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這個殺手不太冷?

2021-01-10 健康界

前列腺癌,這個殺手不太冷?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男性癌症之一,據估計,每年有1,600,000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想想似乎挺恐怖的)。而與此相對的另一個事實是,前列腺癌的生存數據還是比較樂觀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腫瘤限於前列腺)或僅區域性擴散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相對生存率可達100%(想想似乎又不那麼恐怖)。

      到底應該如何認識前列腺癌?我們請MORE Health愛醫傳遞籤約專家,美國麻省總院癌症中心領導委員會委員、美國泌尿協會研究理事會主席Dr. Aria Olumi帶你了解這個「並不太冷」的健康殺手。

1. 高發病率背後的高篩查率

      在美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位居男性癌症首位;而在中國,其發病率卻排在第6位。這是為什麼呢?Dr. Aria Olumi認為,這與美國PSA篩查的廣泛開展普及有很大關係。預計在中國,隨著PSA篩查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普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將會呈現增長趨勢。

      但事實上,「篩查」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原則。美國的隨機篩查試驗PLCO納入76,693名55-74歲男性,中位隨訪時間為10年,結果未發現與PSA篩查相關的死亡率下降。而且,不分人群進行篩查,對更多的男性來說是弊大於利的,統計結果顯示,每千人篩查僅可避免1.3人死亡,3人轉移,而其帶來的危害則包括活檢的傷害、心理焦慮、便失禁、勃起障礙、腸功能障礙等。

      因此,有針對性地進行篩查才是王道。Dr. Aria Olumi分享了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前列腺癌篩查管理經歷的3個階段。

      通過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目前在美國採取如下篩查策略:前列腺癌篩查的適宜年齡為50-70歲,每2-4年篩查一次即可。具體到篩查方式,常見的包括血液生物標誌物檢查、尿液生物標誌物檢查,以及最近十年間逐步發展起來的前列腺癌MRI檢查。Dr. Aria Olumi在最新發表的文獻中指出,對有臨床意義的癌症檢出,MRI優於標準活檢。MRI是精準定位腫瘤的最合適的成像技術,但它的檢查成本比較昂貴,而且對於放療科醫生的專業技術有很高的要求。

2. 誰是高危人群

      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兩個

      第一:男性

      第二:年邁

      對,你沒有聽錯。前列腺癌總體來講是一種老年病。美國屍檢病例系列研究發現,55歲男性中前列腺癌的檢出率約為30%,80歲及以下男性中則約為60%。年齡越大,風險越大。當然,除此之外,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還包括家族遺傳性,如果某人的父親或兄弟等一級直系親屬曾罹患前列腺癌,那麼這個人患癌的風險相較正常人也會明顯升高。

3. 這個殺手為何不太冷

      在所有類型的腫瘤中,前列腺癌的預後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美國,前列腺癌是生存率最高的腫瘤。這主要是因為前列腺癌屬於「懶癌」,發展緩慢、不愛進展,這為患者早期發現並進行幹預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對於美國來說,高生存率還與篩查的普及有密切關係。篩查做得好,疾病發現早,預後自然好也好,臨床中很多早期患者即便不進行任何治療,其預後仍然很樂觀。

4. 前列腺增生的下一步就是前列腺癌嗎

      關於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之間是否有關聯的研究有很多,主流的觀點認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它們是不同區域發生的病變,前者主要是移行區的增生,後者大多起源於外周區,兩者的性質和表現迥異,所以並沒有前者引發後者的直接證據。當然,如果一定要說兩者有什麼聯繫,那大概就是它們的高發群體都是老年男性。這不難解釋,人老了,身體各項機能自然會變差,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自然會升高,就是這樣。

5. 哪些症狀提示前列腺癌

      在美國,由於PSA篩查的普及率很高,很多患者可以在早期發現前列腺癌,而此時他們可能還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如果患者已經表現出自己可以察覺的症狀時,一般意味著前列腺癌已經發展到較晚期,這些症狀可能包括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尿中帶血和精液中帶血是前列腺癌不常見的表現,但較年長的男性出現這類症狀時應考慮前列腺癌。此外,當前列腺癌出現骨轉移的時候,患者還會出現骨痛的症狀。

6. 如何管理前列腺癌患者

      ①. 對於低級別低風險的患者來說,處置方式不需要太過激進,定期隨訪、密切監測即可。可於發現疾病有進展趨勢時再進行積極幹預;

      ②. 對於有明顯臨床意義的患者來說,治療方案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進行手術治療,另一類是進行放療;

      ③. 對於侵襲性更高的患者來說,常常在放療的同時聯合激素/內分泌治療。

7. 有哪些前瞻性的臨床試驗

      目前,由Dr. Aria Olumi主導的有關前列腺癌診斷治療的臨床試驗有三個:

      ①. 對於具有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患者,對其術後進行新輔助治療,以探索患者能否從中獲益。

      ②. 對於進行積極監測隨訪的低風險患者,正在嘗試用一種新型疫苗對其進行治療,以期能夠減少疾病進展的風險。

      ③. 對現有前列腺癌篩查標誌物進行比較,其中包括血液生物標誌物、尿液生物標誌物以及MRI,以探索哪種方式能夠更有效地檢測出有臨床意義的癌症患者。

來源:麻省醫療國際

相關焦點

  • 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劇情解析,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英文超甜經典臺詞
    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電影是一個另類的愛情故事片,開始時是殺手保護著小女孩,後來兩人成為了雙向的依靠與安慰;讓他單調的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一絲溫暖。而電影的結局。這個殺手不太冷-嗨Go殺手裡昂是一個冷酷無情不擇手段完成老闆交予他的殺人任務,他有著極其簡單的感情以及規律的生活節奏。
  • 如何評價《這個殺手不太冷》?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劇情簡介 · · · · · ·裡昂(讓·雷諾飾)是名孤獨的職業殺手,受人僱傭。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達(納塔麗·波特曼飾)敲開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那裡暫避殺身之禍。混雜著哀怨情仇的正邪之戰漸次升級,更大的衝突在所難免第一次看《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在6、7年前,時間太長,以至於最近看了導演剪輯版後,也不能搞清這版本多了哪些鏡頭。同樣的電影,不同階段看,可能感受也不同,幾年前看電影時,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學生,關注的是奧德曼如何壞的令人崇拜,主角萊昂何其生猛,一人敵過數十人,感覺他遇上小姑娘馬蒂爾達倒更像是一場劫數。
  • 影評《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這個殺手不太冷,1994年上映。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大學時期,當時的感覺就是裡昂很有型,瑪蒂達有點小m,警察很黑暗很邪惡。可是,一部電影可以讓人記得十多年前的觀影感受,毫無疑問其角色塑造相當成功,這就是經典電影的魅力所在!
  • 電影就是生命:《這個殺手不太冷》
    --瑪蒂爾達《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殺手不太冷》是由呂克貝松編導的動作片,由雷諾、加裡奧德曼和娜塔莉波特曼主演,於1994年9月14日上映。影片講述了職業殺手利昂意外救出一家人被殺的故事小女孩瑪蒂爾達。他和小女孩有著共同的感情,最後他為了救瑪蒂爾達而死。在外人看來很甜蜜,其實是個頭腦成熟的酷女孩。她有一雙清澈而直接的眼睛。在長期遭受家庭暴力之後,她對家庭充滿了不信任。
  • 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怪蜀黍與小蘿莉不得不說的故事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由呂克·貝松執導,讓·雷諾、蓋瑞·歐德曼等主演的犯罪片,於1994年9月14日在法國上映,這部電影是導演首部往好萊塢發展拍攝的電影。該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與一個小女孩的感人故事,是一部具有極強的商業性元素的主旋律電影,也是一部非常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電影,犯罪類電影中的必看佳作。《這個殺手不太冷》劇情簡介: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神秘的義大利人名叫裡昂(讓·雷諾 飾),他是一名很厲害的職業殺手。有一天,鄰居家小姑娘馬蒂爾德(娜塔莉·波特曼 飾)敲開了他的房門,要求在他這裡暫避殺身之禍。
  • 天才、殺手、自閉症,繼《這個殺手不太冷》後最優秀的殺手電影
    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之後,好萊塢雖然湧現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殺手和特工電影,但是這些電影大多都以動作為主。比如說阿湯哥的《碟中諜》系列、馬特·達蒙的《諜影重重》系列,又或者是昆丁執導的《殺死比爾》系列等,從這些電影身上很難再找到《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感覺,直到這部《會計刺客》出現。
  • 憑什麼二十多年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還這麼受歡迎?
    1994年,電影世界中的經典作品如井噴般爆發,在多年後的今天《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這個殺手不太冷》仍是觀眾心中的」三座大山「,特別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廣受男女老少歡迎,那麼豆瓣分高達9.4分的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好在哪裡呢?
  • 評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為什麼我們從不認為裡昂是壞人?
    1994年誕生了一部犯罪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儘管有極少數的人說這是一部關於「一個不良少女,一個低智殺手和一個喪心病狂的警察的故事」,但在大多數人心中,這是愛與夢的動人故事。理想在我看來,就是我自己心裡最強烈且隱秘的欲望。
  • 《極寒風暴》:《這個殺手不太冷》精神續集,職業殺手難逃宿命
    從這些元素來看,你可能會以為這部由法國編劇弗雷德裡克·佩蒂吉安編劇並執導的現代黑色電影《極寒風暴》,是90年代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翻拍版。在不涉及劇透的前提下,兩部影片在主題上確實有一些非常明確的相似之處。但《極寒風暴》在基調、節奏幾乎所有方面都很隱晦,是一部更黑暗、更引人思索的電影,涉及到了悔恨、遺棄,或許還有背叛等主題。
  • 成長是不得已的告別——《這個殺手不太冷》影評
    1994年,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同年,該影片獲得了愷撒獎7項提名,並最終獲得愷撒電影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同時,這部影片也是呂克·貝松轉向商業電影的成功之作。
  • 論以暴制暴,我更喜歡「韓國版」《這個殺手不太冷》
    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韓國電影往往用力過猛,從劇本方面選擇構思,到演員的表演風格,導演的呈現方式也不克制。」是的,韓國電影一直都存在這個的問題,但這也是它的特點之一,比如本期我們要介紹的,以暴制暴類的「韓國版」《這個殺手不太冷》。
  • 《這個殺手不太冷》你不知道的9件事,原來電影中刪減了這麼多?
    也包括我們今天所說的主角—《這個殺手不太冷》。這部電影作為經典影片,獲獎無數,到了今天也是很難被超越的一部電影,而關於這部電影有太多太多可以拿出來討論的,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盤點那些你不知道的關於這部電影的冷知識。1.
  • 26年後重溫《這個殺手不太冷》淚如泉湧。(不一樣的影評)
    前幾天重新看了一遍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完之後腦海裡還在沉浸於這部電影得世界,不知不覺我留下了眼淚。不是因為電影得精彩。而是,覺得裡昂這樣生太悲哀了,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唯一的陪朋友只有一盆萬年青。十九歲的裡昂這個《殺手不太冷》拍攝於1994年,那年是電影界神奇的精彩的一年。眾多景點電影都是這一年上映的,《阿甘正傳》,《肖生克的救贖》《霸王別姬》,《這個殺手不太冷》等四十多部經典電影。在這麼多電影中《這個殺手不太冷》可以排進前幾可見很受大家歡迎。
  • 丹尼·愛羅突發心臟病去世 曾演《這個殺手不太冷》
    網易娛樂12月14日報導 據外媒14日報導,曾在《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出演裡昂經紀人Tony的美國演員丹尼·愛羅12日突發心臟病去世,享年86歲。丹尼·愛羅曾出演了《這個殺手不太冷》、《美國往事》、《月色撩人》、《教父2》、《開羅紫玫瑰》等多部經典影片。不過他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參演斯派克·李的《為所應為》,憑藉此片,他獲得了1990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據悉,丹尼·愛羅生於1933年6月20日,在進入演藝圈之前,他曾參過軍,在夜店當過保鏢。
  • 豆瓣9.2分,《這個殺手不太冷》:西方語境下的江湖夢
    如果評選最富有意境的外國電影名字翻譯,《這個殺手不太冷》絕對可以佔據一席之地。這部上映於1994年的電影,英文名非常簡單,就是片中男主人公讓雷諾飾演的職業殺手的名字Leon。這是個在英語世界很常見的男用名字,一般用在強壯而又溫和的男人身上。
  • 韓影票房:《清白》奪冠《這個殺手不太冷》重映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2020/05/13 1.6% 9,267 3,910,3118[4]《逃離普利托利亞》 2020/05/06 1.1% 7,542 213,7319[新]《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2018/03/22 1.5% 7,448 212,93410[新]《這個殺手不太冷
  • 講講《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故事
    1994年上映的《這個殺手不太冷》比很多讀者的年紀都大,但它卻能夠在豆瓣獲得近一百五十萬個滿分評價,並且在豆瓣電影排行榜中穩居第四,僅次於《阿甘正傳》《霸王別姬》和《肖申克的救贖》。它究竟有什麼樣的魔力能被萬千影迷如此喜愛?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這個殺手不太冷》你不知道的9件事,原來電影刪減了這麼多?
    它就是呂克·貝松導演的《這個殺手不太冷》。 1、用《這個殺手不太冷》的「曲線救國」之路 拍攝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的著名導演呂克·貝松一直有一個科幻夢,他從16歲就開始創作《第五元素
  • 鬥魚殺手不太冷組合雙排,殺手嘲諷阿冷:我超神,你呢?啥也不是
    不過雙排的組合顯得有些不同,是殺手和少年不太冷,他們的組合名字和孫尚香的一款皮膚一樣"殺手不太冷"。少年不太冷在前些天剛剛衝擊百星,因為失敗了還進行了女裝直播,這次衝分活動肯定會認真對待。主播殺手也想著新賽季先上個王者再說,他和少年不太冷攜手衝分,這兩個人的衝分之旅並不順利,不過節目效果拉滿,觀眾們看得也非常解壓。
  • 豆瓣169萬人評9.4高分,《這個殺手不太冷》看到淚飆
    再看《這個殺手不太冷》時,我忽然明白了導演呂克·貝松說的那句話:「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深愛彼此。」你有能力,有利可圖的時候,沒有人不是你的朋友,你的話每一句都是金科玉律,你笑沒人敢哭,你哭沒人不哭;但是,在你從雲端跌落的那一刻,那一瞬間,你就可以瞬間看清他們所有人面具下的真面目。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性的背面,所有的這些人組成了這個世界,或好或壞,亦正亦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