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大戰香港:微信單月燒掉千萬港元,馬雲李嘉誠聯手

2021-01-12 知曉程序

作者:尹非凡

關於第三方支付,你如果不主動,就永遠不會有故事。幸好,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在進軍海外市場上都表現地極為主動。

處於大陸行動支付出海,和國際行動支付系統搶灘大陸的交火區,在香港,這片只有 740 萬人口但 GDP 卻超過 26626 億港元(2017年數據)的彈丸之地,如今正在上演一出行動支付的「傾城之戀」。

早在 2007 年,支付寶就成功與香港電商網站 sasa.com 合作,開始接入支付寶付款,就此成為了戰爭序曲;而隨著微信支付的後發崛起,對香港市場展開了更為密集地衝鋒;再加上 Apple Pay、Android Pay 以及香港本土服務商的快速轉型,港區的行動支付大戰正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搶下香港,微信支付罕見大燒錢

在海外,微信支付的發展還是比較廣的,讓很多國人在出境遊的時候能比較方便地消費。但其實能拓展這麼多的消費場景、實現這些便捷的支付體驗也不容易。

——馬化騰

根據《亞洲時報》的報導,進入 2018 年,騰訊和阿里巴巴在香港行動支付大戰仍在升級,雙方都燒掉了大筆資金,試圖誘惑香港人扔掉信用卡。

首先是騰訊的子公司 WeChat Pay HK,其註冊用戶數在 2 月激增了 44%。而為了取得這一成果,微信支付為此付出估計高達 3500 萬港元的成本。

微信支付在香港的促銷力度非常大。在 2 月份,WeChat Pay HK 對麥當勞每餐超過 25 港元的訂單提供 10 港元的補貼,還在春節期間發放了價值約 1000 萬港元的紅包。

微信和支付寶之間的紅包大戰已經成為中國用戶在新年期間最喜聞樂見的遊戲,在今年,兩家公司合計發出了 12 億元人民幣的紅包。而與打開內地市場的策略一致,微信全面進軍香港,正是在 2016 年春節通過新年紅包的方式。

支付補貼只是雙方競爭外化的表現,在背後,兩家圍繞商戶的爭奪也已經異常激烈。在 2015 年 11 月 19 日,微信支付宣布向境外商戶全面開放以來,其海外發展正在提速。微信支付「人民幣收款,向境外商家結算外幣」的跨境支付模式也開始全面落地。

特別是 2016 年 8 月,微信支付和支付寶、 TNG (Asia)、HKT Payment、八達通卡等 5 家同時獲得了首批香港儲蓄支付工具牌照,即 SVF 牌照。這為大陸支付機構在香港市場的大規模擴張鋪平了道路。

目前, 微信支付已經覆蓋香港主流的大型商場及連鎖品牌,其中包括海洋公園、莎莎、卓悅、Colourmix、周大福、六福珠寶、英皇珠寶鐘錶、奇華餅家、位堂、Aesop、Max Mara、TSI、百老匯等品牌連鎖店。

當然,微信支付在香港的普及度仍待提高。據國際營銷信息服務提供商 JD Power 的調查顯示,雖然香港用戶可能很滿意微信支付,但在使用率方面它似乎輸給了支付寶。

這份調查顯示,在用戶滿意度方面,微信支付以微弱優勢擊敗支付寶,在總分 10 分的情況下獲得了 7.7 的評分。但是在 2371 名受訪者中,只有 8% 的人使用微信支付。

相比之下,其中近 30% 的人都使用支付寶,在所有移動錢包中排名最高。

先來後到,支付寶的城池防禦

騰訊可能在支付方式上有所作為,但 Pony(馬化騰)的全球化經驗不如我們。

——馬雲

儘管遭遇微信支付的一路緊追,但支付寶在香港的推進仍然有著紮實的步驟。

就在 2018 年 3 月 8 日,螞蟻金服宣布與長江和記實業在香港組建合資公司 AlipayHK。螞蟻金服 CEO 井賢棟同時表示,支付寶香港版(支付寶HK)在香港用戶已超過 100 萬,合作商戶突破 1 萬間,這是支付寶 HK 的第一個裡程碑。

雖然 AlipayHK 合資公司在香港剛剛成立,但作為內地版支付寶的姐妹篇,港版支付寶 AlipayHK 其實於 2017 年 5 月就已經上線。據悉,「支付寶 HK」是支付寶第一次發布境外版本的 App,支持港幣結算,功能包括個人轉帳、購買第三方保險、領取網絡餐飲點評 OpenRice 優惠券等。

事實上,圍繞支付寶出海後的本土化,迄今,已經有 7 個海外版支付寶落地。它們分別是,印度版支付寶 Paytm、菲律賓版支付寶 GCash、泰國版支付寶 Truemoney、韓國版支付寶 Kakao Pay 和香港版支付寶( 支付寶 HK)。此外,印尼和馬來西亞的本地錢包產品也在籌備中。

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合作使得支付寶迅速佔領了眾多香港用戶的日常消費場景。資料顯示,長江和記旗下擁有超過 600 家店鋪,業務涵蓋地產、電力、自來水、通訊、食品、電器、零售等各方面,觸及用戶多達 660 萬人,相當於香港總人口的九成左右。上述協議達成後,長江和記旗下香港的零售業務,如屈臣氏、百佳超市等已接入「支付寶 HK」,並籤訂獨家協議。

目前,支付寶在香港的商戶包括了星巴克、Pacific Coffee、扭蛋機、吉野家、屈臣氏、計程車等,以及港鐵的羅湖站、落馬洲站、尖沙咀站、尖沙咀東站都開通了支付寶售票。甚至,2018 年春節期間,香港市民都可以用 Alipay HK 在黃大仙付香油錢了。

港區亂戰:全球第三方支付的局部戰爭

除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香港第三方支付戰局的混亂程度遠超想像。

2016 年 10 月,Google 的行動支付系統 Android Pay 正式在香港推出,正面與蘋果的 Apple Pay 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競爭。

圖片來自「雷鋒網」

內置 NFC,系統在 4.4 及以上的 Android 手機用戶,可以下載 Android Pay,在香港約 5000 個商店消費,包括 7-11,麥當勞和太平洋咖啡等。

在香港,Android Pay 支持六家銀行(滙豐,恒生,渣打,大新,星展和東亞銀行)的萬事達或 Visa 信用卡,只要將卡與支付應用綁定即可。Android Pay 是繼 Google Wallet 之後的行動支付應用,不過現在後者已經成了一個獨立應用,功能是好友之間借錢轉帳,而且僅服務美國市場。

Google 比蘋果來得晚一些,在 2016 年 7 月 Apple Pay 正式推出。同時,Apple Pay 正與香港本土服務商八達通合作,未來會像支持日本西瓜卡一樣,支持八達通。

面對境外支付工具的瘋狂湧入,八達通也在全面擁抱網際網路,推出了網際網路支付應用「好易畀」。八達通的儲值卡是香港居民在通勤和購物時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根據八達通公司 2016 年度業績報告,這家從公交卡起家的公司,目前在港共流通 3280 萬張八達通卡,日平均交易 1410 萬筆,採用八達通的香港商戶逾 7000 家,涵蓋約 2 萬家商店。

與此同時,本土支付服務商還要迎戰大陸更多的入局者。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發放的第二批 SVF 牌照中,易票聯支付為唯一的內地機構獲得資格。

易票聯官網信息顯示,其成立於 1999 年,2011 年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銀行卡收單及網際網路支付業務許可證,目前與國內 30 多家主要的銀行開展了全面的第三方支付業務合作,是中國銀聯(Union Pay)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國際清算組織成員機構。此前,易票聯支付已在香港設立了分支機構。

而及至 2018 年 2 月 22 日,內地支付市場的另一個重量級玩家也沒有放鬆進入香港的腳步。

銀聯「雲閃付」繼在中國澳門、韓國發行之後,銀聯國際宣布與中國銀行(香港)合作,首次在中國香港推出銀聯「雲閃付」產品。香港持卡人可通過手機綁定中銀香港發行的銀聯雙幣信用卡。

一方面,「雲閃付」的受理範圍不斷擴大,境外已有 40 多萬臺 POS 終端支持「雲閃付」,覆蓋中國港澳臺地區、韓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阿聯等;另一方面,銀聯國際已在東北亞、東南亞等銀聯卡發行數量較大的地區,發行「雲閃付」產品,支持本地居民使用。

中國香港是銀聯卡使用較為普遍的市場,當地已累計發行 1600 萬張銀聯卡,這意味著每個香港人平均擁有 2 張銀聯卡。目前,「雲閃付」可在崇光百貨、7-11、萬寧、翠華餐廳等眾多日常消費類商家、近 2 萬臺 POS 終端使用。

附:微信支付、支付寶在香港發展歷程。

相關焦點

  • 美媒:微信與Sealand聯手拓展香港微信支付服務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美媒稱,在亞太地區從事信息技術和社交媒體領域的投資和收購的Sealand Capital Galaxy Ltd.籤訂了一項協議,將成為香港微信支付(WeChat Pay)服務授權運營商協議的一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11日報導,該公司稱,將與兩個合作夥伴聯手。這兩個合作夥伴將提供授權及支付網關服務。
  • 支付寶微信大戰,馬雲十分納悶,「他」一出手,馬化騰也要哭了
    然而,當你走在街上,你會發現很多的街頭攤販,他們大多是微信支付碼,支付寶並不常見。為什麼小販更喜歡微信而不是支付寶?馬雲也很苦惱。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有以下這幾方面:首先,支付寶只專注於線上支付,而微信已經佔領了線下市場。雖然它們都是行動支付,但也有一些區別。微信支付與社交軟體微信有著密切的關係。
  • 微信支付喜提香港迪士尼
    行動支付香江「鬥法」,消費場景爭奪大戰開啟,誰能一擊致命?雷鋒網AI金融評論報導,5月24日,微信宣布與香港迪士尼樂園達成企業聯盟合作,微信支付成為其官方行動支付合作夥伴。而對於騰訊來說,這是又一次行動支付出海的關鍵一戰——在香港,一場行動支付大戰一觸即發,依賴銀行、借記卡和信用卡三駕馬車的西式金融系統,正在受到微信和支付寶兩大支付應用的挑戰。市場份額的爭奪不僅僅局限在香江沿岸,它們看重的是更廣闊的海外市場。獅子山下這片兵家必爭之地,成為了支付機構們挺進歐美市場的試金石。
  • 微信支付寶聯手,蘋果ISO退出中國市場就差馬雲臨門一腳了
    根據《微信影響力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全球月活躍帳戶數達12.025億。在我國國內,微信在國內的月活躍用戶都有11億之多,微信絕對是國內用戶數量最多的APP。所以這次微信和蘋果硬鋼,就像張小龍問的一樣「你確定要用微信反制蘋果嗎?」,足見馬化騰此舉必然會使騰訊遭受不小的損失。
  • 香港最「奢侈」的住宅區:1平米就要花136萬,李嘉誠馬雲都住在這
    大家都知道,香港有很多有錢人,從深水灣一直到太平山頂,它充滿了香港富人居住的奢華,而在這些奢侈中,最高貴、最稀有的則是太平山頂的高峰區。香港的太平山白家道,這裡可能很多人只知道是一個地方的山頂,但這裡不是一個普通的地方,這裡是整個香港最崇高的豪華區。馬雲和李嘉誠就是這個地方居住。
  • 快手、微信、支付寶、Uber、滴滴、抖音:春節大戰戰況如何?
    另一方面,字節跳動與歡喜傳媒的聯手既為旗下產品引來關注度、導流的同時,也增添了國內視頻行業格局的變數,「深響」便曾報導過字節跳動暗潛影視圈、布局長視頻的動態,此次與歡喜傳媒的聯手將有可能打破原有電影發行格局,也或將挑起長視頻領域的新一輪戰爭。
  • 美團取消支付寶選項背後巨頭「三國殺」:美團聯手微信狙擊阿里
    美團聯手微信支付狙擊阿里的「價格戰」信號不言而喻。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美團和阿里僅剩的1%(據報導,阿里持有美團1.48%股份)的友情也破滅了。7月29日,有用戶反映美團支付選項沒有支付寶,餓了麼支付選項也沒有微信支付。對此,餓了麼官方微博回應稱「Excuse Me???」,並展示有微信支付選項的APP頁面截圖。美團CEO王興則把阿里的淘寶也拉入了戰局,其在飯否上回應稱:「淘寶為什麼還不支持微信支付?微信支付的活躍用戶數比支付寶多,手續費也比支付寶低。」
  • 支付寶?微信?正宮娘娘還得是 八達通
    內地的行動支付有多普及,僅僅一河之隔的深圳,在去年的中國行動支付發展報告中位居前十,而香港的行動支付,卻好像剛剛起步。香港這塊行動支付的大蛋糕,早就被內地兩大行動支付巨頭微信和支付寶「盯上了」。支付寶為了貼近香港用戶,推出了香港本地行動支付程序Alipay HK,並且率先連手李嘉誠的長江和記,拿下香港行動支付的大部分江山。
  • 為何多國「強令下架」微信支付寶,並禁止使用?馬雲終於出手了!
    為什麼跨國「強令下架」的微信支付寶被禁?最終馬雲出手了!當中國人出國時,他們也會帶這兩款手機支付軟體出國。許多國家有許多中國遊客,商店裡可以看到微信和支付寶,這兩個網絡巨頭都在海外市場。支付寶的發展也正在加速。比如在日本和韓國,我們就有支付寶和微信。現在支付寶在38個國家都有運營,微信在20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運營。
  • 蘋果和支付寶突然聯手宣布,讓微信猝不及防,用戶:我選支付寶!
    只要有一部手機安裝一個微信或者支付寶,就能夠到任何一個商店付款。全球範圍內行動支付普及率最高的國家就是中國。微信,支付寶支付也受到了很多國家的喜愛,越來越多人都開始使用行動支付。最先推出行動支付的是支付寶,這次蘋果和支付寶突然聯手宣布,讓微信猝不及防,用戶:我選支付寶!
  • 李嘉誠富可敵國,為什麼在財富榜上屢被許家印、王健林、馬雲等人超越
    在前天,恆大市值大漲接近4000億港元,許家印一天之內身家暴漲31億美金,成為首位財富突破400億美金大關的華人,成功超越王健林、馬雲、還有李嘉誠成為了華人首富,也是亞洲首富。在過去20多年中,只少數幾年的華人首富不是李嘉誠,只有呂志和、王健林、馬雲等人曾經做過華人首富,現在連許家印這種後輩也超越李超人,確實讓人看不懂。
  • 多國「強令下架」支付寶微信,原因究竟是為何?馬雲已率先表態!
    過去,出門時我們需要帶現金,但現在只要手機帶有支付寶和微信就行了。它們也是行動支付的兩大頂流,也是目前無法取代的、人民大眾信賴、依賴的消費方式。出門不用帶錢包、不用到銀行排隊辦理業務,並且網絡上的這兩種消費方式是非常安全可靠的。相信大家對這兩種支付方式肯定非常的熟悉了。甚至現在在國外都已經用上了線上支付的方式,這給去外國旅遊的遊客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 微信支付寶或迎兩個新對手,馬雲馬化騰終於有了危機感
    回顧往昔,馬雲打造支付寶的初衷很簡單,只是為突破電商的發展瓶頸。但是以今天的角度來分析,掌握行動支付的話語權,就是商業模式的融會貫通。美團和滴滴,同為全國數一數二的靈活就業平臺,但是在沒有盈利之前,這兩個企業在結算的時候只能藉助微信和支付寶。
  • 多多錢包不自量力挑戰支付寶、微信地位,馬雲馬化騰都笑了
    而支付寶、微信這兩個支付工具在國人心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於銀行等平臺的行動支付工具,人們還是偏愛支付寶和微信多一點。因為支付寶是國內第一個支付工具,更加注重支付的便捷和安全的信用消費,而微信兼容社交及支付,兩者都有著不同的優勢。而目前,後起之秀的平臺拼多多,不到四年時間就已經上市了,讓人刮目相看。
  • 馬雲鬱悶馬化騰沒想到!微信支付寶對手來襲,為何獨寵華為京東?
    這是當代有影響力的人物馬雲曾經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也真的做到了。他改變了我們的支付方式,讓我國行動支付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迅速蔓延,支付寶、微信也幾乎霸佔了行動支付市場。銀行也因此有了強大的競爭對手,當然它們也不會坐以待斃,於是就有了「雲閃付」的出現,它是由各商業銀行和銀聯共同開發建設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和支付寶、微信抗衡。雲閃付雖有優勢,但還不足以改變形勢,於是新的重磅成員呼之欲出!
  • 人們更喜歡用微信是「錯覺」?真相是:支付寶和微信有本質差別!
    整個行動支付行業被馬化騰和馬雲佔據了半壁江山,毫無疑問,當下兩大熱門的支付軟體無疑是微信和支付寶。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支付寶的覆蓋率和微信是同一級別的,他們在用戶量上面幾乎沒有差距,支付寶的出現一開始並非是為了獨佔支付領域,而是為了給網購的人們帶來便捷,而微信一開始也不是為了支付而推出的,只是馬雲和馬化騰幾乎在同一時間打開了「支付」的大門,這才讓微信和支付寶成為了「對立」。
  • 美團外賣不能用支付寶?王興喊話:淘寶為何還不支持微信支付
    你更習慣用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選擇權可能並不在你,在支付方式的選擇上,平臺早已悄然限制可選範圍。 7月29日,有網友注意到,使用美團外賣時,支付方式頁面沒有支付寶了,用戶可選擇美團月付、微信支付和Apple pay等方式。 但也有網友的美團外賣App仍保留著支付寶支付。
  • 李嘉誠向香港四高校捐款1.7億港元 引用《赤壁賦》鼓勵衝出迷惘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李嘉誠向香港四高校捐款1.7億港元 引用《赤壁賦》鼓勵衝出混沌迷惘9月16日,李嘉誠基金會捐款1.7億港元予香港四大高校,支持多個科技項目,幫助香港提升實質競爭力。同時,李嘉誠致函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引蘇東坡《赤壁賦》,鼓勵在萬物多變中,以創新力量求存立足未來,以推動教育衝出混沌迷惘。
  • 央行反選京東上位,微信支付寶始料不及
    劉強東和馬雲在網際網路都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兩人在一個行業領域常會被大家拿出來做比較。但是阿里巴巴發展太快,京東始終佔不了上風。就連阿里的創始人馬雲也頻繁登上中國首富,劉強東只能眼巴巴的幹看著。兩人本來只是在電商領域和物流領域有商業競爭,現在好了,京東這次被央行欽點為數字貨幣測試平臺,也就意味著京東也要進軍支付領域了,微信和支付寶兩大巨頭壟斷的行業,也迎來了大勁敵。可是微信和支付寶也始料不及,自己的競爭對手竟然是京東。
  • 聯手微信:向支付寶發起挑戰
    ,支付寶、微信依舊成為了國內行動支付市場主流的支付方式,但面對這個日益龐大的行動支付市場,顯然也是威脅到了各大銀行之間的利益,對此中國銀聯也更是聯手各大銀行直接打造了「雲閃付」,隨後「雲閃付」也同樣複製了支付寶、微信的成功之路,推出了眾多的「福利活動」,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就一躍成為了國內第三大行動支付巨頭,用戶數量也是屢屢創出新高,很快嘗到「甜頭」後的中國銀聯,在成功打造了「銀閃付」這一重磅產品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