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虹膜炎,久治不愈?風溼免疫科專家:這是這種關節炎導致的!

2020-12-23 瀟湘名醫

說起關節炎,大家都覺得耳熟能詳,見多不怪。但是有一大類的關節炎,它的表現五花八門,常被誤診,久治不愈才找到發病的根源。本期邀請溫醫大附二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紅根據自己門診病例,聊一聊有關脊柱關節炎的話題。

專家簡介

圖為王紅主任在實驗室,對標本進行離心等檢測

王紅 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美國OHSU和澳洲UQ訪問學者、浙江省醫學會風溼病分會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風溼病分會常務委員、溫州市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

腸胃問題、全身皮疹、虹膜炎卻是一類疾病

近期,溫醫大附二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王紅在門診碰到了多位不同年齡、不同表現的脊柱關節炎患者。

37歲的吳先生,經常腹痛、腹瀉,偶有黏液膿血便,以為是胃腸有問題,中藥、西藥服用一段時間,竟然無明顯好轉。到了夏天,他的消化不良情況更加嚴重,還經常感冒,為此明顯消瘦。朋友建議他查一下免疫功能,於是他來到風溼免疫科門診,通過一系列檢查,他被診斷為腸病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炎的一種)。

50歲的羅女士,全身皮疹多年,一直在皮膚科就診,診斷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給予外用藥物等治療,病症能控制得住。但是近3個月,她又出現雙手、雙足、膝關節腫痛,伴晨僵的情況,於是她來風溼免疫科就診,診斷為銀屑病性關節炎(脊柱關節炎的一種)。

20歲的溫先生,反覆虹膜炎3年,一直在眼科就診,給予滴眼液等治療,稍好轉,但是症狀總是反覆發作。近期,他發現自己的視力有所下降,風溼免疫科門診醫生仔細詢問其病史,得知他有夜間腰背疼痛、晨起僵硬的現象,經過一系列相關檢查後,他被診斷為脊柱關節炎。

26歲的石先生,右足跟反覆腫痛5年,一直在骨科就診,用了很多外用膏藥及口服藥物,療效仍欠佳。近期,他開始出現行走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輾轉了多個科室,最後來到風溼免疫科,確診為脊柱關節炎。

「這些患者雖然表現的症狀不同,但卻是同一類病人。」王紅主任解釋,脊柱關節炎是一組慢性炎症性風溼性疾病,主要症狀為腰背部疼痛伴或不伴有外周關節炎,比如早期症狀有臀部交替性疼痛的,有皮膚、黏膜受損的,有的手掌、足底、腿側出現紅疹,有的還會在腿側摸到小結節,同時伴有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由於脊柱關節炎的症狀五花八門,當上述症狀長期沒有好轉時,患者應去醫院儘早進行診斷。

此病「重男輕女」發病與基因有關

脊柱關節炎是常見疾病,總發病率1%~2%,包括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銀屑病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未分化脊柱關節炎和幼年慢性關節炎,其中強直脊柱炎最多見,其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腰背疼痛,但也常被誤診為背肌勞損或者腰椎間盤突出。

「最近,我就碰到一個典型的病例,28歲的劉女士,產後7個月裡,一直腰背部不適,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腰肌勞損,但是無論是外用膏藥,還是熱敷、按摩等,均不見明顯好轉,她自己上網查資料,覺得與風溼病有關,便到風溼免疫科就診,結果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 王紅主任說,她還算幸運的,早發現早治療,不少農村的患者到了疾病晚期,出現脊椎畸形,才確診為強直性脊柱炎,此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

王紅主任提醒,強直性脊柱炎「重男輕女」,男性患者比例更多,尤其是45歲以下的腰背疼痛患者,要注意與骨科腰椎病的區別,比如腰背痛常出現在夜間、後半夜疼醒;伴有交替性臀部疼痛;有晨僵情況;同時腰痛疼痛活動後可以改善,而休息不能緩解的,應及時就醫排查。由於此病患者發病多與基因有關,建議做檢測一下基因HLA-B27是否為陽性,並做一個骶髂關節的磁共振,以便進行早期診斷。

專家提醒,強直性脊柱炎等脊柱關節炎為慢性疾病,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長期鍛鍊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對於延緩疾病的進展有很大的作用。

來源:溫州都市報

所有內容、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ID:dsbeyuan

關注┃溫都夕陽紅

內容合作,請致電:0577-88096949

相關焦點

  • 出現哪些症狀需要看風溼免疫科呢?
    風溼免疫病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總共大概有200多種,臨床上最常見的主要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乾燥症候群、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硬皮病、骨關節炎、白塞病等。很多人都知道關節痛要看風溼科,但風溼科不是只看關節痛,風溼免疫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很多風溼免疫科的病人都看錯過科室。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覆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溼病。
  • @寧德人:小毛病久治不愈 或許是免疫系統出了問題
    血液風溼免疫科醫生為患者看診臺海網10月30日訊 據閩東日報報導 很多人都知道關節痛要看風溼免疫科,但風溼免疫科不是只看關節痛,風溼免疫病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很多風溼免疫科的病人都看錯過科室。那麼,究竟出現哪些症狀需要看風溼免疫科呢?
  • 西安市紅會醫院舉辦首屆風溼免疫論壇-脊柱關節炎專場學術會議
    紅會風溼免疫論壇  - 脊柱關節炎專場。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溼免疫內分泌科楊西超主任主持論壇會議邀請到國內、省內脊柱炎方面內外科的知名大咖名流、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的診治指南,共享學術交流的華筵。她在致辭中表示,這是西安市紅會醫院的首次風溼免疫領域的學術論壇,具有裡程碑的意義。風溼免疫科開科至今深受廣大患者歡迎,門診達到 3000 多人次,住院人數 200 多例,在科室協作中也解決了很多疑難病的診治問題。
  • 海慈風溼免疫科採用自體血清淚液治療乾燥症候群
    市民張女士因母親去世悲痛欲絕,雖然傷心難過但一滴眼淚流不出來,雙眼乾澀難受,她跟朋友說自己口乾眼乾多年,以為得了糖尿病,反覆檢查,也沒有問題,很是苦惱,朋友建議她到海慈醫療集團風溼免疫科諮詢就診。張女士到海慈醫療集團風溼免疫科就診後,通過住院檢查,明確診斷為乾燥症候群,同時合併嚴重乾眼症,乾燥性角膜炎。
  • 【名醫名家】風溼免疫科範蓉:風溼病難愈?科學規範診治是關鍵!
    【名醫名家】風溼免疫科範蓉:風溼病難愈?科學規範診治是關鍵!病因主要和免疫、感染、代謝、內分泌、遺傳、腫瘤等相關,因此包含瀰漫性結締組織病、脊柱關節炎、骨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痛風性關節炎等十大類接近二百種疾病。 常見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疾病包括: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硬皮病、系統性血管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等。脊柱關節炎主要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炎性腸病性關節炎、反應性關節炎等。
  • 濰坊高密市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動作為勇擔當,醫者仁心惠桑梓
    就在患者家屬基本放棄治療之時,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王曉慶懷疑患者血沉快,可能與風溼免疫科有關,隨即對患者進行診療,在查出安卡組套4項均為陽性後,該患者被確診為「安卡相關性血管炎。」高密市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王曉慶告訴記者,老百姓對風溼病的了解,多數停留在老年人腰腿痛、類風溼關節炎上。
  • 得虹膜炎別亂滴眼藥水
    近日,他右眼不適,在妻子的要求下去醫院,他8年前左眼險些失明的「元兇」——虹膜炎才被揪了出來。時隔8年右眼復發虹膜炎最近,吳先生突然感覺右眼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滋味,他在8年前體會過,當時是左眼又紅又痛,一看見強光就流淚。為了儘快擺脫這些不適感,他每天頻繁滴眼藥水。後來,吳先生的眼睛沒那麼疼了,但視物越來越模糊。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痛風表現及原因是什麼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痛風表現及原因是什麼痛風病因比較明確,與體內高尿酸血症相關。痛風發作典型症狀是拇趾關節出現疼痛,疼痛非常劇烈,病人存在火燒火燎的感覺,不能接觸任何的東西,所以患者要及早進行治療。患者出現以上症狀時要及早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情況會做出恰當處理來減少患者的痛苦。
  • 抗疫英雄分享:風溼免疫科的新冠經驗
    在武漢的這兩個月,是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風溼免疫科副主任陳盛教授一生難忘的經歷。5月16日,20餘位和陳盛一樣曾馳援武漢的專家教授,齊聚「英雄歸來」風溼抗疫分享會,他們來自北京、安徽、上海、廣州、四川、河南等不同的省市,卻有著在武漢抗疫的共同回憶。
  • 你可能得的是虹膜炎_中國_唐山環渤海...
    原標題:專家提示:虹膜炎非「紅眼病」,不可掉以輕心!  新華社太原12月1日電 (記者 劉翔霄)眼睛又紅又痛、畏光、流淚……因為症狀類似,虹膜炎常被人誤以為是「紅眼病」。專家提示,虹膜炎治療不及時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出現不明原因的眼睛發紅應儘早就醫,切不可自行用藥延誤就診。  山西省眼科醫院角膜科主任醫師楊紀忠告訴記者,虹膜能自動調節瞳孔大小,使恰當的光線穿透瞳孔,進入眼睛,起保護作用。虹膜炎,是指眼部虹膜由於各種原因而發生的炎症反應。
  • 風溼性關節炎應該看什麼科
    核心提示:風溼關節炎應該掛什麼科呢?風溼性關節炎應該看內科,但到目前為止,為什麼會得風溼性關節炎到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但主要原因是因為被感染了,尤其是支原體、分枝桿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是可以的。   風溼性關節炎會對患者的關節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導致關節腫脹和疼痛等症狀,因此我們不能忽視這一現象。病人發現自己有風溼性關節炎的症狀後,應及時到醫院的有關部門進行檢查和治療,千萬不要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否則會造成病情的延誤,這樣會給治療帶來一定的麻煩。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什麼是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   很多人認為皮肌炎與多發性肌炎是一種皮膚病,其實不對。本病與系統性紅斑狼瘡一樣,也是多組織、多器官、多系統的損害,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 類風溼久治不愈?還是看看你的微循環吧
    類風溼關節破壞力巨大會導致殘疾類風溼關節炎是因為人體內免疫系統發生功能紊亂,導致全身大大小小的關節出現腫脹、疼痛,尤其是雙手的關節會出現腫脹、疼痛、僵硬。小編告訴你這是因為體內的微循環不好。微循環是直接給細胞供血、供養和供能量及營養物質的,同時排出有害的代謝產物。微循環不好就會影響器官的生理功能。類風溼病友:太專業了,聽不懂啊。小編白話說,類風溼患者吃藥是為了治療關節,但是你的微循環不好,藥物營養進不去,關節吸收不到藥物且關節裡面的積液、炎性因子等有害代謝物出不來,所以這就是你類風溼久治不愈的原因。
  • 湖湘醫學專家聚婁探討風溼免疫學研究新進展
    湖南省醫學會風溼免疫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羅卉教授出席會議並致辭。會議由婁底市醫學會風溼免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婁底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負責人黎豔容主持。學術交流會上,羅卉、邵陽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陳曉明、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歐大明、婁底市中心醫院風溼免疫科負責人黎豔容等專家教授先後以《把握先機御「狼」有術》《肌炎進展》《RA臨床診療進展》《風溼免疫病與骨質疏鬆》為題進行了精彩的講座,婁底中心醫院龍仕儒醫生、市第一人民醫院鄒健梅醫生分別進行了病例匯報,湘雅常德醫院風溼免疫科遊運輝教授、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宋良等與會專家進行了病例點評
  • 得關節炎的人越來越多,這四大原因不能忽視!
    四/大/誘因 導致關節炎頻發 什麼原因導致了關節炎?「關節炎最直接的誘因就是年齡,一般女性超過60歲、男性超過65歲,關節炎都會頻發;第二個誘因是體重,肥胖體重會給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帶來很大壓力;第三個致因是運動過量,以前這是運動員的專利,可近幾年隨著馬拉松熱,這樣的人群也在增加;第四個致因則是創傷,一般身體受傷之後,會給關節造成額外的壓力,最後導致關節炎。」
  • 膝關節疼痛,是風溼,還是骨關節炎?
    這些人,會把自己的疼痛,歸結為風溼。這種說法準確嗎?年紀增長後,為何關節容易出問題?有什麼辦法預防嗎?咱們現在來解析。咱們首先要明確,風溼,其實不是1種疾病的名稱,而是1大類疾病的統稱,醫院的風溼免疫科,通常要看200多種疾病。這些疾病,有些也會出現關節腫痛。
  • 【9月13日訪談】類風溼關節炎科普知多少?
    尚無數據表明存在某種導致類風關的特定病原體。研究證實免疫因素、環境因素、內分泌因素也參與了類風關的發病。類風溼關節炎有哪些症狀表現?關節疼痛和腫脹是類風關患者中最普遍的表現,關節疼痛往往呈慢性、對稱性。以夜間、晨間及關節起動時明顯。
  • 這回說說風溼病,看看有沒有你關心的話題
    大家熟悉的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都屬於風溼病。但這兩種疾病的病因卻並不是天氣,而是機體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免疫系統是勤勞的「巡邏兵」對於免疫系統,人們常通俗地稱為抵抗力、免疫力。其實這麼說是片面的。
  • 貴陽治療類風溼醫院講解類風溼關節炎導致的呼吸系統損傷
    貴陽治療類風溼醫院講解類風溼關節炎導致的呼吸系統損傷 時間:2020-11-28 09:42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引起上呼吸道損害,多為類風溼關節炎性小結節引發的症狀,如咽痛、咽喉部發緊、聲音嘶啞、咳嗽、喘鳴、呼吸困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