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
車損險必要性車損險承保範圍購買車險時總會糾結哪些險種有必要投保,哪些險種可以放棄而節省開支;其中「車損險」討論的熱度是相當高的,因為隨著交通管理的越發嚴格,交通事故率呈現直線下滑的趨勢。似乎每年上千元甚至更高的成本投保車損險是種浪費,這種想法對嗎?
從情懷方面是期望所有汽車用戶都不出現交通事故的,然而從概率學的角度分析則並不現實,理論上只要駕駛行駛上路就有可能出現問題;要知道交通事故為什麼會區分責任劃分,這裡就涉及到綜合概率的問題了。
全責-主觀駕駛概率次責-雙方駕駛概率無責-就問倒不倒黴以非常謹慎的態度駕駛汽車,從來不急加速也不超車,這些車輛仍舊有概率被其他車輛碰撞;而在撞擊過程中還有可能引起連鎖碰撞,比如在高速公路駕駛汽車時的「連環追尾」,即使沒有責任也要承擔前車的維修費用,確責階段如果存在漏洞還有可能要承擔己方車輛的維修成本,這種問題又如何解釋呢?
【墨菲定律】也許很多人都了解過,每逢洗車就會下雨,每逢放假就會有很多瑣事;其實這能從概率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當然要加注對某一件事的關注程度的影響,以及從事做某件事情的頻率的高低。
如果關注某件事情則會在潛意識中不斷搜尋並貯存其信息,就比如高頻率的洗車時總會關心是否會下雨,於是出現一次雨前洗車就會覺得為什麼概率這麼高。其實很多地區每年不下雨的時間是很少以的,如果在雨天平均分到每個季節,其實三五天就會下一場雨。
至於交通事故總感覺出現的少,其實只是沒有過於關注這一領域;如果是從事車輛定損或責任劃分調解的工作,以墨菲定律的角度思考問題,考慮的其實是為什麼只要閒下來就會有大量的事故車出現。也就是說出現交通事故的概率仍舊是不低的,責任劃分的比例也是無法確定的,那麼車損險就是有必要投保的了。
因為輕微剮蹭的修復成本也要幾百元,只要涉及到更換零部件則會上千,如果需要更換某些總成的話,動輒就會是數萬元。假設認為事故率不高而不投保車損險,10年中也許九年都沒有問題,但是某一年出現問題的修車成本,可能會是十年車損險總和的數倍,玄而又玄的墨菲定律又出現了。
重點1:車損險的承保範圍很寬,不僅僅是責任交通事故中的車損維修費用賠償,車輛達到報廢標準後,同樣可以按照正常二手汽車的評估價格賠償車款,然而這些都還不是最重要的。
除地震以外的所有自然災害導致的車輛損傷與報廢,車損險也都是有責任進行賠償的!所以在天氣比較特殊的區域用車,或者長途自駕旅行會走一些山路險路的用戶,投保車損險則顯得非常有必要性了。
重點2:汽車涉水很容易造成發動機熄火,因為水無法被壓縮,一旦進入燃燒室的體積超過燃燒室容積;結果則會造成活塞無法達到上止點,曲軸會被迫停轉。
涉水熄火往往會造成連杆變形,維修的成本是相當高的;而有車損險且沒有涉水險時,發動機維修則不用自費了。當然前提下是熄火後不要重複啟動,否者連杆是有可能崩斷的,達到這種程度就不在車損險的承保範圍內了。這就是車損險的價值,是否有必要投保自己斟酌吧。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天和MCN授權發布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