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小林
5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全國平均工資情況。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80元,同比增長了11%,其中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49575元,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82461元。下面是各地區、各行業的平均工資情況。
各地區平均工資情況表:
從地區來看,東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無疑是最高的,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的年平均工資達到7萬多,相當於月平均工資有6000多。不過西部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比中部地區高,這一點倒是有些讓人意外,因為從經濟的發展程度來說,西部地區除了個別省市之外顯然沒有中部地區的高,而且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中部地區省市也比大多數西部地區的省市要高。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西部地區規模以上的企業以非私營企業居多,而非私營企業的工資水平又相對較高,從上表也可以看出,在私營企業上,中、西部的平均工資差別並不大。另一方面,工資性收入只是收入的一部分,而且在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工資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就會越小,因為經濟越發達就越容易創造工資以外的收入,所以即便中部地區的企業工資水平不如西部地區,但其整體的收入水平還是要比西部地區高。
東北地區的規模以上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水平同樣比中部地區高,但無論是在私營單位還是非私營單位上員工的平均工資水平都不如西部地區。
各行業的平均工資情況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行業平均工資水平最高的前三名分別是IT、金融和科研行業,這三類行業在規模以上企業員工中的年平均工資都超過了12萬元,相當於月平均工資過萬,不過這三類行業的私營單位與非私營單位的工資水平相差巨大,非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基本都在私營單位的兩倍以上。
平均工資水平最低的前三名分別是農林牧漁業、住宿餐飲業和居民服務及修理業,農林牧漁業無論是在私營單位還是在非私營單位都差不多,年平均工資都沒超過4萬元,住宿餐飲業的年平均工資普遍都在5萬元以下。
以上的這些數據,顯然可以在給我們的職業規劃及求職過程中起到一個參考作用。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資收入都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工資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生活水平的高低。從上方的信息基本可以總結出,工資水平的高低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所在地區。東部地區的工資水平整體較高,中西部地區相對較低。不過對於多數人來說,由於戶籍、家庭、求學等因素,可能不會刻意去選擇工資水平較高的地區。
2、所在行業。相比所在地區來說,所在行業對工資水平的決定性更大,就比如中西部地區的IT行業,肯定會比東部地區的住宿餐飲業的工資水平要高。從上方可以看出,在規模以上的企業中,工資水平最高的行業是最低行業的三倍多。
3、所在企業類型。同一地區、同一行業,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外資企業等非私營企業的工資水平相對較高,民營企業、個體企業等私營企業的工資水平就相對較低。
由此可見,想要獲得高工資的捷徑,就是選擇一個好行業,再選擇一個好企業。
審核:趙溪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為希財網作者版權所有,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否則,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