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人子究竟應該在什麼時候再臨

2021-01-07 騰訊網

第24章第五段,無花果樹的預兆。

接上段: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本段結束。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13:28-31,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1:29-33。三個版本的內容基本沒區別,只有一點,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只以無花果樹比喻,路加福音還加上所有其它的樹。

有些經學家將這段話和第21章「咒詛無花果樹」的話聯繫起來,說那棵枯乾的無花果樹如果發嫩長葉的時候,基督再臨就近了。這兩段話當然是沒有聯繫的,如果說有聯繫的話,就算當時真的有棵無花果樹給耶穌咒詛枯乾掉,現在早已屍骨全無,它怎麼還能發嫩長葉呢。

還有的經學家則說,耶穌這是以無花果樹比喻以色列,無花果樹發嫩長葉是指以色列復國,他們說以色列復國就是預示天國近了。有經學家則反駁說,根據馬太福音23:39,要以色列人承認耶穌是主基督才能再臨,所以無花果樹發嫩長葉是指以色列人悔罪改過。

作者寫的這個比喻其實是很容易懂的,他意思是說,正如你看到無花果樹發嫩長葉就知道夏天即將到來一樣,你看到本章前幾段所說的事,你就知道人子即將降臨。前幾段作者總共寫了兩件事,一件是聖殿被毀,一件是戰爭災禍。其實在作者寫作的時候,這兩件事情都早已發生過。也就是說,作者跟舊約中先知書的作者一樣,假裝自己是在災禍發生以前寫預言,因為他假裝「預言」的災禍真的有發生,人們就會相信他所「預言」的拯救也會應驗。

第34句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句話也是學自先知書,以西結書12:25說:我耶和華說話,所說的必定成就,不再耽延,你們這悖逆之家,我所說的話必趁你們在世的日子成就。在以西結書裡說要成就的事是使以色列家不再有虛假的異象,而是所有的異象都必應驗,意思就是指神拯救了以色列人。在這裡說的「這些事都要成就」是指什麼事呢,有人理解為「人子再臨」,眾所周知,此事兩千年都沒有發生。

經學家解釋說,本章耶穌的講話是針對聖殿何時被毀的問題來的,所以這裡的「這些事」自然還是指聖殿被毀這件事。在馬太福音中並沒有人問聖殿何時被毀,馬可福音中才有人問,不過可以允許他們結合起來解說。

經學家的解釋光從這段看好像是沒錯的,作者說「這些事都要成就」確實可以理解為聖殿被毀和大災難這些事。作者假裝在公元30年時預言,到公元70年時聖殿被毀,要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對長命的人是可以那麼說。不過就算如此,作者在前面第33句說這些事發生之後就該知道人子近了、已來到門口,所以他說的「這些事」即使不是指基督再臨,但起碼也是想讓人理解為基督再臨已經不遠。我們知道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這些事」成就之後無花果樹已經發嫩長葉近兩千次,人子還沒有再來。

如果結合下一段,我們就知道,作者所說的「這些事都要成就」不僅包括聖殿被毀和大災難,而且也包括「人子再臨」。第36句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應該可以理解為成就這些事中最後及最重要一個環節的時間沒有人知道。

我們前面說過。按照常理,「世代」短則指一代人的時間,中則指百來年的時間,長則指一個王朝的時間,不可能指幾千年的時間。作者在這裡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我們不能明確他說的這世代究竟有多長,但可以明確他就是想忽悠信徒,讓他們覺得成就這事的時間已經不遠。只要心中有期盼的人,不管他生活在什麼世代,他看到這句話都會想,可能「人子」就會在這世代再臨,這就是作者寫這句話希望達到的目的。

第35句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這句話就是為了使信徒相信的賭咒發誓,我們以前說過這種賭咒發誓的話通常是不可信的,很多時候誰對你賭咒發誓,說明他心裡正打算騙你。

第六段,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

接上段: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衝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那時,兩個人在田裡,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本段結束。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13:32-37,路加福音的版本在17:26-30、34-36、12:39-40。路加福音第12和17章是寫耶穌未到耶路撒冷的事,這是比較奇怪的,如果按前面幾段的順序,這段話應該在第21章最後才對,怎麼會在第17章呢。

馬太福音的這段話相當於是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結合,在馬可福音中,沒有寫「挪亞」的事情,也沒有寫「兩個人要撇下一個」的事情,這些都是在路加福音中的,而路加福音的話中並沒有寫「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這句。按理說,如果馬可福音裡有這麼經典的話,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會抄,路加福音沒有抄,而顯然馬太福音的話結合了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的話。綜合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確定,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最早的版本裡都沒有這段話,後來有作者給馬可福音加了這段話,又有後來的作者結合路加福音也加上這段話。

第36句意思就是說人子什麼時候再臨,沒有人知道,耶穌也不知,所以不能預先透露。為什麼作者要這麼編呢,這是因為很多裝神弄鬼的人就喜歡裝神弄鬼,說什麼時候「救世主」會來,或者說「人子」會來,但實際上既沒有什麼「人子」,也沒有「先知」,所以他們的預測最後都是落空,這些預測最大的影響是會使很多人不再相信「人子」,他們會因此脫離新枝派。可以這麼說,後來某些人給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加上本段,正是為了彌補這點漏洞。實際上就算這樣也沒用,在有福音書之後的近兩千年裡,不知有多少基督徒仍然樂於預測基督再臨,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預測說末世即將到來,因為信了耶穌之後,很多人就是喜歡裝「先知」、「預言」各種事。

第37-39句抄自路加福音17:26-27,原意是說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而不是說人子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馬太福音為了改成人子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這樣的意思,在「洪水來了」前加上「不知不覺」。接著路加福音還舉了所多碼被滅絕的例子,馬太福音沒有抄。

第40-41句是抄自路加福音17:35-36,原意仍是說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指兩個人裡就要死掉一個。

第42句抄自馬可福音13:33,原意是讓信徒不要因灰心或各種原因改變信仰,因為人子隨時可能會來救贖他們,但是馬太福音在前面抄了一些路加福音中寫「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的話,就變成要信徒注意人子隨時會來的危險。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馬可福音的原意之外加上警告,如果改變了信仰,就會被撇下,而不是被帶走。

第43-44句說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這個比喻抄自路加福音12:39-40。原來馬可福音13:34-37也有個「家主」的比喻,作者改成路加福音的,他改得簡直糟糕透頂。馬可福音是說家主離開家,交待各人要好好幹活,因為家主隨時會回來,不能讓他看到有人偷懶。馬可福音這個比喻是將耶穌比作家主,馬太福音卻改成把耶穌比喻為隨時可能會來偷的賊,這個比喻不用多說當然是改得不好的。而且另外還有一點不好,大家警醒,發現賊來的話,是要打走他、拉他去報官的,起碼也要拒之門外,難道耶穌來了也是這樣嗎。

第七段,忠心和不忠心的僕人。

接上段: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裡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本段結束。

這段話馬可福音裡沒有,路加福音在12:41-48。因為這段話裡有說「不知道的時辰主人要來」,所以那個馬太福音後來的作者將路加福音的這段也抄到這裡。

這個比喻跟上一段「家主防賊」的故事在路加福音裡也是在一起的,他寫的「賊」和「惡僕」顯然不會是比喻他們自己人的,而是比喻他們的仇敵:撒都該人、文士和法利賽人等。在新約時期,那些人是猶太的管理者,作者就編成「家主」派他們管理家裡的人,「惡僕」醉酒打人,意思就是說法利賽人等欺壓他們新枝派的人,家主回來重重處治他(原文是切成兩段),就是說「人子再臨」之後要處罰他們。

作者的這個比喻是安慰信徒,說現在欺壓他們的人,到時會有惡報。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陰間的權柄為什麼不能勝過彼得
    在馬可福音中沒有寫「人子」,只寫「人說我是誰」。我們以前說過,什麼「人子」的稱呼,馬可福音的作者應該學自以西結書。在以西結書裡寫神跟以西結說話開始必稱呼他為「人子」。不過在馬可福音中,寫到「人子」並不多,到馬太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中,寫耶穌自稱為「人子」之處就特別多。經學家和基督徒們因為新約裡的耶穌經常自稱「人子」,就將這個稱呼神聖化。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按此說法,基督是否永遠不會再臨
    第24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預言聖殿被毀、基督再臨的預兆、大災難、人子的降臨、無花果樹的預兆、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忠心和不忠心的僕人。從標題可以看出,這一章都是講「預言」以後的事,特別是對「末世」的「預言」。末世什麼時候能來,這是基督徒們最關心的事,這章我們得閱讀仔細點。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究竟在加利利升天還是在伯大尼升天
    這個作者說,這些話傳說到今日,正是證明我們前面所說的,他就是因為聽很多人質疑耶穌復活的話所以才編了這樣的故事放在馬太福音裡。這個故事只有一點編得不好,既然看守的人夜間睡著,怎麼知道屍體被他的門徒偷去呢。如果他們看到了,不應該追過去把屍體搶回來嗎,如果他們沒看到,怎麼能亂說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人子降臨時有什麼兆頭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13:24-27,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1:25-28。馬可福音的內容與馬太福音大體差不多。路加福音差別比較大,雖然意思也相近,但是進行了全面的改寫。馬可福音作者幻想的可能就是這樣,他說的戰亂就是指第一次猶太戰爭,然後在戰爭之後,他們還要繼續受災,等這個災難完全過去,就是末世。至於這個災難什麼時候完全過去,他們幻想的當然是越快越好。馬可福音13:30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句話意思就是說,他們希望在這代人的時候就能得救,就是幾十年內得救。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是什麼意思
    作者的意思應該是說,雖然要付出很大並且要作出犧牲,但是必須要把新枝派的思想傳給所有非本教派的猶太人。然而馬太福音的作者可能不理解這個意思,以為原文是說要先把福音傳給所有的外邦人,他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怎麼能接受這樣的思想呢,所以他寫的時候就不要這句。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防備法利賽人的酵這個故事原意是什麼意思
    而且在新約裡,耶穌就是有神通的人,他應該問神都不用,直接就能預測天氣才對。看天、看雲等預測天氣,是古人長久以來積累的經驗,這些經驗其實就跟古代的醫術一樣,靠譜的時候少,不靠譜的時候多。幾千年來,我們中國積累的天氣諺語有幾百條之多,但是實際上天氣總是捉摸不定,人們靠預測天氣來定農活,通常都會適得其反。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是基督的事究竟是誰傳出去的
    這段話的馬太福音版本在16:13-20,接在「防備法利賽人和希律的酵」那一段之後,路加福音的版本在9:18-21,接在「耶穌使五千人吃飽」那一段之後。馬可福音寫這事發生他們在去該撒利亞腓立比的村莊的路上,而馬太福音寫這事發生在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路加福音則寫此事發生在伯賽大。另外,馬太福音的版本還增加了很多內容,詳情可參見馬太福音的解讀文章。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究竟有沒有親嘴出賣耶穌
    在聖經中很多經典的故事人們以為是聖經起源的,其實都另有來源,所以我們不能確實以親嘴為暗號出賣人的故事是作者原創還是參考了其它的故事。需注意的是,猶大以親嘴為暗號出賣耶穌只是三部對觀福音書的情節,約翰福音沒這麼編,他只是寫猶大大帶人來抓耶穌。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為什麼要寫召稅吏為門徒的故事
    根據馬可福音6:3,小雅各也是耶穌的兄弟。同一個故事裡,耶穌呼召的人在不同的版本裡竟然有兩個不同的名字,經學家對這樣的問題,一般是解釋成一個人有兩個不同名字。不過如果說一個人有兩個名字,按照馬可福音2:14和3:18,利未的另一個名字應該是雅各才對,而不應該是馬太。馬太福音的作者亂改,應該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要僕人賺那麼多錢幹什麼
    在馬可福音中,一個道理一般最多講一個比喻,而在馬太福音中,則可能會有好幾個。這一方面原因是這個作者抄了之後,有時也想自我發揮一下,寫一點自己想出來的。另一方面,馬可福音雖然創作時間比馬太福音早,但是馬太福音更早在小亞細亞地區的猶太人中流行起來,有些信徒讀完福音書想出什麼比喻之後,也更願意加入到馬太福音裡面,所以馬太福音的添加和修改是比較多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使人和睦的人會被稱為神的兒子是真的嗎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因此每個參加出徵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就算我們不按歷史,按啟示錄寫的末世、說要毀滅天地,也不能說聖經裡的神是什麼和平締造者。聖經裡有些話勸人和睦,比如箴言12:20說:圖謀惡事的,心存詭詐,勸人和睦的,便得喜樂。詩篇34:14說: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另外馬太福音裡還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馬太加了稅吏的前綴,我們前面在呼召馬太的故事解讀裡已經說過,在馬可福音裡,稅吏是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對照馬可福音寫的十二使徒名單,如果說利未有兩個名字的話,對應的人也應該是雅各,而不是馬太。十二個門徒除了猶大寫了是Iscariot人之外,其餘的都沒有寫是哪裡人。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數點文士和法利賽人的過錯(上)
    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走遍洋海陸地,勾引一個人入教。既入了教,卻使他作地獄之子,比你們還加倍。你們這瞎眼領路的有禍了。你們說,凡指著殿起誓的,這算不得什麼。只是凡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入口的不能汙穢人是什麼意思
    現在的人一般在幼兒班的時候都受過飯前要洗手這個教育,不過長大之後能保持這個好習慣的人卻不多,這是因為現在整個社會衛生環境已得到極大的提升,手接觸到危險細菌的機會不再像以前那麼多,而且現在抗生素也不像以前那麼缺乏,就算沾點什麼細菌,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所以很多人不會刻意堅持飯前洗手的習慣。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怎麼說耶穌又是大衛子孫又不是大衛子孫
    路加福音這個故事寫在10:25-28,他也是寫「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不過這個律法師向耶穌提的問題與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都不同,他問的不是「最大的誡命」是什麼,而是「我該作什麼才可以承受永生」。接著並不是寫耶穌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寫耶穌反問他「律法上寫的是什麼」,這個律法師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傳教的人什麼都不帶怎麼生活呢
    首先第5-8句都是馬太福音自創的,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裡並沒有。第5-6句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這兩句話顯示馬太福音作者狹隘和民族思想,他並不想把宗教傳給外邦人,甚至撒瑪利亞人都不想傳。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被判死刑真假探討(上)
    馬可福音11:20寫耶穌在諸誠中行了許多異能,那些城的人終不悔改,這意思就是說加利利的人不相信他。馬太福音23:39寫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應當稱頌」,這意思就是說耶路撒冷的人同樣也不相信他。第二福音書寫教信徒要順從官府、要給凱撒納稅(雖然路加福音23:2寫他誘惑國民,禁止納稅給該撒,但與路加福音20:19-26矛盾),這樣的主張是受統治者歡迎的,也不可能判死罪。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大出賣耶穌這個故事漏洞有多少
    在聖經裡,撒但就是一個專門配合神做壞事的,神說,人子要被人出賣,撒但就說,我去辦這事。在約翰福音裡,這點寫得更加清楚。約翰福音13:2說:吃晚飯的時候,魔鬼已將賣耶穌的意思,放在西門的兒子加略人猶大心裡。約翰福音13:21-27說:耶穌明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之死(下)耶穌死時有發生地震嗎
    他們還說,馬太福音將第一個詞由亞蘭語改為希伯來語,可能也是按照詩篇22:1這句話改的。作者寫本故事的時候想到過詩篇第22篇這是可能的,拈鬮分衣服就是來自本詩的22:18,他寫耶穌喊的話來自詩篇22:1也有可能,但是經學家解讀耶穌為什麼喊這句話的意思,就應該是他們自己亂想的,並不是作者的原意。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作者為什麼寫耶穌回到加利利去
    馬可福音作者應該也是這個意思,不過馬太福音作者可能不太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理解成耶穌「退到」加利利。有的經學家說,約翰福音3:22-24寫約翰還沒有被捕入獄的時候,耶穌和他的門徒在猶大地施洗,約翰則在靠近耶路撒冷的哀嫩施洗。所以後來約翰被捕,耶穌回加利利去好像也沒毛病。約翰福音因為跟三對觀福音矛盾太大,所以經學家們說這話底氣也不是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