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五段,無花果樹的預兆。
接上段: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這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本段結束。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13:28-31,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1:29-33。三個版本的內容基本沒區別,只有一點,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只以無花果樹比喻,路加福音還加上所有其它的樹。
有些經學家將這段話和第21章「咒詛無花果樹」的話聯繫起來,說那棵枯乾的無花果樹如果發嫩長葉的時候,基督再臨就近了。這兩段話當然是沒有聯繫的,如果說有聯繫的話,就算當時真的有棵無花果樹給耶穌咒詛枯乾掉,現在早已屍骨全無,它怎麼還能發嫩長葉呢。
還有的經學家則說,耶穌這是以無花果樹比喻以色列,無花果樹發嫩長葉是指以色列復國,他們說以色列復國就是預示天國近了。有經學家則反駁說,根據馬太福音23:39,要以色列人承認耶穌是主基督才能再臨,所以無花果樹發嫩長葉是指以色列人悔罪改過。
作者寫的這個比喻其實是很容易懂的,他意思是說,正如你看到無花果樹發嫩長葉就知道夏天即將到來一樣,你看到本章前幾段所說的事,你就知道人子即將降臨。前幾段作者總共寫了兩件事,一件是聖殿被毀,一件是戰爭災禍。其實在作者寫作的時候,這兩件事情都早已發生過。也就是說,作者跟舊約中先知書的作者一樣,假裝自己是在災禍發生以前寫預言,因為他假裝「預言」的災禍真的有發生,人們就會相信他所「預言」的拯救也會應驗。
第34句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這句話也是學自先知書,以西結書12:25說:我耶和華說話,所說的必定成就,不再耽延,你們這悖逆之家,我所說的話必趁你們在世的日子成就。在以西結書裡說要成就的事是使以色列家不再有虛假的異象,而是所有的異象都必應驗,意思就是指神拯救了以色列人。在這裡說的「這些事都要成就」是指什麼事呢,有人理解為「人子再臨」,眾所周知,此事兩千年都沒有發生。
經學家解釋說,本章耶穌的講話是針對聖殿何時被毀的問題來的,所以這裡的「這些事」自然還是指聖殿被毀這件事。在馬太福音中並沒有人問聖殿何時被毀,馬可福音中才有人問,不過可以允許他們結合起來解說。
經學家的解釋光從這段看好像是沒錯的,作者說「這些事都要成就」確實可以理解為聖殿被毀和大災難這些事。作者假裝在公元30年時預言,到公元70年時聖殿被毀,要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對長命的人是可以那麼說。不過就算如此,作者在前面第33句說這些事發生之後就該知道人子近了、已來到門口,所以他說的「這些事」即使不是指基督再臨,但起碼也是想讓人理解為基督再臨已經不遠。我們知道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回事,「這些事」成就之後無花果樹已經發嫩長葉近兩千次,人子還沒有再來。
如果結合下一段,我們就知道,作者所說的「這些事都要成就」不僅包括聖殿被毀和大災難,而且也包括「人子再臨」。第36句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應該可以理解為成就這些事中最後及最重要一個環節的時間沒有人知道。
我們前面說過。按照常理,「世代」短則指一代人的時間,中則指百來年的時間,長則指一個王朝的時間,不可能指幾千年的時間。作者在這裡說「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我們不能明確他說的這世代究竟有多長,但可以明確他就是想忽悠信徒,讓他們覺得成就這事的時間已經不遠。只要心中有期盼的人,不管他生活在什麼世代,他看到這句話都會想,可能「人子」就會在這世代再臨,這就是作者寫這句話希望達到的目的。
第35句說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這句話就是為了使信徒相信的賭咒發誓,我們以前說過這種賭咒發誓的話通常是不可信的,很多時候誰對你賭咒發誓,說明他心裡正打算騙你。
第六段,那日那時沒有人知道。
接上段: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部衝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那時,兩個人在田裡,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推磨。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那一天來到。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
本段結束。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13:32-37,路加福音的版本在17:26-30、34-36、12:39-40。路加福音第12和17章是寫耶穌未到耶路撒冷的事,這是比較奇怪的,如果按前面幾段的順序,這段話應該在第21章最後才對,怎麼會在第17章呢。
馬太福音的這段話相當於是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結合,在馬可福音中,沒有寫「挪亞」的事情,也沒有寫「兩個人要撇下一個」的事情,這些都是在路加福音中的,而路加福音的話中並沒有寫「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這句。按理說,如果馬可福音裡有這麼經典的話,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會抄,路加福音沒有抄,而顯然馬太福音的話結合了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的話。綜合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確定,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最早的版本裡都沒有這段話,後來有作者給馬可福音加了這段話,又有後來的作者結合路加福音也加上這段話。
第36句意思就是說人子什麼時候再臨,沒有人知道,耶穌也不知,所以不能預先透露。為什麼作者要這麼編呢,這是因為很多裝神弄鬼的人就喜歡裝神弄鬼,說什麼時候「救世主」會來,或者說「人子」會來,但實際上既沒有什麼「人子」,也沒有「先知」,所以他們的預測最後都是落空,這些預測最大的影響是會使很多人不再相信「人子」,他們會因此脫離新枝派。可以這麼說,後來某些人給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加上本段,正是為了彌補這點漏洞。實際上就算這樣也沒用,在有福音書之後的近兩千年裡,不知有多少基督徒仍然樂於預測基督再臨,到現在還有很多人預測說末世即將到來,因為信了耶穌之後,很多人就是喜歡裝「先知」、「預言」各種事。
第37-39句抄自路加福音17:26-27,原意是說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而不是說人子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馬太福音為了改成人子什麼時候來不知道這樣的意思,在「洪水來了」前加上「不知不覺」。接著路加福音還舉了所多碼被滅絕的例子,馬太福音沒有抄。
第40-41句是抄自路加福音17:35-36,原意仍是說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指兩個人裡就要死掉一個。
第42句抄自馬可福音13:33,原意是讓信徒不要因灰心或各種原因改變信仰,因為人子隨時可能會來救贖他們,但是馬太福音在前面抄了一些路加福音中寫「人子來了會給世人帶來災禍」的話,就變成要信徒注意人子隨時會來的危險。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馬可福音的原意之外加上警告,如果改變了信仰,就會被撇下,而不是被帶走。
第43-44句說家主若知道幾更天有賊來就必警醒,不容人挖透房屋,這是你們所知道的,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這個比喻抄自路加福音12:39-40。原來馬可福音13:34-37也有個「家主」的比喻,作者改成路加福音的,他改得簡直糟糕透頂。馬可福音是說家主離開家,交待各人要好好幹活,因為家主隨時會回來,不能讓他看到有人偷懶。馬可福音這個比喻是將耶穌比作家主,馬太福音卻改成把耶穌比喻為隨時可能會來偷的賊,這個比喻不用多說當然是改得不好的。而且另外還有一點不好,大家警醒,發現賊來的話,是要打走他、拉他去報官的,起碼也要拒之門外,難道耶穌來了也是這樣嗎。
第七段,忠心和不忠心的僕人。
接上段:誰是忠心有見識的僕人,為主人所派,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呢。主人來到,看見他這樣行,那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裡一切所有的。倘若那惡僕心裡說,我的主人必來得遲,就動手打他的同伴,又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在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時辰,那僕人的主人要來,重重的處治他(或作把他腰斬了),定他和假冒為善的人同罪。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本段結束。
這段話馬可福音裡沒有,路加福音在12:41-48。因為這段話裡有說「不知道的時辰主人要來」,所以那個馬太福音後來的作者將路加福音的這段也抄到這裡。
這個比喻跟上一段「家主防賊」的故事在路加福音裡也是在一起的,他寫的「賊」和「惡僕」顯然不會是比喻他們自己人的,而是比喻他們的仇敵:撒都該人、文士和法利賽人等。在新約時期,那些人是猶太的管理者,作者就編成「家主」派他們管理家裡的人,「惡僕」醉酒打人,意思就是說法利賽人等欺壓他們新枝派的人,家主回來重重處治他(原文是切成兩段),就是說「人子再臨」之後要處罰他們。
作者的這個比喻是安慰信徒,說現在欺壓他們的人,到時會有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