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的失利與落魄並不可怕,因為沒有人會一直落魄下去,日子總是會一天天的變好,未來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並不是每一個人努力了都會成功,但日後會發跡的成功人身上往往都有兩個相似點,來看看你有沒有。
1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不斷朝目標前進
目標的意義不僅僅只是目標本身,它就像人生的指南針一樣,是我們行動的依據,信念的基礎,創造的源泉。
在稻盛和夫看來,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應該時刻描繪這一事業的理想狀態,然後把這一理想提升為強烈的願望。同時針對這個理想的過程也要24小時不斷地反覆思考,直到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鮮明浮現。
這是明確自我目標,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根本不可能成功。
在確立目標之後,實現追逐的過程中,需要反覆實踐,困難跟麻煩往往比我們想像的要多,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往往少之又少,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並沒有太大作為。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去檢驗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向前,才能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天。
2. 對待工作與生活是充滿思考的
日復一日的兩點一線生活會磨滅大多數人的菱角跟對未來的憧憬。平凡簡單的生活與工作,往往也可以不斷創新活出不一樣色彩。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無論多麼渺小的工作,都要抱著問題意識。並且以此斷言,能堅持這麼做的人和缺乏這種精神的人,假以時日就會產生驚人的差距。
只要每天的工作生活中時刻思考著「這樣做是否可行」,帶著「為什麼」的疑問,今天勝過昨天,明天勝過今天,持續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最終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3. 不為己富
「我之所以要把企業搞得越來越出色,目的就是讓在京瓷的員工能夠安心地工作,度過一個幸福的人生。」京瓷的成功也是這種經營思想帶來的。
稻盛和夫不單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京瓷公司創立之初,公司經營慘澹,徘徊在破產的邊緣,他數次賣血給員工發工資,可還是擋不住員工的紛紛辭職,最後拿出公司的很多股份為籌碼,把最後一批工人留了下來。晚年的時候,稻盛和夫將公司所有的股份都分給了員工,自己則皈依佛門選擇去出家,遠離世俗在古寺中了卻餘生。很多人對他這種做法不理解,可他自己知道浮躁的商業圈,必須有沉澱的心,在商海就像在海上漂泊一樣,始終要找個靠岸的地方休息。而這樣的做法也是放權讓位的一種體現,也是稻盛和夫創立京瓷之初的本心體現。
2020年發生的一切,讓人感覺猝不及防。你可能失去工作,失去依靠……心中充滿了未知和恐懼。
還有6周就要進入2021,如果你還是無法擺脫人生低谷,不妨看一看這本《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讀一讀這位傳奇老人的打破困境的智慧和力量!