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越來越多的人啟用了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用戶設置的一個朋友圈查看權限,即好友只能查看其三天的動態)。微信有關部門在2019年稱,「朋友圈三天可見」功能使用數已經破億。你的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嗎?
上周,有媒體對200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3.9%的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62.8%的受訪者覺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51.5%的受訪者覺得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63.9%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
山西太原的張嫻(化名)工作後朋友圈就一直「三天可見」,「我在一家房地產相關的網站上班,朋友圈發的全是營銷廣告,沒什麼看的意義」。
調查中,63.9%的受訪者朋友圈設置了「三天可見」,32.7%的受訪者沒有設置,3.4%的受訪者沒有微信朋友圈。
「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拍照上傳朋友圈,有什麼開心不開心的事,也都會在朋友圈分享。」北京某事業單位員工暢盈盈(化名)說,在大城市,即便是好朋友也不能時常見面,朋友圈就是了解彼此的一個渠道,「她最近忙不忙,感情進展是否順利,有沒有好吃的好玩的推薦,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朋友圈獲得的信息,如果都『三天可見』,互相就封閉起來了」。
楊洋(化名)在做微商,「我是朋友圈賣貨的,所以肯定不會設置權限不讓人看,但周圍設置『三天可見』的人挺多的,大部分人都會這樣」。
調查中,79.0%的受訪者表示周圍的朋友用此功能的人多,其中26.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多。
楊洋說,大家開始是不怎麼發朋友圈,後來就分組發,分組也懶得分組的時候,就直接「三天可見」了。
「當下想要發的內容,不一定是過段時間還想展示給別人的,可能前兩天發的內容特別『喪』,現在心情好了,就想屏蔽之前發的狀態。」張嫻說。
對於為什麼選擇這個設置,51.9%的受訪者是不想被新朋友了解太多過去;46.8%的受訪者是為了避免信息洩露,自我保護;29.8%的受訪者是懶得分組;29.2%的受訪者認為這樣減少發朋友圈的顧慮;28.4%的受訪者是為了保持神秘感;20.0%的受訪者是為了隱藏曾經的「愚蠢」;8.6%的受訪者是出於看不到別人朋友圈的「報復」。
「有些人確實不想被看朋友圈,但直接設置分組容易得罪人,所以只能讓所有人都看不到。」楊洋認為,不想讓陌生人知道太多過去,可能也是大家設置「三天可見」的原因。
暢盈盈發現,設置「三天可見」的都是不怎麼發狀態的,經常發狀態的人反而不會「三天可見」。「我有一個朋友,為了發一條朋友圈會花兩個小時,先是修圖、斟酌文字,之後會認真地篩選哪些人能看哪些人不能看,仔細分組,後來分組都分亂了,每次還要一個一個地點誰能看誰不能看。而她的朋友圈設置的還是『三天可見』」。
46.1%受訪者覺得朋友圈「三天可見」有必要,31.9%受訪者覺得沒必要
調查中,62.8%的受訪者覺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51.5%的受訪者覺得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有一天我打開微信,突然收到十幾條點讚,回想這兩天也沒發什麼內容,結果是一個好長時間沒聯繫的朋友,把我過去一段時間的內容全部點讚了一遍。她前段時間坐月子沒時間看朋友圈,現在有空閒了,就一條一條翻看。」楊洋說,不在乎的人根本不會專門去看你的朋友圈,在乎的人不應該屏蔽。
有42.7%的受訪者表示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會讓自己更封閉,29.2%的受訪者認為這樣放棄了展示自己的機會,19.3%的受訪者覺得會使朋友之間變得更疏遠。
「有時想起有人在朋友圈裡曾說過什麼好吃的餐廳,想找出來看看,結果一翻,『三天可見』,什麼都看不到,還挺失望的。」楊洋說。
調查中,46.1%的受訪者覺得朋友圈「三天可見」有必要,31.9%的受訪者覺得沒必要,25.1%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我以前的朋友圈都會帶定位,後來發現這樣無形中暴露了自己的行蹤和隱私。網上曝光的朋友圈內容買賣的事,都說明朋友圈不是十分安全。」暢盈盈現在已經把朋友圈設置為「一個月可見」了,「每個人都要有隱私保護意識,現在的微信承擔了太多功能,加了太多可能連面都沒見過的人。在對這些人不了解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少暴露信息來保護自己。但我覺得,如果朋友圈不涉及隱私信息,是沒必要『三天可見』的」。
受訪者中,00後佔4.8%,90後佔38.7%,80後佔44.0%,70後佔10.1%,60後佔2.1%。
來源|中國青年報、人民網
[編輯|蘭翠娟]
禁止轉載
未經授權
凡本報原創作品
本報唯一官方微信
聲明
河北日報
微信號:hbrbgfwx
點亮在看,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