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2019年驗收合格的300家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名單公布,常山4家文化禮堂名列其中,快隨小布一起來看看吧~
白石鎮草坪村文化禮堂
草坪村位於浙贛兩省,常山、江山、玉山三地交界處,是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的西大門,杭金衢高速出口和320國道在境內交錯相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自唐代以來就在草坪設置驛站、軍營,是兵家必爭之地,來往文人墨客眾多,素有「兩浙首站、八省通衢」之稱。現轄11個自然村,19個村民小組,487戶,1938人。
草坪村文化禮堂位於村莊中心地段,設有「常山阿姨」培訓基地、文化廣場、文化長廊、室外舞臺等。太極隊、舞蹈隊、銅管樂隊、喝彩隊等各種文體隊伍不斷壯大,培訓、演出活動豐富多彩,每天來文化禮堂活動的村民絡繹不絕。草坪村啟動古驛站、古軍營修復工程,建設了古炮臺、瞭望塔、校武場等項目,使草坪村文化禮堂成為了常山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題教育初心之行以及農村文化禮堂療休養旅遊專線的重要站點。
輝埠鎮久泰弄村文化禮堂
久泰弄村位於輝埠鎮工業園區內,由原久泰弄、塘底、南弄三個村合併而成,衢常鐵路穿村而過,梘頭溪流經本村,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村域面積14.2平方公裡,675戶,人口2158人。
久泰弄村文化禮堂按照「兩廊兩堂一展館」格局,建設文化長廊、黨員先鋒長廊、禮堂、新時代講堂和國防教育展館,其中國防教育展館設有序廳、軍史展區、軍種展區、軍事體驗區等功能區,充分展現國防文化。經常性開展各類先進模範、「最美人物」評選和展示,組織慶祝國慶、重陽敬老、文化下鄉演出、排舞比賽、電影放送、戲曲演出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極大豐富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招賢鎮古縣村文化禮堂
古縣村歷史悠久,是常山古縣治所在地,由原古縣、石井口、外方山三個村合併而成,村域面積3.68平方公裡,總人口2079人。古老的歷史孕育了古縣村淳厚、樸實的民風,孝親、敬老的品德早已根深蒂固,成了當地有名的「孝親敬老村」。
古縣村文化禮堂熱鬧聲不斷,每年都要舉辦古縣文化節、孝老敬親禮、喝彩歌謠展演、排舞大賽等各類活動。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常山喝彩歌謠的發祥地,古縣村文化禮堂著力打造一村一品,深耕「常山喝彩歌謠」特色文化品牌,發動鄉賢捐贈老舊房屋,建成常山喝彩歌謠文化展示館、賢德書院等,成為了傳承喝彩文化的重要陣地。
東案鄉金源村文化禮堂
金源村位於常山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1.8公裡,呈塊狀聚落,東與柯城區溝溪鄉接壤,西和芳村鎮相鄰,村域總面積10平方公裡,是中國首批傳統古村落、浙江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古村落、省級書法村、省美麗宜居示範村、省美麗鄉村精品村,全村總戶數750戶,人口2459人。
金源村文化禮堂座落於900多年歷史的賢良宗祠內,秉持「功能現代完備、個性特色鮮明、自然風貌和諧」的理念,立足傳統、挖掘特色,建成了「兩堂一廊一中心、一臺一場一展廳」的禮堂格局,即文化大禮堂、文化講堂、文化長廊、書法練習室,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室外舞臺,村民休閒娛樂廣場和王氏賢良展示館等,推動文化禮堂外延拓展、內涵孕育,增強文化禮堂的生命力、凝聚力。
同時,省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第三屆浙江省「最美文化禮堂人」推薦工作要求,經過各地推薦、組織評審和媒體公示,還評選產生了60名「第三屆浙江省「最美文化禮堂人」,其中常山縣招賢鎮高埂村文化禮堂建設志願者、捐資者和管理員張鴻飛上榜。
張鴻飛(右)在紀念館講解
抗戰時期,箬溪曾兩度成為國民革命軍105師駐地,為立體化呈現抗戰時期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高埂村箬溪自然村的鄉賢張鴻飛和箬溪自然村其他張氏後裔一起,將300餘平方米的房屋捐獻出來,建成了一座箬溪抗戰紀念館,通過抗戰老照片、文字說明和革命實物等多種展示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現了歷史情景。為了讓「箬溪故事」傳得更久遠,張鴻飛索性將自己創辦的企業移交給兒子打理,自己則擔任起箬溪抗戰紀念館的義務講解員和管理員。他說,歷史文化是箬溪的寶貴財富,也是箬溪的精髓所在,革命歷史需要銘記,革命精神更需要傳承。
【來源:浙報融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