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英學術合作深入發展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院發布報告《英國高校與中國》,提出英國高校應加強國際交流,持續推進中英學術合作。記者就如何實現中英學術合作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深化中英相互理解

寧波諾丁漢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加裡·羅恩斯利(Gary Rawnsley)表示,當前,民粹主義抬頭對高等教育國際化帶來挑戰。展望未來,中英高等教育學術合作蘊含機遇與挑戰。推進中英高等教育合作,英國既需要增進對中國的理解,也需要深入理解國際化的內涵。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克裡·布朗(Kerry Brown)表示,中國是英國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中國學生約佔英國國際學生總數的1/3,深入理解中國和中國學生有利於促進中英學術合作。

近百年來,英國高校一直是英國與世界對話的重要載體。牛津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拉納·米特(Rana Mitter)認為,如何在後「脫歐」時期維持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英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發展對回答這一問題將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1920—1921年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在北京大學講學,受到了中國學術氛圍的薰陶。同樣,英國的高等教育也對中國思想家產生了影響。如費孝通曾就讀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錢鍾書曾就讀於牛津大學。進入21世紀以來,留學英國的中國學生數量開始出現較大增長。隨著英國與中國交流日益增多,未來中英學術合作這一當今世界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動將繼續發展。

增強國際高等教育包容性

就英國高等教育機構如何關注各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趨勢、在教學大綱中設置提高學生適應性和技能的課程、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支持等問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育學講師西爾維·洛默(Sylvie Lomer)認為,在當前英國的學科設置中,相關嘗試比較有限,未來需要採取相關措施提高國際高等教育的包容性。例如,在授課過程中,從行為、態度、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消除文化偏見;推進英國高校就業服務機構與學術界合作,探索提升國際學生就業能力的培訓方法等。當前,不少學校推出了在線學位,但對於如何定位和推廣英國的在線學位,有必要加以重新審視。

英國大學聯盟國際部總監薇薇安·斯特恩(Vivienne Stern)認為,英國高校在提升國際學生包容性方面進行了多項努力,但未來還有提高的空間。國際學生為英國課堂營造了國際氛圍,幫助英國學生客觀了解其他國家,促進了跨文化交流。隨著高校工作方式的改變,英國傳統課堂環境可能轉向線上教學等新模式。羅恩斯利認為,在此背景下,英國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應注重「可遷移技能」的培養,提升國際學生就業能力。

中英科研合作互利共贏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全球事務研究中心主任埃裡克·伯格洛夫(Eric Berglof)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展望中國經濟未來的中長期發展,持續向能夠產生更高附加值、更具創新性的經濟模式轉型是必由之路。推進基於學術自由、理性辯論的中英科研合作有益於中英雙方可持續發展。

斯特恩表示,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日益增強。在科研領域,2018年中國投入了約6580億美元資金,預計到2022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科研投資國。中國是英國第三大科研合作夥伴,2013年以來,英國與中國的研究合作增長了115.6%。中國是英國開設海外相關課程第二多的國家。同時,中國大學的國際影響力也在提升,中國正在成為熱門的留學目的地,越來越多的英國學生希望到中國學習。近年來,隨著到中國進行短期交換學習的英國學生人數的增長,漢語學習也被作為優先事項得到推廣。

牛津大學國際高等教育學教授西蒙·馬金森(Simon Marginson)表示,中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中國高校與世界其他研究機構的深度研究合作也越來越多。在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中西文化得以充分交流,增進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的興趣。米特認為,中英學術合作不僅有利於知識的自由流動,也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2019年3月,英國政府發布了國際教育政策,為教育行業設定了發展目標。其總體目標是到2030年將教育資源出口總額增加到每年350億英鎊,國際學生人數增加到60萬人。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卡斯商學院榮休教授克裡斯·羅利(Chris Rowley)對本報記者表示,英國將加強教育服務出口作為英國後「脫歐」時期的政策重點,英國政府將確保貿易自由和科研教育合作自由作為與其他國家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優先事項。

斯特恩提出,留學生為英國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據統計,每年國際學生為英國提供約200億英鎊的收入。同時,國際學生的貢獻並不局限於經濟上的即時回報,培養國際學生亦可以為未來各領域的國際合作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2020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執行理事會召開
    陳旭指出,自2016年聯盟成立以來,17所高校通過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這一創新平臺,開展人文學術合作與交流,應對人文教育面臨的共同挑戰,汲取兩國文明精華,踐行兼收並蓄、博採眾長的優秀傳統和理念,增進兩國人文交往和高校的友誼。聯盟中英雙方學者連續四年誠懇深入的合作,持續彰顯了聯盟平臺的重要性。
  •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舉辦「第五屆中英創新與發展論壇」
    2020年10月20日,由戰略院和牛津大學技術管理與發展中心、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英貿易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五屆中英創新與發展論壇」順利召開。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中英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題,來自牛津大學、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BEIS)、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英國蘇塞克斯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英中貿易協會、奧爾堡大學、阿里巴巴集團、牛津大學Intralink等16位知名專家學者作了主旨報告,專家圍繞「後疫情時代的共同挑戰:發揮科技創新的作用」以及「中英科技創新合作:合作領域和方式」兩大主題展開充分研討。
  • 965億元,中英合作後勁足
    近年來,中英經貿合作一直保持穩定良好的發展勢頭。隨著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英國即將進入「脫歐」新階段,未來雙邊經貿將迎來更多共贏合作新機遇,發展前景廣闊。把握「後脫歐時代」新機遇當前及未來,中國將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英國即將進入「脫歐」新階段。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英經貿合作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 深入推進雙多邊稅務合作
    雙方充分肯定了近年來雙多邊稅務合作取得的積極進展,並圍繞落實合作機制高級別會議共識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了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哈薩克斯坦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倡地。
  • 「十三五」成就巡禮 | 深入推進,創新合作,商學院國際化取得長足進步
    、科研協調發展、穩步提升的新局面。在博士培養階段,學院為博士階段的學生提供了與海外院校合作的雙博士培養項目。除了海外合作項目之外,每年學院的本碩博學生通過申請國家留學生基金委員會資助、學校資助或是自行前往的方式,進行海外學習。
  • 義烏召開中英足球合作發展「雲」論壇
    近日,中英足球合作發展論壇(在線)在義烏工商學院舉行,兩國足球專家就「中英雙方如何攜手支持中國足球發展」進行交流。本次論壇由浙江省學校體育協會、英中足球聯合發展中心與工商學院聯合主辦,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和體育教學部承辦,義烏市文廣局、義烏市足球協會協辦。
  • 曹雪濤率隊赴廣西大學深入推進兩校對口合作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吳軍輝 攝影報導)12月11日,校長曹雪濤率隊赴廣西大學調研考察,深入推進我校與廣西大學對口合作,副校長李靖陪同。下一步,兩校將擇時籤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搭建良好合作平臺,突出重點合作領域,形成科學高效的合作機制。南開大學將選派應用經濟學特別是金融學、國際貿易領域優秀學者赴桂,支持廣西大學學科建設,更多開展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聯合研究;進一步深化、實化兩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對口合作;不斷加強兩校人員互訪,密切師生交流,拓寬合作領域。希望兩校合作能提升質量、豐富內涵、凸顯特色,產出更多更大標誌性成果。
  • 工信部深入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
    工信部深入推進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 2021-01-08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同濟大學:推進科學研究高質量發展,讓學術之光照亮中國特色世界一...
    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同濟大學將於12月25日至26日召開科研工作大會,共同謀劃推進學校「十四五」科研高質量發展。  五年來,同濟大學還積極打造校地、校企合作「升級版」。推進與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山西等省份的全面戰略合作;攜手中國中車、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等知名企業,通過共建創新研究中心、研究院,開展產學研深度戰略合作。
  • 姜冠雄:中英新能源汽車合作潛力巨大
    非常榮幸參加第四屆中英電動汽車創新論壇,首先我謹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精心組織和盛情邀請表示衷心的感謝!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蓬勃興起,全國汽車產業面臨深刻的調整和變革,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成為主要發展的潮流。
  • 駐英大使劉曉明:期待中英排除幹擾,共同推進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
    中英應加強在新能源、低碳城市等領域合作,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中國在核能等清潔能源領域技術成熟,運營管理經驗豐富。欣克利角核電站是中英法在清潔能源領域合作的重要旗艦項目,建成後可滿足英國7%的電力需求,每年可以減排900萬噸二氧化碳。雙方應共同努力確保該項目順利成功。我們還應鼓勵兩國產業界在可再生能源、綠色金融、綠色「一帶一路」等領域加強合作,助力兩國綠色復產,帶動全球綠色復甦。
  • 考文垂大學Don Finlay博士離世 追思會緬懷中英教育交流使者
    他數十年如一日投身於高等教育國際化事業,協調全球教育資源,積極推進中英兩國高校深度友好合作。他對中國文化歷史的尊重,對於中英兩國關係的歷史淵源和發展現狀的理解,使他成為中國朋友公認的中英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 九江金安高級中學深入推進「小組合作學習」
    為貫徹新課程理念,深入推進小組合作學習,12月8日下午,九江金安高級中學召開「小組合作學習」專題工作會。崔志斌副校長主持會議。崔志斌強調,「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 創合匯新商學聯合劍橋成功舉辦中英全球創新論壇
    12月12日至13日,跨越疫情阻礙,「2020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在線上舉行。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與浙江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聚焦商業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方向、跨境技術合作、創新創業服務、中英科創園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 新時代中國政治學學術發展
    服務社會的重要學科。  新時代以來,我國政治學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建設,以優化學科布局、落實人才培養、強化隊伍建設為主攻方向,形成了基礎研究與特色研究相結合、強基固本與突出優勢相統一的專業結構
  • 義烏召開中英足球合作發展「雲」論壇 首任英超聯賽委員會主席大衛...
    日前,中英足球合作發展論壇(在線)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兩國足球專家就「中英雙方如何攜手支持中國足球發展」進行交流。本次論壇由浙江省學校體育協會、英中足球聯合發展中心與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聯合主辦,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和體育教學部承辦,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義烏市足球協會協辦。
  • 報告稱,合作仍將是中英關係主流
    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李京澤)8日在北京發布的《英國藍皮書:英國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從實際出發,合作仍將會是中英關係的主流。其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英關係正面臨著空前的內外壓力與挑戰,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如此之多的困擾之下,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初期,中英關係仍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雙邊貿易等務實合作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 【戰「疫」紀實】之三十八:越洋「戰」疫 我校中英合作辦學項目...
    特別是對於我校對外合作辦學項目來說,要克服異地、時差等線上教學阻礙,要做的準備應更周密、更充分。開學在即,我校中英合作辦學生物工程專業與英國赫瑞瓦特大學密切溝通,中英兩國師生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快速全面部署,動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確保線上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 ...黃岡師範學院鄂東教育與文化研究中心深入開展U-S創新合作顯...
    近年來,中心大膽創新U-S合作模式,以黃岡市部分中小學為實驗基地,就中小學校開發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資源,建設校本課程、教材,推進育人方式改革的實踐課題開展深入的行動研究。通過U-S合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主線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入腦入心,使廣大青少年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 齊齊哈爾市高校與臺灣高校建立長期學術合作關係
    齊齊哈爾市高校與臺灣高校建立長期學術合作關係 2020年01月10日 14:5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黑龍江齊齊哈爾大學與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合作工作會議日前舉辦。(來源:黑龍江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  日前,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副校長賴奎魁等一行5人到齊齊哈爾市交流訪問,並與齊齊哈爾大學籤署合作備忘錄,建立長期學術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