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紙牌的鼻祖—葉子戲 古人的娛樂活動

2021-01-12 泓論古今

如今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打麻將和紙牌,但關於他們的來歷,有超過90%的人都不知道,這篇文章我們簡單聊一聊。

一、來源紙牌,麻將的前生其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遊戲發明,名叫「葉子戲」。發明人是誰?對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1、在中國很久之前的古代,當時是楚漢戰爭時期,有個叫韓信的大將軍非常善於領兵大戰,因此在戰爭之餘,為了緩解將士們思念家鄉的心情,並充實戰士們的文化娛樂活動,類似於後世的企業文化。發明了這種遊戲,供士兵們空閒娛樂來玩耍,後流傳於民間。2、唐朝時期,魏州昌樂,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南樂縣,有一個和尚名叫張遂,法號「一行」。這位在當時也是一位知名人士,是唐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和佛學家,對天文學有著重大的貢獻,還編制了《大衍曆》。那麼葉子戲跟一行大師有什麼關係呢?據說,最開始的葉子戲是一行大師為玄宗李隆基和宮裡宮女們玩耍所發明的。到後來很多文人大夫也開始玩耍,慢慢普遍。

關於葉子戲的考證有很多,比如明朝陳繼儒寫的《品外錄》中說:唐懿宗有個女婿叫韋保衡,他們家的人都喜歡玩葉子戲,有一天公主和她婆家的家人通宵打了一夜。類似於這樣的文獻還有很多。並且在現代,英國的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所學的《中國科學歷史》一書中,同樣認為橋牌的發明權歸於中國。二、葉子戲1、為什麼叫葉子戲呢?其實從字面意思我們就有了答案,因為葉子戲的牌面很小,只有葉子大小。古代中國的娛樂活動很少,所以葉子戲也在百姓中得到了推廣,並因此有個叫葉子青的人還專門寫了一本《葉子格》的書,講的就是葉子戲的玩法說明,由此可見那時候葉子戲就有了廣泛的群總基礎了。

2、玩法葉子戲的玩法隨著朝代的更換也有著不同的改變。不過主體結構與後世差不多,大壓小、手裡的牌不能被別人看見、出牌後牌要讓別人看見,方便推算手中還有什麼牌等等。不過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隨著朝代的更替,葉子戲的玩法就多了起來。五代十國時期,李後主的皇后在葉子戲的基礎上又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遊戲方式,叫《金葉子格》北宋時期,楊大年又進行了一些改進,「取葉子彩名紅鶴,別演為鶴格」。這種玩法一直延續到了明代,明人方以智的《通雅》云:「葉子格曰鶴格,猶今之紙牌也。」

到了明代,因為白話小說開始盛行起來,所以給葉子戲的製作和玩法注入了新的元素,比如,根據水滸傳的人物製作而成的紙牌就在當時很火,在明人陸容寫的《菽園雜記》之中記載,到了明朝中期,從當官的到普通百姓都喜歡玩葉子戲,如果有人說不會玩,還會被別人給嘲笑。3、與酒的關係中國人喜歡喝酒,並且還有很多酒桌上的小遊戲。在古代同樣也是如此,在古代有很多酒令工具都與葉子戲有關,比如《水滸葉子》就是其中之一。規則也是很有趣,就是將酒牌扣在桌子上,眾人依次揭牌,並按照酒約的規定決定誰喝酒,比如:「神行太保戴宗」,酒約是「步健者飲」,那麼走路快的人喝。其實看規則還是挺有趣的。

葉子戲是中國古老的遊戲,同樣是我們後世人玩耍紙牌、麻將等的鼻祖。如今的紙牌已經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盛行,並且形成了一定的組織與規模。這也是我們古代中國人智慧的結晶。如果您喜歡打紙牌與麻將,或者身邊有朋友喜歡玩紙牌與麻將,不妨將這些知識告訴他們,宣揚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紙牌遊戲和麻將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今天廣為流行的麻將和紙牌遊戲,恐怕都有個共同的祖先:葉子戲。「葉子」原本只是一種簡單工具,類似於現在的書籤。在唐初被發明出來,主要是夾在書卷中,作為檢索和記錄的輔助工具。慢慢的,經過幾個世紀的演化,到了晚唐,竟分裂出了遊戲的功能,並且大受追捧,有時候還是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腦洞和才華。
  • 麻將牌又叫「葉子戲」,距今有1000多年,你知道它的歷史嗎?
    打麻將牌是我國流傳已久,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化娛樂活動。這種遊戲學起來容易,方法簡便,同時,玩起來變幻莫測,趣味無窮。茶餘飯後或是節假日裡,親朋好友圍成一桌,打上兩圈麻將牌,可以調節緊張的生活,使人得到良好的休息。
  • 古人的熬冬遊戲有點酷
    不熬夜、不近視、不脫髮的古人,在娛樂這條道路上已將智慧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比我們還會玩,不信你往下瞧。1.「撲克」太流行:南唐周氏制定「葉子戲」規則現代人一到閒暇便打撲克牌,而古人領先了我們千年去嘗鮮。關於撲克牌的起源,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紙牌遊戲「葉子戲」,其因與葉子大小相同而得名。
  • 古人熬夜標配:女子相撲!
    本以為只有當代人如此,但沒想到,古人熬起夜來,更野!尤其宋代人,堪稱「熬夜大師」鼻祖!古代為維持秩序,一直嚴禁夜生活,俗稱「宵禁」。即使在開放包容的大唐,也實行嚴格的裡坊制,把城市分割為若干封閉的「裡」作為居住區,商業與手工業則限制在一些定時開閉的「市」中,全城實行宵禁。
  • 麻將歷史悠久,不僅有吉羊麻將,瓷器麻將,還有五彩螺鈿麻將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之中,麻將遊戲非常常見,他幾乎成了老少皆宜的博弈項目。麻將的本質是四人骨牌博戲,最早起源於中國,是我國古人所發明的一種喜聞樂見的遊戲形式。麻將是由一種叫「馬吊牌」的紙牌遊戲演變而來,該紙牌遊戲產生於明代,一副紙牌共有60張。在鬥牌時,四家每人各取十張牌,接著依次取牌、出牌,直至最後出現勝利者。
  • 一項風靡明末的娛樂活動,為何卻把明朝往死裡坑?
    不過,就是在這痛苦反思裡,一項曾火遍明朝的娛樂活動,卻突然悲催「中槍」,竟與「宦官專權」「皇帝昏庸」這類明朝糟心事一道,成了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什麼「娛樂活動」殺傷力這麼大?聽聽明末清初文學家吳梅村的這聲怒吼:「明之亡,亡於馬吊」——大明朝落到這地步,就是被這「馬吊」害的。
  • 喜歡打麻將的你,知道麻將的起源嗎?
    1922年出版的《麻將指南》上印有「2200年前孔子的遊戲,當下的風潮」字樣。麻將、紙牌、骰子三大重要遊戲項目的共同源頭——最早的博戲「六博」。葉子戲所使用的部分牌面。宋代依舊是葉子戲盛行的時期,但當時的葉子戲仍然只流行於宮中,南宋時期才開始在民間得到普及,其中一個分支演化成了紙牌遊戲,另一種則以馬吊的玩法繼續著香火。
  • 喜歡打麻將的你,知道麻將是怎麼起源的嗎?
    1922年出版的《麻將指南》上印有「2200年前孔子的遊戲,當下的風潮」字樣。麻將、紙牌、骰子三大重要遊戲項目的共同源頭——最早的博戲「六博」。葉子戲所使用的部分牌面。宋代依舊是葉子戲盛行的時期,但當時的葉子戲仍然只流行於宮中,南宋時期才開始在民間得到普及,其中一個分支演化成了紙牌遊戲,另一種則以馬吊的玩法繼續著香火。
  • 廣元:禁止在公共場所打麻將、紙牌等娛樂活動
    2月22日22時,四川廣元發布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第20號公告,暫停室外體育中的足球、籃球、排球活動,禁止舉行廣場舞、柔力球等群體性文體活動,禁止在經營場所、公共場所打麻將、紙牌等娛樂活動;企事業單位不得舉行各類非生產性的聚集性活動。
  • 湖南有個千年古村,被譽為狀元之鄉,卻因為麻將而走紅,是為何?
    都說湖南人愛打麻將,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娛樂。那你知道麻將的發源地在哪嗎?麻將的文化內涵是什麼嗎?在湖南永州市寧遠縣城西南方向約30公裡,前往舜帝陵的途中,有一個號稱「江南第一村」的下灌村,被稱為麻將的發源地,關於麻將的的故事要從這裡說起相傳該村的始祖是李道辯,當時李道辯奉命平定戰亂,待完勝而歸後發現朝廷已發生變遷,於是便隱姓埋名於此,耕作農田,繁衍子孫,才有了今天的下灌村。
  • 麻將原是達官顯貴的娛樂?麻將到底有什麼來歷?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族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 老少通殺,火遍中外,上億人都愛玩的麻將是「國賭」還是「國粹」
    麻將相較於那些純憑運氣,直截了當的博戲,更多的是智力、心理的較量;同時,麻將上手簡單,打法卻千變萬化;麻將有很強的娛樂性和刺激性,所以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接受,廣為流傳。「中國四害」之麻將打麻將曾同抽鴉片、八股文、裹小腳一併認為是「中國四害」。
  • 道光時的紙牌遊戲 為何設定一張美女牌 只要抽到就必勝?
    紙牌是一種休閒娛樂遊戲,因為娛樂門檻低,玩法多樣,深受人們喜愛。紙牌遊戲的起源尚不可靠,一般認為,現代的54張撲克牌是起源於歐洲。而在我們中國,也有一種古老的紙牌遊戲,被稱為葉子戲。葉子戲的起源,一般認為是源於唐朝的葉子格。經過人們不斷的豐富和完善玩法,到清朝時已經比較流行。
  • 紫荊城裡娛樂項目,看看故宮裡的清宮舊藏,麻將紙牌種類繁多
    麻將,這副麻將牌是清宮后妃們日常遊戲所用,以象牙為面,竹木背,內容以條、「萬」字為主,選材精美,造型別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宮廷麻將牌將民間所用牌中的「中」、「發」改為「龍」、「鳳」,體現了皇家的特色。水滸人物圖紙牌, 這副紙牌是清宮后妃當年使用的。
  • 春節必備技能——關於麻將那點事!
    」中國麻將牌千百年來是由多種棋牌活動融合與演變而形成的,無論是馬吊、麻將,還是紙牌它們的同一個祖先,都是博弈遊戲。麻將可以稱得上我國古代一大發明,相傳由唐代「葉子牌」演變而來,起初是一種類似於葉子大小的紙牌。
  • 麻將為啥還叫做麻雀?原來是和方言有關!
    如今,打麻將是老少皆宜的娛樂活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地方也管麻將叫做麻雀,經常會聽到「雀牌大戰」的賽事。那麼,麻將為啥又叫做麻雀呢?麻將起源於樹葉遊戲。因為紙牌只有葉子那麼大,所以叫做葉子遊戲。後來,它被傳給了人民,並成為流行的學者的藝術。它很快傳播開來,後來演變成一張牌,現在正在打撲克和麻將。隨著玩法的多樣化,葉子的玩法也得到了升級,後來被稱為馬牌。明朝天啟年間,原本作為遊戲配飾的晶片逐漸演變成一種新型的娛樂設備,即馬牌。
  • 古人的麻將並不白玩,來看看「筒條萬」,各有什麼含義?
    麻將人人會玩,「中發白」的文化內涵,有多少人懂?麻將中的「筒條萬」,各有什麼含義?在中國,麻將是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早在明代就有類似的玩法,從明朝葉子格戲、馬吊牌與麻雀牌中,就能窺見它的前世身影。作為益智類遊戲,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盟還正式將,麻將列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古人幹什麼事都很講究,即使是玩,也得弄出點文化味來,比如,尋常的酒令,就花樣繁多。作為練手的麻將,牌中的花色,也並不是隨便寫的,而是也被賦予了某些文化上的象徵意義的。對於麻將文化的解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Windows經典遊戲紙牌/麻將/掃雷登陸WP平臺
    Windows系統自帶的「掃雷」、「紙牌」和「麻將」這三款遊戲相信許多人都非常熟悉。這三款遊戲雖然非常簡單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與回憶,課堂上、圖書館、辦公室,無論在什麼地方它們都成為了我們打發時間的最佳選擇。
  • 麻將:小小的一副麻將,包含天文曆法、儒家、法家、道家各派思想
    當然,麻將也不僅僅光是在中國流行,在國外,世界上的好多國家,都流行打麻將的活動。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人就開始泡在遊泳池裡打麻將了,麻將在美國的銷量,每年可達150萬副,售價更是高達500美元。但就是賣這麼貴,麻將還是在美國被瘋搶一空,尤其是美國的家庭主婦,對麻將的痴迷程度一點不比中國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