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大大減少交通事故傷害。王因海攝/光明圖片
當今社會,隨著車輛不斷增多,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兒童是交通事故中的弱勢群體,交通事故傷害給兒童、給家庭往往帶來巨大打擊。在我國,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1歲至14歲兒童第二大傷害死因。近日,多位專家呼籲多方攜手,共同推進兒童道路交通安全,讓兒童、家長和其他監護人知險知護,避免危險,呵護生命。
道路交通傷害給兒童及家庭帶來巨大打擊,令人痛心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有18.63萬兒童死於道路交通傷害,其中1/3死於乘車過程中。
在我國,兒童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1歲至14歲兒童第二大傷害死因,15歲至19歲青少年第一大傷害死因。《中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年報(2017年度)》顯示,我國當年有2954名兒童死於道路交通事故,13938名兒童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傷。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張國君表示:「作為兒科醫務工作者,每當看到道路交通傷害給兒童、給家庭帶來的巨大打擊時,我都感到無比痛心。」
「其實,兒童傷害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張國君在由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聯合主辦的「兒童道路交通安全研討會」上指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指出,要推進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以及健康環境促進行動。長期以來,北京兒童醫院高度重視兒童傷害預防工作,通過視頻、圖文、動畫片等豐富的形式,廣泛科普兒童傷害預防理念和技能,並在兒童用藥安全、家長安全教育等方面展開積極合作。
據他介紹,在今年的「全國交通安全日」期間,由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與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共同發起的「兒童安全促進中心(北京)」正式揭牌成立,今後雙方將共同推動兒童傷害的預防工作,科普兒童傷害預防理念和技能。
預防兒童道路交通傷害,需要各方攜手多維度推進
據了解,為了降低兒童道路交通傷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兒童道路交通安全十大行動,其中包括法規的制定與加強執法、道路的改進、兒童約束系統和頭盔的使用、改進車輛設計、急救護理、兒童行為監護、控制酒駕、提高兒童的可視性以及駕駛員的管理等。
今年10月,我國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首次從國家立法層面,對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兒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義務做出了具體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規則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
有效的工具使用,可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然而,兒童道路交通傷害預防還需要公安交管部門、法律部門、教育機構、醫學界、科研機構、社會組織、媒體等各方攜手,只有大家共同關注,相互配合,從產品安全、法律制度、系統治理、科普宣教等多維度推進,才能創造一個對兒童更友好,更有助於預防傷害的環境。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中國)首席代表崔民彥表示,相比疾病而言,道路交通傷害可以更好地進行預防。
研究證明,有效的工具使用,例如「一盔一帶」,就可以大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崔民彥介紹,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在交通事故的碰撞中,可以降低嬰兒70%的死亡率,幼兒54%~80%的死亡率;在騎行過程中,正確使用頭盔,可以降低42%的死亡風險和69%的頭部受傷風險。因此,希望有相關的法規和標準,促進兒童頭盔的正確使用。
據悉,今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增強大眾佩戴安全頭盔、使用安全帶的意識。
延伸閱讀
兒童安全座椅五大注意
在道路交通傷害中,導致死亡的主因是頭顱損傷,而兒童乘客沒有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是導致兒童因道路交通傷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是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體重、身高、生長特點,結合家庭乘用車特點選擇合適的安全座椅,並嚴格按照說明書提示安裝。
二是1歲以下嬰幼兒,需要使用反向安裝的兒童安全座椅。
三是一般來說,4歲左右開始需使用增高墊,並要保證安全帶的肩帶在兒童的肩部,跨帶在兒童的胯部。
四是注意檢查安裝是否牢固,方法是兩手按住桌椅晃動,前後左右移動不可超過3釐米。
五是當孩子體重36公斤以上,身高145釐米左右時,就可以使用成人安全帶。同時,一定要讓兒童坐在後排。
五步正確戴好頭盔
當發生碰撞時,佩戴合格且合適的頭盔將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頭部。
第1步,確保頭盔尺寸恰當。通過服裝捲尺或用一根繩子,在孩子眉毛上方繞額頭測量,能比較準確地獲得孩子的頭圍尺寸,可據此選擇頭盔標籤上對應的尺寸。
第2步,通過調節頭盔墊或內部鬆緊調節器,確保頭盔貼緊。
第3步,調整側繩,讓對扣帶在耳朵的兩側面形成V型。
第4步,將下顎處繩子調節至能容下家長一兩根手指,確保鬆緊合適。
第5步,經常檢查調整,以防孩子自行鬆動扣帶等。
此外,每次佩戴前,都應進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