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這個殺手不太冷?
前列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男性癌症之一,據估計,每年有1,600,000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想想似乎挺恐怖的)。而與此相對的另一個事實是,前列腺癌的生存數據還是比較樂觀的,局限性前列腺癌(腫瘤限於前列腺)或僅區域性擴散的前列腺癌患者5年相對生存率可達100%(想想似乎又不那麼恐怖)。
到底應該如何認識前列腺癌?我們請MORE Health愛醫傳遞籤約專家,美國麻省總院癌症中心領導委員會委員、美國泌尿協會研究理事會主席Dr. Aria Olumi帶你了解這個「並不太冷」的健康殺手。
1. 高發病率背後的高篩查率
在美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位居男性癌症首位;而在中國,其發病率卻排在第6位。這是為什麼呢?Dr. Aria Olumi認為,這與美國PSA篩查的廣泛開展普及有很大關係。預計在中國,隨著PSA篩查工作的不斷推進和普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將會呈現增長趨勢。
但事實上,「篩查」並不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原則。美國的隨機篩查試驗PLCO納入76,693名55-74歲男性,中位隨訪時間為10年,結果未發現與PSA篩查相關的死亡率下降。而且,不分人群進行篩查,對更多的男性來說是弊大於利的,統計結果顯示,每千人篩查僅可避免1.3人死亡,3人轉移,而其帶來的危害則包括活檢的傷害、心理焦慮、便失禁、勃起障礙、腸功能障礙等。
因此,有針對性地進行篩查才是王道。Dr. Aria Olumi分享了過去三十年間美國前列腺癌篩查管理經歷的3個階段。
通過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目前在美國採取如下篩查策略:前列腺癌篩查的適宜年齡為50-70歲,每2-4年篩查一次即可。具體到篩查方式,常見的包括血液生物標誌物檢查、尿液生物標誌物檢查,以及最近十年間逐步發展起來的前列腺癌MRI檢查。Dr. Aria Olumi在最新發表的文獻中指出,對有臨床意義的癌症檢出,MRI優於標準活檢。MRI是精準定位腫瘤的最合適的成像技術,但它的檢查成本比較昂貴,而且對於放療科醫生的專業技術有很高的要求。
2. 誰是高危人群
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有兩個
第一:男性
第二:年邁
對,你沒有聽錯。前列腺癌總體來講是一種老年病。美國屍檢病例系列研究發現,55歲男性中前列腺癌的檢出率約為30%,80歲及以下男性中則約為60%。年齡越大,風險越大。當然,除此之外,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還包括家族遺傳性,如果某人的父親或兄弟等一級直系親屬曾罹患前列腺癌,那麼這個人患癌的風險相較正常人也會明顯升高。
3. 這個殺手為何不太冷
在所有類型的腫瘤中,前列腺癌的預後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在美國,前列腺癌是生存率最高的腫瘤。這主要是因為前列腺癌屬於「懶癌」,發展緩慢、不愛進展,這為患者早期發現並進行幹預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對於美國來說,高生存率還與篩查的普及有密切關係。篩查做得好,疾病發現早,預後自然好也好,臨床中很多早期患者即便不進行任何治療,其預後仍然很樂觀。
4. 前列腺增生的下一步就是前列腺癌嗎
關於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之間是否有關聯的研究有很多,主流的觀點認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它們是不同區域發生的病變,前者主要是移行區的增生,後者大多起源於外周區,兩者的性質和表現迥異,所以並沒有前者引發後者的直接證據。當然,如果一定要說兩者有什麼聯繫,那大概就是它們的高發群體都是老年男性。這不難解釋,人老了,身體各項機能自然會變差,罹患各種疾病的風險自然會升高,就是這樣。
5. 哪些症狀提示前列腺癌
在美國,由於PSA篩查的普及率很高,很多患者可以在早期發現前列腺癌,而此時他們可能還沒有表現出任何症狀。如果患者已經表現出自己可以察覺的症狀時,一般意味著前列腺癌已經發展到較晚期,這些症狀可能包括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尿中帶血和精液中帶血是前列腺癌不常見的表現,但較年長的男性出現這類症狀時應考慮前列腺癌。此外,當前列腺癌出現骨轉移的時候,患者還會出現骨痛的症狀。
6. 如何管理前列腺癌患者
①. 對於低級別低風險的患者來說,處置方式不需要太過激進,定期隨訪、密切監測即可。可於發現疾病有進展趨勢時再進行積極幹預;
②. 對於有明顯臨床意義的患者來說,治療方案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是進行手術治療,另一類是進行放療;
③. 對於侵襲性更高的患者來說,常常在放療的同時聯合激素/內分泌治療。
7. 有哪些前瞻性的臨床試驗
目前,由Dr. Aria Olumi主導的有關前列腺癌診斷治療的臨床試驗有三個:
①. 對於具有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患者,對其術後進行新輔助治療,以探索患者能否從中獲益。
②. 對於進行積極監測隨訪的低風險患者,正在嘗試用一種新型疫苗對其進行治療,以期能夠減少疾病進展的風險。
③. 對現有前列腺癌篩查標誌物進行比較,其中包括血液生物標誌物、尿液生物標誌物以及MRI,以探索哪種方式能夠更有效地檢測出有臨床意義的癌症患者。
來源:麻省醫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