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2021-01-19 央廣網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而且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等論調紛紛出籠。「九二共識」歷史真相為何?近期有關親歷者受訪重溫往事,詳細還原了「九二共識」達成的歷史過程與事實。

上世紀90年代初,為順應兩岸關係發展需要,解決兩岸交往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兩岸先後成立海基會和海協會,受權處理兩岸有關事務並開展商談。

據了解,國務院臺辦在規劃兩岸兩會接觸商談時認為,海基會是臺灣當局授權與大陸方面協商處理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的唯一機構,為避免造成「兩個中國」問題,首先要明確商談性質,即商談是一個國家內的商談,處理的兩岸交往事務是一個國家內的事情,要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並防止臺方在協商中塞進違反一中原則的內容。因此,應爭取與海基會達成堅持一中原則的共識,保證商談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健康進行。

1992年3月,兩岸兩會圍繞「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等兩項議題開始工作性商談。商談伊始,海協會就明確表示,兩岸交往中的具體問題是中國內部事務,應本著一個中國原則協商解決;在事務性商談中,只要表明堅持一中的基本態度,可不涉及一中的政治涵義;表述方式可充分協商,並願意聽取海基會和臺灣各界人士意見。大陸方面上述合理主張在臺灣同胞中引起反響,使得臺灣當局重視、討論該問題並作出回應。8月1日,臺灣當局作出「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的結論,稱「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雙方所賦予之涵義有所不同」,「臺灣固為中國之一部分,但大陸亦為中國之一部分」,「已訂定『國家統一綱領』,開展統一步伐」。鑑於臺灣當局在上述結論中已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8月27日,海協會負責人發表書面談話指出,「明確這一點,對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繼續圍繞「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舉行工作性商談,雙方就如何在協議文本中表述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進行了深入討論。

海協會副會長周寧時任海協會諮詢部副主任、香港商談海協會主談代表。他回憶說:「商談前一段時間內,雙方就堅持一中原則問題表明的態度使此次討論有了一定基礎,兩會人員此次能坐下來談有關表述問題,體現了雙方的誠意善意。雙方在協商中各自提出表述方案。我們所提表述方案之一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對兩岸公證文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海基會所提表述方案之一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建議『在彼此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各自以口頭方式說明立場。』這一口頭表述方案當時由海基會人員逐字逐句念出,我們現場記錄後複述一遍,經海基會人員確認無誤。」

「鑑於雙方在事務性商談中就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取得實質性進展,我們提出了妥善解決公證書使用查證問題的具體辦法,並被對方接受,為協議達成一致掃清了障礙。這表明兩會能務實解決兩岸交流中衍生的問題,切實發揮兩會商談增進兩岸民生福祉的實際作用。這些都是香港商談的成果。」周寧說。

香港商談結束後,海協會認為海基會上述表述方案表明了「謀求國家統一」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海基會提出「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而海協會可用此前表明的「不涉及一個中國政治涵義」的態度予以處理;海協會此前已公開表示只要表明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表述方式」可充分討論,因此可考慮與海基會以各自口頭表述的方式表達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

時任海協會副秘書長的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回憶說:「為與海基會確認香港工作性商談成果,我受命於1992年11月3日上午給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打電話,重申海協會對於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表達了大陸方面的意見和關切。對方表示有關態度將以新聞稿方式加以確認。當晚,海基會發布新聞稿並傳真給海協會,表示『本會經徵得主管機關同意,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可以接受』。」

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致函海基會,指出海基會在香港商談中就表述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提出了具體表述內容,其中明確了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並將海基會上述表述方案附在函後,意在表示海協會認可的海基會表述方案是這一案;同時告知對方,海協會口頭表述要點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孫亞夫說:「這樣,兩會口頭表述方案都記載在同一份書面文件上,這是可以查考的。12月3日海基會回函,對海協會去函沒有表示異議。到此,雙方都認為兩會達成了共識。」

由以上歷史事實可見,1992年經兩岸雙方授權,海協會和海基會通過香港商談和互致函電,就如何在兩會事務性商談中表述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達成了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其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構成共識的是兩段經過協商、相互認可的具體文字。共識中,雙方都表明了「努力謀求國家統一」「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對於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海基會表示「認知各有不同」,海協會表示「在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

在兩岸之間基本政治分歧一時難以解決的歷史條件下,「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說明只要雙方都表明堅持一中原則的態度,就有了基本的共同立場,就可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就能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共識;反之,沒有基本的共同立場,沒辦法求同,就談不上存異,也就不可能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共識。

孫亞夫指出,「九二共識」雖是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的共識,但其過程和內容均有明確的文件記錄和文字記載為證,始終是完整清晰的,不容否認也不容歪曲。民進黨當局歪曲和否認「九二共識」,視之為仇讎,嚴重違背客觀歷史事實,刻意蒙蔽誤導民眾,挑動兩岸對抗,背棄了臺方對大陸作出的政治承諾,完全是出於其謀「獨」本性和一黨之私,置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和臺灣民眾福祉利益於不顧,是極不負責任也非常危險的。

相關焦點

  • 親歷者受訪重溫往事,「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九二共識」歷史事實不容否認新華社記者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立場,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互信互動的政治基礎,而且變本加厲否定和抹黑「九二共識」,「『九二共識』已翻篇過時」「『九二共識』需賦予新意」等論調紛紛出籠。
  • 國臺辦:否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交往無從談起
    新華社記者陳曄華攝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查文曄、石龍洪、劉歡)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我們多次指出,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在於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我們的對臺方針是明確、一貫的。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任何對話交往都無從談起。
  • 「九二共識」答問⑤|民進黨當局所謂「不設政治前提」有什麼企圖?
    本文轉自【海研智庫】;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
  • 「九二共識」答問①|「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其要義是什麼?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民進黨當局2016年重新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否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根本性質,拋出一系列否定「九二共識」的謬論。為幫助兩岸民眾正確認識「九二共識」的來龍去脈及重要意義,特予澄清和駁正。
  • 國臺辦:否認「九二共識」,任何對話交往都無從談起
    「九二共識」,任何對話交往都無從談起  國臺辦介紹2020兩岸  企業家峰會年會相關成果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日前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在臺北和廈門舉行,請發言人介紹今年年會有關情況和取得的成果
  • 堅持九二共識出現變化,張亞中: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
    連續兩次「大選」都由不願意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大勝,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撰文質疑,原本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態度似乎也出現變化,莫非國民黨向蔡英文跪下了?連續兩次「大選」挫敗,張亞中表示,國民黨開始質疑是否要堅持九二共識?有的要否定、有的要放棄,黨中央說要研究。報載:最新研究結果草案出爐,國民黨肯定九二共識的歷史貢獻,將九二共識視為「歷史事實」。
  • 臺商大佬:國民黨要堅持「九二共識」
    蔡英文拒認「九二共識」,臺灣經濟也將難以向好發展。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下,兩岸達成了許多惠及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共識。例如像「九二共識」、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這些共識的達成,對臺灣地區的穩定和諧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尤其是對臺灣地區的經濟來說,更重要!
  • 臺商黨代表趙志勳:臺商最清楚「九二共識」
    (中評社 倪鴻祥攝)  華夏經緯網7月13日訊:據香港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提兩岸新論述,指「九二共識」是歷史,引發質疑想拋棄「九二共識」,國民黨臺商黨代表趙志勳受訪時奉勸江啟臣要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如果執意要拋棄,新論述又無法事先與大陸協商同意,江啟臣乾脆宣布放棄兩岸關係,以後碰到選舉也別再找臺商募款,臺商也不會再投藍。
  • 回歸「九二共識」臺海才有和平
    郭振家說,這個善意從回歸到從政治智慧角度考慮的話,那就是兩岸創造了很多模糊空間,不把很多話說得那麼確切,包括馬英九說到的「兩岸主權不承認,治權不否認」,和大陸對他們所說的「外交休兵」和在島內說的「一中各表」等並沒有給予明確否認,包括馬英九當局在兩岸交流方面促成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和人員往來方面的交流給予積極促成,我們大陸都是樂觀其成的;另外,馬英九的對外基本上是走一個中間路線,確實是「親美」路線,
  • 人民日報:「九二共識」的生命力來自哪裡?
    「九二共識」的20年,猶如一部勵志小說。從誕生之日起,儘管貢獻卓越,卻一直飽受非議。它打破兩岸僵局,促動兩岸先後達成22項造福兩岸人民的協議,但仍被一些人頻頻質疑身世,甚至是因它受益的人,矢口否認它的存在。似乎也不用因此抱怨世界的弔詭,求同存異的「九二共識」,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創新。
  • 蔡英文當選卻迴避"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原標題:蔡英文當選卻迴避"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如何行穩致遠? 而蔡英文在面對「九二共識」時就像打「躲避球」,你問「九二共識」,她回「維持現狀」;你再問「九二共識」,她回「不挑釁」;你接著問「九二共識」,她回「溝通溝通再溝通」。   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近日在媒體專訪中說,在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了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她理解和尊重這個歷史事實。
  • 國臺辦:回到「九二共識」正軌 才能解決相關問題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 路梅)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30日在北京指出,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否認兩岸對話協商的共同政治基礎。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任何交往對話就無從談起。
  • 國臺辦:只有回到「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來,兩岸關係才能改善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改變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以來,我們努力推進兩岸同胞交流,得到積極響應。目前兩岸交流往來仍處於極不正常的狀態,主要在於民進黨當局人為設置的種種障礙。早日撤除人為障礙,多做符合兩岸民意的事,才是順應兩岸交流大勢的正道。
  • 國民黨落選後想不承認「九二共識」?要跟著蔡英文搞「臺獨」?
    國民黨黨內要求進行改革的呼聲非常高,黨內出現了要求放棄"九二共識"的聲音,但是國民黨中央還是表示還會堅持"九二共識"的。國民黨自1949年撤離大陸後,在"兩蔣時期"雖然蔣介石父子堅持"反共",但是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理念,對"臺獨"份子痛下殺手。可以說那會絕大多數臺灣人都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
  • 拒「九二共識」 小英遵誰的民意?
    作者 賈不妙(特約評論人)    蔡英文日前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以臺灣民意走向為依歸,給了北京限期同意「九二共識」一個軟釘子碰,擺明不甩補考。民意如流水,四年前馬英九順利連任正是「民意」支持「九二共識」。何以臺灣「民意」轉變如此之大,孰令致之?
  • 國臺辦發言人指出 :「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
    國務院臺辦11月11日在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指出,沒有「九二共識」的「地基」,何來兩岸對話的「大廈」?企圖繞開「九二共識」,任何交往對話都是無從談起的。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玩文字遊戲,欺騙島內民眾。
  • 「九二共識」永遠不會過時!鬱慕明:蔡英文也曾向孫中山宣誓
    鬱慕明知道大眾和媒體關心的內容,對此,鬱慕明表示「九二共識」永遠不會過時,而且不追求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孫中山信徒!而且當時的蔡英文也曾向孫中山宣誓。九二共識不會過時鬱慕明在回答媒體的疑問時說:當初海峽兩岸求同存異,共同點就在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為國家統一做出不懈的努力,如果這一點都否認,那「共識」就成為了笑話。鬱慕明表示:孫中山先生的根本思想就是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而「九二共識」的目標也同樣是,如果否認「九二共識」就是否認孫中山先生的思想。
  •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頑拒「九二共識」
    蔡英文提到「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中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等語,似乎正面響應了大陸的要求,但細聽則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蔡英文所說的未來會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處理兩岸關係,該基礎包含4個內容,其中有3點都暗藏玄機。
  • 九二共識?還是WHA割喉戰?
    但馬當局高層日前已點出解套模式,「一中」就是「中華民國」,各表各的,這也就是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如果民進黨接受「中華民國憲法」的兩岸主權重迭概念,「一中原則」即可輕易透過「一中各表」來化解。九二共識的妙用就在這裡,不然也不會有去年的新加坡習馬會。   民進黨不要九二共識、也不要「一中各表」,520之後馬上要在「一中原則」上與大陸攤牌,變成一中對一臺,可預見結果極其慘烈。
  • 國臺辦痛斥臺當局「倒行逆施」: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撼山易,撼『九二共識』難。」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5日舉行的2020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就蔡英文勝選、「反滲透法」實施、國民黨內部出現檢討其兩岸政策的聲音等一系列問題作出詳細回應,批民進黨當局不斷拋出分裂言論,煽動兩岸敵意。有臺灣記者提到現在兩岸「一家人不說話」,馬曉光對此回應說:「首先要承認我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