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在說話:看看新農村背後的數字 有你們村嗎?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大數據在說話:看看新農村背後的數字 有你們村嗎?

新華網北京12月9日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近日,天眼查發布企業大數據報告,試圖通過企業發展的變化來展現832個「貧困縣」近五年來的努力及成果,另外也從鄉村醫療、鄉村教育、農副產品電商、鄉村旅遊等方面,通過數據客觀探尋「新農村經濟」的蛻變。

「脫貧攻堅」,你看得見的變化

各省「貧困縣」超3成企業新增於「脫貧攻堅」期間。

數據顯示,各省份「貧困縣」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的企業數量均佔該地區企業註冊總量的30%以上。其中,貴州省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的相關企業數量佔比最大,超過60%;其次為湖北、新疆、四川、安徽、西藏五個省份,新增企業佔比均超過50%。

另外,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各省份「貧困縣」企業新增數量較過去五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且主要集中在50-150%。其中,漲幅最大的兩個地區為海南和新疆,分別高達174.57%和171.99%。

「第三產業」新增企業數量多,科技創新勢頭顯露

數據顯示,我國各省份「貧困縣」近五年新增企業較為集中地分布在「第三產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相關企業總量佔比超6成。

各省份「貧困縣」近五年新增企業中,有超過60家為掛牌上市企業,近200家產生過融資事件,500餘家為高新技術企業。有超過3.8萬家相關企業擁有專利。其中,貴州省的「貧困縣」擁有專利的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4萬家,平均每個「貧困縣」有超過200家擁有專利的企業。

基建升級,促進「鄉村振興」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我國今年前11月新增7.5萬家鄉村教育相關企業。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89萬家鄉村教育相關企業。地域分布上看,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9.5萬家,佔全國總量的10.66%,其次為湖南省和廣東省,分別擁有超過7.4萬家和6.3萬家相關企業。

此外,我國今年前11月新增11.2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同比增長47.7%。我國目前共有近46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佔比超6成。行業方面,主要集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60.33%)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業(9.66%)。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超過66%的鄉村醫療相關企業均成立於5年內。截至11月底,我國今年前11月共新增鄉村醫療相關企業近11.2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47.7%。

產業升級新機遇,土雞蛋也有「大舞臺」

「網際網路+農業」新跨界,為我國20萬餘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開拓上行之路。

近年來,「直播+電商」等網購新方式風生水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網購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也不僅僅是城區的專屬,也在向農村地區延伸。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近219萬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四川省的農副產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20萬家,山東省和安徽省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擁有近18萬家和14萬餘家相關企業。

從企業註冊數量趨勢來看,近十年來,我國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年度註冊數量持續上升,增速較為平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底,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已新增近56萬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新增總量,同比增長超62%。

商務部網站顯示,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範縣,實現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農村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

目前,我國目前有超過21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福建和廣東兩省的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數量較多,總數超過4萬家,佔全國近兩成。另外,山東、重慶、陝西和湖南同樣擁有數量較多的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截至11月底,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已新增近10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16-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數量之和。

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儘管我們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題,但隨著農村電商生態體系的不斷成熟,農村電商的市場空間將會進一步拓展,未來,農村電商必將大有可為。

鄉村遊扮靚「別樣冬天」,我國農家樂相關企業註冊總量較十年前翻了三番。

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2.07億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達到5925億元。此外,自駕、短途、家庭親子遊成為鄉村旅遊市場新趨向。

我國目前有超過19萬家農家樂相關企業,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75%。行業方面,主要集中分布在住宿和餐飲業(76.59%)和農、林、牧、漁業(16.66%)。

從地域分布來看,四川省的農家樂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2萬家,其次為湖北省和重慶市,分別擁有1.8萬家和1.6萬家相關企業。另外,新疆、陝西、貴州、浙江、安徽等省市地區的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1萬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9這十年期間,我國農家樂相關企業註冊總量由原來的2.6萬家增長至21.6萬家,翻了三番。其中,2015年相關企業註冊增速高達38%。

相關焦點

  • 【新農業】阿里的「盒馬村」 背後是中國數字農業的未來
    從來對於國家戰略具有靈敏嗅覺的阿里,這一次如此重視「數字農業」的概念,讓業界對於農業的產業升級充滿了期待。 阿里的數字農業全鏈路戰略 近日,阿里加快了「盒馬村」落地的步伐,上海崇明區、深圳坪山區的「盒馬村」相繼建成。
  • 用數據說話、以數據服眾
    毛澤東在北京香山雙清別墅毛澤東的語言有一個鮮明的特色,那就是他喜歡用數據說話,基本方式是「道理+數據」,即先講明道理,再用數據來論證這些道理;尤其是關鍵時刻,他總會拿出具體的數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做什麼事都得有耐心,白軍士兵越是不了解我們,就越是要多往回放,讓他們回去替我們宣傳。一回不行就兩回,兩回不行三回,總有一天,他們會醒悟過來的。」講完道理後,毛澤東就用數字說話了:「要是放回去一個能爭取十個,這個帳不是很好算嗎?」經毛澤東這麼一講——用「放回去一個能爭取十個」來給大家算帳,用數字比大小,大家開始慢慢理解知道孰輕孰重了。
  • 農村人幹什麼能夠一年收入10萬元?你們村有多少這樣的家庭?
    農村人幹什麼能夠一年收入10萬元?你們村有多少這樣的家庭?目前在我國的農村,發展變化是非常快的,農民的生活條件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許多農民在村子裡面蓋起來新樓房,裡面裝修非常漂亮,寬大又舒服,不比城市差。
  • 山東迎來「合村並鎮」新規劃,將進行農村合併,來看看有你家鄉嗎
    隨著人們的大量遷移,部分農村也是逐漸丟失了往日的煙火氣息,同時也是出現了一些「無人村」的現象,而更有一些相對於面積小的存在,也是隨著人們的離去而慢慢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雖然說是人們不斷向著城市內部湧入,可以證明其在生活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一個提升,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國人們自古以來就有著極為濃厚的「鄉愁」情懷,同時也是因此,農村的逐漸消失也是讓很多人們感到了不自在。
  •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紅冰:1%的改變,淘寶村的發展就是農村網商...
    來源:新華網日前,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舉辦。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會上說,本屆淘寶村峰會在河北舉行的意義是進一步向中部和西部地區擴大影響、展現價值,讓更多農村鄉親在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利用淘寶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所代表的數位技術推動鄉村變革,推動農村發展、產業化與城市進一步連接,從而帶來鄉村的振興和發展。
  • 9個淘寶村就有1個在山東!山東數字農業發展領跑全國
    作為農業強省,山東省數字農業建設也喜獲豐收: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山東佔了10席,全國第一;全省淘寶村598個,佔全國11%,比去年猛增33%;2019年在阿里巴巴平臺銷售農產品全國第四……藉助數字鄉村新基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本名頭越來越響。全國第一!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山東佔10席疫情之下,拓寬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成為當務之急。
  • 這些假貨,農村最多!說不定你村就有,見過嗎?
    這些假貨,農村最多!說不定你村就有,見過嗎? 還有一直分不清的方便麵, 咋一眼還以為康師傅出了新口味~
  • 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縣域數字鄉村指數...
    來源:新華網9月26日,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聯合阿里研究院,在第八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縣域數位化」主論壇上發布《縣域數字鄉村指數(2018)》。在此基礎上,該報告匯集國家宏觀統計數據、行業數據和網際網路大數據,全面評估了我國數字鄉村發展水平,針對發展短板和制約因素,提出推進縣域數字鄉村建設的政策優化路徑。
  • 數字農業:大數據如何助推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在疫情攻堅期,組織會員及相關單位通過線上直播方式向廣大種植戶和農業服務組織推廣新農藝、新農技、新服務的模式,推廣並將創新技術同種植過程有機結合,保障農業種植戶增產提質,既是鞏固發展農業農村工作的應有之義,也對全國經濟逐漸恢復正常、穩定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 明年「新三通」通到農村,農民受益都拍手稱好,你們村有了嗎?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目前,城市對農村的反哺,工業對農業的支持和幫助,已成為上上下下的廣泛共識,也是各級抓好農村工作,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方針
  • 【這是我的村】「124318」數字的背後——且話牛家牌鎮趙家灣的故事
    寶坻區牛家牌鎮趙家灣村,一個鑲嵌在稻田、魚塘和綠海裡的生態小村莊,近年來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實施「124318」工作模式,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陣地、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和主題文化街4個陣地,建設了鄰裡互助實踐點、手工技能實踐點、非遺傳承實踐點3個實踐點,固化8個品牌項目,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 新農村建設,你家鄉有什麼變化
    新農村建設路燈由於我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過年回一次家,但是每次回去都是一次驚喜,每次都不同,家鄉變化真的大。新農村建設規劃建房每年回家都有不同的變化,以前出門都是土路下雨天成泥巴路,下雨天根本出不了村,坡陡路滑車根本上不去。
  • 農村宅基地會開始收費嗎?標準是什麼,來看看你家超標沒
    對於農村人而言,宅基地可以說是「命根子」,之前網上就有傳言說,農民宅基地要開始收費了,那麼農村宅基地會開始收費嗎?近日,我在網上看到,有些地方的農村,宅基地已經開始收費了,村裡也已經發出了通知。這個村子發出的標準是333平方米,也就是說半畝地,但是通知還有附加規定,可以根據情況自行申請,比如你們村裡的宅基地,都是祖傳下來的,面積普遍比較大的話,這個面積就可以再重新申請一下。
  • 濟寧45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公示,有你們村嗎?
    原標題:濟寧45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公示,有你們村嗎?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5日訊 近日,中共濟寧市委農業農村委員會辦公室公示全市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全市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擬認定任城區唐口街道辦事處等 15個鄉(鎮)、街道為全市鄉村治理示範鄉鎮,任城區安居街道唐莊村等30個村為全市鄉村治理示範村。公示期2020年12月4日—8日。
  • 遼寧「合村並鎮」名單出爐!2類農村不被考慮,有你的村子嗎?
    遼寧「合村並鎮」名單出爐!2類農村不被考慮,有你的村子嗎?前幾天開始提到了「合村並鎮」的話題,很多農民朋友非常期待這項政策的執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外出打工,很多農村成為「空心村」,農村發展受到限制,很多土地資源被浪費,但城市由於土地資源緊張,人口密集,因此是合村並鎮的政策。 2020年很多農村開始了合村並鎮的試點工作,但是值得關注的一個消息是,有兩類農村不在合村並鎮的考慮範圍內,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大數據管好農村環境
    本報電(記者王偉健)打開江蘇太倉市璜涇鎮鄉村振興大數據中心的環境管理模塊,指揮大屏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各點位的情況實時顯示,地上一顆菸蒂、一片碎紙屑都一目了然。平臺管理人員輕點滑鼠,下派工作單,即可安排人員第一時間前往處理,村裡的網格員可對處理結果上報回傳。
  • 農村又颳起了「三大怪風」,農民們苦不堪言,看看你那裡有嗎?
    最近幾年來,在我們農村颳起了「三大怪風」,所謂怪風指的是一種怪現象,這種現象幾乎每個村都有,很多農民們表示苦不堪言,那到底是什麼「怪風」呢?平時擺個喜酒,少則幾桌、多則幾十桌甚至幾百桌,為的就是排面大、夠氣場!然而這怪風背後,也有不少農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第二:宴請之風愈演愈烈,份子錢水漲船高在農村鄰裡之間相處的都是很融洽的,一個村裡的不管誰家出了點事,大家都會過來幫忙,這就是農村特有的「人情味」。
  • 溫州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喜人 三地獲評「全國先進」
    蒼南縣馬站鎮中魁村美麗田園本次評價數據繼續採用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自願填報,市(地區、州)、省(區、市)農業農村部門信息中心逐級審核把關的方式獲得,共收集到2440個縣(市、區)2019年的基礎指標數據。經審核、清洗,納入本次評價的有效樣本縣(市、區)為2329個,基本實現了涉農縣域全覆蓋。
  • AI數據標註師、網際網路營銷師、供應鏈管理師……來!看看數字經濟裡...
    看看數字經濟裡蘊含了多少新崗位新華社記者張辛欣通過數據標註實現圖像識別、設置模型進行供應鏈管理、利用大數據嘗試個性化教學……今年以來,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湧現,在為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提供助力的同時,也創造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職業。隨著新基建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還將帶來多少機會?
  • 安溪獲評2020全國縣域 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 - 泉州晚報數字報...
    安溪推進數位技術在「三農」中運用 近年來,安溪縣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大數據戰略和數字鄉村戰略、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在部、省、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大力支持下,圍繞安溪縣茶葉等特色農產品,堅持走科技發展道路,以農業企業為重點,大力推進數位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應用,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