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中身高1米9的女主角,差點被「臉盲」的諾蘭錯過丨人物

2020-12-14 新京報

諾蘭新片《信條》上映後,社交網絡就被與諾蘭有關的話題徹底佔據,有人看完電影急忙找人「對答案」,看自己有沒有看懂這部燒腦片;有人感慨在「諾神」鏡頭的加持下,羅伯特·帕丁森實現了職業生涯顏值巔峰;也有人大膽一試,看自己能否像女主角那樣,坐在SUV後排伸腿按開駕駛座的安全鎖——事實證明這件事只有身高190CM的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可以做到,「高妹」名不虛傳,誠不我欺!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信條》對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來說可能是最好的30歲禮物,她擁有著極為獨特的先天優勢,雕塑一般的美,這賦予了她更多被人看到的機會,而這一部榨乾所有觀眾邏輯能力的高概念科幻電影標誌著她第六次與好萊塢最具話題性的大導演合作,在這樣的成績面前,那些因為畏懼女演員太高而錯過她的項目都顯得不再重要了。

1995年在她家,只看戲劇沒人看電視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出生於法國巴黎,五歲時隨父母移居澳大利亞,並在這片充滿自然氣息和多元文化的地方長大成人。

澳大利亞有一部傳奇肥皂劇名為《鄰居》,從1985年連載至今,幾乎每一位澳大利亞演員都在劇中出現過,包括本·門德爾森和瑪格特·羅比;克裡斯·海姆斯沃斯和希斯·萊傑則是出演過另一部澳洲本土傳奇肥皂劇《聚散離合》。

而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則是為數不多的例外,她甚至連這兩部劇都沒有看過,事實上他們家幾乎就沒有人看電視。「我的父母都是前芭蕾舞演員,所以我們是從小看戲劇和舞蹈長大的,在家裡母親也從來不看電視,所以我對那個機器也沒有任何興趣。我第一次欣賞帶臺詞的演出是一部改編自契訶夫小說《海鷗》的舞臺劇。我一直覺得自己會成為一名舞者,延續家族傳統,但後來我意識到自己對戲劇的愛。」

2002年身高,成了壓垮她舞蹈夢的最後稻草

伊莉莎白回憶自己也曾經擁有普普通通的身高,然而就在12歲那年,青春期的大門向她打開,骨骼開始瘋長,從此她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人群之中獨自享受更高處的稀薄空氣。

其實在青春期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是非常痛苦的,這是人類抱團和群體性本能激增的時期,那些可愛的姑娘談上了戀愛,而伊莉莎白只能在舞蹈教室苦練,就連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光也變得垂頭喪氣,她像每一個高個子那樣希望通過彎折自己的脊柱,和朋友們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來守住這份友誼。「但我的父母都是舞者,所以他們總會走過來把我的背掰正。」

身高也成為壓垮伊莉莎白舞蹈夢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她去參加夏令營發現自己比舞蹈老師還要高的時候,就暗自決定要調整未來的方向了。

「高妹」究竟有多高呢?就是橫看、豎看,最少都有2米的那種感覺。

以門框和路人做對比。

再看這張和電影《秘密特工》主創們的大合影,伊莉莎白穿了低跟鞋,已知艾米·漢莫(中)官方身高1.96米,亨利·卡維爾(右三)官方身高1.85米。

17歲那年,她面前擺著兩個選項,要麼去表演學校,要麼拿著獎學金去讀法學院。對戲劇和語言表達的熱愛終究佔據了她的心,於是身高這件事成為她後來的經紀人時常要面對的難題。「但是我的經紀人從來不會跟我說這個劇組沒有選我是因為我太高了,因為這件事我根本無能為力,難道要鋸掉兩條腿嗎?我慢慢學會接受自己的身高,如果真的有這種情況,那麼這個角色不演也罷。巴茲·魯赫曼(《紅磨坊》導演)就非常喜歡我的特點,也是他在很早期就教我要擁抱這份天生的祝福。」

2011年出道作品,只有一句臺詞

「高妹」伊莉莎白·德比茨基的出道作品,是一部產自澳洲的愛情喜劇片《好男人不多》,導演是曾經創作了《沙漠妖姬》的史蒂芬·埃利奧特。伊莉莎白飾演一名秘書,在演員表裡排在十分靠後的位置,事實上這個角色總共只有三句臺詞,而且有兩句並沒有被剪進正片裡,但伊莉莎白還是很開心——雖然「只剩一句關於羊的臺詞」,雖然因為攝製組資金短缺她這個小配角只能在車的後備廂裡換衣服,但她在片場見到了澳大利亞的傳奇人物奧莉維亞·紐頓-約翰,也算是近距離追星成功了。

2013年有巴茲·魯赫曼壯膽的坎城初體驗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伊莉莎白履歷表上的第三部電影,她人生第一次踏入美國就是為了這部影片試鏡。試鏡當天,她和託比·馬奎爾在床上蹦蹦跳跳,窗簾隨風翻滾,外面是一片高爾夫球場,而導演巴茲·魯赫曼就舉著一臺小型手持攝影機跟在他倆後面拍攝。「一切都太瘋狂了!實拍中我的第一場戲,現場有400位群眾演員,7臺攝影機同時開工,那時我還以為這是好萊塢的工作常態,因為我從來也沒有參與過特別重要的項目。」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與託比·馬奎爾。

這部描述上世紀二十年代美國極端貧富差距的電影也將伊莉莎白送到了坎城現場,她從未想過自己人生第一趟紅毯走的就是坎城的紅毯。「去坎城總還是會有些不真實的感覺,而和巴茲·魯赫曼同行比去坎城本身要重要上百倍。」

飛去坎城的前一天,伊莉莎白還在雪梨大劇院和凱特·布蘭切特、伊莎貝爾·於佩爾排練舞臺劇《女僕們》。「我跟凱特說『排練好緊張』的時候,她還逗我說『沒有什麼比坎城更瘋狂的事了』。最瘋狂的地方在於,於佩爾是坎城女神,凱特也是,現在她們在雪梨排練,而我在坎城現場。」

伊莉莎白(左)與《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組一同亮相坎城。圖/視覺中國

2015年蓋·裡奇眼中的復古蛇蠍美人

《秘密特工》改編自同名經典電視劇,是一部極具蓋·裡奇風格的上世紀70年代特工電影,按照伊莉莎白所言:「這部電影裡有最典型的特工和任務,有最臉譜化的反派,有一切上世紀70年代特工片的經典配置,但因為是蓋·裡奇,一切又都變得不一樣,更像是『當代』對『過去』的解構和戲說。」伊莉莎白就飾演片中這位集美豔、浮華、狡詐於一身的蛇蠍美人,是她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表現吸引了蓋·裡奇的注意。

電影《秘密特工》中與亨利·卡維爾。

製片人萊昂內爾·維格拉姆說:「伊莉莎白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那樣出色的演員陣容中都能脫穎而出,所以當她的名字出現時,導演蓋·裡奇和我都覺得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選擇。加上她的樣子使我們想起了年輕時候的凱薩琳·德納夫,這正是那個時期的完美寫照。」

2016年花了四個月時間和「抖森」扮演戀人

《夜班經理》是伊莉莎白第一次出演電視劇,這時候的電視劇行業已經吸引了大量電影人,《夜班經理》也是當年著名的電影水平劇集之一。這部6集的迷你劇伊莉莎白拍了4個月,跨越4個國家,而她所飾演的這個角色大部分時候感情線都和「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的臥底男主角糾纏在一起。

「在片場我和湯姆的關係是最親密的,畢竟我們花了4個月的時間扮演戀人。」兩人的角色在某種程度上極其相似,這也是伊莉莎白所理解的兩人相互吸引的原因,「她看上去是個臉譜化的角色,百萬富翁身邊的金髮美嬌娘,穿著華美的裙子過著富足的生活,然而當故事向前推進,你會了解到她複雜的背景故事,還有那些經歷過的艱難抉擇。我喜歡她身上這種雙面性,這也是為什麼她很快就捕捉到喬納森(湯姆飾演的角色)身上的不對勁,看穿了他的真面目。因為他們都活在謊言中,都活在某個被創造出來的角色中。」

和官方身高1.88米的「抖森」在戲外也很有愛。

角色的多面性導致伊莉莎白在和不同人的對手戲中需要表現出截然不同的狀態,有的時候她甚至覺得自己在扮演多個不同的角色。導演蘇珊娜·比爾很好地幫助到了她,這是一位非常擅長捕捉不同階段細膩情緒的丹麥導演。「她會幫助你釐清角色在這場戲中處於什麼狀態,口中所說和心中所想究竟是什麼。所以當我演這個角色的時候,腦子裡就在不停地運作。」

2017年一點金色劇透了她在漫威宇宙裡的身份

之前的影視作品中更多展現伊莉莎白雕塑般的美,而在《銀河護衛隊2》中,導演詹姆斯·古恩釋放了她身上的神性。

伊莉莎白飾演的阿耶莎是一個極度誇張的漫畫角色,一個全身金色、以精準和完美為原則的外星種族,她是種族領袖。「這是我畫過時間最長的妝,但是我絕對不會抱怨,因為佐伊(佐伊·索爾達娜飾卡魔拉)她們坐在板凳上的時間更長,而且當你看到妝後效果就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銀河護衛隊2》中金光閃閃的伊莉莎白。

當然,其金光閃閃的神性主要是用於強化和不靠譜英雄們之間的矛盾衝突,引發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效果。可以說詹姆斯·古恩接棒蓋·裡奇,用荒謬拆解了伊莉莎白身上「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天然距離感,為她開闢了另一種荒誕的喜劇戲路。

拍攝期間,伊莉莎白身邊所有的漫威粉絲都在「防劇透狙擊手」的底線邊緣來回試探,但是伊莉莎白始終守口如瓶,有一位死忠粉朋友,孜孜不倦地反覆問她同一個問題:「你是什麼顏色的?」終於有一天兩人吃飯的時候,這位朋友仿佛尋到藏寶圖的海盜船長,衝伊莉莎白驚呼:「你是金色的!」伊莉莎白還想裝傻,卻被對方指出她的耳朵上還殘留著沒洗乾淨的金色顏料……

2018年與史蒂夫·麥奎因「以寡敵眾」

《飢餓》《羞恥》《為奴十二年》……史蒂夫·麥奎因一度被奉為好萊塢繼斯派克·李之後最受矚目的黑人導演,於是人們對《以寡敵眾》這部新片的期望值也很高,故事講述四名罪犯離世後,他們的寡婦被迫面對巨額債務,並因此鋌而走險。這部電影也是近些年熱門的女性主義題材,強調女性的自我意識覺醒和獨立性的重構。

《以寡敵眾》劇照,不看正臉只通過身高就能判斷哪一個是伊莉莎白。

然而影片上映後反響一般,許多人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只記住了顯眼的伊莉莎白。「我從來沒讀過這樣四個女性主角的劇本,應該說我從來就沒讀過以四位女性為主角的劇本,而且角色屬性還是如此的多元且鮮活。見到史蒂夫·麥奎因之後我發現他真的是大暖男,我想每個演員都希望遇到一個這樣的機會,就是你面前的導演選中了你,一個完整的你,全部的你。而當你對他足夠信任,你會將全部的自己注入他的作品之中。」

2019年和搖滾傳奇米克·賈格爾交換號碼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人真正稱得上傳奇,米克·賈格爾毋庸置疑是其中一位,他是最頂級的偶像。」

伊莉莎白從未想過自己會和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產生任何人生交集,而電影《焦橙邪說》的卡司列表讓她意識到,這件不可能的事勢必要發生了。她已經做好了十二萬分的準備,在這次相遇的時候滿臉通紅、淚眼朦朧,就像每一個小粉絲見到偶像時那樣失去對表情和情緒的控制,不可避免地搞砸一切。

米克·賈格爾進組的那天,劇組已經在拍攝的中期,伊莉莎白在全劇組的義大利口音環繞立體聲中得知這一消息。那是一個普通的午後,她正在補妝,當聽見人群騷動的時候,她猛然抬頭,就看到鏡子反射的畫面,「是米克·賈格爾!於是我覺得應該要主動打開僵局,我悄悄溜達到角落,我得主動上前,不然被人看到我偷偷摸摸的樣子就太尷尬了,然後我湊近了,他正好轉身,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場景,因為他正用一隻腳環住另一隻,嘴裡塞著巧克力碎餅乾。整個畫面一度非常奇怪。」米克自然地打招呼並介紹自己的名字,伊莉莎白陷入憨笑狀態:「我知道你是米克。」

《焦橙邪說》中伊莉莎白和米克·賈格爾。

伊莉莎白已經記不清和米克交換號碼的細節,只記得許久之後的某一天,伊莉莎白正在倫敦的公寓裡收拾廚餘,這時電話響了,妹妹湊過去看了一眼顯示屏,不可置信地問:「這上面顯示的是米克·賈格爾來電嗎?」

2020年拍《信條》經常分不清正向逆向

伊莉莎白的美是毋庸置疑的,但或許是190CM這個關鍵特徵被過多強調,人們對她身高之外的印象並不深刻,許多時候也就停留在「美」這個評價上了。

當諾蘭在為《信條》中的軍火販尋找妻子人選時,他想要找一株極具代表性的英倫玫瑰,在製片夥伴兼妻子艾瑪·託馬斯推薦伊莉莎白·德比茨基之前,他甚至從未將她納入過考慮名單。因為在諾蘭的印象中,伊莉莎白就是史蒂夫·麥奎因上一部電影《以寡敵眾》裡那位看似脆弱的年輕寡婦。而當他意識到這位同時也是《夜班經理》中的雙面母親,和《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驚豔貴婦時,他看清了自己的臉盲,以及伊莉莎白的可塑性:「她擁有那種偉大演員的特質,你可能後知後覺,原來你看過許多她演的戲,但卻並沒有意識到都是同一個演員的表演。對於像她這樣天然引人注目的人來說,擁有變色龍的能力,更能說明她作為演員的實力。」

於是諾蘭邀請她參與這個項目,而伊莉莎白卻主動請纓走試鏡的流程。「作為導演,面對某些層級的演員,你已經不再需要這麼做了。但我想她還是很迫切地想證明自己確實是我所尋找的人選,所以她來到了組裡,用實力驚豔了所有人。在我心中,她所做的不過是再次印證了我已經確信的事情,而實踐中她的表演也已經遠超我的期待。她找到了一種方式,同時表現出脆弱和堅強,這樣的高光時刻非常貼合人性,也非常真實。」

《信條》劇照,這場戲是在逆向中。

《信條》上映後,伊莉莎白也陸續收到親朋好友「對答案」的要求,問她在某個具體的場景中這個人是正向還是逆向……偶爾她也會被問住,要回憶一段時間才能答上來。對於她來說,《信條》是一段非常特殊且有意義的經歷,從情感和技術兩個層面將她帶出了從前的表演舒適圈。「凱特這個角色有某種象徵意味」,她是一名時刻惦記著孩子的母親,也是一位愛已消失絕望至深的妻子,更是一個渴望自由的女人,「她象徵了人類現在的某種困境,也象徵著人類可能發展成為的樣子。代表了某種純粹的愛,以及人願意為了愛作出怎樣的犧牲」。

她印象最深刻的,也是片中最為精彩的追車戲。「我們拍了三個星期,可直到我看到成片的時候,才終於明白這場戲究竟發生了什麼。我不是一個人,羅伯特和約翰·大衛都能懂我的感受,有時候我們拍著拍著,才發現整條都看錯了方向,這段拍攝經歷真的是在不斷訓練我們的思維能力。」

對話伊莉莎白·德比茨基

新京報:你想像中與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工作的畫面與現實中的差距是什麼?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我認為我的期望比現實更充滿壓力和恐懼,但我很高興自己迅速放棄了這個想法。真實拍攝是很有趣的,儘管故事有時會將我們帶到非常黑暗的地方,我的角色在心理上也確實進入了比較黑暗的地方,但和這些演員合作的經歷是一種樂趣,非常感謝他們救了我的命(笑)。因為我在拍攝中面臨了很多挑戰,也做了很多我從未做過的事情。諾蘭確實是一位非凡的導演、一位工匠。他為讓演員真正突破自己的界限,而投入的專注,以及給演員創造的空間,對我們確實是一份恩賜。

新京報:凱特這個角色讓人印象深刻,除了高挑的身材和出眾的外表,你如何解讀她的內心?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我將她形容為矛盾融合體。當初讀劇本時我立生疑竇:為什麼她要和這個人在一起?這種關係的根源是什麼?我從一開始就對凱特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她為了生存而隱瞞了自己的大部分經歷,她努力克服羞恥感和困惑,同時又試圖避免陷入困境。她經常問自己:我怎麼會陷入這種境地?我怎麼會來到這裡?即使她無法擺脫困境,也要忍受一切才能與兒子保持聯繫。整部電影中她都帶著這種矛盾進行心理掙扎,這個角色的核心就是這種艱難的掙扎。但我很喜歡她在電影中經歷的非常複雜的心理旅程,也參與了以前從未參與過的事情。她通過與尼爾和「主角」的經歷來認知自己並成長,我愛凱特發現自我並治癒自我的這段旅程。

新京報:最讓你心痛的角色牽絆是?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女人真正為自己的自由而戰吧(笑),通過精妙的設定和人物感情來彰顯她在故事情節中的自主性,我喜歡扮演這樣的角色。她發現自己陷入了丈夫製造的困境,曾經有一刻覺得自己無法掙脫,但是她也明白那是她自主選擇的結果,最終通過努力去解開生活中的束縛。我想,她處於尋求自由的狀態令人心動。

新京報:你與「主角」、尼爾之間有著奇妙的化學反應,是在排練中談到這麼表演的?還是逐漸生成的?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是的,我們在排練中談到了這件事,但是在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它。我和這兩個人的關係就像,在任何其他情況下我都得圍繞著這兩個男人,不得不聽他們的話邊走邊學。其實,表演中我們都喜歡發現火花,因為它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非常鮮活,並且可以相互學習,親自進入他們的世界,所有角色都發揮了最佳的互動,我們三個做到了這一點。

伊莉莎白和《信條》兩位主演羅伯特·帕丁森及約翰·大衛登上《娛樂周刊》。

新京報:諾蘭一向堅持實拍,這對你的表演有何影響?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當你真正看到自己即將踏上的遊艇時,會感覺到這真是演員的福氣。有時,我意識到這些實景是多麼的非同尋常,我認為這大有幫助。感覺到周圍的物品在衝擊你、感覺到小船在你身下搖晃,這當然對表演有所幫助,並能從根本上增進表演的真實性,這是如今電影製作中非常寶貴的。

新京報:諾蘭幾乎是所有演員選擇參演影片的一個重要原因,聽說凱特本來是個老年角色,為你而做了改寫,你如何看待這次合作呢?

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這是生活贈與我的禮物,我尤其喜歡凱特擅長的冷幽默,諾蘭認為那是充滿怨恨的幽默。當你獲得這樣一個深刻、有趣的劇本和凱特這樣的角色,以及還能與諾蘭這樣傑出的人物搭檔,你就投降了。還有什麼理由不投降?我們沒有人能與諾蘭媲美:他創作了這部史詩般的電影,並講述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人類故事。生活不會經常贈與你如此多的創意作為禮物,這就是這部電影對我的意義。

撰文/道臣嵐

部分內容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信條》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身高190
    《信條》女主伊莉莎白·德比齊Elizabeth Debicki 曾經與Angelababy一同登上《VOGUE US》封面,190CM的身高,人美條順,氣質身材都太出挑了~據悉,高妹還在《王冠》最後兩季出演黛安娜王妃
  • 影視劇丨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
  • 《信條》身高190cm的女主火遍全球!諾蘭為邀她拍電影,首次讓步
    這幾天諾蘭的新電影《信條》在全球熱播,沒想到兩大男主演約翰·大衛·華盛頓和羅伯特·帕丁森沒有火,反而是出演女主角「凱特」的30歲澳洲女演員伊莉莎白·德比齊,因為「個子太高」登上了全球熱搜!可能許多影迷都知道了伊莉莎白·德比齊可是有著190cm的身高,所以《信條》這部電影中,沒有一個和別人並肩而站的鏡頭(狗頭)……提起「伊莉莎白·德比齊」這個名字,可能許多影迷都是第一次聽到,但在此之前她出演的電影你一定看過好多部了。比如「小李子」萊昂納多2013年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女郎,就是伊莉莎白·德比齊扮演的。
  • 信條女主身高1米9,坐後排用長腿開車門,網友:也只有她能夠到了
    看過《信條》的朋友應該對女主印象深刻了,1米9的身高,在一眾女星甚至男星中像是高雅的"清流"。伊莉莎白·德比茨基近日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便談到了自己的身高。
  • 諾蘭電影《信條》女主角戴比基高貴優雅,多變角色擄獲人心!
    不過,最新推出的《信條》即便有影帝的兒子約翰大衛華盛頓與帥氣小生羅伯派汀森兩大男星坐鎮,仍舊擋不住女主角的風採。她就是澳洲新生代女星伊莉莎白戴比基,角色多變,演技出眾,再加上優雅的氣質,讓人不愛上她也難。除此之外,190公分的高挑身材,到哪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究竟戴比基過去有哪些代表作,又或者角色非常搶眼,但卻沒人知道是由她飾演的電影呢?又有哪些趣事與伊莉莎白過人的身高有關呢?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
    羊城晚報訊 「《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最近,諾蘭的燒腦神作《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已相繼在影院上映,雖然是重溫,但依舊夠勁兒,不過這些都是給大家的開胃菜,9月4日,正餐正式接棒——令人備受期待的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將登陸院線,諾蘭迷們可以無縫銜接,連刷諾蘭時空三部曲,持續開啟頭腦風暴!
  • 看《信條》,被身高1.90的「高妹」德比齊圈粉了
    作者:李嘯天隨著《信條》的熱映,一波熱議自然掀起。今天,不聊劇情,我們來聊聊演員,聊聊女主,那個身高1.90了居然還穿高跟鞋的「高妹」。可謂是出道即巔峰,知道過了將近10年後,才終於在《信條》裡飾演了女主角,演藝之路更上一層樓。從2011年到2020年的9年間,實際上高妹出演的片子幾乎沒有爛片,全是高分作品。
  • 《信條》女主要演黛安娜,身高一米九,氣場兩米八
    今天範主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了解她~-我是分割線-外形:身高一米九,國字臉很有辨識度☞身高過人,擁有逆天大長腿熟悉德比齊的範友可能都知道,人送外號「高妹」的她,身高足足有1.91米,看這優越的比例,腿長一米二可能都不太夠。
  • 《信條》今日零點首映,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圖說:《信條》海報 官方圖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諾蘭變了,這一次他拍了一部「間諜片」。上映前,在介紹電影故事時,諾蘭曾神秘兮兮地說:「《信條》是一部間諜驚悚片,其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他就職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
  • 伊莉莎白·德比齊的弟弟妹妹身高也很驚人:簡直是巨人家庭
    看過科幻燒腦大片《信條》的朋友,想必對影片中的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印象很深刻了,她擁有1米9的身高,用長腿開車門的那一幕,簡直是讓人羨慕嫉妒呀。伊莉莎白·德比齊近日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便談到了自己的身高。
  • 信條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個人資料起底 走路帶清風的典雅美人...
    信條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個人資料起底 走路帶清風的典雅美人養眼極了時間:2020-09-08 13:16   來源:海峽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信條女主角伊莉莎白德比齊個人資料起底 走路帶清風的典雅美人養眼極了 相信不少喜歡科幻片的朋友,都看過近期熱映的電影《信條》,大家都對諾蘭的新作評價極高
  • 諾蘭的《信條》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前方倒序警告!
    ↓3.總結:人性與救贖影迷們翹首以盼的《信條》於9月3日登陸內地,遺憾的是,本片未能如願「救市」:口碑兩極分化、票房不如預期,如果諾蘭重新回到影片上映前,不知他是否會選擇修改劇本或是推遲上映?但正如影片中展現的那樣,回到過去並不會改變未來,我們只能接受註定產生的結果。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2020年慘澹的國際影壇卻有一部石破天驚的大作橫空出世,諾蘭導演為2020年幾乎空白的人類電影歷史濃墨重彩地寫下一筆,一部《信條》讓多少人為之驚嘆。電影《信條》再次證明不用試圖去理解諾蘭導演電影複雜的內涵,就連電影的名字「TENET」都是一個值得琢磨的事情。
  • 聆雨子:《信條》玩「時空逆轉」,諾蘭這次燒腦概念還能「稱神」嗎?
    從《時間碎片》、《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一路走來,諾蘭的宇宙從來都是科學性和哲學性、物理性與宗教性的疊加糅合——前者在客觀原理上提供哪怕是強詞奪理的支撐,後者才能真正顛覆時間的桎梏,讓其被任意拉伸和摺疊。畢竟,早在《信條》出現之前將近三千年,佛法就告訴我們,困住我們的不是自然規律,而是我們那些習以為常的執著。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上)——劇情拆解
    》內地上映,首周末票房破兩億,不敵《星際穿越》(9.3)的號召力,口碑也從8.5下跌到7.8。我們去掉以上五點幹擾項,再來看具體故事:避免臉盲症和歐美人名字的記憶盲點,以下人物用特徵代替:無名主角(小黑)、尼爾(小白)、凱特(小美)、安德烈(滅霸)、麥可公爵(英國紳士)、蘇珊(印度大媽)。
  • 比《盜夢空間》還燒腦,豆瓣8.4分的《信條》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
    在主人公與恐怖分子交手的過程中,差點被逆行的子彈擊中。 被俘的主人公經過生死考驗,被交託去解開關於「信條tenet」的秘密。 在《信條》中,由於鈽元素的出現,科學家研究出「逆熵」的方式,通過一道金屬閘門,就可以使物質粒子成為「逆物質」,能在時間中逆行。
  • 諾蘭《信條》故弄玄虛?主演稱不明白在演什麼
    諾蘭《信條》故弄玄虛? 日前,在接受採訪時,《信條》的主演肯尼思·布拉納表示,自己並不理解影片的故事也不確定自己所扮演的是不是反派。這並不是《信條》的第一位搞不清故事的主演,此前,約翰·大衛·華盛頓、麥可·凱恩等人都表示自己搞不懂影片的故事。 肯尼思·布拉納說:「我讀這個劇本的次數比我寫過的任何作品都多,在表演過程中,在不同場景中,角色不斷發生改變。」 在之前的報導中,該片被描述成「一部圍繞著國際間諜活動的動作史詩電影」。從物料的展示來看,這是一部帶有強烈科幻元素的驚悚片。
  • 諾蘭:一遍看懂《信條》算我輸!
    接下來,小萬給大家帶來看片之前需要知道的9個Tips。 放心,以下內容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中確實有《盜夢空間》式的視覺奇觀,也有《星際穿越》中更宏大的氣魄和時間觀念。 諾蘭在這部集大成的作品中,並沒有讓粉絲們失望。
  • 諾蘭公然挑戰「故事」原理,難怪《信條》被罵是爛片
    《信條》的視聽呈現前所未有,滿分10分,打9分不過分。只是一部電影,可不能光有視聽,劇本還得過關才行。也就是獨自操刀的劇本,諾蘭這次是沒能讓絕大部分觀眾滿意。《信條》的膝蓋狠狠地中了一箭,當中的「算法」,和「能夠毀滅我們當盡所知人類文明的東西」完全一致。汽車追逐,槍戰,爆炸等大規模場面,密集的對白場景,正是諾蘭不得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