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動畫黨與原著黨的眾口難調

2020-12-12 寶嵐說動漫

《一人之下3》出現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

《一人之下3》評分低於前兩季的原因除了篇幅短小與播放平臺這些外界因素之外,最為關鍵的就是評價的兩極分化。給予差評的人以動畫黨為主,給予好評的人以原著黨為主,雙方站在各自立場來對《一人之下3》這部作品進行不同的評價,這導致雙方在評分上出現極大的差異,漫改作品在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一直存在著眾口難調的問題。

由於原著黨與動畫黨對作品的感情不一樣,所以對動畫的期待也不一樣,漫畫被改編成動畫播出的基礎是原著黨提供的人氣與消費支持,所以原著黨更希望動畫能夠對漫畫進行還原,原著黨對動畫的質量判斷是以漫畫作為判斷基準,而動畫黨首先接觸的是動畫,對於作品的質量判斷是以動畫為基礎的,雙方對於動畫的需求完全不一樣,所以原著黨與動畫黨之間經常會出現關於漫改作品的爭論。《一人之下3》這次評價兩極分化也不例外,而《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幾個關鍵詞是:畫風與人物形象、劇情、配音、騰訊超前點播。

畫風與人物形象的改變讓動畫黨接受不能

畫風與人物形象的轉變的改變是原著黨與動畫黨對於《一人之下3》最大的爭論點,由於故事場景的變換,《一人之下3》的故事主場在北京城,現代建築與古代建築相結合的北京城跟古色古香的龍虎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所以場景上的畫風改變是必然的,而動畫畫風的喜好本身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沒必要去說服他人一定得喜歡某一個畫風。

《一人之下3》的人物形象更為貼合原作畫風,這與前兩季人偏向日漫風的人物形象出現了較大的差異,王也臉上的黑眼圈也就此消失,王也的形象從一個心懷天下的道士變成了腰纏萬貫的富家公子,單純接觸了動畫的動畫黨認為《一人之下3》對人物形象的修改是一次失敗。而原著黨本身對前兩季人物形象的改變就頗有微詞,在漫畫中王也的臉上根本沒有黑眼圈,還原漫畫原作畫風本身就是原著黨的首要要求,所以在原著黨看來,這一次人物形象的修改是成功的,人物形象貼合原作的畫風讓整部動畫的觀看體驗更為親切舒服。

從客觀角度出發,漫改作品對於人物形象的修改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以漫畫原作作為基準來進行再創造,所以是不應該對人物形象進行過多修改的,從《一人之下3》的人物形象爭論就能看出,王也臉上的黑眼圈看似是一個小改動,但實際跟漫畫對比就是兩個不同的人物形象,這也是動畫黨與原著黨對人物形象爭論的源頭。由於季播漫畫存在著製作方不穩定的問題,更換製作方就必然會造成人物形象上的不一致,如果前期製作方已經對人物形象進行改動,後續動畫更換製作方的時候必然會陷入人物形象修改的循環裡,從後續製作的角度來看,貼合漫畫原作的人物形象更適合動畫後續的長期製作的要求。

劇情篇幅短小

相較於第一季試水的12集與第二季的24集的長篇幅,《一人之下3》只有八集,相較於前兩季劇情內容的豐富,北京篇主要作用是凸顯出張楚嵐與王也兩位八奇技傳人的差異,所以劇情上顯得有些平淡。這並不是大火鳥製作的鍋,在漫畫中北京篇也只是起到一個承前啟後的過渡作用。對於一人之下動畫的粉絲來說,這八集真的是不夠看,動畫黨由於沒有接觸到漫畫的內容,對於後續劇情發展並不了解,從動畫追番的角度出發就會對《一人之下3》的篇幅過短產生不滿,而原著黨因為對漫畫劇情相對了解,知道後續劇情的重要性與篇幅長度,因此會相對理解篇幅短小的情況。

配音沒內味?動畫黨對寶兒姐方言的執著

由於第二季對於寶兒姐方言魅力的成功塑造,在動畫黨的心中,說方言成為了寶兒姐這個角色的靈魂,但在《一人之下3》更新的前四集中,寶兒姐的方言片段是少之又少,這進一步引起了動畫黨對《一人之下3》的不滿,而原著黨對此卻是接受的,因為在漫畫中寶兒姐的設定並不是隨時隨地說方言的,更多時候是以普通話為主,那麼寶兒姐在什麼時候會說方言呢?答案是與熟人交流以及情緒激動的時候,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反觀前四集,寶兒姐對王也、諸葛青二人並不熟悉,在後四集中,寶兒姐對王也、諸葛青二人相對熟悉,就開始會時不時用方言交流,所以寶兒姐用普通話交流並不違背人設,一味追求寶兒姐方言才是真的讓寶兒姐沒內味了。

騰訊獨播與超前點播

《一人之下3》出現評價兩極分化的原因之一就是騰訊平臺的騷操作,首先是騰訊對《一人之下3》進行了騰訊平臺的獨播,騰訊對漫改作品的發展思路一直很清晰,先是利用熱門IP進行漫改動畫,然後在多平臺播放進行粉絲的原始累積,在完成兩季的粉絲積累之後,騰訊就會用獨播的方式將各個平臺的粉絲往騰訊視頻引流,從而完成流量導入與粉絲消費的最終目的。《狐妖小紅娘》與《一人之下》都是騰訊的試驗品,平臺獨播雖然為騰訊引入其他平臺的流量與用戶,這種做法有利於平臺但不利於作品,由於播放平臺的獨佔,這些作品失去了在其他平臺的流量曝光,除了粉絲的自發宣傳與出品方的官方宣傳外,其他平臺官方是不會在對騰訊獨播的作品進行任何宣傳的,從這些作品的傳播與宣傳角度上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其次就是爭議最大的超前點播,不同於電視劇劇集的超前點播引發的大規模抵制,《一人之下3》的超前點播還是得到了很多粉絲的支持,因為《一人之下3》前兩集的超高質量,喜歡的粉絲自然願意掏錢支持。超前點播本質上是一個VIP再付費的消費,是平臺與用戶之間的交易,用金錢來換取內容的提前觀看。由於之前《慶餘年》的超前點播引發的惡劣影響,導致很多人忽略了電視劇與國漫這兩個產業的不同性質,對國漫的超前點播進行一刀切的抵制態度,有很多粉絲選擇用看盜版的方式來對抗平臺的超前點播,並且將平臺行為上升到作品本事,對作品進行了報復性評價。

部分粉絲因平臺超前點播而選擇去看盜版的這個行為,看盜版這個行為本身並不值得提倡,看盜版並不會損害平臺的利益,真正受到損害的是付費支持正版的群體與《一人之下》這部作品,即使不願意為了超前點播進行付費,也可以選擇等待固定的更新。覺得作品質量不好、反抗平臺的剝削壟斷這些理由並不足以支撐盜版這個行為的合理性,這部分人選擇看盜版的真正原因是自身既不想花錢又想提前享受內容的自私心理。

國產動漫的變現與電視劇的多元變現是不一樣的,國產動漫受限於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製作投資是以平臺投資為主,平臺判斷一部作品的商業價值是基於這部作品帶來的流量、會員充值消費、衍生周邊產品價值,商業價值不足的IP是沒辦法獲得平臺投資的,換言之作品的粉絲群體消費能力是衡量一部作品商業價值的硬指標。國漫的超前點播是平臺在變現上的一次嘗試,也是《一人之下》這種季播動畫的趨勢,原著黨由於已經有了漫畫付費的習慣,所以在《一人之下3》作品質量過關的情況下更容易接受超前點播,而動畫黨因為《一人之下3》與前兩季的動畫存在著較大差異,對於《一人之下3》的質量並不認可,所以對超前點播也是以牴觸為主。

綜上所述,《一人之下3》的製作水平是超越了前兩季動畫的,雖然文戲相對拉胯,但在一流的打鬥設計、貼合漫畫原作的人物形象與人設、精良畫風等優勢的加持之下,《一人之下3》成為了一部瑕不掩瑜的佳作。而《一人之下3》評價兩極分化是由動畫黨與原著黨的需求不同導致的,動畫黨與原著黨在畫風與人物形象、劇情、配音這三個問題上各執己見,雙方站在各自立場給出了自己認為合理的評價,這就導致《一人之下3》評價的巨大差異,騰訊超前點播讓部分粉絲將平臺行為上升到作品,並出現報復性的評價,這也是評價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你的關注轉發評論收藏都是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一人之下3》品質差?知名動畫導演直播拉踩同行,言論令人寒心
    這時他畫風一轉,不再說自己的《嗜謊之神》,而是將矛頭指向了正在播出的《一人之下3》。他說:「《一人3》黃成希不是做了嗎,你看到第六集,你再來跟我說,好不好?」接著董易帶有輕蔑意味的笑了幾聲之後接著說:「黃成希老師一個人是撐不起整個動畫團隊的。」話裡話外都在拉踩《一人之下3》和黃成希,想表明的觀點就是找黃成希來做《嗜謊之神》不會比他自己做得更好。
  • 如何評價這次的《一人之下3》
    製作組的更換,第三季的畫風也有了很大的變化,人物的形象設計也進行了翻新,在王也去掉了黑眼圈後,漫畫黨們終於舒服了。動畫黨們卻不買帳了,原來頹廢的邋遢男一下子精神了,說好的換湯不換藥呢?我覺得反正啥造型也擋不住你追這部動畫,畢竟這是讓動漫迷們等了300年的 《一人之下3》。
  • 原神評價兩極分化 零氪平民在遊戲中能生存下去嗎
    原神自公測以來,呈現出了眾多玩家評價兩極分化的情況,那麼在原神中,零氪平民在遊戲中能生存下去嗎?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 《大王不高興》續作爭議不斷,原著黨持批評態度,動畫黨表示還行
    作為國產動畫IP中粉絲基礎還算不錯的《大王不高興》,自從第一季開播後就備受原著黨和動畫黨的差別化討論,前者認為動畫簡直就是爛作無疑,但後者卻總是給出4至5星的好評。而相隔將近半年更新的第二季,不僅沒有弱化爭議,反而更是激化了原著黨和動畫黨之間的矛盾,這是怎麼回事呢?
  • 《天官賜福》極盡唯美,但只是原著黨的狂歡?
    小說《天官賜福》版權交易金額突破4000萬頗有意思的是,一直以來都有《天官賜福》改編成電視劇的傳聞,也傳出各色各樣真假難辨的選角信息,但幾乎遭到原著黨一邊倒地拒絕,反對真人化的聲音特別激烈。為什麼動畫版受認可,真人版讓人放心不下?這個疑問背後,其實也藏著動畫版成功的秘密。
  • 《一人之下》第三季製作精度高,評分僅有8.4,為何不如第二季?
    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一人之下》第三季動畫經過三年的製作,整整8集動畫如今已經全部放送。什麼?你說動畫僅僅更新到了第4集?12塊錢就可以提前點播到第8集,用12塊錢買一個月的等待時間,它不香嗎?然而《一人之下》第三季在豆瓣上的評分卻不盡如人意,僅僅只有8.4分。要知道《一人之下》第二季可是取得了9.2分的好成績,製作精度明顯強於第二季的第三季,為何評分不高呢?個人認為《一人之下》第3季動漫評分不高,主要是受到了三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畫風問題,很多漫畫原作黨都表明第三季動畫才是最還原漫畫原作的畫風。
  • 當原著黨遇上改編黨 掐架PK誰能勝
    原著黨和改編黨掐架起來最大殺招「沒有看過原著就別瞎BB」。改編黨面對這一句通常就敗下陣來,然,真沒有破解之法了嗎?當需要用電影鏡頭將細碎的分支劇情景串聯起來的時候,過多的細化和忠於原著反而直接割裂了故事的發展,也就會淪落為「這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故事」……同樣是改編影視劇,也不一定都是原著黨打改編黨的臉。
  • 原著黨和遊戲黨之間的倔強,巫師電視劇引發了一場「戰爭」
    其原著小說(《獵魔人》)作者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在美國亞馬遜上的熱度,更是超過史詩級魔幻小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一部美劇帶起了整個《巫師》IP的熱度。不過面對這樣的大好形勢,《巫師》粉絲們卻在網絡上掀起了罵戰,原著黨和遊戲黨各有自己的倔強,從而產生風波並引發了一場「戰爭」。
  • 《一人之下》第三季動畫已完結,這部作品稱得上國漫之光嗎?
    以上這些文字,主要是為了說明這部作品的分量 以及在漫迷心目中的位置,並在側面體現出,這部作品的動畫化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隨隨便便就可以應付過去的二流普通動畫,而是一個被很多人以審視的目光盯著的頂級燙手山芋。希望第一次接觸的動畫黨看到這裡可以明白並理解,有許多表現了其憤怒而失望,有的則是喜悅激動無以自拔。
  • 天氣之子上線B站,剛上線就開始爭吵,評價兩極分化火藥味極濃
    ,對於這部動畫,不管是製作這一方面還是劇情這一方面,官方和許多評分機構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都是誇這部動畫十分不錯。但同時這部動畫也引起了十分廣泛的討論,討論的內容是這部動畫的三觀,這部動畫裡面男女主角的三觀。正所謂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意思就是每個人觀看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感受。
  • 《有翡》的豆瓣評價,兩極分化居然這麼嚴重!
    儘管豆瓣評分還沒有給出,不過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有翡》這部電視劇,堪稱是近年來口碑評價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的一部戲。現在豆瓣上對這部電視劇的短評打分,要麼是五星好評,要麼是一、二星差評,三、四星的評價極其罕見。
  • 廚神小當家:第二季正式定於1月播出,觀眾評價兩極分化
    新的一季內容將會從2021年1月9號開始持續更新,雖然動畫化製作的決定已經公布,並且從更新內容來看也加入了許多新的漫畫內容,但是觀眾們對於小當家第二季的更新仍然有著兩極分化的情況出現。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兩極分化的情況呢?其實這也表明了近來炒冷飯出現之後,觀眾們的反應。不管是小當家還是別的冷飯,一般很難不得到兩極分化的評價,一方面是覺得劇情老套,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潮流了,一方面卻覺得這是回味童年,重新審視這部動畫的好時機。因為種種原因,於是兩個不同的觀眾群體就誕生了,但是不管是贊同還是反對,大家都會發現,動畫始終是需要前進的。
  • 為什麼《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
    《天氣之子》上映後評價出現了兩極分化,這也和前作君名的太過成功有關,畢竟前作實在是太火了,下一部作品肯定要不可避免的被人和上一作對比,也能理解。作為商業片,君名和天氣之子都是相當成功的。兩極分化還有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結局,結局還是挺有爭議的,對於看慣自己拯救世界這種劇情的大眾來說,天氣之子的結局會有人接受不了的。對於接受得到的人來說這是不輸君名的好作品(例如我),對於接受不到的人來說這作就是爛作,所以才會那麼兩極分化。其實現在主要的爭論點就是在結局方面,一些偉光正的人們認為不該出現這種為了愛情放棄天下的幼稚做法,所以不顧電影裡的種種線索毫無理由的抨擊。
  • 清平樂:原著黨的堅守,追劇黨的篤信,立場不同,言語不同
    電視劇終究是與原著不同的,原著黨有原著黨的堅守,而追劇黨有追劇黨的篤信,當然也不乏許多棄劇之人,各與各的立意不同,自然有言語相爭。原著小說,之所以精彩,那是因為文字描述可以給人一種想像空間,讀者可以在文字的字裡行間裡自由穿梭,任意想像。使角色,在自己的想像中更加的豐富,鮮明飽滿,以至於完美。然,電視劇又與小說不同,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演員的表演技巧,依賴於編劇導演的人物設定方式。
  • 《熊熊勇闖異世界》第二季決定,評價兩極分化,熱度卻很高
    按照B站綜合排行榜排名來說,《熊熊勇闖異世界》作為一部有著萌系畫風的動漫,評價還是很不錯的,畢竟「萌即正義」不是白說的。最近,《熊熊勇闖異世界》官方放出了最新消息,《熊熊勇闖異世界》第二季動畫決定製作,並放出了慶祝海報。看到官方這個態度,證明《熊熊勇闖異世界》第二季已經開始動手製作了。
  • 2018年給原著黨的最後一擊,尋寶變網遊,豆瓣評分出現少有一幕
    2018年給原著黨的最後一擊,尋寶變網遊,豆瓣評分出現少有一幕。2018年對於原著黨來說,應該是具有毀滅性的一年。無數經典網絡小說被毀,原著黨已經到了欲哭無淚的地步。今年的《鬥破蒼穹》讓人懂得了鬥氣化馬的原理;《橙紅年代》讓人理解了「面目全非」這個成語;《楊凌傳》的粗製濫造和《莽荒紀》的大失所望。這些改編劇都給原著黨帶來沉重打擊。
  • 評論區未免也太兩極分化了吧?
    不過和電視劇播出前的眾所期待不同,在電視劇播出後,我發現大家對這部劇的評價其實差別還挺大的,簡直是兩極分化,要麼瘋狂誇說電視劇好看要麼瘋狂貶低說電視劇很差,都沒有折中的存在,反而讓人疑惑了:這部劇到底好不好看?
  • 海賊王:動畫黨與漫畫黨之爭,漫畫和動畫到底更好看?
    眾所周知,海賊王先有漫畫的廣受歡迎,在後面才有了動畫TV版的播出。海賊王的漫畫是從1997年開始連載,而海賊王動畫則是從1999年開始在電視上播出的。與動畫相比,海賊王的漫畫要早得多。在海賊王的粉絲中,有分為"動畫黨"和"漫畫黨"兩個黨派,"動畫黨"覺得海賊王動畫更有意思,"漫畫黨"認為漫畫才是原汁原味,有時候甚至會產生分歧,吵得不可開交。你是"漫畫黨"還是"動畫黨"呢?海賊王在動畫和漫畫上的區別真的那麼大嗎?老實說,其實並沒有。
  • 漢斯·季默大神深愛貝爾蝙蝠俠 | 《鐵拳》評價兩極分化,大概率滑鐵盧
    作為好萊塢最頂尖的配樂大師之一,漢斯·季默也是那種能提升電影格調的人物。5,《鐵拳》電視劇評分分化,但不容樂觀至於另一家專業評分網站爛番茄,則呈現了相當的分化:觀眾評分88%,算是不錯,而爛番茄新鮮度只有區區17%,平均分不過4點幾(滿分10),又成了一部大爛片。目前看來,《鐵拳》的評價雖然兩極分化,但大方向是不容樂觀的,這部電視劇真的有可能成為Netflix和漫威合作以來的滑鐵盧,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