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海南即將迎來「雙自貿」啟動建設兩周年。在資深賽馬專家、知名馬評人陳彼德看來,這個時間點有特殊的意味。
從2018年4月到2019年年底,陳彼德從廣州等城市往海南跑了至少五六十次,並與多家計劃進入賽馬產業的企業洽談合作。「有關(海南)賽馬運動的具體規劃政策,已經越來越近了。」他在接受第一財經1℃記者採訪時說。
「鼓勵發展賽馬運動項目」,是2018年4月14日國家送給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的一份大禮。但過去兩年來,與其他項目相比,賽馬運動的推進工作進展緩慢。
多名受訪者向1℃記者解釋,賽馬運動項目是一個龐大系統工程,又相對敏感,地方政府有太多的工作要做。用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一位主要負責人的話說,那就是「一切從零開始……不容半點閃失」。
對於海南賽馬運動的具體政策和相關進展,外界一直多有猜測和傳言,很多人相信,政策層面年內將有較為明確的信息出來。
1℃記者從相關權威途徑獲悉,正在推進中的海南賽馬運動項目發展規劃等文件均列為機密級,相關配套文件已經完成,政策有望在近期公布。
興起:從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
1993年初,還不到三十歲的劉述聖從海南當地黨政機關某黨委宣傳部辭職,投身海南賽馬事業,同時負責主編一份名叫《海南馬訊》的內部報紙,還參與並主筆起草了《海南賽馬會章程》。
在此前後,我國境內正在興起一股「賽馬熱」,包括海口在內,西安、廣州、北京、深圳、武漢、南京等多個城市,都對發展賽馬產業躍躍欲試。
「當時的大環境是東方風來滿眼春,廣州、深圳等城市已經先行啟動賽馬(產業規劃),海南當時雖是特區,但經濟嚴重落後,省一級領導非常希望有一個能夠帶來資金的項目,『賽馬』於是在海南應運而生。」曾擔任海南省賽馬娛樂中心會員部經理的劉述聖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回憶說。
1992年6月28日,由海南省旅遊局牽頭,省財稅廳、省文體廳、桂林洋經濟開發區、海南銀通國際房地產有限公司就組建「海南賽馬遊樂活動中心」一事,在海口召開籌備會議,計劃以「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座現國際先進水平的賽馬場。籌備會決定成立籌備領導小組,由時任副省長的毛志君任組長。
當時海南的賽馬場,選址在位於海口的桂林洋經濟開發區,項目預計總投資3億~5億元,用地面積2000畝,於1994年10月正式動工建設。到1995年底,海南省賽馬娛樂中心前後投入資金近億元,包括徵地的費用、從新疆和國外買回的近200匹馬,以及數百人的運營團隊。
但最終,仍受制於當時的政策和資金,從1997年起,海南賽場裡的馬匹相繼被遣散。馬場後來變成了養豬場,再後來又開發成房地產。
同樣,因為政策等原因,廣州、西安、深圳、武漢、南京等城市的賽馬探索,也一一夭折。一時間,人人談「馬」變色。
「賽馬項目最大的風險來源於政策。」劉述聖對1℃記者說,「始於1992年的海南賽馬項目,是由海南的學者帶著省政府的課題,在做出調研後自下而上開始的。」
時隔26年後,2018年4月14日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鼓勵海南「發展沙灘運動、水上運動、賽馬運動等項目,支持打造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同時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儘管賽馬運動和賽事即開彩票分開列示,但並無明確提出試點馬彩。
「這一次是從國家層面自上而下提出的,意義更加重大。」劉述聖對1℃記者說,「在法制建立、健全的框架下,賽馬運動項目可望啟動,成為海南自貿港發展的引爆器,開放的風向標。」
「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簡稱『雙自貿』)和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核心之一,是打造國際旅遊消費中心,需要一批國際通行的深受廣大遊客喜愛的文體旅遊娛樂產品。」在《意見》印發2個月後,2018年6月,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一位主要負責人說,「賽馬運動是國際通行又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的健康時尚運動,賽馬運動項目也是目前大多數國際著名旅遊城市的旅遊名片。」
「海南『雙自貿』政策中還有一個不錯的政策,就是海南要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海南省政協原常委、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把海南打造成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是海南「雙自貿」建設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陳彼德則向1℃記者分析,從國際的經驗來看,「賽馬」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展現一個國家的開放程度。
由此可見賽馬運動對於海南的意義。
「海南在零關稅、金融開放、《海南自貿港法》頒布實施的前提下,海南賽馬可望出現突破。關鍵是賽馬必須立法,明確宗旨,以規範管理。」劉述聖說。
上述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主要負責人介紹說,《意見》印發後,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就開始和相關學術研究機構及專業機構進行商談,擬儘快研究制定出臺《海南省賽馬運動發展規劃》,為海南省發展賽馬運動提供科學指導。
1℃記者從相關權威渠道獲悉,《海南省賽馬運動發展規劃》等政策和指導意見,主要委託上海體育學院和清華大學參與制定。
搶跑:「馬蹄一響,黃金萬兩」
《意見》印發後,一些企業開始找到了陳彼德,羅牛山(000735.SZ)便是其中一家。
2018年4月,羅牛山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廣州一馬賽馬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意向協議》,攜手開發位於海口的「國際馬文化產業園項目」,計劃投資287.8億元。廣州一馬賽馬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正是陳彼德。「他們希望藉助政策利好把賽馬做起來。」陳彼德對1℃記者說。
進軍海南賽馬項目的上市公司還有海南瑞澤(002596.SZ)、平潭發展(000592.SZ)、永泰能源(600157.SH)、天山生物(300313.SZ)。其中,海南瑞澤意在發展馬文化旅遊綜合項目,天山生物則進軍種馬及馬凍精、胚胎業務等。1℃記者梳理發現,在海南瑞澤、永泰能源等多家企業布局的海南賽馬項目中,均有海南農墾集團的影子。海南集團系海南省政府直屬國有獨資企業,現有下屬二級企業46家,其中農場公司28家(含上市公司1家),在職職工8萬多人。
另外,成立於2015年的海南賽馬會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也加入了這場搶位賽,該公司總經理趙鐵林是海南省馬術協會會長。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記者梳理發現,這些公司早在《意見》發布之前就註冊成立了與賽馬業務有關的公司。《意見》發布後,又有一批含有賽馬業務的企業在海南註冊。很快,2018年5月,海南工商局發文暫不受理名稱與經營範圍中含有「賽馬」等字樣登記申請。
不過,多名受訪者向1℃記者表示,在搶跑海南賽馬項目的資本隊伍中,魚龍混雜,有的想圈地,有的想融資,並非真為賽馬。
一位布局海南賽馬的馬業資深從業者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有的企業拿了幾十畝地就敢宣稱建設國際標準的賽馬場,但其持有的土地「連蓋個馬廄都不夠」。他透露,有一個老闆欠了銀行的債,連員工工資都發不起,因此想借著賽馬之名來融資。
「這種投機行為一定會輸得非常慘。」這位資深從業者說。
人們經常用「馬蹄一響,黃金萬兩」來形容賽馬產業,資本之所以爭相下注海南賽馬運動,自然是看中了其中的巨大商機。
「全世界現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賽馬運動和賽馬產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述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主要負責人說。
看似簡單的賽馬運動本身可以延伸出多個細分產業,且產業鏈的行業跨度大,以賽事為核心涉及從上遊畜牧業到下遊服務業、彩票業等多個行業。
產業鏈的上遊產業主要圍繞馬駒,有育馬、飼料、馬匹交易等產業。下遊產業主要是馬業服務,包括賽事運營、馬術俱樂部、表演娛樂、媒體雜誌、專業服務、金融支持以及博彩競技等一系列賽馬相關直接服務產業和周邊關聯服務產業。
國際賽馬組織聯盟(IFHA)2019年2月26日公布的2017年世界賽馬產業報告顯示:全球賽馬投注額高達8002億元人民幣。在美國,馬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超過鐵路運輸、廣播電視、石油煤炭和製造業。
以香港為例,2016/2017年度,香港賽馬會收到投注總額2165億港元,返還率高達84.5%,稅收217億港元,社會及慈善捐贈76億港元,馬會運營68億港元。
但投資賽馬至少需要具備三個因素:商業模式、資本和土地資源。
「現代化賽馬場等規模最小也需要500畝土地,配套用地更是數千畝。」陳彼德向1℃記者舉例說:「僅賽馬場核心建的周期就是1~3年,投資國際規模馬場主體基本建設投入需要20億~30億元,全產業鏈馬場投資數百億也屬於正常。」
「誰擁有土地,誰就有優勢。」陳彼德說,「海南的土地資源,主要集中在政府、軍隊和農墾手中,但軍隊不能經營,政府現有的土地也有限,剩下的就是農墾了。」他說。
陳彼德在羅牛山考察時發現,羅牛山農場土地多達9300畝,該公司曾由海口市國營羅牛山農場改制而來。他還考察過海南瑞澤,該公司與農墾神泉集團合作的「南田瑞澤馬文化特色小鎮」項目,佔地面積2000畝。
「最後花落誰家目前很難說。」陳彼德說。但他表示,從成功的賽馬國家和地區考量,海南將建設兩座賽馬場,一個在海口,一個在三亞。他解釋說,賽馬場的不同對馬的新鮮感、吸引度、刺激度不同。
時隔兩年之後,當時進軍賽馬產業的急先鋒羅牛山和海南瑞澤都變得出言謹慎。
「公司正在回歸養殖主業。」羅牛山一位內部人士對1℃記者說,「賽馬項目要看政策。」
海南瑞澤證券部一位內部人士則向1℃記者表示,公司在賽馬方面「目前沒啥進展」。她解釋說,目前海南省政府尚未出臺有關賽馬運動項目的政策,使得公司很難推進。
把控:國有控股,暫不開放博彩
「發展賽馬運動,進而發展賽馬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一切從零開始,需謀定而後動。海南發展賽馬運動當下很關鍵的是制定一個符合中央要求、科學的、高水平的賽馬運動發展規劃,並按此規劃,規範發展賽馬運動。」上述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主要負責人說,「要確保從一開始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容半點閃失。」
1℃記者獨家獲悉,由上海體育學院參與的《海南省賽馬運動發展規劃》在制定過程中幾經調整。記者了解到,光是涉及的賽馬產業風險評估的內容就有十萬多字。
對於《海南省賽馬運動發展規劃》等政策和指導意見至今尚未出臺,王毅武曾向1℃記者解釋說:賽馬涉及的問題相對敏感、複雜,需要做認真的思考和周密的準備。
對於這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陳彼德用賽馬體系向1℃記者舉例說:「在體系方面,賽馬包含幾方面的問題,比如誰管?特種行業是公安部管,賽事是體育總局管,繁育是農業部管,馬匹進口是海關管,還涉及環保等問題,這都需要進行大量的前期調研工作和準備。」
王雪莉是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教授,參與了《中國海南賽馬產業白皮書》的制定。她在接受1℃記者採訪時說,篇幅逾3萬字的白皮書,主要基於對賽馬產業的多元價值、國際賽馬產業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國際賽馬產業相關法規研究、賽馬產業生態圈的構成、賽馬產業與地區發展的經驗與借鑑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國務院「12號文件」等要求,分析海南發展賽馬產業的意義,並提出相關發展建議。
據王雪莉介紹,該白皮書是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和海南省馬術協會在2019年共同制定的,目前已制定完成。
那麼,海南賽馬運動項目未來怎麼做?
2018年10月17日,《海南日報》刊發了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的文章稱:「網上有的議論要開賭場、搞博彩、放開跑馬,或照搬資本主義那一套、搞全盤私有制,這些都是脫離國情和實際的,是決不允許的。」
對此,劉述聖認為,這有利於減少企業的盲目投資,同時也說明賽馬仍然會由國資控股。同時,一位參與相關政策制定的知情者告訴1℃記者,「海南賽馬運動項目的第一階段是不會做博彩的。」
王雪莉向1℃記者表示,在海南省發展賽馬產業,首先要從打造具備世界競爭力的賽馬品牌,使海南省成為世界知名的賽馬運動勝地,通過高水平的賽事與豐富多彩的衍生旅遊活動,吸引全世界的優秀賽馬選手、賽馬愛好者與旅遊者,這可以為建設海南自貿(港)區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提供重要的內容支撐。
在劉述聖看來,香港賽馬會是當今世界最成功的賽馬商業機構,海南可以借鑑,在各種優勢下,海南甚至可以做得更好。「海南應該更大膽一點,敢闖敢幹,充分利用好國家給予的政策。」他說。
值得關注的是,1℃記者從官方公布的「2020年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部門預算」中注意到,2020年3月,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兩名處級幹部趕赴香港和杜拜進行調研。對此,受訪者向記者分析,這應該是去調研當地的賽馬項目。
「28年已經過去了,我已經從對賽馬情有獨鐘的20多歲熱血青年,變得看淡一切,畢竟一切不是哪一個人說了算,更要看時代的潮流和時機。」劉述聖說,時隔多年以後,他還希望再次參與海南賽馬的建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