文藝2B青年、我反正信了、親、hold住、有木有、傷不起、賣萌、坑爹、你妹、悲催、此處省略一萬字、吐槽、腫麼了
熱詞分析:
網絡圖
關於「普通文藝2B青年」的網絡盛宴似乎就發生在昨天,但細細數來,竟然已經過去了5年。
「這個世界上,青年人分成三種:普通青年、文藝青年和2B青年。」這是當初豆瓣網的發起一個活動。發了三張對比圖。這個話題竟一夜之間潮爆網絡,眾多極具娛樂惡搞精神的網友們也推波助瀾,爭相貼圖。
有媒體稱,這種活動一是有意思,二是展示了年輕人的三種生活狀態。不一定2B就是貶義,文藝就是褒義,每個人都會有文藝、普通和比較2的時候。
如今,我們說某個人是「文藝青年」,已經不僅僅指那種滿身書卷氣、有涵養有氣質有才華的年輕人,除了這些特質,似乎還多了一分調侃的味道。
2012:元芳你快看躺著也中槍
躺著也中槍、元芳你怎麼看、屌絲、高富帥白富美、你幸福嗎、舌尖上的**、吃貨、壓力山大、走你、**style、毀三觀
熱詞分析:
網絡圖
有些網絡流行語,你可以找到它的出處,但為什麼就火起來了,好像也摸不清頭緒。
比如,在2012年很火的這個流行語——躺著也中槍。據了解,這是周星馳的電影《逃學威龍》裡的一句臺詞。當時雙方激烈打鬥中,某人裝死,然後一小兵中招手一歪向地上發了一槍正中裝死的「某人」。於是有了這麼一句經典臺詞:「我靠!躺著也中槍!」
但這部電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作品,「躺著也中槍」在2012年之前也零星地出現過,至於為什麼再次「煥發生機」,微報姐沒有找到答案。
如今,這個詞還很火,朋友之間聊天時還會經常用到,表達了當事人一種無可奈何的自嘲心情,意思類似於傷及無辜。不過,為了書寫方便節省時間,「躺著也中槍」慢慢變成了「躺著中槍」、「躺槍」。
2013:大氣女漢子我都驚呆了
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何棄療、感覺不會再愛了、我去年買了個表、女漢子、高端大氣上檔次、人艱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覺厲、中國大媽、點讚、幫汪峰上頭條
熱詞分析:
2013年6月,在百度貼吧「愛粽不粽吧」中,網友「水冥伶」發表了一篇名為《開個貼說說我這幾年的小學教書生涯,順便貼幾張學生的奇葩作業》的文章,其中將某小學生寫的作文中的那句「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作為「鎮樓圖」。文章發表後,引起了巨大反響,短時間內成為了熱門話題。大家開始紛紛模仿,用於表示對某件事情的驚訝之情。
由於「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語句比較長,說起來不方便,後來網友就將其簡化成三個字「我夥呆」。
論「我夥呆」的生命力有多長,沒有人知道,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家還處在青春期,正是生機勃勃熱血沸騰的時候。
2014:有錢就任性我也是醉了
No zuo no die、萌萌噠、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前方高能、我也是醉了、有錢就是任性、也是蠻拼的、我讀書少你可別騙我、且行且珍惜、現在整個人都不好了、買買買、逼格、我只想安靜地做個美男子
熱詞分析:
跟七八年前相比,2014年的網絡流行語不僅更加豐富,使用的頻率也大幅度提升。
No zuo no die是一句典型的中式英語,即「不作死就不會死」。意為沒事找事,結果倒黴。原引自動漫《機動戰士Z高達》第12集中卡繆·維丹連續擊墜兩架FF-S3劍魚戰鬥機時的兩句臺詞:「不反抗就不會死,為什麼就是不明白?」後被發揚光大,接了地氣,變成「不作死就不會死」。
這個流行語廣泛流行於各大社區、論壇甚至主流媒體,並且被編入美國網絡俚語詞典。小夥伴們每天上網時,都會「偶遇」這個流行語,兩年後的今天,也是如此。
2015:鮮肉然並卵主要看氣質
吃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城會玩、為國護盤、我想靜靜、嚇死本寶寶了、內心幾乎是崩潰的、主要看氣質、小鮮肉、然並卵、duang、Wuli、狗帶、腦洞大開、剁手黨、顏值、666、小公舉、傻白甜、玻璃心
熱詞分析:
網絡圖
網絡圖
感覺2015年的這些網絡流行語都還蠻新鮮的,每一個都像剛煮熟的雞蛋,熱乎乎的。
「吃土」一詞源於2015「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網友們在購物的過程中因花銷超預算自嘲下個月「吃土」,形容對網絡購物的一種瘋狂程度,後來延伸到口袋沒錢的含義。
網絡圖
還有約半個月時間,2016「雙十一」購物節就要來了,小夥伴們,你們是否又要開啟「買買買」之後的「吃土」模式? 這一次,會不會再誕生點別的網絡流行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