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人和凱爾特人的系列賽在西蒙斯受傷之後,這輪系列賽的主動權就掌握在了波士頓的手上,儘管我們明白費城想要擊敗凱爾特人非常艱難,但畢竟76人坐擁聯盟頂級的內線,這恰好是凱爾特人的軟肋,因此,費城總還是能做垂死掙扎,或者說負隅頑抗的。結果,波士頓直接來了個乾淨的4-0,讓人大跌眼鏡。然後,布倫特-布朗就下課了。事實上,在雙方系列賽的第三場,第四節還剩下2分14秒,恩比德兩罰全中,76人以94-92領先2分,隨後布朗不停地安排恩比德單打,但後者遭受嚴防,各種失誤加投籃不進,直接葬送了比賽。而這134秒宣告了76人本賽季的結局,同時也宣告了主教練布朗的結局,更進一步地說,費城76人的「過程---結果」這理念出現了偏差。
那76人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在這條道路上出現偏差的呢?讓我們暫時馬後炮一下,一點一點的往前推,2019年夏天,76人總經理先後甩出兩份億元大合同,一份給了託比亞斯-哈裡斯,一份給了霍福德。哈裡斯的合同在籤下之初就被譽為是史上最溢價的合同,或是因為體系,或是因為個人狀態,霍福德的本賽季的表現也難以匹配其身價,總而言之,這兩份大合同在現在看來就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再看看,放走的巴特勒在熱火的表現,這個錯誤顯而易見。
於是上個夏天就是錯誤的伊始嗎?顯然不是,這兩份大合同只不過是在彌補76人在18-19賽季先後通過交易獲得哈裡斯和巴特勒的豪賭。球隊用大量的青年才俊+選秀權換來了兩人,只不過是為早點結束那個所謂的「過程」,就像前面所用那個次一樣,這是一次豪賭,畢竟換來的哈裡斯和巴特勒都只有不過半年的合同,費城很有可能面臨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局面。於是才有了19年夏天那一出。
那這個裂縫的伊始是18-19賽季的兩個交易?也不盡然。我們還是再來抽絲剝繭一下。2017年76人選中富爾茨,2016年選中西蒙斯,2014年選中恩比德,2013開始擺爛,同年布朗開始擔任主教練,這麼一看好像找不出多大的問題。如果在球員身上找不出問題,那麼管理層呢?決定擺爛的時候,76人的總經理是薩姆-辛基,如果你是費城球迷,那麼對他一定是瞭然於胸的,是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擺爛計劃,而當時2016年他那多達13頁離職陳述,更是讓人感嘆不已。眾多評論者為他的行為所不恥,但對於76人而言,如今球隊能有這面貌,辛基是真的幕後功臣。當然,他沒能看到自己一手打造的球隊走向巔峰,在2016年便被科朗傑洛替代,後者又由於推特門事件不得不引咎辭職。然後布倫特-布朗被迫兼任總經理,2個月之後,埃爾頓-布蘭德被推上總經理的位置,這個時候,布蘭德退役才兩年,在發展聯盟幹了一個賽季。雖然在球員時期有「船長」之名,但至少從目前的結果看卻並沒有駕馭好76人這艘大船,有魄力,有膽識,做出了一系列的交易以及籤約,不過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結果很明顯了,76人的重建的過程真正出現偏航始於讓科朗傑洛代替辛基,過於急切結束過程。當然,重建並沒有結束,他們如今要做的就是撥亂反正。這第一刀自然而然的就揮向了主教練布倫特-布朗。自組建西蒙斯和恩比德的「雙帝」組合以來,布朗直到現在都沒能解決該如何讓兩人共存的問題,當然,西蒙斯自身那不愛投籃的毛病是主因,但教練的縱容和默許總要接點鍋吧。實際上,以現在的情形看,如果西蒙斯一直是將投籃視為「18禁」一般,那麼他和恩比德之間好像只有被拆散的命運。或許換一個教練,能讓這個組合撥雲見日。
布朗2013年起開始接手76人,忍辱負重,前四年基本是在場負一場,日復一日的敗績中度過,好不容易等到了撥雲見日的日子,卻又要黯然離場。真的是守得雲開見月明,花開復見卻飄零。
在布倫特-布朗黯然離場之後,步行者的麥克米蘭教練同樣跟上了腳步。麥克米蘭2016年入主印第安納,那時候保羅-喬治還在,至於那個時候的喬治是不是韋德口中「playoff p」,那麼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麥克米蘭成為步行者主教練的第一年,他們就被詹姆斯的騎士在第一輪橫掃出局,隨後喬治要求交易,捂在手心裡的一張全明星牌還沒怎麼樣,就走了,麥克米蘭也算是悲催。儘管如此,他還是將交易過來的奧拉迪波,薩博尼斯等球員擰合在一起,並且成為東部一支不可忽視的球隊。
於是2017-18賽季,步行者48勝34負,東部第5;2018-2019賽季,48勝34負,東部第5;2019-2020賽季,複賽前39勝26負,複賽後6勝2負,東部第4。且18-19賽季,打到一半奧拉迪波傷了,本賽季複賽以來,薩博尼斯傷了,球隊總有人經歷大傷,但麥克米蘭總能讓球隊維持在一個水準之上,對印第安納算是鞠躬盡瘁了。
不過,時運不濟,任期4年期間,步行者前兩個賽季都被騎士斬落,上個賽季被凱爾特人橫掃,這個賽季被熱火橫掃,都是一輪遊。而縱觀其整個執教生涯,當初帶領開拓者3次進入季後賽,也都是止步於首輪;帶領西雅圖超音速最好的成績也不過半決賽。這時候就有理由懷疑一下麥克米蘭真正的帶隊能力了。
當然,上賽季在沒有了奧拉迪波的情況下,依舊能讓步行者穩居前5,本賽季又遭遇大量的傷病,也同樣讓步行者屹立不倒,我們還是要向麥克米蘭致以敬意的,在他的手下,步行者所呈現出來的戰鬥精神以及他們的風骨一直不變。對於管理層而言,這時候下這個決定完全能理解,畢竟連續四年都沒有突破,都沒有可觀的成績,那麼改革勢在必行,至於以後的步行者是會堅持那復古的打法,還是會跟上潮流,那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布朗和麥克米蘭都經歷了曲折道理,兩條完全不同道路,但最終的結果就是殊途同歸,兩人都因最後的成績而被解僱,當然這也是大多數NBA教練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